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方案.doc_第1页
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方案.doc_第2页
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方案.doc_第3页
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方案.doc_第4页
地下室顶板模板支撑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洲置业有限公司中洋现代城1、2、3#楼1#、2#、3#楼板模板支撑方案一、 编制依据 1、 中洋现代城1#、2#、3#-楼工程全套施工图纸;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4、 中洋现代城1、2、3#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 工程概况中洋现代城是海安现代化的豪华住宅小区,奔驰品质。1、2、3#总建筑面积30164平方米,位于焦港河与江海路交汇处。其中1#楼高30层,东邻焦港河,南邻江海路,地理条件优越,是目前海安层次最高,配置齐全的标致性建筑。2#、3#楼为框架结构,1#楼为剪力墙结构;三、材料选择(一)、材料木胶九合板1.8mm厚,4080木方,木方是以东北落叶松计算,容许应力以120/计。482.7脚手钢管做横担和支撑。脚手钢管玛钢扣件重量1.25,容许应力600/。(二):荷载计算:砼板重:0.252500625/ 活荷载: 200/ 总计: 825/ (三):方木截面特征: 方木面积A408032 截面抵抗矩W48/642.6回转半径r0.28961.734 截面惯性矩阵 I48 170(四):方木应力复核长细比验算100/1.73458110长细比满足要求,无需应验算(五):截面强度验算:8250.25206MmaX1/80)2600.9232300-m 2300/42.654110(强度满足要求) 1.横担钢管抗弯复核:一:钢管截面特征 钢管净截面面积A3.14(2.4)-(2.13) 3.8I3.14/4(2.4)4 (2.13)4 9.89 4 w3.14/4(2.3)-(2.13)4/2.4 4.11 r9.89/3.81.61 钢管计算长度: 90 长细比计算 90/1.6155.9150 钢管弯矩计算:Mmax(4)-1/244764-m 3220/4.117841700 满足要求 竖向钢管应力计算N2060.844659钢管计算长度:层高为3.9m,板厚0.25m,地下室净高为3.6m,中间加一道水平横管,计算时作为固定端.固计算长度为1.8M。压杆长细比计算:180/1.61111.8150满足要求压杆强度验算: 659/3.81731700查表0.52压杆稳定验算:659/0.523.8332.81700满足要求大梁支撑应力复核:荷载计算: 恒载 0.30.852500637.5/m活载0.320060/m 大梁横担钢管弯矩:Mmax6980.50.186282-m6282/4.1115281700安全系数不足,从安全考虑在梁中间加一道钢管支撑大梁支撑钢管应力复核 698/3.80.5223531700稳定无需复核,在中间部位加一道横拉杆和一道扫地杆。作为钢结构节要求。(见图1)四、材料要求(1)胶合板、楞木、钢管、扣件等材料规格尺寸和强度、耐水性能、耐热性能应能满足混凝土成型或清水模板的要求;(2)胶合板、厚度应15;(3)模板用楞木规格为4080,并应平直,用于清水混凝土的模板楞木应压刨;(4)柱、墙、梁模板拉接螺栓直径不应小于14,螺杆设置间距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5)所有模板应提前一天涂刷水性隔离剂备用;五、施工要求1:(1)模板在施工前,钢筋工程、专业设备安装预留预埋等必须经甲方现场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相关资料及验收手续签署齐全后方可进行模板工程施工;(2)柱、墙,梁、板模板外侧的竖向、水平楞木接头应相互错开;图一(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4)楼层后浇带部分板及梁下的模板及支撑应考虑后拆,在楼层梁板模板大面积拆除时,后浇带部分板及梁下模板不得拆除,直至后浇带混凝土封闭,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5)梁、板支撑立杆采用直接接头接长的,除按要求设置纵、横向水平拉杆外,必须在接头部位设置纵、横向拉杆,以控制接头处的弯曲变形;2.现浇柱模板(1)柱模板在安装前必须在己浇筑的楼面上弹出柱轴线、柱中心线、柱边线、柱模校准线(距柱边线200);并通过校核对角线检查其柱距或开间方整度;(2)柱模在安装前应在结构平面以上100的柱角主筋上焊接井字型10定位钢筋;(3)柱根部四周在楼面混凝土施工时应专人负责槎平,柱模板下端贴20宽15厚的海绵条;混凝土浇筑前,采用混凝土中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50厚接浆,防止“烂根”;(4)柱模板在安装前,必须将柱根部水平施工缝凿毛、清理,压力水冲洗干净,经监理和甲方现场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柱模板;(5)柱模板应分片安装,每片柱模板的外侧面沿高度方向弹出中心线,安装和二次校正时,必须按中心线进行对中校正;(6)柱模的竖楞应压刨,在边角处的竖楞必须垂直紧靠边角,柱模竖楞50100,间距不应大于150;(7)边长大于500(含500)、直径大于400的柱模沿高度方向的套箍间距,2500以下不得大于350,2500以上不得大于500,最上一道应紧靠浇筑顶面,最下一道应紧靠柱根部结构平面以上100处;(8)独立柱应先行支模浇筑,楼面(或底层地面)设置短钢筋或钢筋环固定柱模板的斜向支撑,每边两根斜向支撑,设置或预埋的钢筋环距柱的距离为34柱高,利用钢筋环和花兰螺丝校正模板和二次校正柱体;多柱同时支模时,相邻柱子间设置构架支撑系统;(9)柱先行浇筑时,柱顶标高为梁底标高下200,梁、板结构模板施工时另做柱头模;(10)柱截面尺寸大于600的中间应设置不小于14的对拉螺栓,垂直间距不大于500,水平间距不大于300;且套箍螺栓必须紧固、紧固程度一致;(11)柱模在混凝土浇筑完毕时,必须由模板工长、质检员进行二次校正,并做好二次校正记录,确保柱垂直度和平面位置;(12)框架边角柱、边梁角模板除竖向加强外,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必须由混凝土工长、质检员、施工员根据边角中线进行边角复核校正。(13)基础地下室底板和地下室外墙的导墙阳角及导墙附柱模板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检查其模板的方整度,模板的楞木及支撑应确保混凝土成型及其方整度;导墙吊模时和底板钢筋之间应留出保护层;(14)柱模拆除、养护结束后,按相关分项检查标准检验测量,其方整度、垂直度、平整度、截面几何尺寸等除填写专项检评表外,在柱1.50米高度进行标识偏差参数。3.现浇墙模板(1).墙模板及支撑系统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设置,墙板应选用强度较高的、厚度不小于15的木胶合板,竖楞50100,水平肋采用两根48钢管,间距450;(竖向大肋采用2根48钢管组合,间距1000);(2)墙模板采用14对拉螺栓,间距400,两端螺帽拧紧;地下穿墙螺栓在中部焊接止水环;(3).墙模板阴、阳角处,拼缝应紧密、平直;墙模板的阴、阳角除拼缝紧密外,应设置两根边楞;因合力作用,为防止胀角,水平肋交接处应用双扣件加强,拧紧螺帽;(4).墙模板单侧拉撑采用拉撑结合系统,设置钢管支撑,并增设4钢绞线和花兰螺丝与楼层预埋钢筋环连接,预埋的钢筋环与墙的距离为34墙高,以校核墙模板及二次校正墙体垂直度;(5)墙模板的双侧支撑系统采用楼层支撑斜杆为双侧模板支撑,斜杆角度为450;(6).外墙外侧模板在层次结合部,上层的模板底部应利用下一层模板顶层穿墙螺栓进行固定,结合部上、下两层螺栓必须专门检查紧固;(7)外墙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及时对外侧模板进行二次拉线校正处理,校正时必须有木工工长、施工员、质检员参加,并签署复核记录;(8).上一层墙模板的安装,应在下一层现浇板平面上弹出距墙边线200的控制线,作为控制和校准模板安装位置和开间方整度的依据;(9)混凝土墙浇筑顶面的模板外侧必须设置一道水平楞木或水平钢管,并应采取防止墙上口弯曲、变形的措施;(10)电梯井道模板的上部内侧四周必须设置一道水平楞木和井字形水平支撑,防止井道四周混凝土浇筑顶面边角侧向弯曲变形;4.现浇梁模板(1).现浇梁模板的施工必须经计算设置模板、支撑的材料规格、形式和间距,梁高500以下,垂直支撑及立档间距不应大于800;梁高500至800的,垂直支撑及立档的间距不应大于600;该地下室梁高850梁宽300mm垂直支撑形式和间距见图1:(2)宽度大于300,高度大于600的梁模板支撑立杆不应有接头,应采用通长立杆;(3). 所有主梁、次梁、单梁、悬挑梁,梁高600及以上的梁下及十字节点,除按施工方案设置支撑及间距外,梁下必须附加钢管垂直支撑,间距不得大于600;(4).梁模板立档间距不应大于600,梁高700及以上的梁,沿高度的中间必须设置14对拉螺栓,间距不大于梁高;深梁模板的对拉螺栓的设置按专项施工方案执行;(5)所有主梁、次梁、单梁、悬挑梁的模板支撑立杆必须紧靠梁模板两侧设置;(6)梁模板下纵向木楞50100,木楞应压刨;木楞的端部接头不得同时布置在同一横档间距内,也不得同时布置在十字或丁字节点范围内,应错开布置,木楞的端部接头应搁置在横档上;(7).梁下支撑应在靠梁下150处设置横向拉撑杆,和单侧或两侧板下垂直支撑的拉接至少为3个扣件;(8)边梁及悬挑挂梁,靠梁下必须在外侧设置450斜支撑,间距不应大于600;斜撑下的横向拉杆和内侧板下的垂直支撑的拉接至少不少于3个扣件;梁下垂直支撑的其它水平拉杆按间距不大于1500和板下垂直支撑拉接,形成整体拉撑系统;以防止边梁或悬挑挂梁的水平弯曲和侧向弯曲;(9).梁(包括边梁)两侧模板或边梁一侧的模板必须在侧模板顶部外侧设置水平杆,以防梁模板的侧向弯曲;(10).梁模板必须在紧靠梁两侧支立双立杆,立杆在高度方向应设置横向水平拉杆,离地面不大于200处一道扫地杆,梁下150处一道水平拉杆,其它沿高度方向按1500或1800设置水平拉杆;梁下所有水平拉杆必须和板下垂直支撑形成拉接系统;(11).跨度大于4M的主、次梁,边梁及悬挑梁底模应按图纸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12).边梁外侧模板水平楞木间距不应大于100,楞木接头应错开,最上一道楞木应和梁混凝土的上口平齐,最上一道楞木接头接合部必须附加一道楞木,附加楞木在接头两侧长度分别不应少于500;(13).剪力墙角模板除竖向加强外,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必须由混凝土工长、质检员、施工员根据边角中线进行边角复核校正;5.现浇板模板(1).现浇板模板应水平、平整,拼缝严密;(2)现浇板模板的标高,水平度、方整度及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主要受力扣件的紧固程度必须进行技术复核,复核检查记录备查;(3).现浇板模板必须在基础或己浇好的墙、柱上根据施工图结构标高(结构标高不能和建筑标高混淆)弹出水平控制线,作为现浇板模板安装和标高校核的依据;(4).现浇板模板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的胶合板;木楞规格50100,间距150,用于清水模板的木楞应压刨;(5)现浇板模板的拼缝必须在模板下的楞木上;板模板和梁竖向模板的阳角边必须平直、到位,以保证现浇板和梁的阴角及侧壁平顺;(6).板模板的支撑系统采用满堂脚手双向支撑和双向拉撑,模板的边支撑距梁或板边缘120150;其它双向设置的垂直支撑间距不得大于800;(7)板模板的垂直支撑在楞木底部不大于200设一道横杆,以下横向拉杆的间距当板厚120150时,不得大于1.5米;当板厚150以上,不得大于1.2米,横向拉杆应双向设置,最下一道设置扫地杆;(8).现浇板的模板及支撑系统所有扣件必须紧固,所有主要受力扣件紧固力必须达4.9N,所有扣件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由木工工长和质检员进行全面检查,合格率必须达到100%,有检查记录和检查人签字;(9).厨、卫间及有防水要求的房间现浇楼板、阳台板模板结构标高应低于相邻房间,设计无要求时,比相邻房间低30;(10).楼梯模板及支撑的材料及间距和楼板模板相同,向上一层的梯段必须预设梯段模板,踏步设置三级,支撑必须和楼梯段成900斜向设置;(11).水平后浇带或加强带按其宽度尺寸,应在板中设置竖向挡板,并支撑牢固,混凝土浇筑时不得漏浆;楼层后浇带的板下模板及支撑在后浇带封闭之前不得拆除。(12)所有墙.柱.梁板一起现浇的框架,必须在边跨和每隔二跨向二个方向设置斜向剪倒撑。6.模板拆除(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拆除,混凝土养护龄期增长率及试件立方强度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2).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拆除,必须经项目工程师或质检员同意,方可拆除;并有混凝土试压报告及申请拆除的手续或记录备查;(3).所有模板的拆除,必须在拆除前向监理发出书面申请,同意后方可拆模;(4).承重梁、板的底模拆除,除了同条件养护强度满足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外,应向监理提交书面申请、同条件养护强度试压报告、拆模方案等相关技术资料;(5).模板的拆除,必须满足楼层梁、板荷载及施工荷载的三层应力传递,模板及支撑可采用快拆体系;或现浇层、第二层模板及支撑系统不拆,下面第三层模板可采用拆除后附加支撑;框架结构的梁底模应保持三层不得拆除;(6)根据混凝土温升梯度及温度峰值期对裂缝的影响,混凝土墙内外侧模板的拆除,当混凝土强度C35时,在带模保温保湿的前提下,拆模时间不得少于72小时;当混凝土强度C35时,拆模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7).模板的拆除顺序应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由上而下,依次拆除;(8).模板及支撑的拆除,不得损坏混凝土表面或缺棱掉角;(9).梁、板支撑及模板的拆除,应从中间弯矩最大处依次分别向两侧梁端、板端方向拆除,禁止从梁端或板端向中间或从一端向另一端的顺序拆除,以防止梁、板端部自重应力和瞬间弯矩作用产生的剪应力导致梁或板端部裂缝;(10)拆除楼层模板时,楼层后浇带部位的模板不得拆除,特殊情况需拆除时,必须层层在后浇带两侧的板下和梁下重新设置支撑,各层间的支撑重心必须层层对应;(11).模板及支撑拆除的材料应分区堆放整齐;7模板质量检验标准(1)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标准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插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尺寸10,0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六、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6.1作业条件61.1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及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模板组装形式(就位组装或预制拼装),连接节点大样。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模板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置数量。6.1.2预制拼装:1)拼装场地应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应设拼装操作平台。2)按模板设计图进行拼装,相邻两块板均应用木方固定,龙骨用钩头螺栓外垫碟形扣件与平板边肋孔卡紧。 3)柱子、剪力墙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或灌浆口。6.1.3模板拼装后进行编号,并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6.1.4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检查并校正柱子用的地锚是否已预埋好。6.1.5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检手续。 6.2操作工艺6.2.1安装柱模板: 工艺流程:弹柱位置线抹找平层作定位墩安装柱模板安柱箍安拉杆或斜撑办预检1)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便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或者按照放线位置,在柱四边离地58处的主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止位移。2)安装柱模板:通排柱,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按柱子大小,预拼成一面一片(一面的一边带一个角模),或两面一片就位后先用铅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用U型卡将两侧模板连接卡紧,安装完两面再安另外两面模板。3)安装柱箍;柱箍可用角钢、钢管等制成,采用木模板时可用螺栓、方木制作钢木箍,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柱箍尺寸间距。4)安装柱模的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设2根拉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环上,用经纬仪控制,用花篮螺栓调节校正模板垂直度。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度,预埋的钢筋环与柱距离宜为34柱高。5)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办理柱模预检。6.2.2安装剪力墙模板:弹线安门洞口模板安一侧模板安另一侧模板调整固定办预检1)按位置线安装门洞模板,下预埋件或木砖。2)把预先拼装好的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塑料套管和穿墙螺栓,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时应明确规定。3)清扫墙面杂物,再安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拉杆)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4)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办完预检手续。6.2.3安装梁模板:弹线支立柱 调整标高 安装梁底模 绑梁钢筋 安装侧模 办预检1)柱子拆模后在混凝土上弹出轴线和水平线。2)安装梁钢支柱之前(如为底地面必须夯实)支柱下垫通长脚手板。一般梁支柱采用单排,当梁截面较大时可采用双排或多排,支柱的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间距以60100厘米为宜。支柱上面垫1010厘米方木,支柱加剪力撑和水平拉杆。离地50厘米设一道,以上每隔2米设一道。3)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梁底板应起拱,当梁跨度等于及大于4米时,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1100031000。4)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检,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板,把两侧模板与底板用U型卡联接。5)用梁托架或三角架支撑固定梁侧模板。龙骨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宜为75厘米,梁模板上口用定型卡子固定。当梁高超过60厘米时,加穿梁螺栓加固。6)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6.2.4安装楼板模板:地面夯实支立柱安大小龙骨铺模板校正标高加立杆的水平拉杆办预检)底层地面应夯实,并垫通长脚手板,楼层地面立支柱前也应垫通长脚手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2)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在梁上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层安装。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范设计规定。一般支柱间距为80120厘米,大龙骨间距为60120厘米,小龙骨间距为4060厘米。3)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4)模板拼块:可从一侧开始铺,每两块板间用木方连接,楼板在大面积上均应采用大尺寸的定型模板,以保证拼缝严密。5)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6)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30厘米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米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7)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办预检。6.2.5模板拆除:墙、柱、梁模板应优先考虑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复进行整体安装。1)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拉杆或支撑,再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柱模板的连接件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2)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拉杆或斜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即可或把模板吊运走。3)楼板、梁模板拆除:A应先拆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拆模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B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C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D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钢模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E有穿墙螺栓者先拆掉穿墙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F柱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墙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超过1MP时,方可拆除。板与梁模板强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6.3质量标准6.3.1保证项目模板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