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石拱涵加固方案.doc_第1页
高填方石拱涵加固方案.doc_第2页
高填方石拱涵加固方案.doc_第3页
高填方石拱涵加固方案.doc_第4页
高填方石拱涵加固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填方石拱涵加固方案文章编号:10099441(2008)11003102高填方石拱涵加固方案口口谢寿平(贵州省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贵州贵阳550008)摘要:结合都新公路改扩建工程,对高填方处旧石拱涵的病害情况进行了分析.经采用内套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关键词:高填方;石拱涵;内套;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加固中图分类号:u457文献标识码:B引言贵新公路于2001年全线建成通车,其中都匀至新寨段为二级公路.随着贵州省路网规模的形成,该段道路的通行能力成了贵州南出口交通运输的瓶颈,为此通过技术改造使其达到高速公路的标准.在设计调查中,发现某石拱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下沉,错位,漏水等病害,需进行加固处理,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的方法进行加固.在实际施工中,建设单位组织专家对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加固方案.根据旧涵的实际情况及地质地形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加固方案,首先对原涵基础进行注浆处理,再直接在原石拱涵内增设钢筋混凝土圆管.l病害产生的原因(1)地基承载力不足.虽然采用了碎石垫层分散荷载,但仍产生了不均匀沉降.该石拱涵填土高度为1O.96m,跨径2.0m,经设计计算,涵洞基底最小应力为500kPa,而实测该涵地基承载力仅为400kPa,地基承载力明显不足,造成涵台不均匀下(3)终压.第3阶段终压是消除缺陷和保证面层有较好平整度的最后一步.由于终压要消除复压过程中表面遗留的不平整,因此,沥青混合料也需要有较高的温度.终压通常使用静力双轮压路机并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结束时的温度不应低于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的70,应尽可能在较高温度下结束终压.(4)碾压作业规则.为保证各阶段的碾压作业始终在混合料处于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碾压作业应遵循以下规则:由下而上(沿纵坡和横坡);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初压和终压使用双轮压路机,碾压时驱动轮在前,从动轮在后;后退时沿前进碾压的轮迹行驶;压路机的碾压作业长度应与摊铺机的摊铺速度相平衡,随摊铺机向前推进;当天碾压完成但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应停放施工设备;压实成型的沥青面层在完全冷却后方能开放交通.(5)横向接缝的碾压.横向接缝的碾压是工序中的重要一环,应先用双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必要时在摊铺层的外侧应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应主要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人新铺混合料的宽度20cm,每碾压1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约20e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面层上碾压为止.然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6)纵向接缝的碾压.压路机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同时碾压新铺混合料1015cm,然后碾压新铺混合料,同时跨过已压实路面l015em,将接缝碾压密实.3结语以上从施工机械方面阐述了沥青路面不平整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但是,施工机械最终还是要由人来驾驶和使用的.因此,在不断提高施工机械性能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提高机械使用人员的素质,强化施工管理,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作者简介:李幽铮(1975一),女,四川蓬溪人,讲师,工程师,硕士,1998年6月毕业于桂林工学院建筑工程专业,南京工业大学工程项目管理硕士,现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收稿日期:20081013(编辑盛晋生)建材技术与应用11/2008?3l?沉.(2)填土压实不够,土压力较大.在高填土下,涵洞洞身主要承受的荷载是填土自重和土压力,汽车活载效应较小.若填土压实不足,土体本身不能形成自拱,填土自重全部落在涵身上,形成较大的土压力,加之涵台基础采用M7.5浆砌片石分离式基础和碎石垫层的形式,在外力的推动下,涵底铺砌开裂隆起.(3)涵洞砌筑质量差.经检测,砌体砂浆不饱满,整体性差.2加固方案2.1注浆加固该涵洞涵台向涵内隆起,突出,涵台砌石破碎且基础下沉,拱圈开裂多处已贯穿整个涵洞.为了防止涵洞裂缝的进一步扩散,先对涵洞基础,台身及拱圈四周采用M30水泥浆进行灌浆补强,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加固.2.2套管加固从该涵洞病害产生的原因及现状来看,采用高压灌浆进行加固.考虑到涵洞开裂严重,地基承载力不足,加之该涵洞进出口段需达到拼接路基宽度的目的,路基加宽后荷载会发生变化,存在较大的隐患.所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来加固该涵洞.此方案不破坏原涵的整体性,施工时间快,方案较为理想.在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涵加固的设计阶段,本着加固后仍能满足排洪要求的原则,首先详细调查了该涵洞的洪水位,用泾流法计算其设计流量.经测绘,该涵洞汇水面积为0.85km,运用流量公式计算得:Q=4.92m/s.该流量需要过水面积为1.98m.经核实,该涵洞原设计主要考虑了排水,故孔径较小.涵洞加固后,实际过水面积为1.77m,基本上能满足泄洪要求.3施工3.1裂缝处理(1)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用干硬砂浆堵塞裂缝两侧,每条缝预留5个压浆孔,自上而下压注M30水泥砂浆,注浆压力为2MPa,使裂缝充填密实.(2)用同样的方法对基础,涵台及拱圈其他部位进行压浆处理,保证注浆体密实填充碎石垫层和涵背填土,使基础,涵台及拱圈形成固体.3.2施工(1)为了确保涵洞安全,应按原涵洞沉降缝分段设置钢筋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结构参考公路桥涵设计手册一涵洞设计.(2)设置垫石精确控制标高,使每个节段的管涵沿原涵洞流水纵坡在同一轴线上.(3)由于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管每个节段长度为1m,所以,按每安装两节管道浇注混凝土1次,施工第1节混凝土管道时,沿原涵洞进口(或出口)沉降缝处开始安装,封闭与原涵洞空隙的一端安装第2节,精确定位后半封闭另一段作为施工段.由于管涵与原涵之间的最小空隙只有25cm,填料及振捣较困难,所以,采用泵送c25混凝土混凝土直接浇注.在混凝土施工时,应从两侧拱脚向拱顶延伸,并振捣密实.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涵洞浇注与其他构造物的浇注同时施工,使搅拌的混凝土能得到合理利用.(4)采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施工其他节段.(5)施工至原涵沉降缝时,采用2em厚的环氧砂浆做封闭处理.(6)为了防止套拱与原拱圈之间出现空隙而造成接触不牢,在拱顶位置每隔50em预留压浆孔,压注M30水泥浆,直至压满为止.4对今后高填土涵洞设计的建议(1)对高填土涵洞的不同填土高度,应进行专门的受力计算和设计.(2)对于承载力较差的非完整岩石和土质地基,应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基础.(3)为了避免产生偏土压力,涵位应选在两侧填土对称且尽量正交的位置.参考文献:1顾克明,苏清洪,赵嘉行.公路桥涵设计手册一涵洞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2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公路设计手册一路基(第2版)M.北京:人民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