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疏散退热,升阳舒肝。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用药禁忌: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白芍:性味:苦酸,凉。归经:入肝、脾经功能与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用药禁忌: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黄芩:性味: 苦,寒。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黄连性味:(根)苦,寒,无毒。归经: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应用1.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2.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用药禁忌: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苍术性味: 辛、苦,温。归经:归脾、胃、肝经。功能与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应用 1. 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寒湿白带,湿温病以及湿热下注、脚膝肿痛、痿软无力。治湿阻脾胃,而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苔白腻厚浊等症,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应用;治寒湿白带,可配白芷同用。如湿热白带,又可配知母、苦参、墓头回;湿热下注、脚膝肿痛、痿软无力,可配黄柏、牛膝、薏苡仁等同用;湿温病证可配石膏、知母等同用。 2. 用于风湿痹痛、肢体关节疼痛。与羌活、独活等同用。 3. 用于风寒表证。与羌活、细辛、防风等同用。 4. 用于夜盲、眼目昏涩。与猪肝或羊肝、石决明等配伍同用。用药禁忌: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山药性味: 味甘,性平。归经:归脾、肺、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麸炒山药补脾健胃。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应用:1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2禁口痢。治方同上。 3小便数多。用薯蓣(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尿频,遗尿。本品辛散温通,入肾与膀胱而温肾散寒,缩尿止遗。常与益智仁、山药等同用,治肾阳不足、膀胱虚冷之小便频数、小儿遗尿,如缩泉丸(校注妇人大全良方)。 4痰风喘急。用生薯蓣(捣烂)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匀,一次饮服。 5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汤送下。 6湿热虚泄。用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7肿毒初起。用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研细敷涂即散。 8手足冻疮。有薯蓣一截,磨泥敷上。用药禁忌:本品养阴能助湿,所以湿盛中满、或有积滞、有实邪者不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山药一般无明显禁忌症,但因其有收敛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结者及肠胃积滞者忌用。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白术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应用:1.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补脾胃可与党参、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胀可与枳壳等同用;健脾燥湿止泻可与陈皮、茯苓等同用。 2. 用于水湿停留、痰饮、水肿。治寒饮可与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肿常与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3. 用于表虚自汗。本品与黄芪、浮小麦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虚自汗。 此外, 本品又可用于安胎,治妊娠足肿、胎气不安等症,有内热者,可与黄芩等配伍;腰酸者可与杜仲、桑寄生等同用。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60厘米。根状茎肥大。茎下部叶羽状分裂,上部叶狭披针形。秋季开紫花,全为管状。是中国浙江特产,福建、江苏、安徽、江西等地也有栽培。根状茎入药,能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陈皮性味:性温,味辛、味苦。归经:入脾经、胃经、肺经。功能与主治: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温能行气,辛能发散,苦而泄水。 故陈皮有三大类作用 ,一是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这三大作用中,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又可以说,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健脾。由于陈皮主行脾胃之气,脾胃地处中焦,中焦之气通行,使三焦之气也随之涌动。三焦为决渎之官,通行水液,与湿相伴;又为藏府之外府,上及心、肺,下及肝、肾。所以陈皮的作用可宽及所有藏府,遍及全身之湿。从肺而言,则辛散肺气,苦泄肺气,温化寒气,能治痰多咳喘,气壅食停;从心而言,则辛开心气,苦泄心火,温化湿浊,能治胸中烦热,口气哕臭;从肝而言,则辛散肝郁,苦降肝火,温化寒湿,所以它能治肝郁有热,饮停食滞;从肾而言,则辛润肾燥,苦泄肾湿,温和肾气,所以它能治命火不足,饮食不化。当然,种种解释都与湿和脾有关,所以它的药性作用发挥余地比较大,一般理气化痰方中均可使用。如李时珍说:“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如和白术同用,则有补脾胃的作用,与人参、甘草同用则有补肺气的作用,与杏仁同用则有通降大肠气秘的作用,与桃仁同用则有通润大肠血秘的作用,与半夏同用则有燥湿的作用,与茯苓同用则有祛湿的作用,与竹茹同用则有降气止呕的作用,与干姜同用能温化寒痰,与黄连同用能清除热痰或者直接服用胃肠饮治疗胃肠疾病疗效更好。应用:1. 用于胸腹胀满等症。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 ,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常与木香、枳壳等配伍应用。 2. 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橘皮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故常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便溏苔腻等症,可配伍苍术、厚朴同用。又善于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药,每与半夏、茯苓同用。 3. 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本品燥湿而能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配合应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气,故往往用作补气药之佐使,可使补而不滞,有防止壅遏作胀作用。 此外,橘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若胃寒呕吐,可与生姜同用;胃热呕吐,又可配伍竹茹、黄连等药同用。用药禁忌:气虚体燥、阴虚燥咳、吐血及内有实热者慎服。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应用:1.血虚肠燥的便秘。常与肉苁蓉、火麻仁等润肠药配伍。 2.血淤阻滞的病证,如跌打损伤,淤肿疼痛;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疼痛;肩周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与川芎、赤芍等活血药配伍。 3.血虚或血淤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与熟地黄、川芎、丹参等补血活血药配伍。 4.痈肿疮疡者气血不足,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易愈合。常与黄芪配伍以扶持正气。 5.血虚证或贫血,症见眩晕、疲倦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等,以及血虚腹痛、头痛。常与熟地黄、白芍,或羊肉、黄芪等补血益气之物配伍。 此外,当归还可用于心律失常、缺血性中风等,其用量因用法而定。 用药禁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脾湿中满、脘腹胀闷、大便稀薄或腹泻者慎服;里热出血者忌服。牡丹皮性味:性寒,味苦;凉;微寒。归经:归心;肝;肾;肺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应用: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该品苦寒,入心肝血分。善能清营分、血分实热,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发斑、吐血、衄血,可配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等药用;治温毒发斑,可配栀子、大黄、黄芩等药用,如牡丹汤(圣济总录);若治血热吐衄,可配大黄、大蓟、茜草根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若治阴虚血热吐衄,可配生地黄、栀子等药用,如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篇)。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该品性味苦辛寒,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知母、生地黄等药用,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该品辛行苦泄,有活血祛瘀之功。治血滞经闭、痛经,可配桃仁、川芎、桂枝等药用,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治跌打伤痛,可与红花、乳香、没药等配伍,如牡丹皮散(证治准绳)。 4痈肿疮毒。该品苦寒,清热凉血之中,善于散瘀消痈。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可配大黄、白芷、甘草等药用,如将军散(本草汇言);若配大黄、桃仁、芒硝等药用,可治瘀热互结之肠痈初起,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用药禁忌:1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2本经逢原: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 ,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3得配本草: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熟地黄性味:味甘;性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应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熟地能补血滋阴而养肝益肾,凡血虚阴亏、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均可应用。补血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补肝肾常与山茱萸等同用。此外,如配党参、酸枣仁、茯苓等品,可用于心悸、失眠;配当归、白芍、川芍、香附等药,可用治月经不调;配阿胶、当归、白芍等,可用于崩漏。 用于肾阴不足,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及消渴等症。 该品滋肾益阴,适用于肾阴不足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常与山茱萸、丹皮等配伍应用;如属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等症,可与龟板、知母、黄柏等同用。用药禁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监利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 尖子班考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南平市浦城县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农发行沧州市河间市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农发行南宁市武鸣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印刷设备安全操作手册
- 农业市场经济与价格稳定保障
- EHS风险管理中的有效应对措施
- 企业员工激励和团队竞争力培养
- 电子装修合同范文
- 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 2025年湖南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老年人烫伤创面处理老年护理意外防护课件
- 苏州市前期物业管理委托合同范本
- 卵巢恶性肿瘤的护理查房
- 2025安徽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临床护理模拟情景案例教学
- 鞋类制作工艺流程
- 电信研发工程师L1认证培训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气管支架临床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