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消化器官肿瘤.ppt_第1页
4 - 消化器官肿瘤.ppt_第2页
4 - 消化器官肿瘤.ppt_第3页
4 - 消化器官肿瘤.ppt_第4页
4 - 消化器官肿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消化器官肿瘤 石法武博士 消化器官是指参与食物的消化 吸收和传输的器官 包括口腔 咽部 食管 胃 肝 胆 小肠 大肠 直肠 肛门 消化器官肿瘤是最见的恶性肿瘤 在世界范围内 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占全部肿瘤的30 左右 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中 消化器官肿瘤就有胃 肝 食管 结直肠癌四种 且位居第一 二 四 五位 在我国 消化器官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占全部肿瘤的50 消化器官的肿瘤多为实体瘤 属于放疗和化疗仅起中等或起很小作用的肿瘤 因此 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若手术已不能切除或切除达不到根治性治疗时 便可肯定再治愈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以后医院的任何治疗只能是减轻痛苦 延长寿命 一 食管癌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 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 因食管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男性多于女性 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超势 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 炎症与创伤 遗传因素以及饮水 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 食管癌的病因及阻断病因 喜食霉变食品 腌制食品 亚硝酸盐 饮酒 抽烟等预防及阻断 癌前病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林培中教授研究表明 服用维生素C后 发病率由79 下降到35 3 但在不服用维生素C组 癌的发生率却高达63 2 维生素C可以减少患癌的危险 服用维生素A衍生物及核黄素 维生素B2 癌变率分别下降了33 7 和19 食管癌 食管癌的症状主要表现 早期病人在进食大口干硬食物有轻微的硬噎感 食物停滞感 食管内异物感 胸骨后不适感或呑咽疼痛 食管癌手术后的食管重建 胃代替食管 返流性食管炎等结肠 横结肠 有菌 口臭等 二 胃癌 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占胃恶性肿瘤的95 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 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全国胃癌平均死亡率高达20 10万 男性高于女性 男 女约3 1 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 60岁 症状 1 早期胃癌70 以上无明显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 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 酷似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 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 泛酸 嗳气 恶心 偶有呕吐 食欲减退 黑便等 症状 2 进展期胃癌症状见胃区疼痛 常为咬啮性 与进食无明显关系 也有类似消化性溃疡疼痛 进食后可以缓解 上腹部饱胀感 沉重感 厌食 腹痛 恶心 呕吐 腹泻 消瘦 贫血 水肿 发热等 与胃癌发生相关因素 一 环境因素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率的明显差别说明与环境因素有关 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因素 食盐可能是外源性胃癌诱发因素之一 居民摄入食盐多的国家胃癌发病率也高 高发区居民每年摄盐量为9kg 而低发地区居民的摄盐量则为4 7 5kg 与胃癌发生相关因素 二 饮食因素 对比调查发现胃癌高发区的食物品种较单纯 而低发区的副食品种类多 新鲜蔬菜 豆类及动物蛋白的摄入量也多 表明胃癌与营养素失去平衡有关 另外 调查统计显示新鲜蔬菜进食量与胃癌调整死亡量呈负相关 可以认为新鲜蔬菜是一种保护性因素 新鲜蔬菜富含维生素C A和矿物质 维生素A与上皮再生和维持其正常功能有关 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盐在体内转化成致癌物质 与胃癌发生相关因素 三 遗传因素某些家庭中胃癌发病率较高 一些资料表明胃癌发生于A血型的人较O血型者为多 四 免疫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 可能机体免疫功能障碍 对癌症的免疫监督作用下降 在胃癌发生中有一定意义 与胃癌发生相关因素 五 癌前期变化所谓癌前期变化是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 这种病变如不予以处理 有可能发展为胃癌 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期状态 precancerousconditions 胃的癌前期状态 胃的癌前期状态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2 恶性贫血 恶性贫血患者中10 发生胃癌 胃癌的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5 10倍 3 胃息肉 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虽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 癌变率却为15 40 直径大于2cm者癌变率更高 增生性息肉多见 而癌变率仅1 4 残胃 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瘤称残胃癌 胃手术后尤其在术后10年开始 发生率显著上升 5 良性胃溃疡 胃溃疡本身并不是一个癌前期状态 而溃疡边缘的粘膜则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与恶变 6 巨大胃粘膜皱襞症 Menetrier病 血清蛋白经巨大胃粘膜皱襞漏失 临床上有低蛋白血症与浮肿 约10 可癌变 6 与胃癌有关的皮肤病 如黑棘皮病患者 半数以上的人有胃癌 皮肌炎患者 一年内90 以上的人会出现胃癌 7 有胃癌家族史者 胃癌 三 癌中之王 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全世界每年新发的肝癌约45 发生在我国的大陆地区 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又有增高的趋势 肝癌占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 农村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 肝癌起病隐匿 进展迅速 早期发现和诊断困难 通常在确诊后3 6个月死亡 所以常被称为 癌中之王 肝癌的人群分布 大量调查资料显示 肝癌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 40岁以下年龄组的肝癌发病率较高 而流行程度较低的地区 6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较高 即高发区肝癌多发生于青壮年 低发区多发生于老年 一般地区男性与女性肝癌患者之比2 1 高发区为3 1 肝癌常见的致病因素 一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世界卫生组织在1983年肝癌预防会议上指出 乙肝与肝癌有密切的 特定的因果关系 两者相关率高达80 1998年Beasley进一步指出 就全球而言 乙肝可能是75 90 肝癌的病因 他认为所有乙肝病毒携带者 如果生存时间足够长 不是其他原因死亡的话 最终将发生肝细胞癌 1987年WHO病毒性肝炎技术咨询组第三次会议提示 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中约40 日后将死于肝硬化或肝癌 消化器官肿瘤学 刘宝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二 黄曲霉素与肝癌1960年 巴西花生饼与英国10万火鸡死亡事件1961年 含20 黄曲霉素污染的花生饼30周内诱导大鼠发生肝癌中国大陆 黄曲霉素的分布图与肝癌分布趋势基本相同现在已证实 黄曲霉素是超剧毒物质 其致癌强度比奶油黄大900倍 比二甲基亚硝胺高75倍 三 饮水污染与肝癌中国大陆1972年大规模调查发现 肝癌发生率与饮水的关系如下 饮用宅沟水 塘水 灌溉沟 河水 井水 四 微量元素与肝癌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 维生素E 维生素B2以及硒的人群容易得肝癌 五 其它因素营养不良 遗传 精神创伤 吸烟 酗酒等 正常肝细胞 肝癌细胞 结肠癌 大肠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近二十年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并以发病率低的发展中国家上升更为明显 20世纪40年代 美国大肠癌中直肠癌占55 结肠癌上45 到了60年代 结肠癌上升到77 而直肠癌占23 结肠癌 结肠癌的发病与生活习惯 饮食方式有明显关系 改进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长期饮酒 肥胖 动物脂肪摄入多 少食纤维性食物 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年龄在40岁以上 有慢性肠道疾病及精神刺激 肿瘤家族史者患肠癌的危险增加 而摄入粗纤维素 维生素A C及新鲜蔬菜多的人群肠癌危险性降低 另外 研究发现 在高危人群中补充钙也能降低肠癌发生率 直肠癌与结肠癌在病因 癌变机理和地区分布都相同 两者统称为大肠癌 四 直肠癌 直肠癌 肿瘤转移示意图 癌症早期症状二十种1 原因不明的消瘦 无力 上腹无规则的疼痛 食欲下降 特别厌食肉类食品 2 非怀孕和哺乳的妇女 有乳头流水或能挤出液汁 3 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 颈部或腹部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 4 干咳 痰中带血 胸闷胸痛 久治不愈 5 中年以上的妇女 性交后阴道有少量出血 或平时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 或是停经后数年又来月经 白带明显增多 6 不伴腹痛的逐渐加深的黄疸和上腹包块 7 肝脏肿大的速度较快 并伴有肝区疼痛 8 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血尿 9 皮肤溃烂长久不能愈合 10 黑痣突然增大 同时伴有灼痒 破溃 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发脱落 11 反复发热和顽固性的牙齿出血 皮下出血和进行性贫血 12 反复出现的不明原因的高热 13 口腔粘膜 或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上出现白斑 而且迅速扩大和灼痒不适 14 进行性双下肢无力 感觉异常 动作失调或伴大小便有时失禁 15 无明显外力作用所致的股骨和肱骨等大骨的骨折 16 进食吞咽时胸骨后有异物梗塞感 刺痛感或自觉食物通过缓慢 17 鼻塞 经常少量鼻出血或鼻涕中常带血丝 伴有偏头痛 头晕 耳鸣和颈上部耳垂下方前后部位摸到肿大淋巴结 18 大便习惯改变 或腹泻和便秘经常交替出现 或大便常带脓血 或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