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七选修地理专题强化训练.docx_第1页
浙江省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七选修地理专题强化训练.docx_第2页
浙江省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七选修地理专题强化训练.docx_第3页
浙江省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七选修地理专题强化训练.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七 选修地理专题强化训练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青藏地区海拔高,自然环境独特,有“世界屋脊”之称。发展种植业的区域狭小,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域发展上与我国东部地区差异明显。材料二青海、西藏两省区简图。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_;试从水文角度分析川藏铁路沿线夏季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解析:根据图示,青藏铁路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川藏铁路从四川盆地向西横穿横断山区进入拉萨,途经区域从平原到山区再到高原,加上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的复杂地形,地势起伏大。从水文角度分析,沿线夏季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主要是来水多,一是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二是沿途多高山,夏季气温高,多冰雪融水。答案: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气温高,多冰雪融水。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塞内加尔河是西非重要的河流,自上而下流经不同的气候区,各地降雨量相差很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材料二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非最古老的海港圣路易是塞内加尔河下游地区重要的城市,位于塞内加尔河口地区。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派专家帮助塞内加尔发展蔬菜生产。列举在塞内加尔河下游地区大规模种植蔬菜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说明圣路易市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解析:塞内加尔大多数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所以在塞内加尔河下游地区大规模种植蔬菜易遭遇干旱缺水、蝗灾、高温等灾害;靠近河流,随河流的水情变化,易出现洪涝灾害。圣路易市是该区域的中心城市,可以为周边地区提供各种服务;在应对灾害时可以为周边地区提供预测预报,提供技术、资金、设备、物资、人员等;可以安排各种救灾减灾的管理措施和宣传。答案:干旱缺水,洪涝灾害,蝗灾,高温等。城市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信息、商业和交通中心,可以为周边地区提供各种服务;在应对灾害时,圣路易市可以为周边地区提供预测预报;提供技术、资金、设备、物资、人员等;可以安排各种救灾减灾的管理措施和宣传。3西南地区指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三省一市,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产区。从西南主要的气象灾害分布来看,该地区干旱占主导地位,粮食因旱灾减产占总产量的4.7%以上,干旱灾害的影响比其他任何自然灾害都要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影响西南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灾面积变化的原因。(2)针对西南地区旱灾,请你为当地农耕业发展提出至少三种相应的对策措施。解析:(1)从图中看出,降水趋势线呈下降趋势,气温趋势线呈上升趋势,降水减少,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加剧干旱;从图中看出受灾面积在增加,说明种植面积增大,加剧干旱。(2)从节流、开源两方面分析解决干旱的措施。答案:(1)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加剧了干旱;同时农耕业发展导致种植业面积变大,受灾面积也相应变大。(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农业用水需求)提高科技水平,研发相应耐旱的作物品种(或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种植耐旱作物);(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修建、完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进行农产品深加工。4材料一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仰光市是该国最大港口和林木加工基地。缅甸柚木出口到中国主要选择盘山公路运输。2014年,缅甸政府颁布削减天然柚木砍伐、限制原木出口条例。下图为缅缅甸及周边略图。材料二柚木多分布在海拔7008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喜光喜湿,适宜生长的绝对温度不低于2 ,生长旺盛期需降雨量 1 1003 800 毫米,忌土壤过湿。指出乙河流域在11月次年4月的主要气象灾害,简述缅甸减少天然柚木砍伐对该气象灾害的缓解作用。解析:结合该时段乙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判断其主要气象灾害(注意该时段与其他时段自然环境特征的不同之处),减少柚木砍伐会影响流域水循环,从而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乙河流域位于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11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离岸风,降水少,干旱是当地该时段的主要气象灾害。缓解干旱可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考虑,即增加水源和减少水资源流失。减少天然柚木砍伐可以增加水汽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湿度增大;可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下渗,地下水增多,可供给地表的水也增加;减少天然柚木砍伐,植被覆盖率上升,对河流径流量调节作用增强,使旱季地表径流量增加。答案:干旱。蒸腾加强,空气湿度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河流等地表径流量增加;有利于缓解干旱缺水。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珊瑚生长对水温、盐度、水深和光照等条件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因而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之间的印度洋、西太平洋、加勒比海及红海等热带海区,同纬度的非洲、美洲西海岸及南美东部沿海珊瑚礁却分布很少。珊瑚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近年来发现珊瑚礁大面积死亡或者退化,估计全球有60%的珊瑚礁受到威胁,尤其在东南亚遭受威胁特别严重。(1)指出亚马孙河河口珊瑚礁分布很少的原因。(2)说明东南亚珊瑚礁遭受威胁严重的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珊瑚礁的生长条件及珊瑚礁破坏的原因,难度中等。珊瑚生长对水温、盐度、水深和光照条件有严格的要求,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大量淡水注入造成亚马孙河河口盐度降低,同时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海水浑浊、光照条件变弱,不适宜珊瑚的生长。东南亚珊瑚礁遭受破坏的原因首先从自然因素(台风、地震、火山)和人为因素(滨海开发、过度捕鱼、海底油气开发、开采和贩卖珊瑚礁)等角度分析,其次也要考虑海洋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对珊瑚生长的影响。答案:(1)大量淡水注入降低了盐度;河流带来泥沙使海水浑浊、光照变弱,不适宜珊瑚的生长。(2)对珊瑚礁直接破坏:台风(飓风)和海啸;海底火山和地震;滨海开发(包括工农业和旅游业);过度捕鱼(拖网、炸药以及药物等);海底油气资源开发;开采和贩卖珊瑚礁。影响珊瑚生长:陆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入海洋;全球气候变暖或者海洋酸化。(任答3点即可)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用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解析:由材料可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其含有硫酸、铅等有毒物质;图示山区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污染物质进入江河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此外,大量矿渣堆积于山坡会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采取的措施要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源,即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行洪通道等。答案:危害:该尾矿矿渣库位于江河上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易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若将山坡上的尾矿矿渣冲入江中,(其中的硫酸、铅等)会对江水造成污染,危及沿岸用水安全。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建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是由于长期的构造下陷和三江的泥沙堆积,所形成的低洼平坦的平原。沼泽与沼泽化土地面积约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1)据图简述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特点。(2)说明沼泽率与垦殖率的上述变化对该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解析:(1)依据图例可知,沼泽率呈下降趋势,垦殖率呈上升趋势。(2)湿地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1)沼泽率持续下降,1994年后趋势减缓;垦殖率持续上升,1994年后趋势减缓。(2)湿地面积减小,破坏该地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物生产力(生物多样性),使湿地涵养水分、蓄积洪水、调节气候等功能下降。8阅读材料,回答下题。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略图。珠江口是我国赤潮频发的海域之一,赤潮实质是水体富营养化。简析珠江口水域赤潮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