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用药护理.ppt_第1页
中医用药护理.ppt_第2页
中医用药护理.ppt_第3页
中医用药护理.ppt_第4页
中医用药护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用药护理 一 煎药用具 一 合适器具砂锅 瓦罐 陶瓷罐为佳 搪瓷类 玻璃器皿次之 二 禁忌器具铁 锡 铜 铝 中药汤剂的煎煮 一 水质洁净 矿物质少为原则多用自来水 井水 蒸馏水或纯净水自来水不应现接现煎 最好先接在盆中静置一定时间 以减少其中所含的氯 井水煎药宜放置一段时间 以便沉淀后除去其中的杂质 保证药物煎煮质量 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二 煎药用水 注意 头煎用凉水或凉开水 不可用开水煎药 二 水量 煎药的水量一般应根据药物的性质 吸水量的大小 煎煮时间 治疗所需药量等因素决定 第一煎 头煎 加水至高出药面2 3厘米处 第二煎 返渣再煎 加水至高出药面0 5 1厘米处为宜 二 水量 平均每1克药加水约10毫升 具体加水量可依照药材吸收量的大小而定 一般将全部用水的70 加到第一煎中 余下的30 留待第二煎用 注意 花 叶 全草类药物 加水量要适当增多些 矿物类 贝壳类药物 加水量稍减 煎药过程中 不可频频加水 更不可把药煎干 药煎糊后 不可服用 也不可加水再煎 三 煎前泡药 以花 叶 草类为主的浸泡20 30分钟 一般复方汤剂浸泡30 60分钟 以根茎 种子 果实类为主的浸泡60分钟 用冷水泡药 不可用水洗药 浸泡时间不宜过久 火候 煎药温度高低 文火 小火慢煎武火 大火急煎 注意 解表类 清热类 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 防药性挥发滋补药文火久煎 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四 煎药火候与时间 原则 先武后文 根据药物和疾病性质决定 煎药时间 煎药时间从水沸时开始计算 五 特殊药物的煎法 1 先煎将质地坚硬的介壳或矿物质类的药物打碎后先煎一段时间 再纳入其他药同煎 如磁石 牡蛎等矿物质和贝壳类药物 有效成分不易煎出 需先煎 川乌 附子等药 其毒性较强 久煎可降低其毒性 需先煎 2 后下是将气味芳香借挥发油取效的药物 为防其有效成分挥发 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前5 10分钟放入再其他药物同煎的煎煮方法 如薄荷 白豆蔻 藿香等3 包煎如蒲黄 海金沙等因药材质地较轻 煎煮时易漂浮在药液面上 或成糊状 不便于煎煮及服用 车前子 葶苈子等药材较细 又含淀粉和粘液质较多的药 煎煮时容易粘锅 糊化 焦化 辛夷 旋覆花等药材有毛 对咽喉有刺激性 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 4 另煎如人参等贵重药物宜单独煎 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 造成浪费 5 烊化将胶质类或黏性大且易熔的药物 单独加温溶化或置于刚煎好的去渣药液中 微煮或趁热搅拌 使之溶解 如阿胶等胶类药 容易粘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 既浪费药材 又容易熬焦 宜另行烊化 再与其它药汁兑服 6 冲服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及竹沥等汁液性药物 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 一 煎药时药液溢出 使火源熄灭 导致煤气泄漏 甚至煤气中毒 如用明火煎药 武火时应有专人守护 直到转为文火才能离开 最好根据煎药时间调好闹钟以提示关火 二 有毒的药物先煎时间不够 药物未能解毒 引起中药中毒 应及时抢救 或者后下药物煎煮时间过长 药物有效成分挥发导致失去药效 应取另一剂重新煎 三 使用电子炖盅煎药可能出现电路故障 故煎药前做好器具安全监测 六 中药煎煮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一 服药时间 服药 一般药 宜在进食前后30分钟服用 急性病者可随时多次给药 生精润燥 清暑解热药 不拘时顿服 饭前服药 滋补药宜饭前空腹服用 健胃药 饭后服药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 消导药 定时服药 平喘药发作前2小时 截疟药发作前3 5小时服 月经不调药在月经前3 7天服 睡前服药 安神药宜睡前半小时服用 泻下药宜入夜睡前服用 病情严重者 可不拘于此 应酌情给药 清晨服药 驱虫药 峻下逐水宜清晨空腹服用 催吐药宜清晨 午前服用 二 服药频率 一般服法 一般汤剂一日一剂 分2 3次服用 间隔4 6小时为宜 急症 高热和危重病人可酌情每日服药2 3剂 或遵医嘱 小量频服 呕吐病人和小儿患者宜少量多次服用 二 服药频率 不拘时服 病在口腔 咽喉宜缓慢频服或随时含服 不拘量服 对发汗 泻下 催吐等 服药剂量不必拘泥 一般以中病即止为宜 定时服用 丸剂 散剂 膏剂等中成药 按说明 三 服药温度 一 温服温服是指将煎好的汤药放温后服用 或将中成药用温开水 酒 药汁等温热液体送服的方法 一般汤剂均宜温服 一些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 如乳香 没药等宜温服 注意 1 汤剂放冷后 要温服时 应再加热至沸 放温后服用 2 不应舍去沉淀部分而只服清液 二 热服 热服是指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 或将中成药用热开水送服的方法 寒证宜热药热服 真热假寒证宜寒药热服 以减少病人服药格拒 回阳补益药 发汗解表药 活血化瘀药 透疹药等宜热服 三 冷服 冷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 或将中成药用凉开水送服的方法 热证宜寒药冷服 真寒假热证宜热药冷服 止血 收敛 清热 解毒 祛暑等汤剂宜冷服 四 服药饮食禁忌 一般忌口服药期间 凡属生冷 油腻 辛辣 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应忌食 特殊忌口服发汗药后 忌服醋及生冷的食物 服补药后 忌食浓茶和萝卜 服清热凉血药及滋阴药忌辛辣 温燥之品 五 口服中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