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保荐机构被处罚信息.doc_第1页
2011年保荐机构被处罚信息.doc_第2页
2011年保荐机构被处罚信息.doc_第3页
2011年保荐机构被处罚信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标准起步 跳跃式发展山亭区农田水利建设掠影张乃禄1983年11月15日,在枣庄市的版图上新出现了一个县级区,名字叫“山亭”。它概括了这里的地貌特点,又寓意人们美好的愿望,希望这里的山峰亭亭玉立,山清水秀,人民富裕。新建的山亭区,由原齐村区北部和原滕县东部山区的14个乡镇组合而成,面积1017.8平方公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百米以上的山头1234个,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2个山头,是名符其实的纯山区。建区后的第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经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确立了“高标准起步,跳跃式发展”的治山治水工作思路,坚持“综合治理、规模治理、配套治理、科学治理”的原则,带领全区人民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十几年来,虽然党政领导班子换了几届,但治山治水决心没有变。如今这里已经旧貌换新颜,改变了山区的落后面貌。一山,是山区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建区伊始,区党政领导班子就因地制宜地做出了治山治水规划,按照全区的统一规划和部署,深入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人民战争。你看那漫山遍野,红旗招展,劳动号子,此起彼伏。这里丁丁当当的锤击声响成一片,那里隆隆的开山炮震撼着山谷。呼啸的寒风难以压倒热气腾腾的劳动场面,硕大的岩石按照人们的意愿从山坡上滚滚而下,一双双劳动大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不少民工手被钢钎震动和石块磨出了鲜血,脸被刺骨的山风镀成了紫红色,这些他们全然不顾,一心想着赶任务、抢进度。在开山起石、堵坝垒堰的日程表上,几乎都是天天、月月、年年超额完成任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愚公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卓绝的治理,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日的花果山。截止到1995年底,山亭区新增和改善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443平方公里,栽植水保林20万亩,造经济林36万亩,果树保有量达4000多万株,人均近百株。通过坡改梯田,新增耕地面积7万多亩,完成这些工程总投资1亿多元,投工5000万个,搬动土石300多万立方米。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十几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山亭区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先进扶贫区县”的光荣称号,农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和省级新闻单位,相继作了连续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自1990年以来,全国有20多个省(市)的130多个县(区)来这里参观考察。江西省赣南地区的一位县领导干部十分感慨地说:“完成这么艰巨复杂的工程,要付出多少血汗呀!”二水,对惜水如油的山区来说更是珍贵的。“有女不嫁山里郎,打水还要到他乡,肩膀磨破鞋走烂,哭死孩子跑死娘”。流传在山亭的这则谚语,从一个侧面概述了这里的社会现状,不少山村青年找不上对象,冯卯乡的独古城,一个不足200户的村庄,竟有40多个男光棍。山亭区缺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这里属季风型大陆气候,年降水量极不均衡,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76%,而农作物需水的春秋季却很少降水,春旱秋旱十年九遇。再加上山地贫瘠不耐旱,庄稼难有好收成。二是山亭区地质条件复杂,沿石种类多,断层多,保水性能差,地下水位深,地表拦蓄储量少(漏水),给山亭治山治水增加了难度。面对“滴水贵如油,天天为水愁”的缺水现实,山亭区的历届领导班子和广大群众,不断摸索治山治水规律,总结治山治水经验,学习外地做法,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拦、蓄、截、挖、借、调”的综合治理措施,下定决心与天斗与地斗,“宁可苦干,不可苦熬”。他们冬顶寒风夏冒酷暑,在国家的扶植下,历经十几载,硬是在川谷、山涧中,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58座,塘坝200多座,拦蓄水量达1.4亿立方米,常年沉睡于地下的水,伴随着机泵的节奏,灌溉着久旱的大地,从近千个井管中喷涌而出,流进了充满生机的田野,送进了村庄的千家万户。到1995年底,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28万亩;到1996年底,全区327个村庄(24.1万人),村村通了自来水,历史性地解决了生活用水困难。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山亭区的工农业生产日新月异,用水量也在增加,地下水超量开采,地表水不断告急。形势的发展,要求治山治水更科学更合理,要拿出新的举措。他们在加大拦蓄地表水的同时,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新技术,目前节水灌溉新技术已推广近千亩。为了补充地下水的不足,在主要河道上又推广兴建了百余座低水头拦蓄回灌工程。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缓解山区水资源的匮乏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山亭区人民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大办农田水利,已经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昔日的羊肠小道,如今变成了环绕山区的宽敞公路,水泥路、柏油路、沙石路连着城区,连着干线,连着乡镇和村庄;昔日闭塞的山村,如今安上了程控电话,吃上了自来水,电灯代替了过去的煤油灯;山村学校由昔日的土屋子土台子变成了现在宽敞明亮的设备齐全的教学基地;区乡医院、卫生院亦大大改观,山区人民的卫生健康状况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座座幽雅的农家小院传出的阵阵丰收笑语,反映了山区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步一步向着小康之路迈进。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已布满了苹果、桃子、板栗、山楂、黄梨等十几种果树,因山势而布局,就地域而成园。春天,花香四溢,草长莺飞,美不胜收;秋天,漫山遍野,果实累累,香飘十里。到1995年底,山亭区干鲜水果年产量达到8.87万吨,粮食年产20.07万吨,油料1.27万吨,水产品9800吨。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