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苏教版.doc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苏教版.doc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苏教版.doc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苏教版.doc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部分 阅读 只拣儿童多处行主要内容这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快乐。分段及段意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春游。第三部分 (第58自然段):写“我们”在玉澜堂的院落里,与儿童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写“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写作特点1.本课是按照地点的转换顺序来写的。这些地点依次是:颐和园大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的院落2.借花喻人的写法。文章用“我”与孩子对话的方式,写了一个女孩子的“忸怩”和一个男孩子的率真,然后就孩子说的那句“就是开得旺”作引申,写了花儿与儿童一样,表达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挚爱和期望。二泉映月主要内容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分段及段意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傅到二泉赏月的情景。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之声。第三部分 (第6自然段):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写作特点1.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流畅,在情感上能引起读者的共鸣。2.从写作角度来看,课文写的是二泉映月的“谱写”过程。3.第五自然段采用“琴声”和“心声”交替出现的写法,用文字的形式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介绍了其中的内容和意境。秦兵马俑主要内容这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分段及段意全文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出土的地方。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秦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第三部分 (第310自然段):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写作特点1.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不仅采用了列数据、作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及当时秦朝的强盛展现在我们面前。2.文章运用总分总的写法,先总写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然后具体写它的规模、类型和个性。3.围绕一个中心句把事物介绍清楚。4.过渡句的用法较典型。埃及的金字塔主要内容这篇幅说明文以清晰、条理、平实的语言,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分段及段意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的概貌及所处的位置。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外观和结构特点。第三部分 (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写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写作特点1.课文不仅列举了较为精确的数字,还把这些数字与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读者能更直观地理解建造金字塔的确是一项浩大的工程。2.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在本课运用得较好。如先概述事物特征,再运用举例、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写具体。音乐之都维也纳主要内容这是一篇散文,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分段及段意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待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地理位置。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从维也纳的历史、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四方面说明维也纳的确是一座音乐之都。第三部分 (第57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被称为“金色大厅”的音乐之友协会大厦的宏伟壮观以及它们在世界上的影响。写作特点1.语言简洁、明快、优美。2.紧扣音乐之都选取个性化素材,从不同方面介绍维也纳这座城市。爱如茉莉主要内容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分段及段意全文共1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妈妈告诉“我”真爱像茉莉。第二部分(第68自然段):写妈妈答应包饺子给出差回来的爸爸吃,因生病住院要“我”买现成的饺子煮给爸爸吃,爸爸却直奔医院。第三部分 (第918自然段):写爸爸在医院为了照顾好妈妈伏在床沿而睡,妈妈为了让爸爸睡好,手脚麻木了也不愿惊醒爸爸。写作特点1.课文语言平实,描写细腻。其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2.文章事小情真,感人至深。月光启蒙主要内容本文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歌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分段及段意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童年夏夜生活在母亲的歌谣中是多么美妙,激发了“我”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第二部分(613自然段):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与智慧。第三部分 (第14自然段):写母亲是启蒙老师,奠定了“我”“飞向诗歌王国”的基础。写作特点1.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2.课文中的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我和祖父的园子主要内容本文选自作家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情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分段及段意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通过描写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等,表现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生机。第二部分(第312自然段):写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劳动,“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学干活边玩耍。第三部分 (第1314自然段):写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是鲜活的,都是自由的。写作特点1.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既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农家园子的风景图,又勾画了一个天真、活泼、顽皮的农家小姑娘形象。正如著名作家茅盾所说的,萧红的作品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2.本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来描写,写得比较真切自然。七律 长征主要内容这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分段及段意全诗共四联(一联包括上下句) 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联):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第二部分(第24联):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战胜的困难。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作者按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五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第四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写作特点.运用典型,高度概括:红军长征,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其间有多少战斗故事和英雄事迹值得大书特书啊!但是毛泽东同志只是按照行程的先后,从中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和岷山等五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高山大河来抒写,高度歌颂了红军长征战胜“万水千山”的英雄业绩。.夸张与比喻:把连绵起伏的“五岭”比作翻着浪花的细流,把雄伟陡峭的“乌蒙”比作滚动着的小泥丸,这既是夸张,又是比喻,充分表现了红军藐视艰难险阻的英雄气魄。.对照:第五句和第六句,一“暖”一“寒”鲜明对照,烘托出作者和红军战士因不同的战斗环境和过程而产生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4.字字句句,千锤百炼,“暖”字抒发了红军战士渡江时的热烈情景,“寒”字烘托了泸定桥的险恶环境,景中有情。大江保卫战主要内容大江保卫战是一则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颂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分段及段意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长江洪水暴发,多处告急,人民解放军及时投入抗洪战斗。这是战斗的起因。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人民解放军官兵与洪水大决战的惊心动魄场面和感人事迹。第三部分 (第6自然段):写“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以一句话点题作结,凸现全文中心。写作特点1.选材精当,点面结合。面上:从群体形象再现两个动人事迹大堤抢险和勇救群众;点上:从个体形象着力刻画了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的铁汉本色。2.语言生动,叙议结合。望月主要内容课文写了小外甥向舅舅挑战背诗和问问题的交谈过程,表现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和人们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分段及段意全文共2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在江轮甲板上见到的月夜美景。第二部分(第320自然段):写小外甥和“我”的愉快交谈。这是全文的重点,还可以分为“出舱”“背诗”“提问”“回舱”四个层次。第三部分 (第21自然段):写“我”凝视月亮消失的地方,展开了幻想,留下美好的回味。写作特点全文语言生动活泼,在娓娓的叙述与描写中,“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形象便跃然纸上。灰椋鸟主要内容课文描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