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述西厢记的流变及意义-权威精品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本文以莺莺传为源头,简述西厢记的流变过程。其中以唐代元稹的莺莺传、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为主线,从题材、主题、人物形象三个方面探究西厢记的继承与创新,并阐述其意义。 关键词:西厢记 流变 题材 主题 人物形象 西厢记是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成名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戏曲创作的巅峰之作。不管是文学脚本还是舞台演出,七百多年来都备受追捧。从后世对于这部作品的评价,我们便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如朱权曾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述委婉,深得骚人之趣”,贾仲明“作词章,风韵美,土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从这些言简意赅的评论里,我们就不难看出,西厢记及其作者在当时所受到的尊崇和在文坛曲艺界的至高地位。即便是放到现在来看,西厢记的语言、人物、情节、环境等均具有典型性和研读性,是典型和意蕴均具备的上乘佳作。 西厢记的成功,自然离不开作者的天赋和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敏感而细腻的心思。同样,任何艺术的成功都离不开前人的心血和建树。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学技术如是,文学艺术亦如是。 众所周知,西厢记的故事源头起源于元稹的莺莺传。莺莺传是唐代的一部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后来很多文艺作品都源于此,如北宋秦观、毛滂根据莺莺传的故事各写了歌舞曲调笑转踏,稍后的赵令畴用鼓子词形式写了商调蝶恋花、到了南宋,“说话”有了莺莺传名目,杂剧有了莺莺六幺、金元时有院本红娘子、南戏张珙西厢记、董解元的说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明代有李日华的南西厢、陆采的南西厢、清代有金圣叹评点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等。在西厢故事的演进中,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是西厢故事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如果说莺莺传是西厢故事的本源的话,西厢记诸宫调则是西厢故事的推波助澜者,而西厢记则是西厢作品的登峰造极者。它们分别在唐人小说、金代说唱文学和元杂剧领域里占有无可争议的地位,在文学史上交相辉映。本文将从这三个重要的阶段,分析其题材、主题、人物形象,试浅谈西厢记的流变及意义。 一、题材 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在元稹的戏文中,张生和莺莺以悲剧收场。故事发生在唐德宗贞元年间,男主人公张生,知书达理,风度翩翩。年二十三尚未娶妻。他东游蒲州,寓居普救寺。巧逢崔莺莺随母亲郑氏亦借住寺中。适逢兵乱,张生求友保护,郑氏一家才幸免于难。乱定,郑氏宴张生,命其女莺莺出谢,张一见倾心,但莺莺贞慎自持,张没有机会表达爱慕之情。后得婢女红娘相助。待月于西厢。两人偷结良缘。张生牵于功名,入京应试。翌年,张生落第,滞留长安,寄书莺莺致意。莺莺复信,情词哀婉缠绵。张生将信公之于众,小说结尾,写张生在女人祸水思想的影响下,忍情地与莺莺分手,一年后,女婚男娶,各有所归。张生以旧情欲见莺莺,为莺莺所婉谢。小说最后看似无情却有情,有情却又不得善终的结局,让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也为后世的再创作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董西厢在莺莺传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改动,尤其是对故事的结尾做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容也更加曲折和复杂。将不足三千字的传奇小说,改成了五万多字的说唱艺术。故事情节如下:张生在普救寺对莺莺一见钟情,于是借故寓居僧舍,遇孙飞虎逼亲,老夫人以将莺莺嫁与张生为条件,让张生搬兵救援,退兵后老夫却以莺莺已许配表兄郑恒为名赖婚。张生求之不得,竞相思成疾,莺莺感其用情至深,在红年的帮助下竞以身相许。老夫人察觉后,红娘劝其息事宁人,老夫人思虑再三,许嫁张生,然孝服未满,不能完婚。试期近,张生赶考,因病延误一年,次年得中进士第三名,捎书信告诉莺莺,待御笔除授之后,告假完婚。郑恒先至,诈言张生已娶卫吏部之女为妻。老夫人恼怒,令郑恒择日与莺莺成婚。张生至,无奈,欲与莺莺同死,众人劝,于是连夜携往杜确处求助。真相大白,郑恒无颜,坠阶而死。杜确主婚,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西厢记诸宫调最大的成就就是将元稹的莺莺传做了剧情上的再创造。使之成为了一几乎与全新的剧本。从剧情到人物性格设置到主题都做了全新的演绎,为王实甫的再创造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蓝本。 王西厢对董西厢的内容方面,做了很好的继承,但更趋于完善和成熟。大的剧情框架虽然保留下来,但是王西厢之所以成为大家最为认可的作品。必然有其过人之处。首先在情节上,王实甫对董西厢做了一定的删减和再创作,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董西厢共八卷。其中第二卷中大量篇幅写寺院的法聪和尚如何对抗孙飞虎,并有大量战争场景的描写。让人有喧宾夺主之感,脱离了主题。王西厢全书一共分为五本。修去了许多董西厢中显得赘余和不合情理的部分。使结构更加严谨。成为作品的亮点之。其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王西厢对崔莺莺和张生做了细腻的打磨和再创造。使其成为含蓄矜持却又渴望爱情的大家闺秀和爱情至上的痴情种。为最后两人突破封建枷锁的重重阻挠,得以修成正果而倍感欣慰。董西厢中的张生虽然也渴望爱情,但还是割舍不下功名。并不像王西厢中见到莺莺后,便要长住普救寺,只要美人不要江山。另外董西厢中的张生并不单纯可爱,甚至有些官僚和世俗,而莺莺的塑造也并无大家闺秀之感,毫无矜持含蓄之美。更多的是少女怀春的人之常情,忽略了人物身份的定位。另外,在语言上,董西厢和王西厢语言都是用词的典范,都极为讲究。但是董西厢的文风更为严谨正式。表达出来的感情更是直白可观。而王西厢的语言更加凝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更符合剧本的主题。 如同样是写长亭送别,董西厢原文摘取如下: 仙吕调恋香衾苒苒征尘动行陌,杯盘取次安排。三口儿连发聪,外更别无客。鱼水似夫妻正美荡,被功名等闲离拆。然终须相见,奈时下难捱。君瑞啼痕污了衫袖,莺莺粉泪盈腮。一个止不定长吁,一个顿不开眉黛,君瑞道“闺房里保重”莺莺道“路途上宁耐”。两边的心绪,一样的愁怀。 再看王西厢中是如何描写的。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的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迪迪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的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魇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东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栖栖惶惶的寄。 从这两则从原著中摘录的片段可以看出。同样是写离愁别绪,同样是写难舍难分,董西厢中“闺房里保重”,“路途上宁耐”都是十分正式的语言,严肃而诚恳。王西厢写出了别离时细腻的心情,诗一样的语言。却又通俗易懂。用的都是生活语言。尤其是上则叨叨令中,运用许多重叠的词。都是生活中的常用语气,经过提炼加工,不再是俗气,而是文雅,显得通俗易懂。使人一看就能体会出彼此留恋不舍却又非离不可的烦闷心情。 二、主题 莺莺传的主题历来是学术热点,这与“张生即元稹自寓说”有脱不了的关系,元稹本人风流不羁,穿梭于各种风月之所。也曾写下“曾经桑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名句,让人感慨其用情至深,可自己的风流生活却也未曾打住。这也是为什么元稹虽在文学造诣上颇有成就,却往往让人不齿的原因之一,给人留下伪善之感。言归正传,我们在分析莺莺传的主题时,不管张生最后舍弃莺莺的原因有何其之多,何其之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张生在爱情和功名之间。最终选择了功名和前途。虽然当初的相爱发乎情,却未止乎礼,两人私下结合后,爱情的走向反而不明朗。有的学者指出,这可能与崔莺莺的主动献身有关。打破了张生对于莺莺的爱慕和疼惜之感。也注定了两人只是露水夫妻,莺莺不可能得到名分。这一看法倒也值得借鉴。不过最后张生自己透露舍弃莺莺的原因,竟是“女人祸水的尤物论”,并且作者称之为“善补过”,这就让这部以爱情为主线的传奇小说蒙上了厚重的封建色彩,大有作者为张生辩解之嫌疑,也透漏了作者的主题倾向和态度。 董西厢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将“始乱终弃”的悲剧变成了“大团圆”的喜剧。中间的过程复杂和曲折,更让人感知爱情的来之不易。在封建社会中,“私奔”和“私定终身”原是违反妇道和孝道的大不敬之举,但却得到了作者的赞同和褒扬,故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由爱情的肯定和支持,歌颂莺莺的反叛行为,反对封建礼教的态度。不过,董西厢的主题更“个体化”或者“阶级化”。他赞同“门当户对”的爱情,包括张生在受到崔母阻挠时。他也觉得“功名世所甚重。背而弃之,贱丈夫也”,于是“发策决科”去了。之所以说董西厢的爱情强调“个体化”或“阶级化”。是因为作者表达了“冷才爱色的才子佳人”情结,而所说的“报德”“功名”之事,也削弱了原本积极纯粹的主题。 而王西厢发出的“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呼声。让这部作品的主题较之董西厢变的更有“普世价值”。通过对人物的重新再塑造,让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更纯粹,两人是因为相爱才在一起,而不是所谓的“报德”之故。如此这般,便净化了两人爱情的根源。两人的爱情之路越是艰辛,就越突出了爱情的伟大。封建礼教阻挠的越强烈。两人如履薄冰的爱情便愈加珍贵。而爱情战胜封建礼教的“大团圆”的结尾。就是作者对崔张爱情的支持,对封建礼教的批判的鲜明态度。 三、人物形象 莺莺传三千余字,主要人物就是崔莺莺和张生。次要人物就是老夫人和红娘,在董西厢中又加入了法聪、杜确、孙飞虎等人,到了王西厢中,红娘成了主要人物,甚至有她大段的主唱。现以崔莺莺和张生为例,谈谈人物形象的流变。 在莺莺传中,崔莺莺的具体身份,历来争论颇多,有学者认为是崔鹏之女。有人认为是胡姬,也有人说是烟花女子。在此,我们不做考证和分析,重点关注崔莺莺的性格和情感。不管莺莺身份如何,但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美丽、满腹诗书、端庄自重的女子,正因为饱读诗书所以对于封建礼教深谙于心,但又有着对于青春和爱情的美好期待和热烈向往。所以她时而冷漠,时而热情就不难解释了。当她最后被张生抛弃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怨恨,“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足可看出这是个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逆来顺受的女子形象。 而张生就是一个“始乱终弃”的负心汉形象。他对莺莺一见钟情,百般追求。红娘劝其按照正常程序求婚时。他却表示三媒六聘,时间太久,自己相思成疾,不能再等。中唐时期,正是儒教复兴的时候,强调“礼”,作为一个读书人说出这番话,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若说是太爱莺莺所致,吾认为不然,与其说是爱莺莺。倒不如说更爱自己。后来两人相好一月之余,面对功名和爱情,张生毫选择了功名,舍弃了莺莺。这里的张生是个十足的封建仕途观念的维护者。包括到最后,张生婚后屡次要拜访莺莺,求之不得,便拿莺莺以前写与自己的诗文与众人观看,说自己忘不了莺莺是“德不足难以胜妖孽”。声称自己断了和莺莺的联系实属“改过”,并得到众人的认可。足见当时读书人的普遍价值观念。 到了董西厢中,张生的人物改变颇大,他不再是始乱终弃的负心汉。而是为了爱情可以自杀的读书人。虽然也认为功名重要,但爱情同样不可舍弃。董解元成功的将张生塑造成了一个情痴。一个对爱情执着的读书人。但是这里的张生有些软弱,行动力不够强。比如因为爱情求之不果,便动不动要自杀。除此之外,他还是世俗和矛盾的结合体,在对莺莺追求不得的情况下,他甚至提出要和红娘在一起的念头,除了爱情之余。他性格上的缺点也很明显。让这个人物看似多了些烟火味,却少了纯粹之美感。 而莺莺由一个身份不定的软弱女子。变成了已有未婚夫的相国千金,面对爱情,她虽然含蓄、嗔怒,但是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冲动。她在半推半就中主动、大胆的追求和保护自己的爱情。在张生要离开之时,也是万般嘱咐莫要辜负,主动性更强。叛逆主动的个性表现鲜明。 在王西厢中,张生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它着力刻画张生的痴傻和爱情至上。爱情成了他一切行动和选择的动力,包括上京赶考也是为了和莺莺在一起,是被动的去赴考。这里的张生勇敢、坚定、不屈不挠,他对爱情的态度,可谓“至诚”。除了对爱情的态度外,较之董西厢,这里的张生更为单纯。比如在出兵普救寺一出中,在董西厢中写道,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要抢莺莺。张生非但不帮忙。还讥笑众人无退兵之策,法本大师请张生相救崔相国家眷。张生却说:“夫人与我无恩,崔相与我无旧。素不往来。救之何益?”老夫人亲自“以礼见生”,哭着求张生设法退敌。张生云:“不是咱家口大,略使权术,立退干戈。除却乱军,存的伽蓝,面那种僧祸害:你一行家眷,须到三十五口,大小不叫伤着一个。恁时节,便休却外人般待我?”这才迫使老夫人不得不许诺:“是何言也?不以见薄为辞,祸灭身安。继子为亲!”张生这才请白马将军解了兵围。而在王西厢中,张生是自愿前来帮相国家眷解兵围的。并无如此傲慢的态度,而且是老夫人事先定下“能退兵者以莺莺为妻”,而非被迫许亲。这便让张生的人物形象可爱又可敬。 西厢记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剧本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不管是从剧本结构、语言特色、人物形象都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莺莺传作为源头,中间经历了无数文人骚客,各种体裁形式的传承和再创造。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研究之广泛无一不让人赞叹。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位仪表项目发展计划
- 计算机字体安装考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Ipconfig命令考试题及答案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细纱机操作工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熔炼浇注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炼乳结晶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奶油搅拌压炼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玻璃钢制品检验员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西式糕点师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GMP自检简介》课件
- 2025年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月度工作日历含农历节假日电子表格版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题卡1000道带答案可打印
- 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服务流程
-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设计
- 《生物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 《带状疱疹》课件
- 神经康复学教案
- 2025年中考作文试题预测及范文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