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耳林经营的科学方法.docx_第1页
菌耳林经营的科学方法.docx_第2页
菌耳林经营的科学方法.docx_第3页
菌耳林经营的科学方法.docx_第4页
菌耳林经营的科学方法.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菌耳林经营的科学方法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县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广大林农朋友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作为食用菌生产主要原材料的阔叶林资源却越来越少,逐渐成为制约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许多林农朋友的自留山经过连年的采伐,有的成了林相残败的疏林地,有的则杂灌丛生,更有严重的成了“秃子山”。那么,如何做才能科学合理地经营管理菌耳林,充分发挥菌耳林林地效益,提高菌耳林原料的产量,最终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 低质低效菌耳林的成因1、不适当的采伐和乱砍滥伐 正确的经营采伐可以提高林分的质量和林地的总产出量。但有的林农的采伐目的单纯是为了获得合乎一定规格的木材,这样常常是将林分中活力强、质量好的林木伐掉,并且常常是过度采伐。留下的是多是畸形的,不成材的树木。严重影响到林分的下种和更新,造成林分的退化。许多林农在采伐林木时图省事方便,不注意保护幼树,砍一棵树破坏一大片。或者是在山上过度放牧,收集树叶集肥,造成林地生产力的降低。2、不正确的经营方式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在我县的发展,许多林农不顾自身实际条件,特别是资金,劳力等等的限制,盲目扩大代料食用菌生产量,管理不善、烧袋、杂菌感染等等,造成了大量菌耳料的浪费。菌耳林经过连年的采伐而不及时更新,树蔸失去了再生能力,目的树种消失殆尽,形成许多林相残败的杂灌林、疏林地。3、由于土壤瘠薄造成的低质低效林 主要是一些石漠化地区和紫砂岩地区,因为岩石裸露,未完全风化,成土母质少,土层薄,矿物质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低,使得林木生长不良,栎类等乔木林矮化成灌木林。这类林分大多密度大,其他藤本植物和杂灌多,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二、 低质低效菌耳林的改造方法分析低质低效菌耳林的形成原因,可以看出,形成低质低效菌耳林的原因很多,有自然因素,有技术因素,更多的则是由于人为的破坏,而形成了不同状况的低效林分。为了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发挥菌耳林的效益,必须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造成菌耳林低质低效的主导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才能凑效。1、 重新造林 此种方法适用于由于反复砍伐或者大强度的砍伐造成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或者是多代萌生杂灌林。由于反复砍伐,阔叶林失去再生能力,目的树种消失或者极少,其他灌木处于主导地位,林地失去再生和更新能力,只能重新造林。造林前,应该进行清林整地,清除妨碍造林生产的杂灌和采伐剩余物,清林中要注意保留目的树种幼树。清林宜采用沿等高线带状清林方式,保留2米,砍除1米或者2米的方法,以免造成水土流失。然后进行整地,可以沿等高线带状整地、或者块状整地。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阔叶树种进行造林,如栎类、栓皮栎、麻栎,枫香等。可以用植苗造林或者直播造林方法,每亩保留400株左右。也可以混交马尾松,但是混交比最好低于30%。2、 平茬复壮 此种方法适用于经过多次反复择伐而形成的次生阔叶林。虽然林分每年的生长量很少,但是目的树种还具有再生能力,并且分布均匀。方法是于当年11-12月份,按照2米的间距,沿等高线砍伐,砍伐宽度宜保持在1-2米,树蔸高度保留5-10厘米,并尽量保持砍伐面的平整,具有再生能力的树蔸每亩保持250个以上,对于不足的地方和林中空地进行补植造林。砍伐后的林分盖度应不低于50%。第二年6-7月要对树蔸萌条进行除萌,经过一到二次除萌,每个树蔸保留1-2个生长良好的优势枝条。3、 补植补造 提高密度这种方法适用于由于砍伐造成的目的树种很少的疏林地和采伐迹地。保留剩余的生长良好的树木,通过补植补造提高林分密度,提高林分产量。根据林地实际情况,可以是带状,也可以是块状,进行清林整地造林。造林后密度宜保持在400株左右。4、 疏伐改造 封禁林地 此方法适用由于岩石裸露、土壤瘠薄、缺水少肥引起的低质低效菌耳林。这种林分往往由于立地条件差,本应是乔木树种的阔叶树矮化成灌木林,树干低,密度大,林木由于生长不良而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措施是通过疏伐改造,伐除生长不良的,没有培养前途的双干木、断梢木、弯曲木,以及枯死木,清除有害的藤本植物和多余的杂灌木,调整林分密度,扩大保留木的营养和生长空间,促进快速生长,从而提高林地生产量。改造时要坚持砍劣留优、砍弱留强、砍密留稀、控制强度、分布均匀、保护幼树的原则。改造方法可以是块状,条状,也可以是群团状,应根据林分具体情况确定。疏伐后的林分盖度应不低于60%。改造结束后应该进行封禁,制止各种破坏,以恢复地力,提高林分产量。三、菌耳林的培育管理及利用1、菌耳林的培育管理 从菌耳林改造结束到采伐利用,应该每年对菌耳林进行必要的抚育管理。主要措施有:一是在幼林期要进行除草割灌,主要是在林分郁闭前。在林分郁闭前,每年5-8月进行一到二次的除草割灌,有条件的可以在生长期施肥一到二次,促进林木生长。二是对于萌生林,在幼林期要注意除芽和除萌,阔叶林大多萌芽力强,及时清除多余的萌芽和萌条,能够保障幼树充足的养分供给。三是对于郁闭后的林分,一般在5到6年以后,要对林分进行生长伐和透光伐,以改善林分光照,提高地温,促进枯枝落叶分解,从而提高地力和促进林木生长。林木在5到10年期,林分密度宜保留在每亩300到400株左右,当林木胸径达到6厘米以上时,就应该进行整枝抚育,密度宜保留在200到300株每亩。2、菌耳林的采伐利用 根据食用菌生产的特点,菌耳林从造林到采伐利用,分实生林和萌生林,一般要经过8到15年的生长。因此,对于林农来说,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菌耳林的采伐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确定合理的食用菌年生产量。我县食用菌生产以家庭生产为主,林农要根据家庭劳力、经济状况和农活生产量合理确定每年食用菌的生产量,一般家庭每年应保持在3000-5000袋左右,最好不宜超过8000袋。二是确定合理的菌耳林采伐量。首先要坚持的是每年的采伐量不应超过菌耳林的生长量。林农要根据菌耳林面积、现有可采伐林分蓄积量和菌耳林的生长周期,合理安排每年的菌耳林采伐量。一种方法是平均分配法。根据菌耳林生长周期,将现有菌耳林面积平均分配,坚持每年采伐一部分林分面积,并及时更新造林。以保证每年都有相对平均的菌耳林可以采伐利用。另一种方法是择伐。就是每年只采伐达到要求的林木,或者是一定的高度或者是一定的粗度,而保留幼树和生长正旺的林木。每年采伐量在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