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往事依依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和重要名句。2、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教学重点: 1、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选材的精当。 2、感受她对学生时代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深情。教学难点: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课前预习:预习内容及要求: 1、自学生字词。 2、收集作者资料。 3、搜集写春、夏、秋、冬的诗句。教学要点: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在独立、合作研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几件事。理解本文选材的精当,体会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今天,我们就到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中感受童年的人、童年的事、童年的一切二、预习展示 1、检查预习字词徜徉 浩淼 绚丽 雨晦 镌刻 雕镂 婵娟 感慨万端 谆谆教导 搜索枯肠 2、作者及背景介绍:(学生课前收集)3、学生讨论:阅读往事依依课文的体会。三、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作品的情感。(朗读要求:准确、流利,尽量做到有感情。)2、 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感情。(要求:学生点评)3、 学生默读,并思考问题:(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有什么共同点?概括文中所写四件事: (一)读水浒传 (二)读千家诗 (三)听老师讲课 (四)聆听老师教诲(2)复述四件事: 方法指导:复述事情大体过程,抓关键语句。 小组交流、补充,推举一人,准备全班复述。 全班交流。要求:学生交流,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尽量用原文回答,以便更好地回答下面的问题。(3)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为什么都与读书(画)有关?预设:因为作者学生时代所读的那些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使“我”开启心智,成长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正因为这样,“我”才对这些往事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依依”之情。(4)为什么说“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你能用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话加以解释吗? 预设:“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四、明确主旨,拓展延伸1、文章中,作者深情地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无论是看一幅画,读一本书,还是听一堂课,登一座楼,都写得有声有色,文情并茂。你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得到了哪些有助于你成长的启示?学生活动(板书)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2、你读过哪些课外书?能为我们简要介绍书的大概内容或书中的主要人物吗?学生活动六、小结 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至今,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七、作业 1、熟背文中所提到的千家诗中诗句 2、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对你有何影响,用一段200字以上文字加以描述。板书:看图画有身历其境之妙热受自然读诗歌领略祖国风物之美爱国、爱美、爱生活 听讲课使我深受感动爱课外阅读 聆教诲使我铭刻在心热爱文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品味精彩语句的精妙之处。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加以借鉴和运用。教学重点: 1、品味精彩的语句,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摹写人物的情态和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1、对自己喜欢的句子谈出自己的感受。2、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教学要点: 讨论、品味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对精神生活的描写,进一步体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教学过程:一、导入: 过渡: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的第1段朗读一遍,要带着感情读。在听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想一想: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生朗读课文第1段)二、复习巩固1、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依依”一词的意思有:(1)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2)形容留恋,不忍心分离2、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 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3、结合作者的经历,说说读书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学生畅言)(借此体会作者提倡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的用意) 三、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哪些语句引起了你的联想,让你想起曾经看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 方法:默读、勾画、联想、评注 (1)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分工协作,力求完整 (2)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本组意见 本文的语言优美,名言佳句处处可见,如描绘评注图象所展现的梁山景象(第二自然段),祖国家乡美好的风光气象(第四自然段),描摹国文老师讲课入神的情态(第五自然段)等等都要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用词举例:第一段的“搜索枯肠”用的好,表明许多事情竭力思索都想不起来,衬托文中写得着几件事留给作者的印象非常深刻。第二段的“雄伟险峻”和“烟波浩淼”写得好,分别写出了梁山和水泊的特点。 “凝视”、“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寥寥数词,就把一个痴迷于想像的小学生形象勾勒出来。第四段中的“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美不胜收”这些词把变化多端的自然美景概括的描写出来了。、美句举例:第二段写作者读水浒传犹如身历其境,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个人的喜怒爱乐等感受。第四段中的诗句引用得好,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和各种色彩,美丽如画。(请学生读文中诗句,并加以拓展。)四、欣赏文中听课的情状描写1、重点阅读文中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的部分。品味其描写的语句、方法。点拨:文中对老师讲课的情状的描写,相同与不同之处,可细细品读。(本段的写法表现了选材的什么特点?) 本段所举两个事例都是初中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讲的内容是抒情的诗,诗词的作者是爱国的诗人,讲课时老师都采用诵读,都入情入心,学生都深受感染,我都牢记了所讲的内容,且由此激发了喜读诗词,爱好新闻学的激情。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国文老师,一个是代课的国文老师。所讲的内容是一古一今。讲课情况一个是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摇右晃,一个是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深情凝聚在眼睛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2、全班齐读课文第五节。3、感受作者从两位老师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说说描写这些情状的对自己写作的可借鉴之处。五、拓展延伸:1、集体朗读课文2、5段。2、作者描写“我”看画的神态和老师上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东代持股权融资担保协议书
- 酒类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舞蹈学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殡葬类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淘宝美工述职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节油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培训学校前台工作总结
- 部队文职通信题库及答案
- 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及房产转让详细条款
-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在跨境电子商务合同中的风险控制
- 产品认证控制程序
-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及解题方法提炼汇总
- 2016风力发电场无功配置及电压控制技术规定
- 国家临床版20肿瘤形态学编码(M码)
- 安全员之江苏省C1证(机械安全员)复习考试资料汇编
- 数学建模-投篮命中率的数学模型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
- 甲午中日战争情景剧
- 国开电大组织行为学任务四调查报告
- 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危险源清单一览表
- GB/T 233-2000金属材料顶锻试验方法
- 颈椎DR摄影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