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综述.doc_第1页
贫血的综述.doc_第2页
贫血的综述.doc_第3页
贫血的综述.doc_第4页
贫血的综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贫血症的文献综述 林晓丽【摘要】:“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容积的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症,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其患病率相当高,随着对它的研究的日益深入,现就研究它的症状和发病覆盖率、分类、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进展进行的出以下的综述。【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2011级药学【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出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血红细胞性贫血、再生性障碍贫血、地中海贫血、发病症状、发病覆盖率、贫血的分类、发病机制、贫血的诊断、贫血的治疗方法【引言】Anaemia is a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affecting both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major consequences for human health as well 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occurs at all stages of the life cycle, but is more prevalent in pregnant women and young children. In 2002,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IDA) was considered to b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1).一、 贫血的概述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容积的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2)二、 贫血的人口分布(table3.1)和发病率以及受影响人数表(table3.2)(1)1、Population coverageAlmost the entire population was covered by survey data or regression-based estimates, since all countries except for one had an estimate.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covered by survey data was high for preschool-age children (76.1%) and pregnant (69.0%) and non-pregnant women (73.5%), but lower for school-age children (33.0%), men (40.2%), and the elderly (39.1%) (Table 3.1). By WHO region, the coverage was highest in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lowest in Europe. Based on this population coverage, it was decided that there were insufficient data in school-age children,men, and the elderly to generate regional estimates.Table 3.1 Population coverage (%) by anaemia prevalence surveys (national or subnational) conducted between 1993 and 2005 WHO region PreSACa PW NPW SAC Men Elderly AllAfrica (46)b 74.6 (26)c 65.8 (22) 61.4 (23) 13.2 (8) 21.9 (11) 0.0 (0) 40.7Americas (35) 76.7 (16) 53.8 (15) 56.2 (13) 47.1 (9) 34.3 (2) 47.6 (1) 58.0South-East 85.1 (9) 85.6 (8) 85.4 (10) 13.6 (3) 4.1 (2) 5.2 (1) 14.9Asia (11) Europe (52) 26.5 (12) 8.3 (4) 28.0 (12) 9.3 (3) 14.1 (3) 8.0 (2) 22.9Eastern 67.4 (11) 58.7(7) 73.5 (11) 15.5 (6) 27.5 (6) 3.2 (3) 84.3Mediterranean (21) Western 90.4 (10) 90.2 (8) 96.9 (13) 83.1 (7) 96.2 (10) 93.3 (6) 13.8 Pacific (27)Global (192) 76.1 (84) 69.0 (64) 73.5 (82) 33.0 (36) 40.2 (34) 39.1 (13) 48.8a P opulation groups: PreSAC , preschool-age children (0.004.99 yrs); PW , pregnant women (no age range defined); NPW , nonpregnant women (15.0049.99 yrs), SAC , school-age children (5.0014.99 yrs), Men (15.0059.99 yrs), Elderly (60.00 yrs). b N umber of countries in each grouping. c Total number of countries with data, no figure is provided for All since each country may be partially covered by some population groups, but few countries have data on all 6 population groups and no countries have data for women 5059 yrs of age. Table 3.2 Global anaemia prevalence and number of individuals affectedPopulation group Prevalence of anaemia Population affectedPercent 95% CI Number (million) 95% CIPreschool-age children 47.4 45.749.1 293 283303School-age children 25.4 19.930.9 305 238371Pregnant women 41.8 39.943.8 56 5459Non-pregnant women 30.2 28.731.6 468 446491Men 12.7 8.616.9 260 175345Elderly 23.9 18.329.4 164 126202Total population 24.8 22.926.7 1620 15001740三、贫血的分类、贫血的症状、疾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1、贫血的分类: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血红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性障碍贫血 缺铁性贫血 【概述】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症状】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当铁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有乏力、易倦、头晕、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症状。【发病原因】目前认为在IDA 的病因中最重要的是食物搭配不合理、体重增长迅速( 如婴儿期和青春快速发育期) 、经血过多、妊娠、频繁供血、持续超强度训练、长期使用阿斯匹林等。另外, 无论有无上述因素存在, 都应反复作大便潜血检查, 以确定有无胃肠道失血因素存在(3) 。【治疗方法】如果达到诊断IDA 的标准,建议补充铁剂治疗,尽快改善症状。如果仅仅诊断ID,可先饮食治疗。补充铁剂是治疗小儿IDA 重要而有效的措施。部分铁吸收不良和丢失铁过多的患儿,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铁剂的种类很多,一般以口服无机铁盐最为经济、有效,方便易行,且二价铁盐比三价铁盐更易吸收。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含铁量为20。为方便婴幼儿服用,多配制成2.5硫酸亚铁合剂,其中含铁量为5 mg/L。富马酸铁含铁量33,干糖浆含铁量3.3,另外常用的还有葡萄糖酸亚铁(含铁12)、琥珀酸亚铁(含铁35)和右旋糖苷铁等。(4)若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胃肠道正常解剖部位发生改变而影响铁的吸收,可用铁剂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是最常用的注射铁剂,首次给药须用0.5ml作为试验剂量,1小时后无过敏反应,可给足量治疗,第一天给50mg,以后每日或隔日给100mg,直至总需量。注射用铁的总需量按公式计算:(需达到的血红蛋白浓度-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0.33患者体重(Kg)。(5) 失血性贫血【概述】急性失血后贫血是快速大量出血引起的贫血;慢性失血后贫血是由于长期中度出血所致的小细胞性贫血。如见于慢性胃肠道疾病(例如消化性溃疡或痔疮),泌尿系或妇科的慢性出血. 【疾病机制】由于骨髓的储备有限,贫血可因任何一种大出血而引起.这种出血可能由于大血管自发的或外伤性的破裂或切口,动脉受病理性损害的侵蚀(例如消化性溃疡或肿瘤)或正常止血功能障碍而引起.其后果直接取决于出血时间的长短和出血量的多少.突然丧失血容量的1/3可能是致命的,但如果是24小时内缓慢地出血,即使达到血容量的2/3,也可能没有这种危险.症状是由于血容量突然减少及其后的血液稀释使血液的携氧能力下降而引起.【治疗方法】即刻治疗包括止血,恢复血容量和治疗休克.输血是唯一可靠且迅速恢复血容量的方法,适用于有血管性虚脱危险的严重出血.血浆是目前最令人满意的临时的血液代用品.临床试用能运输氧气的化学制剂(主要是高氟化学制剂)已取得一定的成功.输注盐水或葡萄糖只有短暂的疗效.绝对休息,经口补给液体(只要能耐受)以及其他治疗休克的标准方法都可使用.随后的治疗要补充因出血而丧失的铁。 溶血性贫血【概述】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果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贫血”,较少见;常伴有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疾病机制】一、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膜的缺陷。 (二)血红蛋白结构或生成缺陷。 (三)红细胞酶的缺陷。 (四) 血型为O的女性与非O型男性产下的孩子 二、红细胞外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外部的缺陷,通常是获得性的,红细胞可受到化学的、机械的或物理因素、生物及免疫学因素的损伤而发生溶血。溶血可在血管内,也可在血管外。 【治疗方法】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概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因缺乏维生素B12或(和)叶酸所致。孕前或孕中缺乏维生素B12或者叶酸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疾病机制】1、缺乏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贫血的病因 (1)摄入量不足(2)需要量增加 (3)吸收饿运转障碍2、缺乏叶酸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原因 (1)摄入不足(2)需要增加(3)吸收不良 (4)药物作用(5)代谢障碍 【治疗方法】治疗包括:去除病因;注意休息,多食肉类仞物才新鲜花绿叶蔬菜,以增加维生素B12和叶酸摄入量;补充维生素和叶酸;前者第周肌内注射500-1000微克连续数周(2-4周),以后每个月肌内注射500-1000微克,后者第天15-30毫克口吸取,2-4周为一疗程。 地中海贫血【概述】地中海贫血(在香港叫链状细胞性贫血)按照受累的氨基酸链来分类,主要有地中海贫血(链受累)和地中海贫血(链受累)。也可按照一个或两个基因缺损来分为轻型或重型地中海贫血,海洋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多见于黑人(黑人中25%至少有一个基因缺陷),地中海贫血多见于地中海地区或东南亚。 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报道,以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等省区发病率较高,在北方较为少见。【疾病机制】若夫妻为同型地中海型贫血的带因者,每次怀孕,其子女有1/4的机会为正常,1/2的机会为带因者,另1/4的机会为重型地中海型贫血患者,因此,在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方面,这是非常重要的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概述】伴有胃酸缺乏和脊髓侧柱、后柱萎缩,病程缓慢;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病理变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变化主要为红骨髓的脂肪化,也就是说原来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被脂肪所取代,取代的数量越大则贫血越严重。根据起病缓急、病情轻重、骨髓破坏程度和转归等,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分布和发病率】在中国经部分地区调查,每10万人中有1.87 2.1人发病,与日本报道的发病率相近。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急性型与慢性型病例的比例为14.6。据调查,平均死亡年龄延长,病死率下降,患病率增高。【预防和治疗方法】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住房要通风。忌服合霉素、氯霉素、磺胺类、退热止痛片等抑制骨髓的药物。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较好疗效,一般用药2个月即自觉症状好转,血象有较大幅度恢复,服药半年可显著好转。四、贫血的诊断贫血的完整诊断,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探讨病因、确定贫血性质和治疗效应验证诊断。为此,在临床上需从如下三方面去考虑。 1、 探讨病因 贫血尤其是大失血是大失血性贫血,其病势急剧,甚至几分钟、几小时即可危及动物生命,必须及时查明失血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争取时间,作进一步治疗。在探讨病因上,必须紧紧围绕认识贫血的窗口粘膜色彩变化情况加以分析。 粘膜急剧苍白的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失血,检查体表有无大创伤和大血管破裂,若没有,则要怀疑有无内出血。立即作胸、腹腔穿刺,若穿刺液呈血样,即可能是肝、脾或胸、腹腔大血管破裂。条件许可,也可用X线进行胸、腹腔透视观察有无内出血,不可丝毫迟疑,贻误诊断和治疗。另一种是粘膜急剧苍白伴有明显黄染,可能是溶血,注意有无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和体温反应,如出现血红蛋白血症并伴高热的,可能是感染性溶血性贫血,其提问正常或低下的,则可能是溶血毒物或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若粘膜逐渐苍白,应从三方面去分析。一是粘膜逐渐苍白,病程缓长、可能是营养性贫血或慢性失血性贫血。二是粘膜逐渐苍白伴黄染,可能是慢性溶血性贫血,如铜中毒、铅中毒。三是粘膜逐渐苍白伴出血倾向和反复感染,则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2、确定贫血性质 宜从红细胞的大小入手,可先粗略地观察血片上的红细胞直径,若多数小于5um,或红细胞大小不均,可能是缺铁性贫血,进一步测定血清铁盒作骨髓铁染色检查。若血清铁含量降低,骨髓细胞外铁盒铁粒幼细胞稀少或缺失,可确定为缺铁性贫血,再查缺铁的原因;若血清铁、骨髓细胞外铁和铁粒幼细胞都增多,则可能是维生素B6缺乏所至。如红细胞直径以大于5um的居多,则可能是大细胞正色素性或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进一步测定血浆维生素B12含量,取得佐证。 3、验证诊断只要对贫血的病性判断准确,原因清除,通过除去病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