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docx_第1页
常用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docx_第2页
常用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docx_第3页
常用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docx_第4页
常用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部分 常用药物剂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1 片剂22 胶囊剂53 颗粒剂64 散剂75 丸剂86 膜剂87 液体制剂98 眼用制剂139 凝胶剂1410 软膏剂1511 栓剂1512 气雾剂1613 喷雾剂1714 粉雾剂1715 贴剂1816 注射剂1817 植入剂19第二部分 常用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201普通片及咀嚼片212缓释片及控释片233泡腾片及分散片244 舌下片及口含片255 胶囊剂256 散剂及颗粒剂267 丸剂278 滴眼液279 滴鼻液2810 滴耳液2811 栓剂2912 透皮贴剂2913 气雾剂3014粉吸入剂3015鼻喷雾剂3116注射剂32第三部分 药品的储藏33第一部分 常用药物剂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药物治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病情加重。为保证药物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对病人的伤害,我们应当掌握每种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常用药物剂型及其特点。把医药品以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为目的制成的不同“形态”即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成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临床常用药物剂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片剂片剂是指药物与药用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是现代药物制剂中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以圆片状最多,也有异形片状(三角形、椭圆形、棱形等)。1.1 片剂的主要特点:优点:以片数作为剂量单位,剂量准确,含量均匀;化学稳定性较好,因其体积较小、致密,受外界空气、光线、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较少,必要时可通过包衣加以保护;携带、运输、服用方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量大,成本及售价较低;根据临床医疗的需要,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片剂,如分散片(速效)、控释片(长效)、肠溶包衣片、咀嚼片、口含片等。不足之处:幼儿及昏迷病人不易吞服;压片时加入的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1.2 片剂的分类片剂按给药途径分为口服用片剂、口腔用片剂和外用片剂。1.2.1 口服用片剂普通片剂:药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未包衣常释片剂。包衣片:在普通片的表面包上一层衣膜的片剂,根据包衣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糖衣片:以蔗糖为主要包衣材料进行包衣的片剂,主要用于对药物的保护或掩盖不良气味和味道,如盐酸小檗碱糖衣片。薄膜衣片:用高分子成膜材料进行包衣的片剂,有逐步取代糖包衣的趋势。肠溶衣片:用肠溶性包衣材料进行包衣的片剂,主要在肠道溶解,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泡腾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的片剂,遇水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片剂迅速崩解,适用于儿童、老人及吞服药片有困难的病人,如维生素C泡腾片。咀嚼片:在口腔中咀嚼或吮服使片剂溶化后吞服的片剂,常加入辅料调整口味,适合于小儿服用,对于崩解困难的药物制成咀嚼片可有利于吸收,如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分散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加水分散后可饮用,也可咀嚼或吞服,如头孢克洛分散片。缓释片:在水中或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具有服药次数少,治疗作用时间长等优点。控释片:在水中或规定介质中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具有血药浓度平稳,服药次数少,治疗作用时间长等优点,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多层片:由两层或多层构成的片剂。一般由两次或多次加压制成,每层含有不同的药物或辅料,可避免复方制剂中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或达到缓释、控释的效果,如马来酸曲美布汀多层片。口腔速崩片或口腔速溶片:将片剂置于口腔内时能迅速崩解或溶解,吞咽后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其特点是服药时不用睡,特别适合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或老人、儿童。1.2.2 口腔用片剂舌下片:指置于舌下能迅速溶化,药物经舌下粘膜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其药物与辅料应是易溶性的,主要适用于急症的治疗。含片:指含于口腔中缓慢溶化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含片的药物应是易溶性的,主要起局部消炎、杀菌、收敛、止痛或局部麻醉作用。口腔贴片:指粘贴于口腔,经粘膜吸收后起局部或全身作用的片剂。1.2.3 外用片剂可溶片:指临用前能溶解于水的非包衣片或薄膜包衣片剂,可供口服、外用、含漱等用。阴道片:指置于阴道内应用的片剂,在阴道内应易溶化、溶散或融化、崩解并释放药物,主要起局部消炎杀菌作用,也可给予性激素类药物。具有局部刺激性的药物不得制成阴道片。2 胶囊剂 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固体制剂。2.1 胶囊剂的主要特点优点: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药物在体内起效快(优于片剂、丸剂);可将液态药物固体剂型化,方便计量和服药;可延缓药物释放和定位释药。不足之处:有些药物不适宜制成胶囊剂,如易风干的药物、易潮解的药物、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等。2.2 胶囊剂的分类胶囊剂主要供口服使用,按照胶囊剂的溶解与释放特性,可分为硬胶囊(通称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2.2.1 硬胶囊:采用适宜的制剂技术,将药物或加适宜辅料制成粉末、颗粒、小片、小丸、半固体或液体等,充填于空心胶囊中的胶囊剂。2.2.2 软胶囊:指将一定量的液体药物直接包封,或将固体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适宜的赋形剂中制备成溶液、混悬剂、乳状液或半固体,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软质囊材中的胶囊剂。2.2.3 缓释胶囊: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胶囊剂。2.2.4 控释胶囊: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的胶囊剂。2.2.5 肠溶胶囊:指硬胶囊或软胶囊是用适宜的肠溶材料制备而得,或用经肠溶材料包衣的颗粒或小丸充填胶囊而制成的胶囊剂。肠溶胶囊不溶于胃液,但能在肠液中崩解而释放活性成分。3 颗粒剂 将药物粉末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3.1 颗粒剂的主要特点 与散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少;服用方便,根据需要可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颗粒剂;必要时对颗粒进行包衣,根据包衣材料的性质可使颗粒具有防潮性、缓释性或肠溶性等。3.2 颗粒剂的分类按照颗粒剂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可分类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及泡腾性颗粒剂。在西药颗粒剂中又增加了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4 散剂 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4.1 散剂的主要特点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因散剂分散度大易造成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不良影响。4.2 散剂的分类散剂根据用法和用途分为溶液散、煮散、内服散、外用散、眼用散等。散剂作为粉末状可作为其他剂型的基础物质,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软膏剂、混悬剂等5 丸剂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片形制剂,主要包括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滴丸等。5.1 蜜丸:指饮片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其中每丸重量在0.5g(含0.5g)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0.5g以下的称小蜜丸。5.2 水蜜丸:指饮片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5.3 水丸:指饮片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5.4 糊丸:指饮片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5.5 蜡丸:指饮片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5.6 浓缩丸:指饮片或部分饮片提取浓缩后,与适宜的辅料或其余饮片细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5.7 滴丸剂: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6 膜剂 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加工成的薄膜制剂,可供口服、口含、舌下给药、眼结膜囊内或阴道内,外用可作皮肤和粘膜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的覆盖。7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是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7.1 液体制剂的主要特点优点: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给药途径多,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包括皮肤、粘膜和人体腔道等。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如通过调整液体制剂的浓度而减少刺激性。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不足: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不便。水性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非均匀性液体制剂易产生一系列物理稳定性问题。按照给药途径分类可分为内服液体制剂7.2 液体制剂的分类临床常用的分类方法为按给药途径分类:7.2.1 内服液体制剂:合剂、糖浆剂、乳剂、混悬剂、滴剂等。7.2.2 外用液体制剂:洗剂、搽剂、滴耳剂、滴鼻剂、洗耳剂、含漱剂、滴牙剂、灌肠剂、灌洗剂等。7.3 常用液体制剂介绍7.3.1 糖浆剂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其中的药物可以是化学药物也可以是药材的提取物。因蔗糖和芳香剂能掩盖某些药物的不良气味,尤其受儿童欢迎。糖浆剂易被微生物污染使其混浊或变质。7.3.2 醑剂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可供内服或外用,其中药物浓度一般为5%-10%,乙醇浓度一般为60%-90%。醑剂一般不宜长期贮存。7.3.3 酊剂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可供内服或外用。除有特殊规定外,含有毒剧药品(药材)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g。7.3.4 甘油剂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一般用于口腔、耳鼻喉疾病的治疗。因甘油吸湿性较大,应密闭保存。7.3.5 涂剂 指含药物的水性或油性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临用前用纱布或棉花蘸取并涂于皮肤或口腔黏膜的液体制剂,大多为消毒或消炎药物的甘油溶液,也可用乙醇、植物油等作为溶剂。甘油能使药物滞留于口腔、喉部的黏膜,有滋润作用,对喉头炎、扁桃体炎等起辅助治疗作用。7.3.6 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混悬剂大多为液体制剂,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有干混悬剂,是按混悬剂的要求将药物用适宜方法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制剂,使用时加水即迅速分散成混悬剂。在药剂学中合剂、搽剂、洗剂、注射剂、滴眼剂、气雾剂、软膏剂和栓剂等都有混悬型制剂。7.3.7 乳剂指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乳剂中液滴的分散度很大,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发挥很快,生物利用度高;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且使用方便;水抱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并可加入矫味剂;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药效高、有靶向性;静脉营养乳剂,是高能营养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7.3.8 搽剂指药物用乙醇、油或适宜的溶剂制成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专供无破损皮肤揉擦的液体制剂。有镇痛、收敛、保护、消炎、杀菌作用等。通常起镇痛、抗刺激作用的搽剂多用乙醇为分散剂,使用时用力揉擦,可增加药物的渗透性。起保护作用的搽剂多用油、液体石蜡为分散剂,用时有润滑作用,无 刺激性。7.3.9 涂膜剂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含成膜材料溶剂中,涂布患处后形成薄膜的外用液体制剂,一般用于无渗出液的损害性皮肤病等,用时涂于患处,溶剂挥发后形成薄膜,对患处有保护作用,同时逐渐释放所含药物起治疗作用。7.3.10 洗剂指含药物的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供清洗或涂抹无破损皮肤用的外用液体制剂,一般轻轻涂于皮肤或用纱布蘸取敷于皮肤上应用,有消毒、消炎、止痒、收敛、保护等局部作用。洗剂多为混悬剂,其中的水分或乙醇在皮肤上蒸发,有冷却和收缩血管的作用,能减轻急性炎症,有些可形成保护膜,使皮肤免受刺激。7.3.11 滴鼻剂指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供滴入鼻腔内用的液体制剂,主要供局部消毒、消炎、收缩血管和麻醉之用。7.3.12 滴耳剂指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水溶液,或由甘油或其他适宜溶剂和分散介质制成的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供滴入外耳道用的液体制剂,有消毒、止痒、收敛、消炎、润滑作用。7.3.13 含漱剂指用于咽喉、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用于口腔的清洗、去臭、防腐、收敛和消炎。有时药物剂量较大,可制成浓溶液,用时稀释,也可制成固体粉末,用时溶解。7.3.14 滴牙剂指用于局部牙孔的液体制剂,特点为药物浓度大,往往不用溶剂或用少量溶剂稀释,一般由医护人员直接用于患者的牙病治疗。7.3.15 灌肠剂指灌注于直肠的水性、油性溶液或混悬液,以治疗、诊断或营养为目的的一种液体制剂。大量灌肠剂用前应将药液热至体温。7.3.16 合剂指以水为溶剂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成分的内服液体制剂,其药物可以是化学药物,也可是中药材的提取物。临床上除滴剂外所有的内服液体制剂都属于合剂。合剂中的溶剂主要是水,有时为了溶解药物可加少量的乙醇。合剂可以是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的液体制剂。8 眼用制剂 指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无菌制剂。眼用制剂可分为眼用液体制剂(滴眼剂、洗眼剂、眼内注射溶液)、眼用半固体制剂(眼膏剂、眼用乳膏剂、眼用凝胶剂)、眼用固体制剂(眼膜剂、眼丸剂、眼内插入剂)等。8.1 滴眼剂:指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供滴入眼内的无菌液体制剂,可分为水性或油性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8.2 洗眼剂:指由药物制成的无菌澄明水溶液,供冲洗眼部异物或分泌液、中和外来化学物质的眼用液体制剂。8.3 眼膏剂: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无菌溶液或混悬型膏状的眼用半固体制剂。8.4 眼用乳膏剂: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无菌乳膏状的眼用半固体制剂。8.5 眼用凝胶剂:指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无菌凝胶状的眼用半固体制剂。其黏度大,易与泪液混合。8.6 眼膜剂:指药物与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无菌药膜,可置于结膜囊内缓慢释放药物的眼内固体制剂。8.7 眼内插入剂: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无菌的适当大小和形状,供插入结膜囊内缓慢释放药物的无菌眼内固体制剂。9 凝胶剂 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溶液、混悬或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限局部用于皮肤及体腔如鼻腔、阴道和直肠。乳状液型凝胶剂又称为乳胶剂。由高分子基质如西黄蓍胶制成的凝胶剂也可称为胶浆剂。小分子无机药物凝胶剂是由分散的药物小粒子以网状结构存在于液体中,也称混悬型凝胶剂,静止时形成半固体而搅拌或振摇时成为液体。10 软膏剂 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主要用于局部疾病的治疗,如抗感染、消毒、止痒、止痛和麻醉等。10.1 溶液型软膏剂:指药物溶解(或共熔)于基质或基质组分中制成的软膏剂。10.2 混悬型软膏剂:指药物细粉均匀分散于基质中制成的软膏剂。10.3 乳膏剂: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10.4 糊剂:指大量的固体粉末(一般25%以上)均匀地分散在适宜的基质中所组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11 栓剂指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形外用制剂。栓剂因施用腔道不同,分为直肠栓、阴道栓和尿道栓。直肠栓多为鱼雷形、圆锥形或圆柱形;阴道栓为鸭嘴形、球形或卵形;尿道栓一般为棒状。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下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12 气雾剂指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粘膜、皮肤及空间消毒的制剂。12.1 气雾剂的特点优点: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如治疗哮喘的气雾剂可使药物粒子直接进入肺部,吸入2分钟即能显效;药物密闭于容器内能保持药物清洁无菌,增加了药物稳定性;使用方便,可避免胃肠道的破坏和肝脏的首过作用;可以用定量阀门准确控制剂量。不足之处:气雾剂需要耐压容器、阀门系统和特殊的生产设备,所以生产成本高;抛射剂有高度挥发性,故其具有致冷效应,多次使用于受伤皮肤上可引起不适与刺激;氟氯烷烃类抛射剂在动物或人体内达一定浓度可致敏心脏,造成心律失常,故治疗用的气雾剂对心脏病患者不适宜。12.2 气雾剂的分类气雾剂按医疗用途分类可分为:呼吸道吸入用气雾剂、皮肤和黏膜用气雾剂、空间消毒用气雾剂。12.2.1 呼吸道吸入用气雾剂:吸入气雾剂系指药物与抛射剂呈雾状喷出时随呼吸吸入肺部的制剂,可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12.2.2 皮肤和黏膜用气雾剂:皮肤用气雾剂主要起保护创面、清洁消毒、局部麻醉及止血等作用;阴道黏膜用气雾剂主要用于治疗微生物、寄生虫等引起的阴道炎,也可用于节制生育;鼻黏膜用气雾剂主要适用于蛋白类药物的全身作用。12.2.3 空间消毒用气雾剂:主要用于杀虫、驱蚊及室内空气消毒。13 喷雾剂 指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填充于特制的装置中,使用时借助手动泵的压力、高压气体、超声震动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呈雾状物释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粘膜、皮肤及空间消毒的制剂。14 粉雾剂 粉雾剂按用途可分为吸入粉雾剂、非吸入粉雾剂和外用粉雾剂。14.1吸入粉雾剂 :指微粉化药物或载体以胶囊、泡囊或多剂量贮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14.2 非吸入粉雾剂:指药物或与载体以胶囊或囊泡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给药装置,将雾化药物喷至腔道黏膜的制剂。14.3 外用粉雾剂:指药物或与适宜的附加剂灌装于特制的干粉给药器具中,使用时借助外力将药物喷至皮肤或黏膜的制剂。15 贴剂 指可粘贴在皮肤上,药物可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制剂,有背衬层、有(或无)控释膜的药物贮库、黏贴层及临用前除去的保护层。贴剂可用于完整皮肤表面,也可用于有疾患或不完整的皮肤表面。其中用于完整皮肤表面,能将药物输送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贴剂称为透皮贴剂。透皮贴剂通过扩散而起作用,药物从贮库中扩散直接进入皮肤和血液循环,若有控释膜层和黏贴层则通过上述两层进入血液循环。透皮贴剂作用时间由其药物含量及渗透速率所定。16 注射剂 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对急救用药尤为重要。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注射液:包括溶液型、乳状液型或混悬型注射液,可用于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小于100ml)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液配制成澄清溶液或均匀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状物。可用适宜的注射用溶剂配制后注射,也可用静脉输液配制后静脉滴注。注射用浓溶液: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稀释后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17 植入剂 指药物与辅料制成的供植入人体内的无菌固体制剂,一般采用特制的注射器植入,也可以用手术切开植入,在体内持续释放药物,维持较长的时间。第二部分 常用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药物制剂分类方法有多种,可以按形态、分散系统、给药途径、制法等进行分类,其中按给药途径分类与临床使用关系比较密切。常用药物制剂按给药途径分类可分为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和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具体分类如下: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是指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剂型,如常用的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容易受胃肠道中的酸或酶破坏的药物一般不能采用这类简单剂型。口腔粘膜吸收的剂型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是指除口服给药途径以外的所有其他剂型,这些剂型,可在给药部位起局部作用或被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1)注射给药剂型:如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腔内注射等多种注射途径。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3)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4)粘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粘贴片及贴膜剂等。5)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泡腾片、滴剂及滴丸剂等,用于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等。本教材结合病人常用药物的剂型,主要介绍片剂(普通片、咀嚼片、舌下含片、泡腾片、分散片、口含片、缓释控释片)、胶囊剂、散剂、颗粒剂、丸剂、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栓剂、气雾剂、粉吸入剂、鼻喷剂、外用贴剂、注射剂(皮下注射)的正确使用方法。1普通片及咀嚼片通常服用片剂最好采取坐位或站位,服药后站立或静坐5-10分钟。必须卧床的患者服药后应多喝温水,以保证药物进入胃部,避免造成食道损伤。普通片剂不适宜直接干吞,药片容易附着在食道壁上,造成食道损伤甚至溃疡。送服药物的液体种类及数量对药效也会产生影响。大部分片剂,通常用适量温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用水太少,吞咽的药物容易贴附在食道造成不适感,甚至对食道造成损伤。通常服药前应先喝一口水,服药后再喝至少100ml水。茶水不适合用作送服液体,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其能与药中的金属离子如钙、铁、铝、钴、铋结合而产生沉淀影响药物的吸收;鞣酸还与四环素类(米诺环素等)、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菌药物结合,影响抗菌活性,而且这两类抗菌药物会增加茶叶中茶碱的毒性,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有研究表明,有几十种药物会受咖啡的影响而改变药效,其中包括抗抑郁药、雌激素制剂、治疗骨质疏松和甲状腺疾病的药物等。我们经常饮用的柚子、橙子和苹果汁等饮料也会极大地影响药物的吸收,不适宜用作送服液体。特别是葡萄柚汁含有多种天然物质,其中的衍生物会抑制代谢酶CYP450一族中的CYP3A的作用,受影响的常用药物主要有用于治疗高血压和防止心脏病发作的-受体阻滞药(阿替洛尔、塞替洛尔、他林洛尔)、某些抗菌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伊曲康唑)等。与药物一起服用会抑制或放大药效,从而无法达到应有疗效。有一些药物可以用牛奶送服,这些药物主要为活菌类药物,如乳酶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双歧杆菌乳酸菌三联活菌片等。同时,一些抗菌药物,因其有不好的口感或气味,往往难以被儿童接受,可以和牛奶同服,如头孢羟氨苄、阿莫西林等。一些患者由于病情需要,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时,不建议一次吞服多片,可根据自我情况分次服用,先与水同服,最后再喝一口水,避免药片停留在消化道上。一些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例如四环素类药物等,不论剂型如何,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还有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比较特殊,服用期间也需要饮用较多的水,例如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代谢时易在尿中析出结晶,损伤泌尿系统,因此服药期间需要增加饮水量,或者同时口服一些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等。服用解热镇痛药时,多饮水可增强机体散热能力,防止因出汗过多造成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在给儿童服药时,药片或胶囊太大也不易吞咽,家长则可将药片或胶囊研碎用水送服。但是,在这样做之前一定要向医师或药剂师咨询,因为有些片剂或胶囊不能研碎或将胶囊打开,而必须整个吞服。目前为了老人、儿童、吞咽困难及胃肠功能差的患者服用方便,很多药物有了咀嚼片的剂型。咀嚼片是指在口腔中咀嚼或吮服使之溶化后吞服的片剂。这种药物嚼碎后即可咽下,服用方便,一般用于口感或者气味比较好的药物。2缓释片及控释片缓释片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缓慢地释放药物,以达到在体内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服药次数的目的。与缓释片的非恒速释放药物不同,控释片能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缓控释制剂与相应普通制剂相比,每24小时用药次数可从3、4次至少减少至1、2次。 缓控释制剂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可以克服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使血药浓度保持在比较平稳持久的有效范围内,有利于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控释片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上层为活性药物层,下层为无药理活性的多聚物推动层,药片外层包裹一层半透膜,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药物分子不能通过。在半透膜靠近药物层处有一激光微孔,药物可由此微孔从药片中释放出来。服药后药物进入胃肠道,胃肠道的水分透过半透膜进入药片,使推动层吸水膨胀,产生一稳定的压力,持续推进药物分子以稳定的速率从激光微孔释放出来。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活性药物释放完毕后,药物的不溶性外壳随粪便排出体外,患者如注意到,无须担心。缓控释制剂因其制剂的特殊性,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严格遵医嘱服药,用药剂量及次数不宜过多或过少。如非洛地平缓释片,每日早晨服用1次即可,而有些患者每天用2次或3次,血药浓度过高可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另外,缓控释制剂的价格比普通片剂高,这种用法无疑使患者的治疗费用增加。不宜掰开或嚼碎服用,应整片吞服。掰开或嚼碎后失去了缓控释功能,使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释出,血药浓度大为增高,可能引起毒性反应,故应予避免。有个别缓控释制剂采用特殊缓释技术使其可分成半片服用,其目的是方便患者调整用药剂量,这类药品会在说明书中注明。3泡腾片及分散片有些患者服用的药物放入水中后会产生大量气泡,服用时有碳酸饮料的口感,这也是片剂的一种剂型,我们称之为泡腾片,是指含有泡腾剂的片剂,多用于可溶性药物。它与普通片剂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泡腾片放入饮水中之后,在泡腾剂的作用下即刻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片剂迅速崩解和融化。片剂崩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部分溶解于水中使喝入口时有喝汽水般的感觉。由于溶解成水溶液,特别适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吞服药片或胶囊有困难的患者,经过调味后的泡腾片,使患者更乐于接受。泡腾片服用时应先将其溶于水后再口服,不可将其直接含服或吞服。 还有一种与泡腾片相似的药物剂型为分散片,系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多用于难溶性药物。分散片服用时,可加水分散后口服,也可将分散片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4 舌下片及口含片我们经常会看到电视剧或电影里有人因为心脏疾病突然晕倒时,帮助他的人会把一种药片放到他嘴里给予急救,这种特殊的药物剂型我们称为舌下片,如硝酸甘油舌下片。这类药物在舌下粘膜被吸收进入血液,可以避免药品服用后的首过效应,相比经胃肠服用吸收更快更彻底。服用舌下片的正确方法是将药片放在舌下,闭上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舌下长时间保留一些唾液以帮助药片溶解。服用舌下片后10分钟内禁止饮水或进食。药物溶解过程中更不要吸烟或嚼口香糖。 另一种药物和舌下片的使用方法也比较类似,称为口含片又称含片。口含片使用时应含在舌底、龈颊沟或近患处,让其自然溶化分解,不要咀嚼。药物溶解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也同样不要吃东西或饮用任何液体。服用含片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咽喉异物梗阻。5 胶囊剂胶囊剂通常应整粒吞服,除非说明书中注明可将内容物倒出服用。胶囊剂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将内容物倒出会使患者难以承受;有些胶囊是缓释胶囊或者控释胶囊,必须完整服用才能达到缓释或控释的目的;某些药物在胃中易被破坏或对胃有较强的刺激性,通常被制成肠溶胶囊,这种胶囊剥开吞服,会降低甚至失去药效,增加对胃的刺激性;胶囊内的药物有规定的剂量,剥开后容易造成损失,导致服药剂量不准确,影响治疗效果。胶囊的外壳主要成分是明胶,在冷水中会慢慢吸收变软,而在热水中会迅速溶化,如用过热的水服用,此种情况下容易变软变黏,服用后易附着在食道壁上,造成损伤甚至溃疡。送服胶囊时应用不超过40的温开水或凉开水,水量在100ml左右,以保证药物确实被送达胃部。服用胶囊时应取站立位,低头咽下。服药后不应立即躺下,如咽喉部有异物感,应再用凉开水将其送下。6 散剂及颗粒剂散剂也称粉剂,系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外用。口服散剂通常的使用方法为用1杯温水溶解摇匀后服用,服药后30分钟内勿进食,以免影响服药效果。不同的药物溶解时用水量不同。例如:蒙脱石散通常1袋用50ml温水溶解;口服补液盐1袋需要用500ml温水溶解。患者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用水量不正确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不同的颗粒剂适宜不同的服用方法。可溶型、混悬型和泡腾型颗粒剂宜用温开水冲服。服用混悬型颗粒剂时,如有部分药物不溶解,也应一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泡腾型颗粒剂只能加水溶解后服用,切忌放入口中直接冲服。肠溶颗粒、缓释颗粒、控释颗粒应吞服,不能嚼服。7 丸剂我们这里需要特别介绍的是大蜜丸的正确用法。每丸重量在0.5g以上的蜜丸称为大蜜丸。服用大蜜丸时应先洗净双手,将蜜丸掰成小块或嚼碎后用水吞服,不能整丸吞服。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用。滴丸的生物利用度远高于口服的其他剂型,在临床使用中应掌握好剂量,应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或直接含于舌下,服药后应休息10分钟为宜。外用滴丸使用前应先清除相应腔道的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后再放入滴丸,耳用滴丸最好用棉球堵塞外耳道10分钟左右。8 滴眼液很多患者在使用滴眼液后经常有感觉鼻子或者喉咙的不适感,这很可能就是由于不适当的使用方法引起的。用药前最好洗净双手,以免引起继发感染,然后用干净棉签或者纱布擦去患眼分泌物,并吸干眼泪防止稀释药液。滴药时头应后仰或平卧,眼向上看,用手将眼睑下拉形成沟状,将滴管头靠近眼部,注意不要碰触到眼睛或睫毛,防止细菌污染滴眼液影响后期的疗效。滴入药液一次1-2滴为宜,若一次滴得太多,眼结膜囊内也贮存不下,白白挤掉徒增浪费。药水一般都含有防腐剂,滴的次数过于频繁,会对眼球表面造成伤害。药水滴入眼后,宜按住内眼角三四分钟,以避免药水经由泪孔流入鼻泪管引发鼻部或者喉咙不适感等副作用,应轻轻闭上眼睛休息三四分钟,以延长药水与眼球接触的时间,增进药效。不同种类眼药水需间隔一段时间交叉滴眼。9 滴鼻液滴鼻液在使用时须取鼻部低于口和咽部的体位,如仰卧于床上,头向后伸,鼻孔朝上或者取坐位头尽量后仰,这样能避免药液流入咽部而引起口干、口苦。滴药后,要静卧3-5分钟,并轻压双侧鼻翼3到4次,让药液与鼻粘膜接触,然后坐起,使多余的药液从前鼻孔流出,滴鼻液用量应该按照说明书或者医嘱,一般每日3次,每次每侧2至3滴为宜。10 滴耳液以棉棒轻拭耳道内分泌物,取坐位或卧位,头偏向健侧,患耳朝上。轻拉耳廓,充分暴露耳道(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应向后向上拉,3岁以下儿童向后向下拉)将处方量的药液滴入耳内,轻压耳屏,使药液充分进入中耳,用干净的药棉置于耳部,侧头将流出的药液擦净。小心不要让滴管碰到耳道,保持原卧位3-5分钟。如需要,3-5分钟后更换另外一只耳朵,用药方法同上。耳浴也是滴耳液常用的使用方式,患者取侧卧位,外耳道口向上,滴耳时牵引耳廓的方式同一般使用方式。将滴耳液滴入外耳道,并尽量充满外耳道,取此种体位静置十分钟,而后变换体位,将药液倒出来,即完成一次耳浴。11 栓剂11.1 阴道栓剂:首先应检查栓剂是否软化,若软化,应将栓剂(连外包装)置于冰箱或冰水中冷却片刻,硬化后使用。使用前洗净双手,清洗阴道内、外的分泌物,最好用冲洗液以提高药效。冲洗液用温开水配制,现用现配。阴道栓最好在睡前给药,使用时采取卧位,双膝屈起并分开,露出阴道,将栓剂尖端部塞入,尽量推进深些。置入栓剂后患者应双腿并拢,保持仰卧姿势约20分钟。给药后1-2小时内尽量不排尿,以免影响药效。使用阴道栓剂时应避开月经期。11.2 肛门栓剂:使用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并清洗肛门内外。若栓剂软化,应将栓剂连外包装置于冰箱或冰水中冷却片刻使其硬化。采取侧卧位,小腿伸直,大腿前屈贴腹部。儿童使用时可趴伏在大人腿上使用。将栓剂圆锥头部分向肛门轻轻塞入,推入肛门内2-4cm,合拢双腿,保持侧卧姿势15分钟-1小时。用药后1-2小时内尽量不要大小便。12 透皮贴剂透皮贴剂系指可粘贴在皮肤上,药物可产生全身性作用的一种薄片状制剂。该制剂由背衬层、有(或无)控释膜的药物贮库、黏合剂层及临用前需除去的保护层组成。药物作用的时间由透皮贴剂的药物含量及释药速率所定。使用时不是贴在疼痛的患处,而是体表面积较大处,如胸腹部等。另外使用外用贴剂应用温水将患处擦洗干净后再将贴剂贴于患处,这样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可使药物渗透作用增强。13 气雾剂使用气雾剂吸入治疗是治疗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吸入治疗的效果与吸入装置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有关,常用吸入装置为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是由药物、推进剂、表面活性物质或润滑剂三种成分组成。使用此种吸入装置的气雾剂使用方法为:移去套口的盖,使用前轻摇贮药罐使之混匀。头略后仰并缓慢地呼气,尽可能呼出肺内空气。将吸入器吸口紧紧含在口中,并屏住呼吸,以食指和拇指紧按吸入器,使药物释出,并同时做与喷药同步的缓慢深吸气,最好大于5秒钟(有的装置带笛声,没有听到笛声则表示未将药物吸入)。尽量屏住呼吸510秒钟,使药物充分分布到下气道,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将盖子套回喷口上。用清水漱口,去除上咽部残留的药物。14粉吸入剂利用干粉吸入器,通过使用者主动吸入空气的动能分散药物微粒,干粉雾颗粒的流速与使用者的吸气流速相吻合。国内常用的干粉吸入器有三种:储存剂量型涡流式干粉吸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