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现象声音由振动产生,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液气)。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源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 (声音的传播过程) (人耳)回声:声音的反射 分辨出回声的时间间隔0.1秒,距离17 m声音的特征:1、音调:声音的高低。用频率描述 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 赫兹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超、次声波) 2、响度:声音的强弱 与振幅有关,用dB表示 (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响度与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 发声体本身决定噪声: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控制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消声器、橡皮垫)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隔声板、屏障墙、植树)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耳罩)试题 填空、选择为主,主要考查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及声音靠介质传播,偶尔涉及声速计算、乐音三特征。难度:易。1、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 来判断。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_减弱噪声。 音色 传播过程中2、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笛子是由管内_振动发出声音的,月球上宇航员交谈用无线电这是因为_不能传声。 振动 空气柱 真空3、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写道: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也能传声,并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 固体 快4、某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声喇叭,经4s听到回声,则听到回声时车距前面的高山( ) A 1360m B 680m C 660m D 无法确定 C物态变化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原理:液体热胀冷缩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 单位,摄氏度规定: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体温计的特殊设计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很细的细管(三棱柱柱面作用:放大)三态: 固 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 无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气 无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4)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5)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6)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固体 1 2 6 5 液体 3 气体 4固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 体 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冰的熔点0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沸腾:(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蒸发:(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加快蒸发:提高液体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速沸腾与蒸发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液化:(1)、降低温度与压缩体积(一定温度下)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2)、液化要放热试题 填空题(包括试验题、选择题、问答题)为主,多联系实际考察物态变化现象和应用,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注意图像的识读(教材p78图4.14、p83图4.24、5) 难度:中1、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B2、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行路难有一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塞川”、“雪满山”是由于分别发生了、物理现象造成的() A、汽化、凝固 B、凝华、凝固 C、凝固、凝华 D、熔化、凝华C3、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李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李丽的猜想是否正确。(1)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 都相同。(2)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13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 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3)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这样做 _ (填“正确或“不正确”)。(4)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14所示。据此,你认为李丽的猜想 。(1)液体温度 (2)甲、乙 (3)不正确 (4)正确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a) (b) (b) (a) 光现象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自然光源、人造光源)光沿直线传播(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c3108m/s,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光年是距离单位光的色散: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 白光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光的三原色:红、绿、蓝p52;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颜色 不透明物体:由反射的色光决定之迷 透明物体: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光的反射: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光的反射规律:反射现象中, 入射光线 i r 反射光线 光路是可逆的 法线:垂直镜面的直线(虚线) 镜面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种反射现象(均遵循反射定律):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光线平行射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虚像 原理:光的反射(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相反;(4)、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相同。有夹角的两平面镜中物体成像个数 = 360/ -1(为镜面夹角)凹面镜:会聚光线(实焦点)凸面镜:发散光线(虚焦点)*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 空气线偏折。 界面 水(一般规律:射入空气:折射角入射角 垂直入射:折射角=入射角 射入介质: 折射角2f异侧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fu2f幻灯机uu放大镜u=2f异侧倒立等大实像v=2f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焦点不成像)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实像能用光屏接受,虚像不能;2、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3、成实像时,像物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在凸透镜同侧。*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作图法 2F F O F 2F 眼睛的结构(p68图3.4-1): 晶状体、瞳孔、视网膜眼睛如何看到物体(p68)眼睛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改变透镜焦距(厚度)的高档照相机近视眼与远视眼的产生原因:(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25cm)近视眼: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光线会聚在(p69图3.4-3)眼球前后方向太长 视网膜的前面远视眼: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差 光线会聚在(p69图3.4-4)眼球前后方向太短 视网膜的后面眼镜及其度数:近视眼镜:让光线发散凹透镜负数远视眼镜:让光线会聚凸透镜正数 度数越大,折光能力越强 度数 D = 1/f *100 (f以m 为单位)显微镜:目镜、物镜、反光镜 (p71图3.5-1)显微镜实际上是二个凸透镜的组合,一个做投影仪,另一个做放大镜望远镜:目镜、物镜 (p72图3.5-3) 望远镜实际上是二个凸透镜的组合,一个做照相机,另一个做放大镜。试题 题型多样,选择、填空、实验、作图均可能出现,主要考察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透镜的作用(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尤趋于对知识应用的考查。难度:中1、如图所示,O点为凸透镜的 _ ,F点为凸透镜的_ ,OF为 _ 。 光心 焦点 焦距 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C 3、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这些露珠看到的叶脉会更清楚,这是由于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使叶脉放大了。这种情形下,叶脉应该位于“凸透镜”的_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A 4、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5、放映电影时,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更大的像,应将电影放映机_屏幕,同时将镜头_移动. 远离 向底片 6、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标本通过物镜成一个_像,像成在目镜_位置,通过目镜观察时,目镜再把这个像_一次.若物镜和目镜对标本的放大倍数分别为m1、m22,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放大的实像 相邻侧焦距以里 放大 m1*m2 7.有一种天文望远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遥远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_的实像.目镜相当于_镜,这个像被目镜放大后,增大了人的_,人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天体了.倒立、缩小 放大镜 视角 8、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344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像. 凸透镜 虚 9、小光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_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A 10、如图所示,一块玻璃砖,中间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_ A.被发散 B.被会聚 C.还是平行光 D.无法判断A11.下面是小红和小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1)在探究前,小红将三个凸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调节凸透镜和光屏间的距离,使太阳光在光屏上汇聚一点,量得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分别为48 cm、15 cm和4 cm,小红选择了15 cm的那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其他两个凸透镜则不在本实验中使用.你认为小红这样做有必要吗?说出你的看法:_.(2)凸透镜和光屏都是有支架的,凸透镜中心离桌面的高度约6 cm,光屏中心离桌面的高度约7 cm,还有一个蜡烛台,用来固定蜡烛的,小红将一支新买来的长蜡烛一下切成了两段,只把其中一段插在蜡烛台上,你觉得这样做有必要吗?说出你的理由:_.(3)为了使光屏能承接蜡烛的像,蜡烛、光屏、凸透镜应按怎样的顺序摆放在桌上进行实验?_.(4)小红开始实验时,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可能远的位置上,此时光屏应大约放在什么位置上来承接蜡烛的实像?应该放在_.得到实像后,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重新承接到实像?应该向_方向移动.(5)当烛焰移动到离凸透镜的距离只有12 cm时,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对蜡烛而言),不管怎样移动位置都承接不到实像,这时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同侧是否有可能承接到蜡烛的像?_.(6)如果用眼睛来观察蜡烛的像,眼睛、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可以怎样排列?_.(1)有必要。凸透镜的焦距太大、太小都不方便(2)有必要这样做,因为新买的蜡烛较长,这样做可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3)从左至右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4)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远离凸透镜(5)不可能;(6)相对于蜡烛,眼睛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电流与电路两种电荷: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单位 库仑(库),C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负电荷、电子)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电路图:利用规定的符号代替实物(p104 图5.2-8),把电路表示出来的图像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电流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到正极)串联: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按照一定的顺序首尾相连 特点:电路中没有分支,电流沿一条路径从正极到负极;电路某处出现问题,影响整个电路。并联:用电器、开关等元件并列相连,连在电路中干路:所有电流流经的线路支路:部分电流流经的电路特点:电路中有分支,电流沿不同分支从正极到负极;各支路互不影响。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A) 1A1000mA 1mA1000A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调零旋钮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等于一条导线) 电流必须从正极流进,从负极流出 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读数: 确定量程选择示数 确定分度值 读数,写上单位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A=IB=IC=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I总=I1I2+电压 电阻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路中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电源、电路为闭合通路电压(U)单位:国际单位伏特(伏)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uV)。常见的电压值: (1)一节干电池:1.5V(2)一节铅蓄电池:2V(3)安全电压:不高于36V(4)家庭照明电压:220V(5)工业电压380V电压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调零旋钮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2)电压表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读数:(1)确定量程选择示数(2)确定分度值(03V每小格0.1V,015V每小格0.5V)(3)读数,写单位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即U总=U1U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即U总= U1 = U2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 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常用单位:兆欧(M),千欧(k)。1的含义: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V,通过的电流为1A时,这段导体的电阻为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R=*L/S) (* p16实验)导线越长(越细),电阻越大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少数导体如碳例外)滑动变阻器: 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结构:电阻线是由电阻率大的合金线制成铭牌:滑片上标出的数字“50 2A”,其中50表示最大阻值,2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元件符号:使用方法:(1)串联在电路中,连接时要接“一上一下”的接线柱(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看下接线柱)(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注意:接同上两个接线柱时,作导线用,电阻为0 ;接同下两个接线柱时,作定值电阻用,接入是的最大电阻。这两种接法都不能改变电阻。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 = U/R (I-电流(安);U-电压(伏);R-电阻(欧)) 公式变换:U=IR 或 R=U/I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IU/R)。公式I=U/R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注: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 试题题型主要为填空、选择、作图、实验、计算,串并联电路为基础,结合电阻及电表的使用,进行电路设计或常规数值计算。综合性强,覆盖面广,难度较大,为中考的重点和热点。1、如图所示,两只电压表所用的量程不明,但已知电压表V1的示数比电压表V2的示数要小一些,则V1所用的量程是_ V,其示数为 V;V2所用的量程是 V,其示数为 V .图6-712 .03V、1.8V 、015V、2.5V 2、在“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以下的步骤A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B正确读出所测量的电压数据,并记录;C了解电压表的量程,弄清每大格和每小格代表的电流值;D根据记录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以上步骤按合理的顺序排列是 C A B D 3、如图所示电路,将电灯和电动机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V1测量电灯两端的电压,V2测量电动机两端的电压,请把图中的实物连接好,并按连接好的实物图在右边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12 4、如图所示的是由三个电阻和三只电表等元件组成的电路,电表分别测量R1和R2两端的电压及通过R1的电流,请在图中填入相应的电表符号。 5、有甲、乙两只电灯,若它们的通电时间之比是2:3,通过乙灯的电量是通过甲灯电量的2倍,则甲、乙两灯中的电流之比是( )。 A43 B13 C31 D34D 6、某导体的横截面积是0.2cm2,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8A,则2min通过这个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 。96C 7、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测的是 电流,A2测的是 的电流。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测的是 的电流,A2测的是 的电流。图1图2图3总,L2,总,L2 8、读出如图3所示的电流表的示数:甲表的示数 ,若改接另一量程则示数是 ;乙表的示数 ,若改接另一量程则示数是 。 1.7A,0.34A,0.46A,2.3A 9、把两个同样的小灯泡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如图。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亮,L2不亮。出现的故障是( )。AL1的灯丝断了 BL2的灯丝断了C灯L2被短路 D电路的某处接触不良 C 10、用图所示的器材,按要求画出电路图,并用笔画线连接电路。(要求:L1和L2并联,用电流表测出L2中的电流(约1.2A),S作总开关)11、甲、乙两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甲灯比乙灯亮。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两个灯泡的电量Q甲和Q乙相比较应该是( ) AQ甲Q乙 BQ甲Q乙 CQ甲=Q乙 D无法确定C 12、在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电流表只测L2电流的是( ) B 13、在图中,能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正确电路图是( ) D 14、在图所示各电路图中的“”内填上合适的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符号,并标明它们的正、负接线柱。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跟开关断开时的示数相比,将(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确定B 16、如图所示的电路是由电灯L1、L2、电源及电表B、C、D组成的电路则电流表是 ,电压表是 。合上开关S,如果B、C、D的示数分别为1.5、25、1.2(单位是A或V),则灯L2两端的电压值是 ,通过L2的电流值是 。B、D , C,2.5V,1.2A 17、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是3V;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则当Sl、S2都断开时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当Sl、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 3V,1.5V,0,4.5V 18某导线长5m,它的电阻为2,将它对折后,并起来使用,则它的电阻将( )。 A大于2 B等于2 C小于2 D不能确定是否变化C 19、一根铜丝和一根铁丝的横截面积相同,电阻也相等,则它们的长度关系是( )。 A铜丝比铁丝长 B铜丝比铁丝短 C铜丝和铁丝一样长 D无法判断A 20、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大的是( )。 D 21两根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等的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两根电阻丝的电压( )。 A粗的较大 B细的较大C一样大 D无法比较B 2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强度等于 。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各并联导体两端的电压,并联电路总电阻的 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 。n个导体并联后的总电阻总是 每个并联导体的电阻,这是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n个阻值都是R的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各并联导体电流强度之和,等于,倒数,倒数之和,小于,横截面积,R23、电阻R和R串联后接入某电路上,若U:U=2:3,又知R=20欧姆,则R= 欧姆。若将R和R并联接入原来电路的两端,则串联时总电流强度与并联时总电流强度之比 30,625 22、在家庭电路中,有两种情况易造成触电:(1)“单线触电”,即当人站在地上,人接触到绝缘层破损的 线时,有电流通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2)“双线触电”,即人虽然站在绝缘体上未与大地直接接通,但人的两手同时分别接触到绝缘层破损或线头裸露的 线和 线,也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火、火、零 电功率电能单位:千瓦时(kWh)即“度”(能量的国际单位:焦耳(焦)(J) 1kWh3.6106J)电能表:结构:接线柱、转盘、示数使用: “220V”该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10(20)A”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 “50Hz”该电能表在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每消耗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转;电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叫电功(做功),符号:W,单位:焦耳有多少电能发生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用电器电功率的大小等于它在1s内所消耗的电能。即 电功率功/时间 P=W/t或 W=Pt单位:W电流做的功焦耳(J) t时间秒(s) P功率瓦特(W) 1W=1J/s 1kW1000WP=IU 单位:I安(A) U伏特(V) P瓦(W)无论是并联还是串联电路,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支路或各部分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之和,电路中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支路或各部分电路消耗的电能之和: P=P1+P2 W=W1+W2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电流的热效应:电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影响热效应的因素:P=IU=I2R=U2/R焦耳定律: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Q = I2Rt 单位:I-安,R-欧,t-秒,Q-焦 焦耳定律适用于任何用电器的热量计算,对只存在电流热效应的电路也可用Q = W = P*t = UI*t = U2t/R = I2Rt来计算热量(根据不变量选择公式) (使用条件: 纯电阻电路) 电与磁磁现象:磁体吸引钢铁一类物质的现象 磁极:磁体的两端,吸引能力最强的地方 南极(S极)北极(N极)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对放入其中的某些物质有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黑)所指的方向 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带箭头的曲线表示出来,就可以形象描述出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典型磁场磁感线分布 P65) 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的N(北)极在地球南极,S(南)极在地球北极(有些偏差)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的现象(奥斯特试验)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线圈匝数、铁心粗细、电流强度有关。线圈匝数越多、铁心越粗、电流越强,则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应用: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P76)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应用: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P81)(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与四指在同一平面内并跟四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磁场力的方向)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法拉第实验)条件:(1)、电路闭合(2)、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电流方向跟磁场方向、导体运动方向有关应用: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 (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大拇指与四指在同一平面内并跟四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左手定则判定受力方向,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流方向:“左力右电”)电话的结构: (贝尔) 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电话线:传递信号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数字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很稳定,容易编辑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3108m/s波长:用表示,单位m频率:1秒钟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 1MHz1000kHz1000000Hzc*f无线电广播:大致过程:声信号电信号电磁波发射接收机声信号电视 移动电话微波通信: 微波: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00000MHz之间的电磁波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频道,穿透性好缺点:传播近似直线,不能沿地球表面传播,在地面的传播距离短改进方式:需要大量的中继站,约50km一个。卫星通信:利用卫星做中继站的微波通信方式优点:覆盖范围广,只要三个卫星就可以让信号覆盖全球光纤通信:利用频率更高的光波进行信息传递 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频道,穿透性好。但普通的光不可以:发散性,不单一激光:频率单一、方向集中,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光导纤维 (原理:全反射)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试题:题型有填空、选择、问答、实验和计算等,多以电学综合题出现,难度大、灵活性强。电功率部分“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电功和电功率、电热等的计算仍是中考热点;电磁部分则为电磁感应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波长越长的电磁波其频率越 。相等 低 2、闭合开关,一个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静止后,北极的指向如图3所示,则螺线管的右端是 极,电源的右端是 极。若增大螺线管中的电流,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会 。N 负 增强 3、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为10,将2只这样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入电压为6V的电路中,则每只小灯泡的功率为 W,电路总功率为 W;若将2只这样的小灯泡并联起来接入同一电压的电路中,则每只小灯泡的功率为 W,电路总功率为 _W。0.9、 1.8、 3.6、 7.2 4、如图4所示,ab和bc是两根电热丝,若将a、b端接入某一电压恒定的电路中时,1min产生的电热是360J;若将b、c端接入同一电路中,1min产生的电热是180J,则把a、c端接入这个电路中时,1min产生的电热是 。 120J 5、 有两根导线,电阻分别为1、3,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3,通电时间之比为2:1,则它们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1:3 B、2:1 C、3:1 D、2:3D 6、两电阻丝电阻R1R2,它们通电后电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由P = I2R可知,P1P2 B由P = U2/R可知,P1P2C当通过R1、R2的电流相等时,P1P2 D当R1、R2两端的电压相等时P1P2C 7、两只电灯并联时,其功率之比为2:3,则串联后接在同一电源上使用,其功率之比为( )A2:3 B3:2 C4:9 D9:4 B 8、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220V 40W”和“220V 60W”的字样,它们中 的电阻大些,若灯丝的长度相同, 则 灯丝粗些。若将两灯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源上,则两灯的电压之比是 ,电流之比是 ,实际消耗的功率之比是 ,较亮的灯是 L1、L2、1:1、2:3、2:3、L2 9、电阻丝发生故障,去掉1/4后,仍接在原电源上,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原来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A、3:4 B、4:3 C、1:4 D、4:1 B 10、如图18所示电路中,灯L上标有“6V 4W”的字样,Rl的最大阻值为18,R2=4.5。(1)当开关Sl、S3都断开、S2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2)当开关S1、S2和S3都闭合,且滑动触头P滑到b端,求电路中的总电流;(3)当开关S1闭合、S2、S3都断开,。在滑动触头P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随其电阻R1变化的情况如图19所示。由图像可知,当R1为何值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是多少?(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1)9V; (2)1.5A;(3)4.5、4.5W 11、如图,当开关闭合后,通电螺线管边的小磁针按如图所示方向偏转,则通电螺线管的a端为 极,电源的d端为 极;当图中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将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N、负、减弱 12、如图所示,是一根锰铜丝制成的软质弹簧,B是水银槽,槽内盛有水银,A的上端通过接线柱与电源相连,A的下端恰好与水银表面接触,开关S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 A弹簧伸长,灯持续发光 B弹簧上下振动,灯忽亮忽灭C弹簧缩短,灯熄灭 D弹簧静止不动,灯持续发光B 13、如图9-15,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可确定磁极甲、乙、丙、丁的极性依次是( ) A N、N、S、N B S、N、S、SC S、S、N、N D N、S、N、ND 14、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闭合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生电流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C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沿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D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导体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方向无关 B 15、下列对感应电流大小无影响的因素是()A线圈的匝数 B磁场的方向 C磁场的强弱 D线圈的转速B 16、要使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可采用的措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 囚绿记说课稿2 新人教版必修2
- 第5课 智能安防护安全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泰山版2024六年级上册-泰山版2024
- 2025合同样本:电子产品代理合同范本
- 电池厂原材料存储条件实施管理规定
- 8.1《荷花淀》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化肥厂化肥样品反馈细则
- 本册综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Level 3剑桥国际少儿英语(第二版)
- 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说课稿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1.2.1 早期国家与社会 说课稿
-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奇妙的爬行动物说课稿2 冀教版
- 四史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舞龙舞狮二级裁判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9.《复活(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翡翠玉石翡翠玉》课件
- 2025-2030中国成品润滑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保密警示教育典型泄密案例教育学习
-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申请表
- 乡村积分超市协议书
- 小学一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
- 电焊工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DB42-T 2051-2023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及保护界桩设置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