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7 背影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和线索。(3)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二)难点探究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体会鲁迅先生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三、教学流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 1了解鲁迅及写作背景。 2. 理清文章思路、感知内容。(二)了解作者。【投】: 鲁迅的为人与为文鲁迅的童年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周家曾经是世家望族。鲁迅原来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但最小的弟弟和妹妹不幸夭折,就剩下两个弟弟,就是我们大家知道的周作人与周建人。总的来说,鲁迅的童年,安静而快乐,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这些文章都有所体现。可是,到了1893年,他的祖父因涉及考试舞弊案而被革职并投入监狱,父亲又同时患病,到1896年病死,而祖父尚在狱中。鲁迅一家就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鲁迅在自序是这样回忆这段生活的:【投】: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选自自序鲁迅的求学生涯1898年5月,带着母亲给的8块银元,鲁迅到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求学,后转入矿路学堂;1902年3月,考取官费到日本留学,报读成城学校(陆军士官学校预备学校),不久,尽量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就是那个时候,他减掉了自己的辫子,照了一张相,题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现在广为传颂的自题小像:【投】: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904年鲁迅转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其中的原因鲁迅自己是这样说的:【投】: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联系当时同样留学归来的文人志士:胡适、郁达夫、陈独秀、林语堂、周恩来、孙中山等。但是到了1906年3月,鲁迅却退了学,决定“弃医从文”。究竟是什么事使鲁迅作出这样的决定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藤野先生(三)初读、感知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回忆了什么。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地点的转换,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方法指导】:1. 默读课文,标示段序。2.【自学时间】: 6分钟【明确】: 回忆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见藤野前,在东京 (12)写东京的见闻和感受。见到藤野,在仙台 (335)写与藤野的交往:相识相处 离别。相别后,离开仙台后,(3638)写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和鼓舞。(四)研读“在东京”。自学指导二:【自学内容】:文章第一部分是写在东京的所见所闻,主要是写了清国留学生。作者怎样写?为什么写?【方法指导】:1. 怎样写?-内容上:什么特点?(抓关键词)形式上:用什么手法?2. 为什么写?-这部分内容与藤野先生关系不大,能否删除?【自学时间】:5分钟【明确】: 1. 写外貌(人物描写角度,运用比喻和反语):抓住“盘辫子”这个特征,“形成一座富士山”、“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标致极了”使用反语,无情的讽刺。(【投】: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这种手法叫做反语。)(引导: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也是封建专制的象征。中国人原来是不留辫子的,满清入关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之后中国人的脑后才拖上了一根辫子,所以说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把象征种族压迫的辫子盘起来,不以为丑,反以为美。)写生活(事件、情节角度):白天赏樱花、晚上学跳舞、“满房烟尘斗乱”。2. 写出他们腐朽、庸俗、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特点。3. 不能删除。侧面反映出鲁迅不愿意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情感(与主题的关系)也是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原因(从情节的角度),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相识做铺垫。(引导:通过这些描写清楚地表现出这批“清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的目的。他们是属于“速成班”,根本不想学什么本领,纯粹为了镀金,捞一点资本,回国后可以求得一官半职。这种人的生活态度正好与鲁迅相反。鲁迅到日本留学,是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他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表示要把自己的生命和热血献给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以当他看到东京竟也一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忿怼心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望,使他百感交集,远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所以,我们说本文开头描写东京留学生腐朽糜烂的生活,正是反衬出一个爱国主义志土忧国忧民的悲愤。这两段话、表面看来好像是居于游离成分,而实际上是紧扣主题思想的。)(四)当堂练习(四)布置作业四、板书设计见藤野前,在东京 (12)写清国留学生。见到藤野,在仙台 (335)写与藤野的交往:相识相处 离别。相别后,离开仙台后,(3638)写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第二课时(一) 明确目标:1.把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2.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复杂而深厚的感情。(二) 研读,“在仙台”。藤野先生让作者如此怀念,说明藤野先生应该是一个“特别”的人。那么作者怎么写?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把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方法指导】:1. 初见藤野,怎样?(划关键词句、手法、什么特点)2. 深入交往,何事?(概括事件、体现什么精神品质?)【自学时间】:7分钟【明确】: 1.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白描)写他的“黑瘦”,“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抓住人物特征,大笔勾勒,十分传神。侧面描写:留级学生讲藤野先生的典故:“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几句话勾勒出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2四件事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循循善诱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学生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小结】:本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由此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认真负责 、教学上严格要求 、循循善诱、富有求实精神、热情诚恳地关心鲁迅、帮助鲁迅、对鲁迅没有民族偏见。(三) 研读,“离开仙台”。自学指导二:【自学内容】:体会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复杂而深厚的感情。【方法指导】:回国后,鲁迅做了什么事表现出对藤野先生的什么感情。【自学时间】:5分钟直抒怀念之情 热情赞颂 高度评价 怀念 藏讲义 感激怀念付诸行动挂照片 愧疚 写文章 敬佩(四) 当堂训练1从东京到仙台六百里,所见甚多,作者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c )a因为“日暮里”中“日暮”会使作者自然想到“日暮途穷”之意,从而触发他对社会黑暗的忧愤之情,所以记得。b “水户”是反清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点,作者这时也正身居异国他乡,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记得。c“日暮里”这个地名引起了作者对“日暮乡关何处是”(唐崔颢黄鹤楼诗句)的联想,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名句,所以记得。d写“日暮里”和“水户”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分析:“日暮里”引起了作者对“日暮乡关何处是”(唐崔颢黄鹤楼诗句)的联想,是因为作者当时为拯救灾难深重、日暮途穷的祖国到日本,这个地名触发身处异乡的他的忧国之思。】2. 下列对“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一句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以北京的白菜到浙江被尊为“胶菜”,福建的野生的芦荟到北京得到“龙舌兰”的美名作比喻,包含了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b作者到达仙台之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c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深以祖国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为耻辱。他不认为自己受到的“优待”就是对中国人的尊重。d“大概”表示推度、估计。作者对日本人民对他的态度进行猜测,是日本人民对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的关心和照顾和尊重。 【分析:作者把这些“优待”推断是“物以希为贵”的缘故,因为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作为受侵略的“弱国的国民”来到日本,往往是受到轻视的。鲁迅的民族自尊心是很强烈的,他深以祖国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为耻辱。他知自己所受到的“优待”仅仅由于在仙台医专他是唯一的留学生,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希为贵”,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第三课时(一) 明确目标: 探究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二) 探究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提问】:鲁迅从东京来到仙台,受到教职员们的优待,尤其还遇到了给他以无私的关爱和热情的鼓励的藤野先生。按理说,作者正可以从这里卒业回国,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呐喊自序)。但是,为什么又毅然决然告别恩师、弃医从文呢?本文主要写了两个直接原因。是什么?(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投】:补充资料:鲁迅的成绩 1905年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春季升级考试中,鲁迅的平均成绩只有65.5分。解剖:59.3;德语:60;化学:60.3;物理:60;生理:63.3;伦理:83。在全年级142名学生中,名列68位。【述】:作为当年仙台医专惟一的一名中国籍学生的鲁迅,在“医学书籍和杂志也不可以轻易借阅”,有的教师还要“经常用拉丁文和德文讲课”的情况下,只能靠听课和笔记,同141个日本同学比拼,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是挺不容易的了。所以就引起了日本学生的怀疑。正如文中有一句话: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也无怪他们疑惑”。 这句话是谁的想法?合作探究一:【自学内容】:细读“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挖掘鲁迅弃医从文的根本原因。【方法指导】: 1.在看电影时,“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他们“指谁?鲁迅为什么听得“这一声特别得刺耳”?2.为什么文中说“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自学时间】:5分钟【成果交流】:1.指日本同学,因为当时“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2. 学医救国的想法发生变化,决定弃医从文。【投】:合作探究二:【自学内容】:结合下面两则材料思考:“我的意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也就说鲁迅为什么会弃医从文,仅仅是因为“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而一时冲动吗?根本原因是什么?【补充资料】:“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选自(呐喊自序)日俄战争是指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方法指导】:1.回归课文:可结合鲁迅为什么去日本学医和为什么不与“清国留学生”为伍而离开东京?2.利用材料:学医救国和文艺救国有何不同?有何相同的本质动机?生自学、探究。【成果交流】:听到日本同学对中国人作侦探枪毙而欢呼“万岁”,“特别听得刺耳”,看到影片里面“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可是这群中国人都是健壮的,可这种健壮的躯体在这里只用做什么?(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些看客是什么心理?(看热闹,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民族耻,可见国民的麻木、不觉悟。)因而觉得学医不是首要任务,改变民族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学医救国和文艺救国都是为了救国民、就国家,都是作者爱国精神的表现,但不同的是前者挽救国民的躯体,后者才能改变其精神。【小结】:弃医从文的根本原因是鲁迅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去日的原因(父亲的病)-“清国留学生”“日暮里”和“水户”在东京受到优待-“匿名信事件”-“电影事件”。不过他的这个决定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真是一件幸事,从此中国少了一个高明的医生,却多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多了一个唤醒民族的文化巨人。(三)当堂练习1.如何理解“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从抓住对句中黑色词的理解入手。)【明确】: (1)“似乎”表明事实并未真的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强烈地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2)“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3)“增加勇气”是指作者在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迫害时,一旦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时,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4)“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5) “深恶痛疾”是“最厌恶最痛恨”的意思。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也无怪他们疑惑”。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谈谈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明确】:这句话虽然是鲁迅说的,但是是不是鲁迅的本意?说出的是日本“爱国青年”的想法。在本无因果关系的“弱国”和“低能儿”之间加上“所以”,再加上“当然”强调,深刻揭露了这种逻辑的荒谬。运用反语,作者特意用了这个本来不构成因果关系的句子来表达自己民族自尊心受到损害之后极大的愤慨和对这些别有用心的日本青年的强烈谴责。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也为下文写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作了有利的铺垫。3.请选出对文章写法和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b )a本文语言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不管是抒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急诊医学部护理核心制度专项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商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题库:商务平台运营数据分析试题
- 2025年新能源企业绿色信贷与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警卫学专业就业形势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大学校园安保政策与法规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初等教育融合教育实践的实质效果评估与应用研究
- 2025年麻醉科全麻患者监测技术评估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理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教育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新技术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
- 国开电大外国文学形考
-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
- 产品技术规格书模板
- 幼儿园绘本故事:《排队喽》 课件
- 颈脊髓损伤患者护理查房PPT
- 增员及邀约话术2-2课件
- 会计凭证考试试题
-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
- 高中英语 选必B1 Unit2 Onwards and upwards 第4课时-Developing ideas 课件
- 自采商品管理流程
- 第2章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