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宿迁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基于SWOT分析的宿迁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基于SWOT分析的宿迁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基于SWOT分析的宿迁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林业经济(CHINA FORES TRY ECONOMICS)2012(6)林业产业基于 SWOT 分析的宿迁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孙朝晖(宿迁学院 基础部,江苏 宿迁 223800)摘 要: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宿迁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和途径。结合宿迁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运用 SWO T 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对宿迁市生态旅游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关键词:宿迁;生态旅游;SWO T 分析;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5919(2012)06- 0001- 04Development Counter measur es of Ecological Tour ism in Suqian CityBased on SWOT Analysis MethodSUN Chao- hui(Suqian College Foundation Department,Suqian Jiangsu 223800,China)Abstr act: Ecological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modern tourism and an important form and way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tourism in Suqian City, based on SWOT analysis method,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ecological tourism from advantage, disadvantage, opportunity and chanllenge.Then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y.Key Wor ds: Suqian, ecological tourism, SWOT analysis, development strategy生态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旅游活动,其核心是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 展。发展生态旅游是宿迁市生态立市战略的有机组 成部分,它有利于实现宿迁市旅游业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带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全面 提高。SWOT 分析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自身所具备的优 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寻找研 究对象的最佳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战略对策的一 种分析方法。近年来,宿迁市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 展,全面实施旅游业提升计划,重点培育生态旅游、 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四大品牌。但宿迁市 生态旅游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运用SWOT 分析法对宿迁市生态旅游发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 决策,并为其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1宿迁市生态旅游发展 S WOT 分析1.1优势分析1.1.1区位优势宿迁是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新兴的 中心城市,自古便有“ 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 水(即黄河水、长江水)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 咽喉”之称,是苏、鲁、皖三省之通衢,地处陇海经济 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境内有 京沪高速公路、宁宿徐高速公路、徐宿淮盐高速公 路、宿新一级公路、新长铁路、京杭大运河以及到徐 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的高速连接通道 等,已基本形成水陆空三位一体的旅游交通网,从 而为宿迁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 件。收稿日期:2012- 10- 22基金项目:宿迁市社科基金项目(12SHC018)作者简介:孙朝晖(1969-),男,江苏泗阳人,讲师,硕士,从 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 林业产业1.1.2资源优势宿迁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在自然生态资 源方面,宿迁市拥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 和江苏第四大淡水湖骆马湖,古黄河、京杭大 运河等十条大河穿境而过,嶂山公园、古黄河公园、 大运河公园等坐卧城中;在人文生态资源方面,宿 迁历史悠久,江苏发现最早的 5 万年前人类活动所 在地“下草湾文化遗址”就在宿迁境内。宿迁是西楚 霸王项羽、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人朱瑞等名人 的故里,刘少奇、陈毅、彭雪枫等在此留下革命的足 迹,构成了独特的名人文化和红色文化。乾隆行宫、 项王故里、三庄汉墓群等一系列文物古迹都彰显了 宿迁较为丰富的文化遗存。1.1.3环境优势 宿迁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十一五”末,宿迁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和 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 42.2和 28,化学需氧量(COD)及二氧化硫(SO2) 排放量控制在 4.2 万 t、2.68 万 t 以内。全市三县两 区均为国家级平原绿化先进县(区),市域内空气中 SO2、NO2 含量及 PM10、TSP 值均达到大气环境质量 二级标准,是全省唯一从未发生过酸雨现象地区。1.1.4政策优势 宿迁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战略。2006 年提出了“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 的城市精神,2011 年明确将生态立市作为今后五年 的六大发展战略之一。为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宿 迁 市 各 级 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 策:宿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 生态宿迁建设的意见、关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 市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行 动计划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为宿迁市生态 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1.1.5品牌优势2005 年以来,宿迁市相继获得中国浙商最佳投 资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200 强、中国旅游竞争力 百强城市、中国城市效益竞争力十强、中国最佳旅游 品牌目的地、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联合国环保节能型 示范城市、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优秀集体、中国最佳 生态旅游品牌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 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创业之城等荣誉称号。 这些品牌优势提升了宿迁的城市竞争力,为宿迁生 态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1.1.6后发优势作为初具规模的苏北新兴城市,宿迁整体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在投资硬环境方面,宿迁土地存量 较多、电力供应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在投资 软环境方面,宿迁大力度、深层次、全方位、宽领域 推进制度创新,“诚信宿迁”、“平安宿迁”、“法治宿 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宿 迁生态旅游在第一轮开发高潮时没有赶上,这就使 宿迁生态旅游开发既可借鉴先期开发者的成功经 验,又可避免不必要的失误而直接走上健康快速发 展的道路,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进行建设和营 运,具有重要的后发优势。1.2 劣势分析1.2.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宿迁市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市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目前宿迁生态旅游投资环境不 佳,投资水平不高,投资机制和筹资渠道不畅,民间 投资非常有限,生态旅游开发资金缺口很大。开发 资金的短缺直接导致住宿、餐饮、交通设施等基础 设施建设相对滞后。1.2.2生态旅游管理问题突出 目前宿迁各生态旅游区管理中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导致各自为政、权责不清。生态旅 游业管理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部分景 区及周边环境仍然存在“脏、乱、差”及蒙客、宰客等 问题,导致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得不到提高和生态环 境得不到改善,严重损害了宿迁的旅游形象。1.2.3 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生态旅游要求开发者、管理者、导游必须具备 较高的生态学、旅游学和环境保护知识,要求当地 人尤其是参与生态旅游业的居民,也要具备一定生 态环保意识。宿迁市生态旅游业刚刚起步,生态旅 游管理、营销、规划等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这在一定 程度上阻碍了宿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1.2.4旅游产品单一 宿迁生态旅游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产品结构单一,长期以来主要以传统大众观光产品 为主,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盲从和简单效仿的问题,缺少对景点自身独特品质的凸现,严重制约了宿迁生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 展。1.3 机遇分析建市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将宿迁作为中国林业经济(CHINA FORES TRY ECONOMICS)2012(6) 2 孙朝晖:基于 SWOT 分析的宿迁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林业产业特殊区域给予重点扶持。早在 2001 年就明确指出:“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和支持 宿迁市采取比其他地区更加灵活的政策”;2003 年 进一步强调:“重点加大对宿迁市的扶持力度,允许 和扶持宿迁市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采 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和做法,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 子”,并把宿迁确定为江苏省唯一一个经济社会综 合改革试点市;2010 年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 关 于实现宿迁发展更大突破的若干意见,同意宿迁 市作为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这 些倾斜政策为宿迁突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宿 迁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外部环境。1.4 威胁分析1.4.1 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宿迁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受到周边诸多知名 旅游地的屏蔽。宿迁周边地区就有徐州、淮安、连云 港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些旅游城市旅游产品规 格高、开发程度好、服务水平优良、旅游管理体制完 善,国际知名度高,而相对于这些旅游城市而言,宿 迁知名度较低,生态旅游竞争力较弱。如何凸显宿 迁市生态旅游的地方特色,提升生态旅游的竞争力 成为宿迁市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1.4.2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生态旅游相对于传统旅游而言,更加注重保护优先的原则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生态旅 游的开发既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要有利于区 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进行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主要目的就是取得利润最 大化,这就会导致一些不符合生态旅游要求的项 目、建筑产生,这对生态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构 成很大挑战。综上所述,宿迁市生态旅游发展中优势与劣势 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在开发过程中,决策者只有 正视威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改善劣势,才能实 现宿迁生态旅游的又好又快发展。2 宿迁市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建议2.1 强化生态旅游宣传力度,开展多种营销活动宿迁生态旅游的发展首先要求对宿迁生态旅 游资源有一个整体认识和准确把握。为此,宿迁旅 游行政部门应以真实性、针对性、多样化及经济效 益为原则,努力建立健全“政府策划、市场运作、企 业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营销方式,利用中国旅 游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淮海经济宿迁旅游特刊、宿迁晚报等媒体,通过参加中国国内旅交会、品牌中国旅游论坛等活动,举办“西楚文化 节”、“中国杨树节”、“沭阳花木节”、“泗洪螃蟹节” 等多种形式的促销宣传活动,把促销宣传做实、做 细、做深、做透。同时,广泛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宣传、 教育活动,普及生态旅游知识,提高游客和旅游目 的地居民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绿色旅游意识, 为宿迁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2.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针对宿迁生态旅游建设基金短缺的现状,宿迁市政府要充 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创新思路,通 过扩大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吸引社会企业特 别是实力雄厚的央企以 BT、BOT 等模式参与生态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 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同时,要大力完 善旅游厕所、通讯设施、景区停车场、旅游服务中 心、旅游标示、住宿、餐饮、购物、休闲等各项服务设 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加强骆马湖风景区、 洪泽湖风景区、嶂山森林公园景区、古黄河风光带、 大运河风光带、乾隆行宫、项王故里、极乐律院、前 大庵、楚街及有关县区景点等旅游景点建设,做大、 做强“楚风水韵、休闲绿都”品牌。2.3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生态旅游的整体质量水平 宿迁市委、市政府要把生态旅游业发展摆上重 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党政一 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认识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努力形成“领导有力、部 门支持、合力兴旅”的工作机制。首先,要规范旅游 市场秩序,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和国际质量认证, 在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行社、导游、购物 及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 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其次,必须以科学的旅游 规划为前提加强对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管理;再 次,要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以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 权分离为突破口,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通过兼并、 重组、联合、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 作,促进规模化发展。2.4加快人才培训,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人力与智 力支持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才。针对宿迁市 生态旅游人才面临的总量不足、结构短缺、人才流 失率高等问题,宿迁市委、市政府必须从全局的高中国林业经济(CHINA FORES TRY ECONOMICS)2012(6) 3 林业产业度,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刻认识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在体制、管理、服 务和思维方式上切实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一方 面,宿迁市委、市政府要制定全市的紧缺人才引进 计划,充分发挥旅游企业引进主体作用,直接引进 紧缺人才到关键岗位就业。也可以在形式上通过举 办高级研讨班、主题论坛等模式,引智不引人,实现 紧缺人才的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与市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结合当地教育系统,如在宿迁 学院、宿迁师专等学校设置历史旅游专业,对从事 旅游方面的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如 举办全市绿色饭店培训班、旅游景区讲解员培训 班、旅行社总经理及旅游饭店部门经理岗位职务培 训班、导游人员岗前培训班、旅游饭店服务人员培 训班等,形成良性的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生态 圈,为宿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 的人才保障。2.5 完善生态旅游产品结构,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 旅游需求针对宿迁目前生态旅游产品主要以生态观光 产品为主的比较单一的产品结构现状,宿迁必须大 力开发包括生态观光在内的生态保健、生态度假、 生态科研、生态娱乐、生态美食等系列生态旅游产 品,增强文化性和参与性,增加旅游消费,提升生态 旅游产品效益。同时,宿迁市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 本地区的优势和独特条件创造性地开发新的、有特 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使生态旅游产品具有原汁原味和保持原始自然风貌,如苏北大鼓表演、泗州戏、采 摘山楂、自己动手做冰糖葫芦、参观酒厂古老酿酒 制作过程、品尝洋河酒等,打造纯宿迁生态旅游的特色,做大做强生态旅游文章,以满足旅游者多种旅游需求,增强宿迁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2.6 坚持与社区共建的原则,引导当地居民积极参与 生态旅游区居民作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利益主体之一,熟知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及民俗风情, 能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有益建议,既是当地旅游特 色的最优秀的宣讲者,也是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强 大动力,还可成为生态环境资源最广泛的保护者和 监督者。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 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旅游者更深入地了 解宿迁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俗。因此,当地政 府应积极向当地居民宣传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让 当地居民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资源 的重要性以及对当地居民的各种有利影响,还可以 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并给予一定的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