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5题(2018新课标I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D【解析】种群的S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正确;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B正确;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种内竞争较大,增长量相对较小,密度小的,种内竞争相对较小,增长量相对较大,导致产量最终可能相同,C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达到最大,个体之间的斗争最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也越强,D错误。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样方法既可用来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又可用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B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体现出群落存在垂直结构C果园生态系统养鸡会延长食物链,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的过程【答案】A【解析】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丰富度常用样方法,A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的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分布,而不是指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布,B错误;果园生态系统养鸡会延长食物链,增加生物的种类,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的过程,D错误。1理清调查种群密度的2种方法(1)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适用条件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者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2)样方法误差归纳未做到“随机”取样。未找到“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导致数量“过密”或“过稀”。未对“多个”样方取平均值。样方边线上的个体未做到“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而是全部统计。(3)标志重捕法误差分析调查值比实际值偏高原因一:标记个体不易重捕。原因二:标志物在调查期间脱落。调查值比实际值偏低原因一:标志物对个体会产生伤害,导致个体易被捕。原因二:标志物过分醒目,导致个体易被捕。2区分种群增长的“2”类曲线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前提条件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无环境阻力)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有环境阻力)增长模型增长率和增长速率K值无K值有K值提醒:种群数量增长中的两大误区(1)误以为“”就是增长率。指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Nt/Nt1)。根据NtN0t,可得t年后的种群数量。而增长率指一段时间结束时种群数量相对于初始种群数量的增加部分占初始种群数量的比例,种群增长率(NtNt1)/Nt1Nt/Nt1Nt1/Nt11。(2)误以为增长率就是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数目,增长率是一个比值。3生态系统中的易错点(1)10%20%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2)流经各营养级的总能量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或“储存”。(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能量利用率a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b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c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种群数量介于K/2和K时,其增长速率在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不会影响演替的方向【答案】C【解析】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特征,A错误;种群数量介于K/2和K时,其增长速率在下降,但是种群数量仍然在增加,其年龄组成仍然是增长型,B错误;蚜虫、跳蝻的活动能力较弱、范围较小,因此它们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C正确;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错误。2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答案】D【解析】由图甲可以看出:b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增加速率最大;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图乙代表衰退型年龄组成,而c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此时种群仍表现为数量增加。在b点时捕捞鱼类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增长,在d点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获量最大。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3福寿螺引入我国后迅速蔓延,种植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水稻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试验。下图是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福寿螺与水稻为捕食关系,可用样方法调查福寿螺卵块的密度B在6月中旬7月中旬,幼年期福寿螺大量被捕食导致卵块数量明显下降C在89月份福寿螺的出生率较低,导致福寿螺的种群密度降低D放养中华鳖能有效抑制福寿螺种群数量的增长【答案】B【解析】福寿螺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福寿螺卵块的密度,A项正确;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不捕食幼年期福寿螺,B项错误;据图可知,在89月份福寿螺的卵块数量较少,说明福寿螺的出生率较低,可导致福寿螺的种群密度降低,C项正确;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进而降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从而导致福寿螺出生率的下降,达到抑制福寿螺种群数量的增长,D项正确。4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第1年笫5年第10年第15年第20年物种a510200物种b12533物种c01386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第11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升高然后再降低B第12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C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答案】D【解析】表中只列举了3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据此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A错误;第120年内,物种c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B错误;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适应环境,C错误;第1015年内,由于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的遮盖,物种a获得的光照较少,因此不能适应环境而逐渐消失,D正确。5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由于植被茂盛、物种独特,登岛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物种发展到现阶段是初生演替的结果B研究人员的到来可能会影响该岛屿的群落演替C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D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丰富度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可知,火山喷发后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正确;人类活动会影响该岛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正确;该岛屿处于太平洋深处,与世隔绝,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不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丰富度增加,D正确。6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垂直带海拔(m)3 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10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答案】D【解析】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气候不同引起的结果,A错误;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不是一个群落的内部空间上的配置,而是许多不同群落的垂直分布,B错误;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动物的垂直结构,所以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C错误;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如光照、温度)有关,D正确。7美洲热带的切叶蚁只吃它们用叶子碎片“种”出来的真菌A;真菌B会攻击并毀坏切叶蚁的菌圃;种生活在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产生抑制真菌B生长的抗生素:这种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根据上述信息,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切叶蚁单一的食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生物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C切叶蚁和真菌B的种群数量相互制约D切叶蚁和放线菌互惠互利,共同进化【答案】B【解析】美洲热带的切叶蚁只吃它们用叶子碎片“种”出来的真菌A,其单一的食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生物群落包括该地区所有的生物,而题干中只有切叶蚁、真菌A、真菌B、放线菌等少数生物,B错误;一方面真菌B会攻击并毀坏切叶蚁的菌圃,另一方面一种生活在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产生抑制真菌B生长的抗生素,这种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说明切叶蚁和真菌B的种群数量相互制约,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切叶蚁身上的放线菌能够分泌抗生素抑制真菌B的生长,减弱真菌B对切叶蚁的菌圃的攻击,同时放线菌主要靠切叶蚁独特的腺体分泌物生存,说明切叶蚁和放线菌是互惠互利,共同进化的,D正确。8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树线以上即为高山灌丛和草甸。近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增加,下表是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与该生态变化描述相符合的是植被厚度指数00.51.01.52.02.53.0树线上升幅度(m)1006020150.200A树线之上和之下植被分布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树线上升过程中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C臭氧层的破坏造成气候变暖从而影响树线移动D树线上升幅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与种间关系无关【答案】B【解析】树线之上和之下植被分布不同是因为海拔高度不同,由于地形的起伏造成光照、温度、水分等不同,因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树线上升过程中,树木增多,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B正确;温室效应是CO2过量排放造成的,而不是臭氧层破坏,C错误;树线上升幅度受到植被厚度指数的制约,即树线上升幅度受种间竞争关系的制约,D错误。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表中是B、A、E种群的能量(单位:J/hm2a),下列针对图表的分析中错误的是BAE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8.91085.51085.151087.441077.251077.18107A种群A粪便中的能量为3.4108J/hm2aB种群E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7105J/hm2aC若种群D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种群E的数量也会减少D依图表信息不能计算出能量从种群A到种群E的传递效率【答案】C【解析】种群粪便中的能量等于摄入量同化量,A正确;种群E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等于同化量呼吸量,B正确;若种群D的数量大量减少,种群E仍可从A中获得能量,且所处的营养级别由原来的第三、第四级降为第三级,得到的能量增加,因此E的数量不会减少,C错误;表格中种群E的能量既来自种群A,也来自种群D,并且E从种群A、D获得的能量比值未知,因此不能算出从种群A到种群E的能量传递效率,D正确。102007年5月下旬,太湖无锡水域发生严重水华现象,水体发绿发臭,对渔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下列关于此次生态灾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成此次生态灾难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B从生态因素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外因,藻类大量繁殖是内因C此次事件将对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D在湖水中投放虾、蟹等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水华现象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水华现象主要是由于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增加而导致的富营养化现象,A错、B正确;水华现象将导致该水域的生物大量死亡,对其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C正确;在湖水中投放以藻类为食的虾、蟹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11某岛屿植被茂密并栖息着大量的红嘴鸥。为打造红嘴鸥旅游品牌,计划在岛上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改种红嘴鸥喜居的树种,并增设大量人工设施,改善岛屿的居住环境。若此计划得以实施,则A物种丰富度增加,红嘴鸥种内斗争加剧B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C物质循环加快,实现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D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抵抗力稳定性增加【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计划在岛上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改种红嘴鸥喜居的树种”,这将导致物种单一,物种丰富度下降,A错误;由该计划可以看出,人类改变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也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正确;能量流动的特征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流动,C错误;从题中信息可以看出,通过改造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营养结构变得简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实施与管理》课件
- 小学舞蹈团队活动方案
- 《黄山的云海课件语文A版》
- 《化学误差理论》课件
- 烟草包装设备的快速更换技术考核试卷
- 聚己内酰胺纤维应用考核试卷
-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 粮食仓储农业废弃物利用考核试卷
- 塑料零件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考核试卷
- 纺织原料企业的生产计划与调度考核试卷
-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 房地产质保期内《维修管理办法》
- 设备润滑保养制度(4篇)
- 肝脓肿诊断与治疗
- 2024年药理学阿司匹林课件:全面解析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 航空维修发展前景分析
- IBM-顺丰集团孵化业务管理体系指导手册-2014
- 晕血晕针的应急预案
- 导航信号抗干扰
- 桌面推演应急演练方案脚本
- 婚房布置合同(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