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1页
XX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2页
XX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3页
XX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4页
XX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北街道扬帆社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须知目 录一、 扬帆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二、 社区应急领导小组职责三、 突发事件一卡通四、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五、 火灾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六、 串联集访应急处置工作流程七、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八、 洪涝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九、 邻里纠纷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十、 民族宗教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十一、 扬帆社区应急车队登记表十二、 红十字救护人员名单、十三、 巾帼志愿者名单十四、 保安十五、 扬帆社区辅警十六、 扬帆社区维稳调解队十七、 扬帆社区退役志愿者队伍十八、 扬帆社区心理疏导员十九、 退伍军人应急小分队二十、 医护志愿者名单二十一、青年志愿者名单二十二、扬帆社区义务消防员扬帆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扬帆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一、组织保障(一)应急领导组组 长:徐丽华副组长:陈 洁成 员:宁 伟、恽越越、宋建峰、朱益明、宋丽敏、苏国红、周艳红、李 珍、张 蕾(二)应急值班室社区在警务室设应急值班室,应急电话:58916119并向群众公布应急电话号码和移动电话号码。移动电话实行24小时不关机。应急行动时,应急值班室安排专人值班,确保上通下达,通信联络畅通。(三)信息接报员宁 伟越越建峰职 责:负责接报群众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和向上级报送及时报送信息。二、应急队伍保障(一)应急自救分队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基础,分高义务消防、红十字救护、义务医疗、巾帼生活保障小分队,指定具体负责人,明确各小分队紧急救援任务、职责、联系电话(并附具体人员名单)。(二)社区志愿者队伍退休医生、驾驶员、私家车主、党员服务队、家庭主妇。由社区负责组织,名单另附。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内容水旱、洪涝、地质灾害、动物疫情、火灾、交通事故、环境事件、食物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民族宗教事件、群体性事件、恐怖事件、居民邻里纠纷、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串联集体上访、社会安全事件。(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社区通过喇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向居民宣传预防灾害及抗灾救灾等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共突发事件自救能力。四、事件信息报告(一)社区每一个居民都有向上级机关举报突发公共事件隐患和报告突发事件发生信息的权利和义务。(二)发生突发事件后,现场发现者应在第一时间向社区应急值班室或信息接报员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紧急时要向“110”报警。(三)社区应急值班室或信息接报员在接报后10分钟内应立即向街道应急值班室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紧急时要向“110”报警。(四)报告内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伤亡或损失等简要情况。五、处置工作分配社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一些本辖区较频发事件作为应急预案的处置内容,或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对社区书记、主任及志愿者成员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落实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六、处置工作流程(一)到达现场发生突发事件,社区书记、主任应立即带应急志愿者成员赶到现场,并快速进行先期紧急处置。(二)快速报告向上级机关报告或“110”报警,要求增派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现场救援。(三)投入先期救援1、救援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先救伤员,后救物资,避免人员更多伤亡。2、量力而行:在现场应急资源不足或高危险状态下,应同时注意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等待上级专业救援队伍现场增援。3、重点救援对象:对孤、老、病、残或五保户要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优先安置。4、疏散转移现场人员:及时组织疏散转移现场人员至安全地带或紧急避难所。5、控制现场事态发展:防止次生、衍生二次事故。(四)协助上级处置1、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街道领导共同开展先期处置。2、协助先期赶到现场的相关部门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处置。3、为上级现场指挥部提供指挥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室、社区警务室),为相关部门的应急队伍提供后勤保障等。七、应急保障工作(一)应急物资储备1、社区,特别是事故频发的小区,必须储备一定的应急物资。如:防火、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等必需的应急物资。2、社区应为应急分队配置必要的通讯工具和应急设备。(灭火器、手电筒、喇叭、雨衣等)3、负责已备物资和场所的临时征用和借用。如:单位或个人的小型汽车、货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或场所,在上级救援队伍未到达现场时,可依法临时征用,用于现场急送伤病员或现场应急处置。若有损坏,按有关规定予以赔偿。(二)应急避难场所1、社区辖区内的各类学校应为社区抗灾救灾提供紧急避难场所。(社区办公室、张家港市第三中学、城北小学、城北幼儿园、第二职业高级中学等)2、选择宽敞地带、澳洋顺济医院等公共设施为避难场地。3、企业空置厂房或其他房屋可临时征用使用。八、灾后恢复重建和善后处理(一)负责灾后恢复与重建,社区应根据所在地实际和抗灾救灾经验制定具体措施,迅速组织居民灾后自救,恢复正常生活秩序。(二)负责做好死伤者的善后处理,社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