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流程.doc_第1页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流程.doc_第2页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流程.doc_第3页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流程.doc_第4页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流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名称: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技术文件编号:HLCZ-035制定日期:2009年3月修订日期:2012年9月修订次数:第1次修订摘要:增加与操作有关的理论知识一、目的(一)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二)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量适应症。二、评估和观察要点(一)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呼吸道通畅程度及血氧饱和度。(二)评估操作环境、简易呼吸器的功能。三、注意事项(一)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患者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二)选择合适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三)如果外接氧气,应调节氧流量至氧气储气袋充满氧气(氧流量8-10升/分)。(四)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1/32/3为宜,亦不可时大时小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单手挤压,产生的潮气量约为500ml,双手挤压,潮气量约为8001000ml。(五)发现患者有自主呼吸时,应与患者的呼吸动作保持一致,加以辅助。以免影响患者的自主呼吸,发生对抗,反而会导致通气不足。(六)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患者呼吸。四、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项 目标分扣分标准一、准备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简易呼吸器,治疗盘内:氧气装置(氧气表、四防牌)、口咽通气道、压舌板、消毒纱布2块、弯盘,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吸痰装置、呼吸机、手消毒剂。3.正确连接简易呼吸器并监测其状态是否完好。二、评估1.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及呼吸型态,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义齿。2.患者有无自主循环。三、操作步骤1.携用物至床旁,移开床头桌,摇平床头,拉开床尾40-50cm。2.快速安置患者:去枕垫颈下,松解衣领,头中度后仰,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梗阻物,取出活动义齿。3.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8-10L/min。4.放置口咽通气道(清醒患者禁用),防止舌后坠和舌咬伤。5.操作者站于患者头侧,将面罩紧扣口鼻,用拇指和食指固定,其他手指托起下颌,使头后仰。(使用E-c技术)。6.用另一只手规律地挤压球体,频率:成人10-12次/分,儿童18-30次/分,潮气量按8-15ml/kg估算。单手挤压每次潮气量约为500ml,双手挤压每次潮气量约为800-1000ml。7.施救者应随时观察患者是否处于正常通气状态:(1)观察患者胸部是否随球部的挤压而上下起伏。(2)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色的变化。(3)经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正常运行。(4)观察在呼气时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5)看氧气管是否脱落。8.抢救成功后取下面罩,关闭氧气小开关。取出口咽通气道,清洁口鼻及面部,(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氧气吸入)患者取舒适卧位,关心体贴患者。9.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洗手,作护理记录。四、思考题1.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目的。2.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注意事项。10 2 4 410 5 575 5 105 51015155 55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缺一件扣1分,一件不符合要求扣0.5分。未检查全扣。未评估全扣。评估不正确扣2分。未拉开床尾扣5分,不到位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安置不正确扣5分。氧流量不正确扣5分。放置不正确扣3分。操作不正确扣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观察不全扣3分,不观察全扣。安置不妥扣2分、患者位置不舒适扣1分。无爱护体贴扣2分。整理不全扣2分,缺一项扣1分。文件名称:经鼻/口腔吸痰技术文件编号:HLCZ-030制定日期:2009年3月修订日期:2012年9月修订次数:第1次修订摘要:增加与操作有关的理论知识一、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并发症发生。二、评估和观察要点(一)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吸氧流量、双肺呼吸音、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二)了解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及部位,以及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三)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三、指导要点(一)告知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二)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于痰液排出。四、注意事项(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二)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浓度、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者,应间隔3-5分钟,待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三)如患者痰液较稠粘,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四)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经鼻/口腔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姓名: 分数:项 目标分扣 分 标 准一、准备1.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 用物:吸引器1套、治疗盘内放治疗碗1个(碗内盛生理盐水)、消毒纱布2块、一次性吸痰包2个(吸痰管、治疗巾、一次性手套1付)、弯盘、一次性橡胶管、手电筒、听诊器、治疗卡。消毒包内有开口器和舌钳、一次性压舌板备用,手消毒剂。二、评估1. 评估神志及呼吸情况、痰液的多少和位置。2. 听诊:双侧肺尖(锁骨上窝),双侧肺底(腋中线第八肋间)。顺序为:右上左上左下右下。3. 协助患者翻身,面向对侧 (必要时提起对侧床档),,五指并拢呈空杯状,双手扣背(由外向内、由下向上)。4. 患者无力咳出,向患者讲明吸痰的目的,以取得合作。三、操作步骤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2. 将一次性橡胶管系于床头。3. 放置吸引器,安装压力表,连接吸引管,检查吸引器导管连接是否正确,打开负压开关,将吸引器负压调至0.040.05Mpa。(吸氧的患者加大氧流量)。4. 协助患者平卧位,头偏向操作者,检查口、鼻腔黏膜,取下活动义齿。5. 打开吸痰包,铺治疗巾(吸氧者停止吸氧),右手带手套,连接吸痰管,试通畅。6. 口腔内吸痰:先对侧、后近侧,插入深度约5cm,咽喉部深度约7cm,吸净痰液,(注:插入吸痰管时零压进,负压出,插到所需深度后,原处抽吸2-3秒, 左右旋转,缓慢拔出,更换部位时需冲洗导管)。更换吸痰管及手套。7. 鼻腔内吸痰:先经对侧鼻腔、后经近侧鼻腔缓缓插入气道,深度约10-15cm,吸净气道内痰液;分别插入对侧、近侧鼻腔,深度约5cm,吸净痰液,冲洗导管。8. 吸痰毕,冲洗并分离吸痰管,冲洗接头,插入橡胶管备用,关闭负压开关。9. 擦净口角分泌物,观察患者口、鼻腔黏膜有无损伤,(吸氧者加大氧流量)。10.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11. 整理用物,洗手,作护理记录。四、理论问答题1. 吸痰的目的。2. 吸痰的注意事项。3. 吸痰的并发症。4. 胸部体疗的注意事项。102 8 154443705235555151555一项不符合要求扣.5分缺一件物品扣1分 一件不符合要求扣0.5分缺一项扣1分位置不对扣1分扣背手法不对扣1分 扣背方向不对扣1分未向患者讲明扣1分缺少一步扣1分未系压脉带扣2分未调压力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5分患者位置不舒适扣1分 不符合要求扣1分不戴手套扣2分 导管不畅、衔接不好各扣2分导管上下移动,未左右旋转扣2分不冲洗导管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未冲洗导管扣1分,未关压力表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未擦口角,未观察口腔粘膜扣2分动作不轻柔扣1分患者位置不舒适扣1分,用物漏一件扣0.5分2013年文件名称:电除颤技术文件编号:HLCZ-038制定日期:2009年3月修订日期:2012年9月修订次数:第1次修订摘要:增加与操作有关的理论知识一、目的纠正患者心律失常二、评估和观察要点(一)评估是否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二)了解心电图示波为室颤、室速图形。三、注意事项(一)除颤时远离水及导电材料。(二)清洁并擦干皮肤,不能使用酒精、含有苯基的酊剂或止汗剂。(三)手持电极板时,两极不能相对,不能面向自己。(四)放置电极板部位应避开瘢痕、伤口。(五)如电极板部位安放有医疗器械,除颤时电极板应远离医疗器械至少2.5cm以上。(六)患者右侧卧位时,STERNUM手柄电极,置于左肩胛下区与心脏同高处;APEX手柄电极,置于心前区。(七)安装有起搏器的患者除颤时,电极板距起搏器至少10cm。(八)如果一次除颤后不能消除室颤,移开电极板后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九)操作后应保留并标记除颤时自动描记的心电图。(十) 使用后将电极板充分清洁,及时充电备用;定期充电并检查性能。四、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项 目标分扣分标准一、准备1.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除颤仪、导电膏、75%酒精、生理盐水、治疗碗内盛纱布6-8块、棉签、手消毒剂。二、评估1.评估患者室颤的类型、严重程度。2.评估患者有无相关伴随症状。三、操作步骤1.根据心电图或心电监护的表现立即确定是否为室颤。2.环境清洁、光线明亮,患者应平卧位,注意严防外伤。3.复述医生口头医嘱后,立即按下除颤器非同步按钮,准确选择出所需除颤电量(200焦耳、300焦耳、360焦耳),准备除颤。4.双电极板涂匀导电膏或用5-6层生理盐水纱布包裹,避免直接将电极板放于患者胸壁上,导致灼伤。5.按下充电按钮,充至医嘱所需除颤电量。6.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右手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左侧第五肋间隙与左锁骨中线内侧1-2厘米处),保证导电良好。7.除颤放电时操作员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并提醒周围人员与患者床边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电击伤,快速放电。8.注意心电监护仪上的波形变化,观察患者心率是否转为窦性,若无效,可加大电极能量,重复电击,但最大量不超过360焦耳。9.除颤完毕后,擦净患者胸部导电糊或药水。10.关闭电源,整理用物,爱护体贴患者。 11.除颤后清洁消毒电极板放回原位,除颤器充电备用。 12.洗手,做好护理记录四、思考题1电除颤的目的。2.电除颤使用的注意事项。 10 2 810 5 575 5 51055101010 5 5 2 3 5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缺一件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评估不全扣2分。未判断全扣。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漏一项扣1分。充电量未定所需电量扣2分。一处位置不正确扣5分。位置不合适扣3分,其他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缺一项扣1分。缺一项扣1分。未做全扣。缺一项扣1分。文件名称:血糖监测文件编号:HLCZ-015制定日期:2009年3月修订日期:2012年9月修订次数:第1次修订摘要:增加与操作有关的理论知识一、目的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评价代谢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二、评估和观察要点(一)评估血糖仪的工作状态,检查试纸有效期。(二)评估患者末梢循环及皮肤情况、进食时间。(三)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三、指导要点(一)告知患者血糖监测目的,取得合作。(二)指导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将手下垂摆动。(三)指导患者穿刺后按压12分钟。(四)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技术和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一)测血糖前,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一致。(二)确认患者手指酒精干透后实施采血。(三)滴血量,应使试纸测试区完全变成红色。(四)避免试纸发生污染,注意避光、防潮。(五)第一滴血尽量弃去,以防影响结果。(六)测血糖时应轮换采血部位。(七)血糖仪应按生产商使用要求定期进行标准液校正。五、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项 目标分扣 分 标 准一、准备1.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2.用物:治疗盘内:血糖仪、一次性采血针头或采血笔、血糖试纸、75%酒精、棉签、血糖记录单、笔、弯盘、手消毒剂。二、评估1.了解患者意识、病情、体位及合作程度,询问患者是否空腹或餐后时间,以取得合作。2.了解患者手指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手指并嘱患者手臂下垂数分钟。3.询问有无酒精过敏史。三、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2.向患者解释测血糖的目的、方法,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3.用酒精棉签消毒手指采血部位,待干。4.再次核对,打开血糖仪,查看血糖仪试纸代码与血糖试纸型号是否一致,如不一致,予以调整。5打开一次性采血针头,调节针头在备用状态。6.将采血针紧压采血部位(避开指腹神经末梢丰富部位,减轻疼痛),按下释放按钮。7.将血样滴入试纸的采血区,当血糖仪显示插入图样时,将试纸插入血糖仪,倒计时开始,同时用干棉签按压采血部位,至不出血为止。(根据血糖仪不同,按说明使用)8.读取血糖值,将试纸条取出,放入弯盘,采血针放入利器盒中,关闭血糖仪。9.再次核对,将测试血糖值告知患者,将血糖结果、测量时间记于记录单上;交待注意事项。10整理床单位,洗手,必要时作记录。四、思考题1.血糖监测的目的。2.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10 5 510 5 327558 6 6 6810 1010 65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缺一项扣1分,布局不合理扣2分。一项未评估扣1分。未评估全扣。未询问全扣。未核对全扣,缺一项扣1分。未解释全扣,缺一项扣2分。消毒不规范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未核对扣2分,其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未选择位置扣2分,未指导患者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查对扣3分,未告知患者扣2分,其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文件名称:输液泵使用技术文件编号:HLCZ-026制定日期:2009年3月修订日期:2012年9月修订次数:第1次修订摘要:增加与操作有关的理论知识一、目的准确控制输液速度,使药物速度均匀、用量准确并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生作用。二、评估和观察要点(一)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过敏史、自理能力、合作程度、穿刺肢体血供状况。(二)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及血管情况。三、指导要点(一)指导患者应用输液泵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输入药物的名称、输液速度。(二)告知患者发生任何异常情况,如有不适感觉或者机器报警时,及时通知护士。(三)告知家属不要随意搬动或者调节输液泵,以保证用药安全。(四)告知患者输液肢体不要进行剧烈活动,防止输液管道被牵拉脱出。四、注意事项(一)根据医嘱及病情需要正确设定输液泵速度及其他必须参数,防止设定错误延误治疗。(二)加强巡视,随时查看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报警、故障,防止液体输入失控。(三)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发生液体外渗,出现外渗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五、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项 目标分扣分标准一、准备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治疗盘内:0.75%碘酊、棉签、医用胶贴或胶布、输液器2付、医嘱液体及药物、头皮针2付、垫布、弯盘、手消毒剂、治疗卡、输液泵,必要时备配电盘。二、评估1.了解患者病情、合作程度。2.了解患者用药情况。3.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三、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治疗卡、药物,备齐用物。2.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配合。3.询问大小便,备胶贴或胶布,查看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放垫布。4.将输液泵妥善固定,接通电源,检查机器性能。5.核对治疗卡、药物。6.将输液袋(瓶)挂于输液架上,消毒瓶塞,检查输液器,将输液器针头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排气、关调节夹,对光检查空气是否排尽。7.(根据机器性能,正确安装)打开泵门,将输液器依次按方向嵌入泵内,关上泵门。8.将输液器的调节夹松开,根据医嘱设置输液总量,流量、时间。然后按“启动/停止”键启动检查工作情况,再次按键停止。9.消毒留置针接头,再次核对治疗卡、药物。10. 按“启动”键,连接输液器,开始输液,胶贴固定,审核设置参数及滴速。11.再次核对输液卡、药液,并记录签名。1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13.交代注意事项,整理用物,洗手,必要时做好记录。14.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输液泵工作状态,有无输液反应。四、撤机1.液体输完,按停止键,除去胶布,拔出针头,关闭电源开关。2.打开输液泵门,取下输液管及液体袋(瓶),关好泵门,切断电源。3.整理用物,擦拭消毒输液泵备用。五、思考题1.应用输液泵的目的。2.应用输液泵的注意事项。10 2 810 3 3 465 3 3 3 2310 8 10 383 33 310 4 4 2 5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缺一件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未评估全扣,缺一项扣2分。未做全扣。未评估全扣,缺一项扣2分。未核对扣1分,少一项扣0.5分。未核对扣1分,未解释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污染一处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消毒不规范扣1分,未核对全扣。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未核对扣1分,未记录扣0.5分。卧位不舒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文件名称:患者跌倒的预防技术文件编号:HLCZ-033制定日期:2009年3月修订日期:2012年9月修订次数:第1次修订摘要:增加与操作有关的理论知识一、目的保持身体平衡稳定,避免跌倒意外发生,保护患者安全。二、评估和观察要点(一)对患者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用药情况、神志、自理能力,评估易致跌倒的因素,根据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辅助器具及合理安排陪护。(二)环境评估:地面是否湿滑,各种标、提示是否完善,灯光照明是否合理明亮,病房设施情况以及患者衣着等。三、指导要点(一)根据条件,尽量使用带床档的病床,并将之调至最低位置,将床脚固定制动。(二)患者下床前,先放下床档;禁止翻越护栏。(三)搬运患者时,应将平车及轮椅固定,防止滑动。(四)做好患儿及陪护家长的安全教育。四、注意事项(一)护士需随时对威胁患者安全的环境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并及时给予妥善处理。(二)对患者的安全教育,根据情况随时随地进行。(三)加强安全病室建设,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五、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项 目标分扣分标准一、准备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带有床档的病床、呼叫器、防跌滑标示牌、提示牌、舒适防滑的鞋子,必要时备拐杖或手杖等辅助器具。二、评估1对患者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病史、用药情况、神志、自理能力、步态,评估易致跌倒的因素,根据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辅助器具及合理安排陪护。2环境评估:地面是否湿滑,各种标、提示是否完善,灯光照明是否合理明亮,病房设施情况以及患者衣着等。三、操作步骤1携辅助器具至床旁,核对患者,向患者宣教在活动时的防范措施以及呼叫器、辅助器的使用方法。2定时巡视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3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合理安排陪护。4.创造良好、安全的病室环境: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无水迹;走廊整洁、畅通无障碍物、光线明亮;浴室、厕所地面防滑、墙面设有扶手,内设呼叫器,以利患者必要时呼叫援助。5.遵医嘱按时给患者服药,告知患者服药后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6.患者卧床休息时,将床档拉起,将呼叫器及便器等常用物品,放置于患者易取之处。7.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四、思考题1. 患者跌倒的预防的目的。2. 患者跌倒的预防评估要点。1028105575155525101055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缺一项扣1分,不符合要求扣1分。 评估不全扣分,未评估全扣。评估不全扣分,未评估全扣。不核对扣2分。未宣教防范措施扣3分,未介绍呼叫器及辅助器的使用方法扣2分交流沟通欠佳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交流沟通欠佳扣2分,未合理安排陪护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未按时服用扣5分。未告知扣2分,未观察扣3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安全教育不全扣1分,未做全扣。文件名称:心肺复苏术文件编号:HLCZ-034制定日期:2009年3月修订日期:2012年9月修订次数:第1次修订摘要:增加与操作有关的理论知识一、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二、评估和观察要点(一)确认现场环境安全。(二)确认患者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视为无呼吸)。三、注意事项(一)按压应确保足够的速度与深度,尽量减少中断,如需安插人工气道或除颤时,中断不应超过10s。(二)成人使用12L的简易呼吸器,如气道开放,无漏气,1L简易呼吸器挤压1/22/3,2L简易呼吸器挤压1/3。(三)人工通气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避免过度通气。(四)如患者没有人工气道,吹气时稍停按压;如患者插有人工气道,吹气时可不暂停按压。(五)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四、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姓名: 分数:项 目标分扣分标准一、准备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2.评估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肩部,确定患者意识丧失后,呼叫并通知值班医生,移开床头桌。循环:松解衣扣,术者食指和中指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无颈动脉搏动表示循环停止,判断时间为10秒钟。呼吸:必要时判断(看:胸部无起伏,听:无呼吸音,感觉:无气流逸出。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判断时间为10秒钟)。3.记录抢救开始时间。二、操作步骤1.胸外按压:去枕平卧,将床放平,胸下垫按压板。操作者体位正确(跪或站式,紧靠一侧)。按压部位正确(胸骨中下1/3交界处)。定位方法正确(一手沿肋缘上移至胸骨切迹上两横指处或双乳连线与胸骨交界处)。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幅度(胸骨下陷不低于5厘米)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比例(1:1)2.开放气道:打开口腔,如有明显呼吸道分泌物,应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取活动义齿。打开气道(仰头、抬颏)。3.建立人工呼吸:托颌、扒唇、捏鼻、口对口(口对面罩、简易呼吸器)吹气,送气时间1秒以上(无漏气,连续2次),听气流,看胸廓起伏。4.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为30:25判断:操作5个循环后判断颈动脉搏动和呼吸(胸部有起伏,有呼吸音,感觉:有气流逸出),判断时间各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6.记录抢救结束时间。7.整理患者舒适卧位,头偏向一侧。三、综合评价操作过程中,争分夺秒,抢救意识强(护士反应能力)。四、思考题1.心肺复苏的目。2.触摸颈动脉搏动的方法。3.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及目的。4.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及目的。5.胸外按压有效指正的判断。6.心肺复苏注意事项。203155 5 527062566452815252255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手法、部位、时间不符合要求各扣2分。未记录抢救时间全扣。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体位不正确扣2分。方法不正确扣2分。部位不正确扣3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5分。过快过慢扣3分。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未记录全扣。卧位不舒适、头未偏各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文件名称:心电监护技术文件编号:HLCZ-036制定日期:2009年3月修订日期:2012年9月修订次数:第1次修订摘要:增加与操作有关的理论知识一、目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二、评估和观察要点(一)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及胸部皮肤情况。(二)观察并记录心率和心律变化。(三)观察心电图波形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三、指导要点(一)告知患者心电监测目的,配合事项,取得合作。(二)指导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向医护人员说明。四、注意事项(一)放置电极片时,应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插管、起搏器及电除颤时电极板的放置部位。(二)密切监测患者异常心电波形,排除各种干扰和电极脱落,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带有起搏器的患者要区别正常心率与起搏心率。(三)定期更换电极片及其粘贴位置。(四)心电监护不具有诊断意义,如需更详细了解心电图变化,需做常规导联心电图。五、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项 目标分扣分标准一、准备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一次性电极片数片、75%酒精、棉签、弯盘、多功能监护仪、手消毒剂。二、评估1.了解患者意识状态。2.了解患者皮肤情况。3.了解患者周围环境光照情况。三、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说明目的,取得合作。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注意保暖。3.接通电源,打开监护仪,检查机器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4.摆好患者体位,暴露操作区域。 5.用75%酒精清洁皮肤,脱脂,待干。6.将电极片正确连接监护仪导联线。7.安放电极片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节一肋间;左上(v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节一肋间;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胸导联(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8.选择合适导联,保证检测到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合理的报警界限。9.观察并记录监护参数。10.停止监护时,先向患者解释。11.关机、切断电源,取下电极片,用温水清洁皮肤。12.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13.整理妥善放置各种导线,酒精擦拭消毒备用。四、思考题1.心电监测的目的。2.心电监测的注意事项。10 2 810 3 4 375 5 510 5 5 510 8525 5 5 5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缺一件扣1分,一件不符合要求扣0.5分。未评估全扣,缺一项扣3分。未评估全扣。缺一项扣3分。一项未查对扣2分对清醒患者不说明目的扣1分。卧位不舒适扣3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未摆体位扣2分,暴露过大扣2分。缺一项扣1分。连接不正确全扣。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缺一项扣2分。未作解释全扣。缺一项扣1分,顺序颠倒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做全扣,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文件名称:输液泵使用技术文件编号:HLCZ-026制定日期:2009年3月修订日期:2012年9月修订次数:第1次修订摘要:增加与操作有关的理论知识一、目的准确控制输液速度,使药物速度均匀、用量准确并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生作用。二、评估和观察要点(一)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过敏史、自理能力、合作程度、穿刺肢体血供状况。(二)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及血管情况。三、指导要点(一)指导患者应用输液泵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输入药物的名称、输液速度。(二)告知患者发生任何异常情况,如有不适感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