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是景观与生态契合的和谐整体.doc_第1页
风水是景观与生态契合的和谐整体.doc_第2页
风水是景观与生态契合的和谐整体.doc_第3页
风水是景观与生态契合的和谐整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水是景观与生态契合的和谐整体杨 维 增(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作者简介杨维增: 男,1935年生。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科学哲学硕士生导师,兼任国际易学风水研究院名誉院长、广东国艺国学院顾问等职。其易学论著有周易和住房风水人类生态环境之最佳选择、周易基础、易经实用预测、易经与现代生活中的风水评估、易哲学与人类环境生态化、风水学六条互补原理等等。曾参加在新加坡和韩国举行的第十二届、第十三回国际易学大会。在中山大学开设过周易基础课程,每年有数百名大学生选修。近年来参加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建筑风水与地产发展国际论坛”和“2005地产建筑风水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经常在中山大学MBA、EMBA和总裁班以及校外房地产公司等单位主讲周易与和谐管理、周易与商道、易经与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与风水研究、健康住宅的评价与优选等讲座。是一位象数与义理兼通、学术与应用兼优的著名建筑风水学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每当谈到风水话题,个个雀跃言欢。即使有人口头否定风水,他也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注重和讲究风水。为什么?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风水四大基因:环境基因。大文豪郭沫若先生吟唱道:“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报答你的恩情”(女神)正由于地球在诸多行星中独一无二地具有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我们人类才得以生存。大气流动成风,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是空气和水,可见风水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大气圈和水圈整合运行机制的集中概括,堪称为我们的环境基因。文化基因。风水一词虽出自郭璞的葬书,从其文化根源来说却来自群经之首的周易八卦,表征人类赖以生存的八大生态环境因子:乾()表征天,坤()表征地,艮()表征山,兑()表征泽,震()表征雷,巽()表征风,坎()表征水,离()表征火。其中,巽风和坎水是关键因子,可作为人类生态环境的表征词。群体基因,中华民族的祖先姓风姓水:伏羲氏姓风,炎帝姓姜(水),黄帝姓姬(水)个体基因。十月怀胎,人泡在羊水里;一朝分娩,人生在空气中。从此空气(风)和水须臾不可或缺。建筑的本质就是回归子宫,营造理想的生存空间。风水既是热门话题,却各有各的说法和做法。就风水内涵结构来说,有的人认为风水就是景观,有的人认为风水就是生态,有的人认为风水应该是景观和生态的有机结合。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俞孔坚教授说:“风水的理论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其深层的景观理想才真正值得我们重视。”(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此说法值得商榷。我认为,风水是人类生态环境的表征词,景观只是其浅层结构,生态才是其深层结构。只有两者结合才称得上风水。清魏源说:“人知游山乐,不知游山学。游山浅,见山肤泽;游山深,见山魂魄。与山如一始知山,窹寐形神合为一。”(游山吟)禅宗看待事物由浅入深有三重境界。就拿风水的两大神器山水来说吧!(1)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3)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我们看待风水由浅入深也有三重境界:(1)风水只是景观(2)风水不是景观(3)风水还是景观(景观与生态的结合)“景观”(landscape)一词出自圣经旧约全书,用来描述梭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景色。“生态”(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指房子、住所。迟至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才把生态定义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风水”(fengshui;geomancy)一词语出于郭璞葬书,源于易经,表征环境,理应包括景观和生态: 风水景观表阳形景外在美心理作用观赏游玩享受自然生态里阴神情本质美生理作用安居乐业协同自然景观的确很重要,好的景观能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雷尼尔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然而,景观好,风水却不一定好。例如,瀑布非常壮观,正如李白所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有负氧离子对人体有益,然而它流速过大,噪音过强,湿气又太重,因而生态不好,只可供观赏游览而不宜居住生活。又如,溶洞,石花五光十色,晶莹透亮,美不胜收!然而它却生态不好,为什么呢?一、潮湿,二、阴暗,三、最致命的是充满二氧化碳:Ca(Hco3)2=Caco3+co2+H2o。因此风水不好不宜居住。为了景观与生态互补和谐而构成好风水,至少做到以下三点:(1)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要交相辉映。自然景观主要指天空、云彩、地形、地貌、山体、水系、植被、动物等等。对自然景观的生态最高追求是青山绿地和蓝天碧水。人文景观主要指建筑物,包括房屋、亭、台、楼、阁、塔、寺、道路、桥梁、名胜古迹、主体广场、标志性建筑物等等。两者都可以给人们带来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触觉美等等美的感受。为了做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交相辉映,必须做到:比例协调,有机结合。不要给人以居住区只是混凝土森林的感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要注意在围合空间内做足园林并见缝插针地绿化。以大观小,以小观大。特别要注意以小观大,即尽可能多设计一些假山、鱼缸、小桥流水、绿化盆景。步移景换,曲径通幽。虚实相生,回归自然。(2)绿化系统的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要协同发挥近年来,房地产住宅的绿化系统追求景观需求有馀而满足生态需求不足的现象比比皆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充分发挥绿化系统的 景观和生态双重功能。植物有“六性”,要恰到好处栽培利用它。阴阳性。首先从植物的生长习性来看,可分为:A、阳生植物,如白兰、玫瑰、玉麒麟等,宜种在室外。B、阴生植物,如巴西铁、发财树、吊兰等,宜种在室内。C、半阴阳生植物,如兰花、茶花等,宜种在晾台或户内花园。其次,从植物的气场来看,可分为:A、阳性植物。如荔枝、龙眼、木棉、牡丹、松、竹之类,阳宅宜多种。B、阴性植物。其中,柏树阴气重,加上民俗文化心理影响,一般多种在陵园而不种在住宅小区;榕树阴气、湿气都重,一般种在路旁而不宜近宅。五行性。植物可分水、木、火、土、金五行:A、水行植物,水性重或开蓝花,如大王椰子、榕树、荷花等,益人肾脏。B、木行植物,常绿或开绿花,如巴西铁、松柏等,益人肝胆。C、火行植物,火性重或开红花,如木棉、荔枝、红铁等,益人心脏。D、土行植物,开黄花,如鸡蛋花、黄槐、米兰等,益人脾胃。E、金行植物,开白花,如银杏、白兰等,益人肺与大肠。可根据人与宅的需要选种。抗污染性。有些植物除给人提供氧气外,还能吸收某些对人有害的气体。如抗二氧化硫的植物有榕树、罗汉松、鸡蛋花、九里香、芒果等,抗氟化氢的植物有白兰、大王椰子等。可根据需要选种。致癌性。如假连翘、曼陀罗、红背桂、凤仙花、变叶木等植物常含一些致癌物质,如需要利用它来抗污染,则一般种在室外且不要去碰它。化煞性。如遇到墙角冲、楼梯冲、走廊冲、天斩煞、烟囱煞、光幕煞、噪声煞、辐射煞等情况,可用植物来挡或化。 聚气性。可用常绿、阔叶、生机盎然的盆栽摆在财位,以收和气生财之效。(3)景观与生态的契合点要尽量找准。景观与生态是一组模糊集合,它的边界线是不清晰的,因此不能简单划个百分比。而且,这个契合点还会因地、因时、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甚至第六感觉是有差别的。视觉特好的人会比较注重景观,第六感觉特好的人会比较注重生态。年青人会比注重景观,中老年人会比较注重生态。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目前却普遍存在着重景观而轻生态的不良倾向。克服这种不良倾向的关键在于改变自然观、世界观。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基本上经历了四个阶段:采集狩猎阶段。自然是人的凶恶敌人,人非常敬畏自然。农业文明阶段,自然是人的依靠和榜样。正如易经所言:“崇效天,卑法地”,又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工业文明阶段。自然是人的对象,人对它尽情征服与掠夺。结果生产力发展了,物质财富丰富了,但却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信息文明阶段。自然是人的伙伴。人要改变自然,更要爱护自然,求得共存发展。要实现“自然是人的对象”到“自然是人的伙伴”观念转变,关键在于要从笛卡儿牛顿的机械世界观解放出来,树立正确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