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6《田忌赛马》教案3 浙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6《田忌赛马》教案3 浙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6《田忌赛马》教案3 浙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6《田忌赛马》教案3 浙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6《田忌赛马》教案3 浙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6田忌赛马教案3 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2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讥讽”等词语。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基础知识1.生字忌 嫉妒、憎恨:猜忌。怕,畏惧:顾忌。禁戒:忌酒。败 战争或竞赛中失败(与“胜”相对):胜败乃兵家常事。讽 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讥讽、讽刺、嘲讽蔑 小;轻:蔑视。无;没有:蔑以复加。赢 胜:输赢。获利:赢余。2.要求会写的词语:猜忌 轻蔑 赢利 讥笑 讥讽 反唇相讥 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得意洋洋 目瞪口呆 转败为胜 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 文章语言简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两次赛马过程中,同样的马匹,只是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就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比赛结果,这其中的奥秘值得分析。同时,文章对齐威王、田忌、孙膑都有一定描写,恰当的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孙膑能使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所在。2教学重点:了解孙膑究竟是如何使田忌转败为胜的。3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从而感悟孙膑的足智多谋。4教学突破点: 从两次比赛截然不同的结果入手,分析是什么原因使同样的马匹调换了出场顺序后,就改变了比赛结果。从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四、教法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了解我国古代的赛马吗?你知道赛马不仅体现了马的实力,还体现了人的智慧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田忌赛马。(二)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读准“膑、蔑”的读音。(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事件。(四)小组研究学习赛马过程。自由读文:1找出文中具体写赛马过程的段落。2赛马过程可以概括为几部分?(初赛失败、孙膑授计、再赛胜利)小组成员讨论学习,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五)课后作业:收集智慧小故事,课上交流。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你们知道了什么?2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却是一败一胜,产生什么问题? (二)学习第一次赛马:1指名读描写第一次赛马的段落。一边听,一边想,自己能读懂什么?可以用序号在书上标记,使思维更具条理。2小结:你能试着像体育节目播音员那样把这次比赛介绍给大家吗?3指名口述这次比赛,学生互评。(三)学习第二次赛马:1边读边思考:从这段描写中又知道了什么? 2请学生补充板书,并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3分析“强”与“调整顺序”的关系。“明明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强,可只调换了一下出场的顺序就转败为胜”,你有什么疑问吗?4自读第二部分,再找找更关键的原因。(找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一句)5分析理解这句话(1)请学生拿出自己事先做好的六匹马的学具,试着摆一摆,想想假如六匹马一块儿跑,将是怎样的结果?(请学生通过动手,尝试理解“快不了多少”。)(2)请一学生摆放马与马之间快不了多少的位置关系。6.理解三句话的联系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四)学习第二段(孙膑献计)过渡:作者用精练的文笔描写了两次赛马的过程,又用精彩的对话再现了孙膑献计时每个人不同的神态,不同心理,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既适于表演,又适于朗读,你们想怎么学? 1朗读和表演都应把握人物的心态,看看初次比赛后,三个人各是什么样的神态,用文中的词概括出来:田:垂头丧气 齐:得意洋洋孙:胸有成竹(相机理解这几个词)2在把握人物的心态基础上,练习朗读或表演。3台下学习依据课文中的描写评价演出。(相机进行语言训练)4找一找齐威王失败的原因。(五)总结:从两千年前的这次比赛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六)作业如果齐威王在第二次比赛中有所警觉,是否还会出现其它的比赛结果呢?请同学们回去试着摆一摆,画一画。五、板书设计田忌赛马(第一局)(第二局)第一场:上上下上第二场:中中上中第三场:下下 中下场场失败转败为胜善于观察,准确分析,合理安排六、资料索引与精华人物简介孙膑 田忌孙膑(?前316年),其本名不传,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在今山东鄄城人,汉族。孙武后代。身长七尺约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银雀山出土,有一万一千余字。田忌,生卒年不详,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初期齐国名将。田忌以田齐宗族的身份作齐将,他很赏识孙膑的军事韬略,向齐威王举荐孙膑,威王任孙膑为军师。田忌在孙膑的谋略和协助下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16田忌赛马教案4 浙教版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孙膑巧用计使田忌先败后胜的故事。说明要办好事情,应对主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也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节),主要写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失败了。第二段(第二节至“那就来吧”),写孙膑帮助田忌准备再赛。第三段(从“一声锣响”至完)写孙膑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办法,二比一胜了齐威王。教学目标:1.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教学重点: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解决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2.“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是孙膑计策制定依据,学生容易只理解为这是田忌误以为挖苦之言;3.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解决的方法:运用设疑、讨论法。教学用具:彩色图画六匹马,黑、白各三匹,并注明:上、中、下三个等级。部分板书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理解内容1.揭题板书(可课件出示)。指导书写“忌”字。2.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孙膑、田忌、齐威王;赛了几次?怎样赛的?结果怎样?)(板书)3.同样的马,两次的比赛结果却截然相反。你有什么疑问吗?(第一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了?第二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4.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做的马,演示两次比赛的经过,说出失败或胜利的原因。)5.指名演示,填充图表,指导理解两句话。(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6.假设:(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2)如果要进行第三次比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这样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上;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黑板连线)7.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以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二、角色朗读,升华认识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尤其是田忌、齐威王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语气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启发说出理由)三、课外练习,巩固认识查找孙膑、田忌的有关故事资料,讲给同学们听。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孙膑 智 智高高田忌第一次(输)齐威王第二次(赢)第二课时一、教学要求1.联系实际,理解课文。从田忌两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2.熟读课文,分析内容。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3.学懂课文,掌握生字。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疑惑、轻蔑、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词语注释扫兴: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在课文中是写田忌缺乏再赛的信心。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在课文中是说田忌此时连好朋友的诚挚帮助都错误地理解了。疑惑:怀疑不解的意思。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主意,有打算。在课文中,是说孙膑经过对主客观情况的分析,已有转败为胜的策略和把握。讥讽:用尖刻的话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或某种表现。课文指齐威王嘲笑田忌赛马输了。表现出齐威王骄傲自满的弱点。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的意思。文中指齐威王只凭马力不善智谋的盲目骄傲。目瞪口呆:眼睛直盯着不动,嘴说不出话来。形容齐威王吃惊而发愣,觉醒过来为时已晚了。4.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大意。第二课时:逐段讲读、深入理解,把握中心思想。第三课时:研究写作方法,如何表达中心思想。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过程:1.解题入手,理清脉络,感知全文。(1)主要写什么?(赛马)(2)“田忌赛马”是写谁和谁赛马?(3)课文怎样写赛马的经过?比赛的结果怎样?(4)教师边提问边板书2.分段讲读【第一段】首先放手让学生根据板书自读课文,然后提问:(1)田忌为什么都失败了?体会“垂头丧气”是写田忌一败涂地的情绪。(2)你认为田忌要怎样才能赛过齐威王?组织学生议论,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学习第二段。【第二段】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讲解体会三个人的对话。提问:(1)孙膑是根据什么安排出场顺序的?(2)孙膑想出的比赛方法是什么?板书设计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后,帮助学生理解孙膑是在观察赛马的同时,认真分析,从中找出取胜的可能性。突出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的好品质。(3)齐威王为什么失败?讲解描写齐威王情绪变化的语言,指出他盲目骄傲自满,只凭马力、不善智谋。孙膑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安排了田忌赛马的出场顺序才取得胜利的。(4)齐读最后一小节后,启发思考:第二次比赛,马还是原来的马,田忌为什么能战胜齐威王?让学生统观全文从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的原因是“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来领会以强赛的方法不当,必然要失败。孙膑的赛法是在不同等马出场顺序上想出最佳方案帮助孙膑准备再赛。最后田忌按着孙膑的指点,终以二比一战胜了齐威王。(5)从田忌第二次与齐威王赛马的胜利,你认为孙膑是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分析、全面思索、多谋善断的人)(6)说说你还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7)教师总结: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是智力的比赛,不是力量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智慧的胜利,齐威王的失败是不善于动脑思考的失败。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总结后完成全部板书。3.通读全文,每读一段后说出段意,读全文后明确本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三、提示(一)讲读重点:1.全文抓住“赛马”这一线索进行讲读。2.第一段抓住赛马失败的原因讲读。第二段抓住再赛转败为胜的原因讲读。第三段抓“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一句讲读。同时讲清比赛方法。(二)教法建议:教学时,可以围绕“赛马”这条主线抓住三个“顺序”安排教学步骤:1.抓情节发展顺序。紧扣题目,从田忌的角度,理清“初赛失败”“孙膑献策”“再赛胜利”三个层次,使学生明确课文是按“田忌赛马”的故事情节发展顺序记叙的。2.抓马匹对应顺序。根据“初赛失败”和“再赛胜利”的原因理清出场顺序,使学生明确马匹对应顺序的改变才转败为胜的。3.抓再赛胜利的输赢顺序。根据马匹对应顺序、理清输胜胜的顺序。明确田忌是在孙膑赛马的巧妙策略下的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