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测试卷(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019河北初二期中)如图,悬挂于O点的轻绳下端系有小球,不计阻力,它在竖直平面内的A、B两点之间来回自由摆动,当小球从A点摆动到B点时,若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AB弧的切线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A、B两点之间来回自由摆动,A、B两点为最高点,小球在两点的重力势能最大,速度为零,当小球摆到B点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故A正确,BCD错误。2(2019河北初二期中)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里,如果你竖直向上跳,下落后,落点在( )A起跳点的前方 B起跳点的后方 C起跳点上 D都有可能【答案】C【解析】列车匀速直线运动时,人从车厢地板上竖直向上跳起时,人由于惯性仍然保持与列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所以会落在起跳点上。3(2019广东初二期中)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2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3m/sC物体在510s内的速度是4m/s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答案】D【解析】A由图知,05s内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至10s内物体静止,而10至20s时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做变速运动,故A错误;B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v2m/s;故B错误;C物体在510s时间内图象是水平直线,物体静止;故C错误;D0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则速度为:v14m/s;1020s内物体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速度为v22m/s;由计算结果可知,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D正确。4(2019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二期中)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则它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逐渐慢下来,最后停止运动C可能改变运动方向 D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如果将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不受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将保持自己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5(2019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二期中)在田径赛场上,刘翔奋力冲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 )A刘翔失去了惯性 B刘翔具有惯性C刘翔不再受力的作用 D刘翔的惯性大于运动阻力【答案】B【解析】A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惯性并不是外界施加给物体的,不存在获得和失去之说,故A是错误的;B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故B是正确的;C刘翔奋力冲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刘翔具有惯性,此时仍然受到力的作用,故C是错误的;D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不能和力进行大小比较,故D是错误的。6(2019四川省巴中中学初二期中)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坐着位乘客, 他发现自己正上方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将落在( )A此乘客当时所在位置的前面 B此乘客当时所在位置的正下方C此乘客当时所在位置的后面 D此乘客当时所在位置的左侧【答案】B【解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的车厢里的乘客,他正上方的小水滴由静止开始下落,水滴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说与火车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所以小水滴会落在乘客当时所在位置的正下方,故B正确,ACD错误。7(2019福建湖坑中学初三期中)某物体从地面上某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 s-t 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 6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 B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 2-4s 内静止C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 6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5m/s【答案】C【解析】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静止,故B正确;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确。8(2019兰州市外国语学校初二期中)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 (b)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 )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 B小车保持匀速运动动C小车突然减速运动 D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答案】C【解析】AD.由于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运动时,木块底部也随之加速,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木块会向后倾,与(b)图不符,故AD错误;B. 若小车保持匀速运动动,木块没有变化,会保持图(a)的状态,不会出现图(b)的现象,故B错误;C.当小车突然减速运动时,木块底部也随之减速,而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会出现如图(b)所示的现象,即向前倾,故C正确;9(2019泉州第十六中学初二期中)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高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运动员具有惯性所以跑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C赛车没有惯性所以能快速启动和刹车 D足球静止时没有惯性,踢出后才具有惯性【答案】B【解析】A跳高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当起跳后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跳的较高,是利用惯性,但不能增大惯性,惯性与速度没有关系,故A错误;B跑步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停下来,是由于惯性的缘故,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C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故C错误;D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故D错误。10(2019安徽初二期末)甲、乙两同学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同学在01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且v甲v乙C甲同学和乙同学在015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乙同学在102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A. 据图可知,乙同学在1020s处于静止状态,故错误;B. 据图可知,010s内,甲、乙的运动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乙同学速度是: ,v甲v乙,故错误;C. 据图可知,015s内,甲同学的平均速度是:,故正确;D. 据图可知,乙同学在1020s内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故错误。11(2019贵州中考真题)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当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故A错误;B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可以不受力,故B错误;C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12(2019浙江中考真题)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答案】D【解析】As-t图象中两线相交表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若两物体不是同时出发,则t=5s时不能相遇。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等于乙。故B错误; Cs-t图象仅描述直线运动,甲物体的运动图象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的运动图象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由图象看出甲物体的图象是一条曲线,表示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3(2019四川初二期中)如图所示,小明用20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50kg的小车,但没有推动,小车的重力为_,受到的摩擦力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N,如果此时小车受到的外力都同时消失,小车将处于_状态。(g取10N/kg)【答案】500N 等于 静止 【解析】小车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用大小为20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但没有推动,说明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则小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推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的大小,即20N;如果此时小车受到的外力都同时消失,则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状态。14(2019四川初二期中)交通法规定,乘坐汽车时,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乘客由于_,身体向前倾倒而造成伤害;假如正在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汽车将会处于_(填“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状态;静坐的乘客相对于汽车是_的。【答案】惯性 匀速运动 静止 【解析】乘客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汽车突然减速时,车由快速运动突然变成慢速运动,而乘客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速度向前运动,容易向前倾倒而造成伤害;汽车原来的运动状态是正在运动着,因此,在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后,汽车将沿外力消失的一瞬间的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坐在车上的乘客相对于汽车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15(2019四川初二期中)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_,斜向上抛出一个篮球,假设球在运动过程中外力突然消失,球的运动状态是_。【答案】力来维持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斜向上抛出一个篮球,假设球在运动过程中外力突然消失,球的运动状态会是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6(2019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初二期中)如图所示,在行驶的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气泡水平仪,水平仪的气泡突然向前移动,由此可知,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_(选填“加速”或“减速”)【答案】加速【解析】当汽车匀速前进时,液体和汽车一起匀速前进,气泡在水平仪中间,当汽车加速运动时,液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汽车后方运动,把气泡挤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当汽车减速运动时,液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把气泡挤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17(2019天津市滨湖中学初二期中)滑板车是小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_是平衡力(选填“人的重力”、“车的重力”、“人与车的总重力”)。【答案】相互 运动状态 人与车的总重力 【解析】(1)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如果不再蹬地,由于摩擦阻力,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人与车的总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18(2018湖北初二期中)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s。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m。【答案】北 800 【解析】由题知,高铁和普通列车都向南运动,且高铁的速度大于普通列车的速度,所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北行驶;高铁和普通列车的相对速度:,根据可得,普通列车的长度为:。19(2019江苏初二期末)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头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这是因为锤柄撞击地面,锤柄由_变为_,锤头由于_仍要继续向下运动。【答案】运动 静止 惯性 【解析】将锤子倒着举起来向下撞击时,原来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碰到坚硬的地面后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故此时锤头能紧紧的套在锤柄上。20(2019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初二期末)“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小车做_直线运动,乙图中小车做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2)乙图中小车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m/s;(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丙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选填“A”或“B”)【答案】匀速 加速 0.75 A 【解析】(1)甲图中,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同,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小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变大,做加速直线运动;(2)乙图中小车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即s-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图丙A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而B图为v-t图象,表示速度逐渐变大。故图丙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A。21(2019广东初二期末)甲乙两辆车同时向西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为_kmh,若乙车长10m,则完全通过350m的某一大桥所用时间是_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选填“东”或“西”)行驶。 【答案】108 18 东 【解析】由图象可知,当t甲=10s时,s甲=300m,当t乙=12s时,s乙=240m,甲车的速度:,乙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s=s车+s桥=10m+350m=360m,需要的时间;v甲v乙,由于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向东运动。22(2019石家庄一中实验学校初二期末)甲乙两辆车同时向西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则乙车的速度为_m/s,若甲车长5m,则完全通过长75m的一座桥用时间是_s;车上的乘客发现自己对于对面的乘客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窗外的景物是运动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_;汽车必要时会鸣笛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_【答案】12 4 相对性 信息 【解析】根据图像知,乙车在10s时通过的路程为120m,则速度:;甲车在6s时通过的路程为120m,则甲车的速度:,甲车完全通过桥行驶的路程:s=L车+L桥=5m+75m=80m,所用时间:;车上的乘客发现自己对于对面的乘客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窗外的景物是运动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汽车必要时会鸣笛,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23(2019山东中考真题)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_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则大约需要_小时。【答案】马(或自己) 20 【解析】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5m/s=53.6km/h=18km/h,根据v可得所用的时间:t20h。24(2017甘肃中考真题)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_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_m,图中的a点表示_。【答案】甲 10 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解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在时间为5s时,甲同学运动25m,乙车运动25m10m=15m;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2)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m,故相距的距离为10m;(3)由图象可知,图中的a点表示两同学相遇,即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8道题,共43分)25(2019北京人大附中初二期中)小畅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时,让小车从同一斜面_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是因为该表面粗糙程度最大,导致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最大;(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_;(4)通过该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的原因。(5)如图所示,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_路线继续运动(选填“a”、“b”、“c”和“d”)。【答案】同一高度 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b 【解析】(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需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3)由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可以推理,当小车不受摩擦力,那么就没有阻力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了,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4)由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在图中,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会沿b路线继续运动。26(2019江西南昌二中初二期中)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自由下滑到底端,使小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1)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 (2)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因为小车在减速,所以不存在平衡力(3)该实验可以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为0时,小车将_。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请回答:A不计空气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图。B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图。(4)本实验推理可知_(选填“A”或“B”)观点是正确的。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5)本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可以得到牛顿第一定律,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还有_(填“A”或“B”):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答案】初速度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 甲 B A 【解析】(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2)A、小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故A错误;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小车在减速,水平方向上不受平衡力,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3)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大,前进的距离越近,在光滑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由此可以推理: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为零时,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炸弹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炸弹与飞机的速度相等,它们相对静止,由图示可知,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乙图。B、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在水平方向上,炸弹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作用,炸弹速度小于飞机速度,由图示可知,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甲图。(4)由实验结论可以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必须要有力,故B说法正确。(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用到了科学推理法,同样,在研究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也采用了科学推理法;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符合题意。27(2019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初二期中)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自由下滑的目的是:_;(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3)推理: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_。【答案】小车到达水平轨道的初速度相同 小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在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使小车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这也是控制变量法的要求;(2)由实验现象可知,物体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大;(3)由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可得出: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做匀速直线运动。28(2019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三初级中学初二期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一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是绝对光滑的(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运动。【答案】相等 同一高度 粗糙程度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为了比较小车运行的距离与阻力的关系,因此要使小车在斜面的低端具有相等的(水平初)速度,就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2)在这三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表明小车在毛巾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最大,毛巾表面要比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粗糙,所以这就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这是因为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所受摩擦力较小的缘故。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得出: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9(2019四川初二期中)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小车实验。(1)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_ 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_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3)刘伟知道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运用了这一方法的还有下列实验(_)A.合力与分力 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C.真空不能传声 D.平面镜成像特点【答案】速度 控制变量法 甲 C 【解析】(1)当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时,其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这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2)在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是因为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在甲图中受到的阻力最大;(3)A合力和分力的效果可以直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进行比较,是直接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不符合题意;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是通过观察物体的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利用了转换法,不符合题意;C在实验时,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减少声音逐渐减小,可以推理当是真空时,声音就会消失,是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推理的,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像实验可以利用两根相同的蜡烛和刻度尺及平面镜进行分析得出规律,实验可以验证,不符合题意。30(2019永城市实验中学初二期中)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_.(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 (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_ (选填“远”或“近”).(3)在我们已学的物理知识中,也有用到这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如_ (列举一例).(4)小车在水平面最终停下来,是受到了_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答案】同一 速度相同 小 远 真空不能传声 非平衡力 【解析】(1)在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应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即保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所以,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其的目是,当小车到达水平面时,保证小车的速度相同;(2)根据题意知道,毛巾、棉布、木板的粗糙程度依次变小,阻力变小,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在水平面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绵阳师范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晋中市榆次区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阜阳市颍上县中医院招聘真题
- 2024年北海市直卫生健康领域招聘真题
- 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变颜色的树叶》课件
- 电影样片保密协议书
- 电脑维修结款协议书
- 砂石中介提成协议书
- 维修电脑保密协议书
- 物质合同解除协议书
- GB/T 23287-2023殡葬术语
- 无刷电机安全操作保养规程
- 4、易制爆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冷却塔减速机振动标准
- 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柴发调试方案
- 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中医妇科学(副高)考试上岸题库(历年真题)答案
- 把未来点亮歌词打印版
- 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次性退休补贴审核表
- GB/T 24924-2010供水系统用弹性密封闸阀
- GB/T 223.26-2008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