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遥岑(cn) 悲怆(chun)玉簪(zn) 怙恶不悛(qun)B讳言(hu) 螺髻(j)蓓蕾(li) 不容置喙(hu)C菁华(jn) 口讷(n)堪鲙(hu) 信手拈来(nin)D揾泪(wn) 骁勇(xio)笑靥(yn) 蓦然回首(m)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怜无数山 可怜:可惜B毕竟东流去 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C无人会,登临意 登临意:登山临水眺望远方的用意D众里寻他千百度 度:遍3旧体诗词要讲究平仄、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句子里常有倒置语序的情况。下列句子中语序调整错误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犹记望中,扬州路烽火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远目遥岑,献愁供恨4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郁孤台下的清江水啊,你是否还记得当年辛弃疾那为国而萌生的满腔忠愤之情?_5请参照第二节,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句子。要求:化用唐诗宋词,语意连贯,富有意蕴。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墨香中走来 _ 我们从元曲羌笛的音韵中走来 望着古道西风中摇响的风铃 总也唤不回天涯孤旅的断肠人 失伴的鸳鸯把六月哭成白雪皑皑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你是怎么理解这三种境界的?请分别谈谈你的理解。答:_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_。(2)楚天千里清秋,_。(3)落日楼头,_,_。(4)把吴钩看了,_,无人会,_。(5)可惜流年,_,_!(6)众里寻他千百度,_,_,_。(7)_。更吹落,星如雨。(8)_,欲说还休。欲说还休,_!二、阅读鉴赏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1)简析“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的含意。答:_ (2)简析本词的抒情特色。答:_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1)首句“醉里且贪欢笑”中的“欢笑”前加一“且”字,其好处是什么?答:_ (2)试分析其中“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一句。答:_ (3)全词三见“醉”字,这“醉”中隐含着词人什么样的情感?答:_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注吴音:此处指江西上饶一带的口音,这里古属吴国。媚好:绵软好听。(1)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_ (2)现代学者俞平伯先生评此词,认为它极“客观”。请结合作品谈谈它是如何表现这种“客观”的。答:_ (3)后世读者普遍认为这首词最为出色、传神的描写,当属“相媚好”、“无赖”两笔,请结合作品分析这两处描写的妙处。答:_三、体验高考11(2007江苏)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答:_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答:_12(2001上海)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4)题。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漕:转运使的简称。见说道:听说。长门:汉代宫名。汉武帝之陈皇后,失宠住在长门宫。曾送黄金百斤给司马相如,请他代写一篇赋送给汉武帝,陈皇后因而重受重宠。后世遂把“长门”作为失宠后妃居所的专用名词。(1)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_。(2)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A设问借代 B设问比拟C夸张比拟 D夸张借代(3)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_ (4)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闲愁最苦”?答:_13(2009宁夏、海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答:_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答:_参考答案1AB项“髻”读j;C项“鲙”读kui,“拈”读nin;D项“靥”读y。2B毕竟:终归。3B应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4示例:桃花潭中的千尺深水啊,你是否还记得当年李白因好友汪伦而萌生的依依惜别之情?夜空中的那轮明月啊,你是否还记得当年苏轼因远方的弟弟子由而萌生的浓浓思念之情?5示例:举着盛满葡萄美酒的夜光杯/听边塞清角吹响征妇的寒夜哀唱/让离愁别绪把江心的一轮秋月漂白解析要求是化用唐诗宋词,语意连贯,富有意蕴。不必拘泥于原诗句的形式,关键是“语意连贯”。6第一境界为求学与立志之境界,要志存高远。做学问成大事者,首先要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追求的目标和方向。第二境界为求学与奋斗之境界,要坚韧勤奋。对事业、对理想,要执著追求,忘我奋斗,为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第三境界是求学与收获之境界,功到自然成。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达到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7(1)青山遮不住山深闻鹧鸪(2)水随天去秋无际(3)断鸿声里江南游子(4)栏干拍遍登临意(5)忧愁风雨树犹如此(6)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7)东风夜放花千树(8)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8(1)揶揄沙鸥是诙谐,更是自嘲。岁月滞留,壮志未酬,化为烟雨一般无际的愁思。这里对沙鸥的“笑”,其实是作者感情的挣扎,而非心灵的解脱。(2)拟人。比喻写景,更显生动而富有气势,青山想向高人倾诉,如万马奔腾,接连而来。融情入景,以烟雨之景,表达自己内心的怅惘。诙谐幽默中蕴含愤懑,“拍手笑沙鸥”,“笑”中有词人愁,英雄泪。9(1)“且”有“暂且”之意,暂且欢笑,实则流露出“欢笑”背后的愁苦。(2)辛词中这两句,含意极其曲折。他不是菲薄古书,而是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辛弃疾,迫使他长期过着退隐生活。壮志难酬,是他生平最痛心的一件事。古书中的一些至理名言,比如尚书说:“任贤勿贰。”对照南宋统治集团的所作所为,那距离是有多远啊!由于辛弃疾洞察当时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3)显然是借酒浇愁,醉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辛酸和无奈。10(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老少五口之家的乡村生活图画:溪边茅屋,老夫妻亲密醉语,三小儿劳作休闲,一派和谐、恬淡、悠闲、自然的生活情态。表现了作者对纯真的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追求野趣的审美品味。(2)“客观”即真实。这首词的“真实”表现在:人物的行为状态符合年龄特点,符合农村的生活习惯。老人饮酒私语,孩子劳动干活。尤其是孩子的行为,符合生活分工的实际情况。大儿子是家中主要劳力,干些力气活;二儿子做些辅助性的事,如修补编织;小儿子只知玩耍,甚至边吃边玩。这些细节描写细腻、亲切,以白描手法写出,客观真实。(3)“相媚好”是写老夫妻喝了酒窃窃私语的醉态。“媚”本来不用于老年人,现将其用来表现老夫妻说家常的情态,更显亲切、清新、自然。“无赖”是写小儿子卧在溪头的姿态。“无赖”本来带有贬义色彩,现指小孩子调皮、不干正事,正显示了一种亲昵的感情。这两处描写,将人物立体化,在塑造形象上有栩栩如生的效果。11. (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解析起二句,上句言送别,阳关三叠是唐人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便觉伤感无限。下句忽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把功名看成身外“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报国壮志难酬,被迫隐退,被迫消极的愤激之辞;“且加餐”,运用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也是愤激之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用笔却很浑厚。而且天边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下片前三句中“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离合”只取“离”字义,“悲欢”只取“悲”字义。作者用反问语气,更含激情。作词送人而居然说离别并不是唯一可悲可恨的事,显示词的思想感情将有进一步的开拓,下文又似呼喊又似吞咽地道出他的心声,“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作者认为此去的遭遇还有比它更险恶的,是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中的无形的“风波”。12(1)稼轩(2)B(3)主和派(或奸臣小人)没有好下场(4)“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闲愁最苦”指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13(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解析由词中所描绘的“桑”、“蚕”、“细草”、“黄犊”、“斜日”、“暮鸦”等意象构成的意境可知,叙述时抓住关键词,注意每个事物的情态和特点。(2)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