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津田家炳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2017级高二下期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丰年和降雨的卦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2.吕氏春秋慎势中记载:“先王之法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 强化中央集权制 d. 解决权位的继承与分配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燕,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符合这一描述的历史时期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4.孟子告子载:“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位;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 西周初期实行分封 d.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5.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但在荆州熊家冢楚之王陵(东周时期)的遗迹中清理出一处六匹马驾一车的遗迹。这说明( )a. 楚王生活奢侈腐化 b. 楚国军事实力超强 c. 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6.诗经大雅公刘载:“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下列各项与材料中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c.“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d.“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7.尚书洪范(后附亡书序)说:“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这里所说的“诸侯” 臣服于商王朝 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 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a. b. c. d.8.中国古代强调“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为婚姻(顾称两性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 b. c. d.9.贵族的基本特点是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社会力量。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生存条件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政治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10.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11.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教制度12.谭嗣同一针见血地指出“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毛泽东也强调“百代皆行秦政治”。谭嗣同、毛泽东的观点( )a. 都强调了贵族政治世代相传 b. 都肯定了秦朝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c. 都对秦朝的政治制度推崇备至 d. 都认为君主专制是古代政治的本质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 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 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 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 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是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14.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 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 表明科举制度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 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 反映出科举考试失去人才选拔功能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b.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c. 宋太祖制钱谷,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d. 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16.根据马克思韦伯等人的研究结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君主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三公九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内阁制 d. 军机处17.根据明史杂俎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问大臣:“天下谁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有的说功臣名就。朱元璋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到说“畏法度者快活”时,他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 其他大臣的回答不科学 b. 朱元璋用人标准混乱 c. 万钢强调对专制君权的服从 d. 其他大臣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18.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惟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这一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中央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d. 丞相权力日渐削弱19.一个公民是一个士兵、一个法官,并且还是政府会议中的一个分子,他所有的公共职务要亲自去做,不能用代表,必须亲自发言与投票。以上生活观说明了古雅典( )a. 所有人必须参军保卫城邦 b. 法官大多数来自下层公民 c. 公民享有较为充分的民主权力 d. 公民大会时每人必须发言20.梭伦说:“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有优势。”梭伦改革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 废除债务奴隶制 b. 设立陪审法庭 c. 组成四百人会议 d.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21.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雅典明确禁止雅典公民同外国人结婚 b. 雅典传统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c. 同外国人结婚的公民不能担任重要官职 d. 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22.悉尼胡克在历史中的英雄中写道:“假如我们给英雄下一个这样的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由于英雄往往拥有极高声望,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人提防英雄的关键措施是( )a. 设立公民大会 b. 成立五百人会议 c. 实行陶片放逐法 d. 轮流执政和抽签选举23.阅读下列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依据表格,不能反映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问题是( )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方式程序罪名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怠慢神灵、蛊惑青年a. 民主范围狭窄 b. 雅典社会衰落 c. 国家权力滥用 d. 参政方式简单2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 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 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 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25.“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作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也开始占有大总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 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 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 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自然法的灵活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二 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性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续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候之子孙,则当涂(途)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仕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故忠贤隽秀者,咸出于是。 杜佑通典选举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选官依据什么样的标准?(2分)(2)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材料二的选官依据有了什么样的变化?(4分)(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种选官制度?(2分)其弊端是什么?(2分)(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影响。(6分)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 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进行,元朝地域不断扩大。忽必烈即位初期临时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公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等的合法权利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四 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典,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但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此后,先后编订了风宪宏纲、大元通制、大元圣政国朝典章、至正条格等法典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及其他方面上都有种种不平等规定。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在帝国建立和地方管理方面,罗马与元朝有何相似之处?(4分)在行省权力的运用方面,罗马与早期的元朝有何不同之处?(4分)(2)根据材料三、四回答,在法律形式的演变方面,罗马和元朝有何相似之处?(4分)在法律的运用对象方面,罗马法与元朝的不同之处?(4分)28.(18分)民主与法制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古希腊以其卓尔不群的民主著称于世,古罗马以其博大精深的法律而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利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子享有参政权利。材料二 第三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卖身为奴或杀死。第八表 毁坏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态复仇“毁伤其形体”。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必须偿还300阿斯罚金;如被害人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九表 不得为任何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第十一标 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请回答:(1) 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2分)其民主有什么局限性?(2分)(2)据材料二,概括当时是如何保护贵族利益或平民利益的?(8分)(3)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形态、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分析导致古希腊和古罗马辉煌成就差别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50分)1-5 bdccc 6-10dacab 11-15bbdcd 16-20bcccd 21-25bcbdb二、非选择题(50分)26.(16分)1、依据血缘、门第(2分);2、注重品行(2分)、才学(2分);3、九品中正制(2分);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权,垄断官场(2分);4、扩大了官吏,稳固了统治基础(2分);引领了好学读书风尚(2分);为国家选拔了不少优秀人才(2分)27. (16分)1、相同点:都通过对外战争建立帝国(2分);都实行行省制(2分); 不同点:罗马行省是常设机构,有实权(2分);早期的元朝行省是外派机构,无实权;(2分)2、相同点:都是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