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器结构尺寸计算毕业设计.doc_第1页
分离器结构尺寸计算毕业设计.doc_第2页
分离器结构尺寸计算毕业设计.doc_第3页
分离器结构尺寸计算毕业设计.doc_第4页
分离器结构尺寸计算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报告目 录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1(一)设计的目的、意义1(二)设计要求1(三)工艺计算步骤1二、课程设计理论基础3(一)分离器综述3(二)油气分离器原理3(三)从气泡中分离出油滴的计算4(四)气体的允许速度6(五)分离器结构尺寸计算7三、实例计算8(一)基础数据8(二)计算分离器的结构尺寸9四、结束语20附录 计算程序21I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一)设计的目的、意义目的:在老师指导下,根据给定的原油组成、分离条件、停留时间等基础数据,按规范要求独立地完成分离器结构尺寸设计。意义:为了满足计量、储存的需要,油井产品从井口出来后,首先要进行分离,分离的场所即油气分离器。分离后所得油、气的数量和质量除了与油气的组成、分离压力、分离温度有关外,也与油气在分离器内停留的时间有关,当油气的组成、分离压力、分离温度及处理量一定时,分离效果由分离器的尺寸决定,合理的设计或选择分离器的尺寸对改善分离效果非常必要。(二)设计要求1.初分离段应能将气液混合物中液体大部分分离出来2.储液段要有足够的容积,以缓冲来油管线的液量波动和油气自然分离3.有足够的长度和高度,是直径100um以上的油滴靠重力沉降,以防气体过多地带走油滴4.在分离器的主体部分应有减少紊流的措施,保证液滴沉降5.要有捕集的器除雾,以捕捉二次分离后气体中更小的液滴6.要有压力和液面控制(三)工艺计算步骤 1.根据油气平衡计算中所确定的气液处理量、物性、分离压力、分离温度等基础资料,并参照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分离器类型。 2.按照从原油中分出气体的要求,由原油性质和操作经验确定原油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对缓冲分离器需考虑缓冲时间,据此初步确定分离器尺寸。 3.按照从气体中分出油滴的要求,计算100微米的油滴在气相中的匀速沉降速度 Wo ,分离器允许的气体流速Wg ,分离器直径D,长度L (或高度H)等结构尺寸。 4.比较步骤2和3 的计算结果,选较大者作为分离器尺寸。当油气处理量很大时,往往需用多台分离器并联工作。5.按每台分离器的气体实际处理量、气体组成、性质、固体尘粒含量 等因素确定除雾器的类型和尺寸。 二、课程设计理论基础(一)分离器综述分离器按其外形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立式和卧式分离器。此外,还有球形和卧式双筒体分离器等。在立式分离器重力沉降和集液区内,分散相运动方向与连续相运动方向相反,而在卧式分离器中两者互相垂直。显然,卧式分离器的气液机械分离性能优于立式。在卧式分离器中,气液界面面积越大,有利于分离器内气液达到相平衡。因而,无论是平衡分离还是机械分离,卧式分离器均优于立式,即:在相同气液处理量下,卧式分离器尺寸较小、制造成本较低。同时,卧式分离器有较大的集液区体积,适合处理发泡原油和伴生气的分离以及油气水三相分离。来液流量变化时,卧式分离器的液位变化较小,缓冲能力较强,能向下游设备提供较稳定的流量。卧式分离器还有易于安装、检查、保养,易于制造橇装装置等优点。立式分离器适合于处理含固体杂质较多的油气混合物,可以在底部设置排污口定期排污。卧式分离器在处理含固体杂质较多的油气混合物时,由于固相杂质有4560的休止角,在分离器底部沿长度方向常需设置若干个排污口,还很难完全清除固体杂质。立式分离器占地面积小,这对海洋采油、采气至关重要。由于高度限制,公路运输橇装立式分离器时也不如卧式分离器方便。总之,对于普通油气分离,特别是可能存在乳状液、泡沫或用于高气油比油气混合物时,卧式分离器较经济;在气油比很高和气体流量较小时(如涤气船),常采用立式分离器。(二)油气分离器原理进入分离器的流体经入口分离器时,油、气流向和流速突然改变,使油气得以出版分离。经入口分流器初步分离后的原油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分离器的集液区。集液区需要有一定体积,使原油流出分离器前在集液区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便被原油携带的气泡有足够时间上升至液面并进入气相。同时集液区也提供缓冲容积,均衡进出分离器原油流量的波动。集液区原油流经分离器全长后,经由液面控制器控制的出油阀流出分离器。为获得最大气液界面面积和良好的气液分离效果,常将气液界面控制在0.5容器直径处。来自入口分离器的气体水平地通过液面上方的重力沉降区,被气流携带的油滴在该区内靠重力沉降至集液区。为沉降至液面的、粒径更小的油滴随气体流经捕雾器,在捕雾器内聚结、合并成大油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集液区。脱除油滴的气体经压力控制阀流入集气管线。立式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和卧式相同,但分离器内气体携带油滴的沉降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液体内夹带气泡的上浮方向和液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三)从气泡中分离出油滴的计算分离器内油气接近平衡状态的程度可用原油脱气程度和天然气通过分离器后的质量增加百分数表示。 若球形油滴直径为、密度为,则油滴在密度为 气相中所受的重力为气体对油滴的阻力R与油滴运动的速度头、油滴在沉降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气体密度成正比,可用下式表示油滴作匀速沉降时,气体对油滴的阻力与油滴在气体中受的重力相等。 应用不同流态区阻力系数的计算式,可求得不同流态区油滴的匀速沉降速度计算公式:层流区 斯托克斯公式 过渡区 阿伦公式湍流区=0.44 牛顿公式某油滴在给定分离条件下处于什么流态区,可用两区域间的临界雷诺数进行判断。若粒径为的油滴,在分离条件下的沉降速度,其雷诺数恰好为2,则可用该油滴来判断其他油滴的流态,油滴粒径小于者处于层流区,大于者处于湍流或过渡流态。同理,可求得判别过渡区和湍流区的临界油滴粒径为各流态区与Re的关系流态Re范围CD计算式层流Re2过渡流2Re500湍流500Re21050.44Re21050.1Re和Ar数的关系流态Re范围Ar范围Re和Ar关系层流Re2Ar36过渡流2Re50036Ar8310湍流Re500Ar8310(四)气体的允许速度 油滴沉降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气体在流通截面上的平均流速,即: 油滴沉降至气液界面所需时间应小于或等于油滴随气体通过重力沉降区所需时间,即: 由粒径100油滴沉降速度求气体容许速度时,用系数考虑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差别。立式分离器: 卧式分离器: 已知分离器重力沉降区内允许气体流速,根据气体处理量就可求得气体所需的流通面积和分离器直径D、长度(或高度)的关系。 立式分离器: 卧式分离器:若液位控制于0.5D处(五)分离器结构尺寸计算已知分离器气体允许流速和气体处理量立式分离器 卧式分离器(液面控制一半处)网垫除雾器最佳气流速度k系数,k=0.107网垫厚度H厚度,米; E捕雾效率,0.98; a网垫比面积, ; 单丝捕集效率。三、实例计算(一)基础数据1. 原油组成 表3-1 原油的质量组成及分子组成组分质量Wi,克分子量 Mi克分子数 Ni分子分数C155.9163.49380.4531C27.9300.26330.0341C313.7440.31140.0404C412.6580.21720.0282C59.6720.13330.0173C619.1860.22210.0288C7+881.22873.07040.3982合计10007.71151.00002.相关参数表3-2 分离器结构尺寸设计相关参数处理能力 吨/日 185停留时间1.8分钟分离级数三级分离(一级分离采用卧式分离器,二级分离采用立式分离器)除雾气 类型网垫式进站压力 MPa 3.2单丝直径 10-4 米1.5分离温度 50网垫比面积 米2/米3300长细比35捕雾效率 98%0.10.5 (二)计算分离器的结构尺寸1.一级分离计算假设石油体系的克分子数为1,液相分子分数为L=0.575,气相的分子分数为V=0.425,进行猜算 表3-3 气液相平衡计算组成体系中的分子分数平衡常数液相中的分子分数气相中的分子分数0.45315.8500.14800.86580.03410.04040.02820.01730.02880.39821.7000.6600.2400.0960.0410.0180.02630.04720.04170.02810.04860.68340.04470.03120.01000.00270.00200.0123合计1.00001.00030.9687表3-4气液相的质量计算组分体系中组分i的质量克体系中的组分i的分子分数液相中组分i的分子分数组分i在液相中的克分子分数组分i在液相与体系克分子数之比组分i在液相中的质量组分i在气相中的质量55.97.913.712.69.619.1881.20.45310.03410.04040.02820.01730.02880.39820.14800.02630.04720.04150.02810.04860.68340.08510.01510.02710.02400.01620.02790.39300.18780.44280.67120.85110.93460.96880.986910.49801.54909.192710.4928.989418.5041869.656245.4026.35124.50312.10840.61060.595911.5438合计10001.0001.0003928.881471.1186表3-5气体的分子量组分0.07800.05490.05830.03040.01070.00880.05541630445872862871.24810.64071.56521.46320.57040.756815.8998合计0.998518.610由表中数据可求出标准状态下气体密度为:表3-6液体密度组分在液相中的质量克密度克/厘米容积厘米0.35920.58126.3235.04812.097916.2388829.79630.5020.5670.6170.6580.92716.700117.971213.091627.1834935.1299合计928.88141008.2117由表可知:丙烷以上组分质量=928.8814克丙烷以上组分密度=928.8814/1008.2117=0.9213克/厘米乙烷以上组分质量=926.0806克乙烷占包含乙烷在内组分的:质量百分数=(0.5812/926.0806)100%=0.44%甲烷占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数=(0.3592/928.8812)100%=1.30%所以查得液相在工程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0.882克/厘米 (一)分离器基本尺寸的计算由表可知在3.2Mpa,52下,产油量189063.8千克/日,密度为864千克/米,产气量10936.2千克/日,密度为0.828千克/米。(1)分离条件下原油密度的计算:=-(t-20)=866-0.685(52-20)=844公斤/米(2)分离器的原油处理量 米/日(3)设:分离器长细比=L/D=4.5;载荷波动系数=1.5;排油口高度高度与直径之比y/2r=0.1,又=0.052,液面控制与卧式分离器直径的一半处,即y/2r=0.5, =0.5,分离器的直径为:米L=K1D=4.50.638=2.871米初选分离器直径D=60厘米,长L =300厘米, K1 =5原油在分离器的实际停留时间 (4)校核气体处理量天然气的相对密度求天然气的临界参数; 临界压力临界温度对比压力 对比温度 压缩因子按下式计算Z=1+(0.34Tr-0.6)pr=1+(0.341.60-0.6) 0.68=0.944分离条件下气体密度分离条件下气体粘度计算 阿基米德准数由表可知,油滴沉降流态处于过渡区,雷诺数为 油滴匀速沉降速度计算同直径立式分离器的允许气体流速计算 卧式分离器的气体处理能力按式计算,并取分离器有效长度为0.7倍圆筒长度 所选毫米卧式分离器的允许气体处理量大于实际气体处理量,故满足要求。卧式分离器如下图:L1=80厘米,L2=175厘米,L3=45厘米,L=300厘米,D=60厘米 图1:卧式分离器简图(单位:cm)2.二级分离计算二级分离压力: 表3-7石油油的质量组成及分子组成组分质量Wi,克分子量 Mi克分子数 Ni分子分数9.007161.11030.22245.0074300.16690.03348.4392440.19180.03849.7524580.16810.03378.0803720.11220.022517.4650860.20300.0467872.47622873.04000.6089合计10004.99221.0006气液相平衡计算 : 假设石油体系的克分子数为1,经过程序试值,当液相分子分数为L=0.985,气相的分子分数为V=0.015时,和接近为1.表3-8气液相平衡计算组分体系中分子数Zi平衡常数Ki液相中分子分数气相中的分子分数0.4531400.01950.780.034190.00610.05490.04043.450.01690.05830.02821.20.02530.03040.01730.410.02610.01070.04670.0170.05530.00880.60890.00680.85200.0554合计1.00061.00120.9985 表3-9气液相质量计算组分体系中组分i的质量,克体系中组分i分子数Zi液相中组分i的分子分数Xi组分i在液相中的克分子分数XiL组分i液相与体系克分子数之比XiL/Zi组分i在液相中的质量 克组分i在气相中的质量 克55.90.45180.01950.00840.01851.034254.86587.90.45310.00610.00260.07620.60207.298113.70.03410.01690.00730.18072.475611.224412.60.04040.02530.01090.38654.86997.73019.60.02820.02610.01120.64740.38849.211619.10.01730.05530.02380.826415.78423.3158881.20.02880.85200.36640.9201810.792170.4079合计938.961.00001.0002835.9464164.0536表3-10 气体分子量组分0.75731612.11270.1085303.25520.0747443.28640.0314581.82120.0082720.59040.0012860.08630.00562871.4351合计1.01022.950求气体密度由表中数据可求出标准状态下气体密度为表3-11液体密度计算数据表组分液相质量,克密度,克/厘米3容积,厘米37.36182.20535.51330.5008 11.0098.19500.5671 14.4517.58260.6216 12.19917.40210.6578 26.455871.1670.9065 961.023合计919.4281025.137由表可知:丙烷以上组分质量=909.86克 丙烷以上组分密度=909.86/1025.137=0.8875克/厘米3 乙烷以上组分质量=912.0662克乙烷占包含乙烷在内组分的:质量百分数=(2.2053/912.0662)100%=0.242%甲烷占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数=(7.3618/919.428)100%=0.801%由此可知液相在工程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0.885克/厘米3 二级立式分离器基本尺寸计算 52下,二级分离处理量为2000.945319=189.0638吨/日,故处理平衡液相量为185185.6公斤/日,密度885公斤/米3,平衡气相量3878.2公斤/日,密度1.014公斤/米3。 (1)分离条件下原油密度计算=-(t-20)= 900-0.64(52-20)=879.52公斤/米(2)分离器的原油处理量(3)设分离器直径为0.7米,满足停留时间要求的控制液位至出油口高度计算选h=110厘米,H1=40厘米,H2=100厘米,H3=60厘米,H5=20厘米,则分离器总高度H=110+40+100+60+20=330厘米(4)校核气体处理能力分离器实际气体处理量为 按与卧式分离器相同的方法,可求得 , ,立式分离器的气体处理能力计算 由此可见,气体处理能力大于实际处理量,满足要求立式分离器尺寸如下图:h=110厘米,H1=40厘米,H2=100厘米,H3=60厘米,H5=20厘米,L=330厘米 图2:立式分离器简图雾器面积和厚度的计算(1)分离条件下气体的实际处理量第一级第二级(2)网垫除雾器的气体流速第一级 第二级(3)网垫面积为第一级第二级(4)网垫厚度为第一级若网垫单丝直径为,比表面积为,则其斯托克数捕集效率,网垫厚度计算:第二级若网垫单丝直径为,比表面积为,则其斯托克数,捕集效率,网垫厚度计算:四、结束语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得了解了分离器的结构,油气分离的步骤,分离后所得油、气的数量和质量除了与油气的组成、分离压力、分离温度相关外,也与油气在分离器内停留的时间有关,当油气的组成、分离压力、分离温度及处理量一定时,分离效果由分离器的尺寸决定,合理的设计或选择分离器的尺寸对改善分离效果非常必要。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三级分离等相关知识理解的更为透彻,初步拥有了分离器尺寸计算的能力,熟悉了分离器尺寸工艺计算步骤。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设计中,锻炼了活学活用的能力。让我学到了油气分离的整个过程,了解了油气分离器的分离原理,对分离器有了深入的理解。 最后,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让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本次课程设计,我相信这会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会继续加油努力。 附录 计算程序 一级分离气液相平衡计算:Dim x!, y!, l!, v!, x1!, x2, x3!, x4!, x5!, x6!, x7!, xo!, Y1!, Y2!, y3!, y4!, y5!, y6!, y7!, yo!Private Sub Form_Click()z1 = 0.442z2 = 0.035z3 = 0.041z4 = 0.033z5 = 0.017z6 = 0.029z7 = 0.403Do While Abs(xo - 1) 0.001x = InputBox(液相分子数L)y = InputBox(气相分子数V)l = xv = yx1 = Round(z1 / (x + 5.81 * y) * 1000) / 1000Y1 = Round(x1 * 5.81 * 1000) / 1000x2 = Round(z2 / (x + 1.65 * y) * 1000) / 1000Y2 = Round(x2 * 1.65 * 1000) / 1000x3 = Round(z3 / (x + 0.64 * y) * 1000) / 1000y3 = Round(x3 * 0.64 * 1000) / 1000x4 = Round(z4 / (x + 0.281 * y) * 1000) / 1000y4 = Round(x4 * 0.281 * 1000) / 1000x5 = Round(z5 / (x + 0.099 * y) * 1000) / 1000y5 = Round(x5 * 0.099 * 1000) / 1000x6 = Round(z6 / (x + 0.039 * y) * 1000) / 1000y6 = Round(x6 * 0.039 *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