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人口.doc_第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人口.doc_第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人口.doc_第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人口.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课题:必修二:人口与环境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课时:1课时编写人:张红杰时间:2009.10一【课标要求】-启航要有明确的指示灯,让我们点燃它吧! (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2)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知识梳理:一、人口增长模式 1、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及特点归纳: “高高低”模式特点生产力水平“高低高”模式特点分布国家“低低低”模式特点分布国家 2、地区分布:发达国家为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 3、主要的人口问题:(问题、影响、措施) 4、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人口的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的结钩不合理。人口的素质较低。人口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二、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巩固练习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1.甲市可能是A 西宁B.延安C.上海D. 广州2.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B. C. D.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3-4题:(08全国1)198219902000总人口(万人)351677010-14岁()35.2714.638.515-64岁()58.3683.1590.3965岁及以上()6.372.221.11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该城市是A.南京 B.深圳C.西安 D.沈阳图1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07年015岁、1565岁、6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图1图25未来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6图2为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国处于B年份 B乙国处于A年份 C丙国处于C年份 D丁国处于D年份7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明显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 )A高速的经济增长 B特定的人口政策 C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 D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89题。8M、N两国属于AM发达国家、N发达国家BM发达国家、N发展中国家CM发展中国家、N发达国家 DM发展中国家、N发展中国家9判断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图1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1完成1011题.10.19512000年,该国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11.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下图中甲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乙为该区域人口密度和人口合理承载力情况图,读图完成12-14题。12该区域最主要环境问题是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13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A人口密度超过该地区合理承载力 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为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14下列有关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小于人口合理容量B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C人口合理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D人口合理容量是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15.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材料二:我国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左图)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右图).(1)我国人口负担最轻、最佳的时期是 年前后;(1分) (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年(1分)(3)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