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_教学设计3_第1页
与妻书_教学设计3_第2页
与妻书_教学设计3_第3页
与妻书_教学设计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妻书 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林觉民的事迹。2积累相关的文言词汇。3体会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的表现手法。4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5尝试评价林觉民及其选择。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涤荡人心的爱的宣言书。烈士舍一己之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操令人潸然泪下。阅读本文,一是要把握文章的感情,尤其对妻子儿女的挚爱之情,“无情未必真豪杰”,体会烈士的良苦用心;一是要学习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的表现手法。第一课时,旨在熟悉课文大意,了解时代背景,反复朗读课文感情充沛的文段;积累字词。第二课时,欣赏文章动人的情感;分析表现手法;评价其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多媒体展示鲁迅答客诮一诗,师生共同赏析,导入课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於菟,虎)点评:古往今来的大豪杰、真英雄都离不开一个“情”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觉民这篇用生命和鲜血写就的千古“情”文与妻书。二、作者、作品、背景知识1课文背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本文作者林觉民是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2作者简介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与妻书是林觉民烈士在起义前三天的三月二十六日(阳历四月二十四日)夜里写的,原书共两封,一封是给他父亲的,内容仅云:“不孝儿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唯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这里所选的一封是写给他夫人陈意映女士的,信里充满了牺牲一己,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3孙中山在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中对本次起义的评价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三、快速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并指导学生积累字词。(具体内容参见设计一相关部分)2课堂上口头完成课后练习四。3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典故。(参见设计一相关部分)四、梳理情节脉络,整体感知课文(打乱课文原有段落重新排列)第1段,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第2段,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第34段,抒发全文中心的前半部分“吾至爱汝”的感情。(这一部分主要回忆夫妇生活中的数事。所追忆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说明自己本不愿因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说明自己“至爱”妻子,怕妻子担受不起沉重的悲痛。)第5段,抒发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卒不忍独善其身”而为天下人谋永福。第6段,希望妻子透彻了解遗书的意思,也就是全文的中心“吾意”。五、课堂小结或概述课文内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铁骨铮铮的革命者,同时也是一个情意绵绵的丈夫;为革命理想而一往无前,却又始终放不下心爱的妻子和儿女。真是世上少有的奇男子一个!或许,正如鲁迅说的,“无情未必真豪杰”,真正的英雄,从来都是有情之人,对家庭、对亲人、对国家的爱,是他们永不倦的动力。六、布置课后作业1反复朗读课文;圈划文中抒情性的句子,体会烈士情深。2任选一个角度,评价林觉民。第二课时一、课文导入听童安格演唱的歌曲诀别导入课文。夜冷清独饮千言万语/难舍弃思国心情/灯欲尽独锁千愁万绪/言难尽诀别吾妻烽火泪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二、讨论:如何看待林觉民和文中体现的感情?参考一: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的本色:对革命的忠诚,对爱情的执著,个人幸福和全民幸福的统一,个人的革命豪情和儿女之情的完美结合。参考二:理性地看待林觉民的爱情观和革命观。不能为了一切高而远的目标,不顾实际地牺牲自己所有的幸福。三、课后作业布置1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从陈意映的角度,给林觉民写一封信。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写一篇评论。为林觉民塑像的蒙羞而羞这是一件发生在林觉民故乡福州的事件,一个省会城市,为了改建一个公园,毁掉了一座据说已经不甚美观的林觉民塑像。两年来,塑像的残部,一直废弃在一座公厕旁的杂草丛中,“塑像的脸部完好,目光坚毅地看着前方;而它的胸膛以下的地方则被烧出一个空洞,空洞里是烂树叶、荔枝壳等一些废弃物”。而“因为上厕所要花3角钱,所以许多人把小便撒在烈士头上”。还有什么比这更能叫人羞愧难言的?林觉民,这位25岁为辛亥革命献身的黄花冈烈士,他那荡气回肠的与妻书,凡读过高中的人都不会忘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这就是他临刑前留给世人的肺腑之言。他“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和家庭的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了后人拿什么来纪念他?特别是烈士故乡的福州人,用什么来表达应有的敬意呢?花草树木是美的,但先驱的精神和灵魂应该更美;想不到福州的公园却容不下他,一个“水文化”的城市雕塑,就有十足的理由取代了烈士的塑像。少一个塑像,并不会削弱烈士的伟大;真正的丰碑,留在青史里,矗在后人的记忆中。要拆就好好地拆,何止于毁而弃之,且弃在公厕旁的乱草中?斯人已逝,音容犹在,如此糟践,纪念没了,只剩下亵渎!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不堪入目的一幕,竟能在福州延续了整整两年。两年来,有多少福州人经过这里,他们何至于什么感觉都没有?更有甚者,是谁,把自己的良知与血性,都混在了污辱先驱的垃圾与便溲中?最后,是一个退休工人向媒体作了通报。此前,决定拆毁塑像的领导呢?指挥公园改建的干部呢?此后,负责环境卫生与城市管理的人员呢?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