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 复习教案.doc_第1页
上海光 复习教案.doc_第2页
上海光 复习教案.doc_第3页
上海光 复习教案.doc_第4页
上海光 复习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 年 级: 课 时 数: 3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田彩 授课类型C 光的直线传播C 光的反射与折射C 透镜成像星 级教学内容 光的直线传播一、要点提纲: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线、光速1、光源定义-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常见的光源如太阳、电灯、燃烧着的蜡烛、灯笼鱼等。) (波光粼粼的湖面,明亮皎洁的月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钻石等不是光源) 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太阳,自身发光的星星等)人造光源(发光的电灯,LED灯等)2、光的传播特点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沿直线传播 直观表现:太阳光束、激光光束等 常见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1、探究影子的形成 做一做:再次和学生一起表演手影游戏。 猜一猜:影子实际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手影为什么会随手形改变? 议一议:你想通过什么实验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更明显的显示出光路? (影子实际是光线照不到的暗区,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随着手形的不断变化,暗区也发生变化) 2、探究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做一做:精锐教室的白色日光灯作为太阳,一个圆纸板当做月亮,人的头做地球,人的眼睛在地球上,让硬纸板在人眼和日光灯前转过,挡住人的视线的不同时刻就形成了日食 背对日光灯,当硬纸板逐渐从人的面前转过时,就形成了月偏食和月全食 猜一猜:如果光能够像水一样绕过障碍物,还会有月食和日食的现象出现么? 议一议:日食是月球还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月食又是谁挡住了太阳光,两种现象的形成是什么? (如果光能够像水一样绕过障碍物,就不会有月食和日食的现象出现,不会有影子;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地球,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两种现象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探究小孔成像 做一做:利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察蜡烛的火焰,记录下像的特点。所成的像相对于蜡烛的火焰上下 (颠倒/不颠倒),左右 (颠倒/不颠倒),所以,所成的像是 (倒立/正立)的;大小 (改变/不改变);形状 (改变/不改变)。 议一议:小孔能够成像的原因是什么?画图说明。 (颠倒、颠倒、倒立、改变、不变)做一做:在硬纸板上挖几个形状不同的小孔(如圆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等),观察太阳光通过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改变小孔的大小和形状,调整硬纸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观察光斑形状和大小的变化。 结论:光斑形状与小孔的形状 (有关/无关);光斑大小与纸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有关/无关)。【答案】无关、有关3、光线: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是一种物理模型 4、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约为3108m/s (光速都是3108m/s吗?) 常见应用:排队、瞄准射击等 二题型分类:题型一:选择【例1】()王派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她发现某行人在路灯下经过时,行人影子的变化情况应该是 (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答案】D【解析】可通过画光路图表明【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B.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 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答案】C【解析】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光只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变式训练: 1、()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射击时常提到的“三点一线” 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C雨后彩虹 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答案】C【解析】还没有学到光的色散,可以用排除法选择,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选择题2、()下列成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 人影相随,形影相伴C. 水中捞月,徒劳无功 D. 井底之蛙,所见甚小【答案】C【解析】水中捞月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可以用排除法解决此选择题题型二:填空【例3】()光在 沿直线传播,太阳光穿过树叶,在地面上形成无数个小圆点,这是太阳的 ,是由于 形成的。【答案】同种均匀介质中、像、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常考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建议用时10分钟!(时间10分钟,共10道题,满分30分)1()如图所示,图 表示月食的成因,图 表示日食的成因,它们都是由于 形成的。【答案】乙、甲、光的直线传播2()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来引导掘进,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的方向不出现偏差,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答案】光的直线传播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答案】300000、4()如图所示,能通过三个小孔看到烛焰的条件是 。【答案】三个小孔在同一直线上第1题图5()2004年6月6日出现“金星凌日”的天象,人们可通过滤光镜观察到太阳上有一小黑点。如图甲所示,小黑点即为金星,该天象是由于 形成的。太阳、地球和金星三个天体分别在图乙中a、b、c三个位置的某个位置上,其中金星应处在 位置。【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b第5题图第4题图6()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 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答案】小孔成像、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7()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射击时常提到的“三点一线” 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C雨后彩虹 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答案】C 8()假如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B做操时更容易将队伍排直C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D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答案】A7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它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答案】B 10()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的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正立的像 B蜡烛倒立的像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答案】B第10题图 本次测试得分_ 光的反射一、要点提纲:光的反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入射光线:AO 入射角:2反射光线:OB 反射角:3 法线:ON 2.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异侧,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 分类(1)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2)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1)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2)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4、光反射具体的事例:镜花、水月、镜子成像、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反射器)典型例题 题型一:【例1】光的反射画图步骤:注意:确定了反射平面后要先画法线,使法线在入射点上垂直于反射面,之后再确定入射或反射光线。【例2】()光线垂直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若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平面镜转过角,则反射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答案】0度 10度【例3】()如右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夹角为25,要想使反射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为120,则平面镜应绕过0轴沿 时针(填“顺”或“逆”)转过 度角【答案】逆 5度变式训练:1、完成下列光路图 2、如图,根据画出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确定平面镜的位置。题型二:【例4】() 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利用_使坐在剧场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答案】光的漫反射【例5】() 晚上在水平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答案】D变式训练:1. 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当光线与平面镜成90角入射时,入射角是_,反射角是_。若入射光线不变,镜面旋转20,那么,此时的入射角是_,反射角是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的夹角是_。2、一束光线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方向射来。为了使反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平面镜应该跟水平面成_或_。3、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做反射规律的实验中,保持入射点不变是为了保证_的位置不变,便于从光具盘上直接读出反射角.,图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实验序号入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1AO502CO403EO20第一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_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_ _。第二步,把小门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_,实验结论是:_。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思考: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30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建议用时20分钟!1.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两侧,反射角_入射角。2. 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_度,反射角是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反射光线的方向改变了 度。3.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40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4. 一束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25,转动平面镜,使光束与镜面的夹角增至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与原来相比( ) A. 减少5 B. 减少10 C. 减少15 D. 减少205. 使入射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线将逆着原来_的方向反射出去,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_是可逆的。6. 如图所示是光的反射光路图,入射光线是_,反射光线是_,NO是_。其中3是_角,它和2的大小_。7. 如图所示,两个平面镜成90,AO为入射光线,作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_(选填“相交”、“平行”)。8. 在不同位子上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光在银幕上发生 的缘故。9. 在光滑的黑板上写字,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看清上面的字,因为( )A. 没有完全形成漫反射 B. 光滑黑板发生镜面反射的光太强C. 字发生漫反射的光太弱 D. 光滑黑板发生镜面反射,字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的光比漫反射的光强10光的反射实验: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N为法线。实验中要注意观察_和_的位置,并记录下_和_的值。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当入射光线为EO时,反射光线为OF。从这一现象中可以说明 _和 _ _。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小门上没有反射光线,这表明 _ _ 本次测试得分_ 光的折射一、要点提纲: (一)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二)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 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技巧】 折射规律怎么记?根据光速4、 小结光的折射规律内容: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5)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6)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注意:弄清一点、二角、三线的涵义。 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眼睛受骗的问题现在,我们来解释刚才在叉鱼比赛中,为什么你会叉在鱼的上方。原来鱼从水中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会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鱼像发出来的,鱼像是鱼的虚像,鱼像比鱼位置高。所以刚才你会叉在鱼的上方。玩段魔术:放在杯底刚好看不见的硬币,加上水后又会看得见。要求学生利所学的知识加以回答,最后强调看见的硬币是硬币的虚像。二题型分类: 题型一:光线的判断【例1】()图中,OA、OB、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是法线,反射角为_度,折射角为_度。界面的_边是玻璃。【答案】XX,30,60,右【解析】先根据所已知角度,确定出哪个是入射光线,再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 变式训练:右图是光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图中_是界面,_是入射光线(以上两格用字母填写)。反射角为_度,折射角为_度。【答案】AD,GO,30,60题型二:联系实际【例2】()在碗里放一个硬币,当湾内盛满水,水静止时,看上去碗底的硬币要比实际的深度_一些,这是由于光_的缘故。【答案】浅,折射【解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变式训练:上海豫园的九曲桥有“九曲印月”和“曲桥泛鲤”两绝,其中“印月”是由于光的_现象所形成的;“泛鲤”是由于光的_现象所形成的_像。【答案】反射,折射,虚题型三:情景分析题【例3】()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光的折射定律。他将一束光分别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做了四次实验,记录的实验现象如图6所示(a)(b)(c)(d)所示。已知光在三中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关系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由图6(a)与(b)【或(c)与(d)】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大小变化关系,可知:_。(2)由图6(a)【或(b)或(c)或(d)】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知:_。【答案】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当光从传播速度较大的透明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较小的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析】(1)明确实验目的,找出研究对象中的各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及不同点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写出相关结论。(2)关键点在:只有一个图的情况下,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条件,找出相关规律。(时间10分钟,共10道题,满分30分)1()(徐汇区期中测试卷)12、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不存在反射现象 B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 D反射光线可能和折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答案】D2、()如图所示,从水面上方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D3、()如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 (B) (C) (D)图2【答案】D4、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是( ) A0 B32 C45 D58【答案】B5、一束光线与水面成30角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恰好成直角,此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 )A30、60 B60、30 C30、30 D30、90【答案】B6、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 逐渐变小 B 保持不变图3C 逐渐增大,但一定小于入射角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答案】C7、图3是一束光线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生方向改变的光路图。图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表示界面和过0点的法线,可以判断:Ll是_光线,反射角是_,光的传播方向是从_射到_(均选填“玻璃”或“空气”)中。 【答案】入射 6 玻璃 空气 图48“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这是光的 现象;“立竿见影”这是光的 现象;写着看插入水中的筷子,浸在水中部分变得向 折,这是光的 现象。【答案】反射 直线传播 上 折射 9、画出图4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10、(建平中学测试卷)小张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18所示的(a)、(b)、(c)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分析图(a)和图(b)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某种介质(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的两侧(2)分析图( b)和图(c)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光以 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 介质,折射角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图17 图18透镜成像一、要点提纲:凸透镜成像规律1. 总体思路: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关键掌握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平行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轴。2. 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画光路图的方法及步骤: 画凸透镜,主光轴,焦点和两倍焦点,光源。 从光源上一点(一般是最上面或最下面的点),画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过焦点射出。 画这个点过光心的光线,则两条光线的交点是光源上这一点的像。光源在一倍焦距内时,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不是实际的光线,应该用虚线表示,说明是虚像。AB垂直于主轴,取从它射出的两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交点A,由于像AB仍垂直于主轴,可画出AB的像。 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内; 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物体处于焦点以内。注意:从A点发出的其他光线(非特殊光线),经凸透镜后也应会聚于A 点。3. 具体实验做法:在水平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且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烛焰的像在光屏中间。 4.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物距u像物在凸透镜同侧、异侧像的正倒大小像的虚实像距v应用u 2f 异侧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u =2f异侧倒立等大实像v=2ff u 2f异侧倒立放大实像v2f投影仪u=f一束平行光探照灯u f同侧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说明: 当物距u减小时,像变大,像距变大。像与物变化关系: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和物同方向移动。 1倍焦距分虚实:= f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2倍焦距分大小:=2 f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实像与虚像: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反之称为虚像。实像和虚像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5. 在实验中若发现无论光屏如何移动,均无法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有两个方面: 物体在焦点或焦点以内;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高度。6. 若在实验中用纸遮挡凸透镜一部分或凸透镜不小心损坏了一部分,则仍然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一些。分析:从物体同一点发出的无数成像光线(或反射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最终都相交于该物体的像点上,光路如图所示。从光路图中我们不难发现,遮住一部分光线后,没遮住部分的光线是不受影响的,光线仍会从没遮住部分折射而过,并且成的像位置不变,成像性质不变,只是会聚到像点的光线的数目减少了,所成的像的亮度变暗而已。若遮住大部分,只是像更暗而已,其他位置、性质不变。二题型分类: 题型一:成像规律【例1】()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得此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10cm,若想用此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 )A. 大于10cm B. 在10cm和20cm之间C. 小于10cm D. 大于20cm【答案】C【解析】该透镜焦距为10cm.【例2】()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答案】10cm.【解析】当u=v=2f时成等大实像。变式训练: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 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 使烛焰位于a点时,成缩小的实像D. 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答案】D【解析】D选项中uf,应成正立放大虚像。题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例3】()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 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2倍焦距点。在a、b、c、d、e这五个点中: 把烛焰放在_点上,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把烛焰放在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把烛焰放在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把烛焰放在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答案】e , a ,a、b,c、d【解析】凸透镜成像原理。题型三: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例4. ()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他用同一光具座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实验的结果如图9(a)、(b)、(c)所示。请比较图中的实验结果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分析比较图9(a)、(b)、(c)中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知:_;(2)分析比较图9(a)、(b)、(c)中物与像之间的距离关系及相关条件可知:_ _。Tips:此类题型注意和数据表格题中的第一空格进行联系,当被问及“像距随物距变化关系时”,一般情况下,结论均为“同一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而”,可以这样问学生“第(1)小题问的问题是否似曾相识”?”Key:(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2)凸透镜成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物与像的距离最近。小试牛刀:小江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物体放在同一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前的不同位置上,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6所示的(A)、(B)、(C)三图。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观察图6(A)或(B)或(C)可得:_。(2)比较图6(A)和(B)和(C)可得:_。Tips:注意此类题型和数据表格题中进一步分析的“或”“和”题型类似,但是答题模式更侧重现象+结论,而不像后者主要重在写结论。题目影射条件为“物体是放在同一凸透镜前的不同位置”,更为显眼的是“(焦距为10厘米)”,可以问学生“为什么题目要这样写?”Key:(1)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总成一个倒立的实像。(2)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外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建议用时10分钟!(时间10分钟,共10道题,满分30分)1()透镜是利用光的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2()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处。3()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靠近时,物体成_立的_像(填“虚”或“实”),此时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的焦距时,像逐渐_(填“变大”或“变小”),像到透镜的距离逐渐_(填“变大”或“缩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_立_(填“放大”或“缩小”)的_像。(填“虚”或“实”)4()小午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拟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5()近视眼镜片是_镜。6()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只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只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只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7()关于虚像和实像,正确的判断依据是( )A.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