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1、 耐久跑。2、篮球。教学任务1、 发身耐久跑体素质和跑的能力。2、 教学比赛,巩固已学技术和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技术。部分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次数时间开始部分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准备部分二、准备活动。、扩胸运动、振背运动、体侧运动、肩绕环运动、踢腿运动、腹背运动、膝关节运动 、踝腕关运动、压腿运动、跳跃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分钟基本部分三 、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耐久跑 (第 1 次 课 13 分钟)(一)动作名称:变速跑(二)教学任务:发身耐久跑体素质和跑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途中跑在上下肢动作协调的情况下,着重注意后蹬,前摆的动作,跑的平稳,轻松自然和呼吸正确。(四)教学重点:途中跑的步频和步幅。(五)教学难点:在步频加快的情况下,不减步幅。(六)教学手段: 后蹬跑过一定距离的实心球(或白线)。 均匀速度跑60100米。 加速跑6080米。 匀速跑6080米+加速跑2040米。 变速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跑的距离)。 游戏:十字接力。 (七)教学组织:分组练习。 (八)教学安全: (九)易犯错误:动作不清楚, (十)纠正方法:反复练习。 十三分钟基本部分3、球 (一)动作名称:半场篮球赛 (第 1 次 课 12 分钟)(二)教学任务:教学比赛,巩固已学技术和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技术。 (三)教学要求:合理运用技术。(四)教学重点:使用反弹传接球时机。(五)教学难点:使用反弹传接球时机。(六)教学手段: 半场人盯人防守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是在篮球比赛中由进攻者转入防守时,全队有组织地迅速退回后场,在半场范围内进行盯人防守的一种全队战术。它是篮球运动中各种防守战术的基础。(七)教学组织:分组进行练习, (八)教学安全: (九)易犯错误:时机掌握不好。 (十)纠正方法:多找机会配合。十二分钟结束部分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一) 放松运动: 手臂放松 腿部放松 (二)小结本课:(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分钟场 地 器 材:练习密度预计:30 %运动 量 预测:1。6 150 140 130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行业专利技术布局与创新方向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市场新型业态与跨界融合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市场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优化
- 2025年征信考试题库:征信风险评估与防范信用报告试题
- 嵌入式系统用户指南设计规范
- 容灾备份预案报告
- 家电维修规范指南及操作手册
- 品牌社群中消费者经验分享行为对社群忠诚的影响:基于多维度视角的实证剖析
- 传染病防控传染链控制制度
- 提高用户粘性的网络营销报告
- 2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变电工程土建专业)
- 中级卷烟包装工(四级)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下(简答题汇总)
- 福建省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题库
- SMT与DIP工艺制程详细流程介绍
- 管理者角色认知与转换课件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全册整套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政策评价-卫生政策分析课件
-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物体的速度及加速度(含逐差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