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偏旁、部首及其与字义分析的关系我们在分析一个个汉字的形体结构或到字典辞书中查检难字时,经常提到“偏旁”和“部首”这两个词。那么,究竟什么是“偏旁”、什么是“部首”?它们同汉字的字义分析到底有什么关系?在本节中,我们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偏旁及其与字义分析的关系 我们知道,汉字有独体字与合体字之分。所谓独体字,是指那些单独成字的结构形体,它们不可拆开分析。例如,“日”、“月”、“山”、“水”、“火”、“天”、“木”、“人”、“手”、“口”、“刀”、“牛”、“羊”、“末”、“本”、“刃”、“亦”、“旦”等字,都不能拆开分析。如果把它们强行拆散,只到得到一些“点横竖撇捺”等笔划,而不能得到形音义三者统一的独立汉字。这些字都是单独成字的,所以,它们都是独体字。一般来说,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象形字中虽有少数合体字,但如果把它们拆开来,至少能得到一个不成字、无读音、只能依附于成字部分的形体。如“巢”字,可以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但除了下部是“木”字外,其上部、中部都不是字(上部像三只鸟形,中部像鸟筑在树上的窝)。因此,严格地说,“巢”字并不能算真正的合体字,而只能算以上、中、下三部分整体象形的独体字。所谓合体字,是指那些由若干个字结合而成的结构形体,它们可以拆开分析。例如,“初”、“分”、“看”、“休”、“采”、“林”、“淼”、“诂”、“江”、“灼”、“吾”、“仞”、“遂”、“穿”、“旷”、“烘”、“煎”、“地”、“妖”、“裔”、“说”、“宫”等字,都能拆开分析:“初”可拆为“刀”、“衣”,“看”可拆为“手”、“目”,“采”可拆为“爪”、“木”,“诂”可拆为“言”、“古”,等等。拆开之后的每一个分体,都可单独成字。这些分体,有的是独体字,有的仍是合体字,仍可继续拆开分析,直到全部分体都是独体字为止。例如,“语”字可拆成“言”、“吾”,“燃”字可拆成“火”、“然”,“然”又可拆成“火”、“肰”,“肰”又可拆成“月(肉)”、“犬”,等等。这些情况,说明了合体字内部的层次性。所有合体字都是会意字或形声字。在说文解字中,独体字被称为“文”,合体字被称为“字”。“文”是个独体字,本义是花纹。“字”是个合体字,从宀(义为房屋)、从子(婴儿),其本义是“人及鸟生子”。把独体字称作“文”,含有“描摹外物形象”之义。把合体字称作“字”,含有“孳生繁衍”之义(合体字是在独体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就像人生子、鸟下蛋一样)。说文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由于“文”产生在前,“字”产生在后,所以“文”又常被称作“初文”。据统计,汉字中的初文大约有五百来个,其余都是“字”。许慎把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字典命名为“说文解字”。“文”不可析,故以“说”明之;“字”则可析,故以“解”剖之(“解”的本义是“判也”,字形“从刀,判牛角”)。可见,许慎对“文”和“字”的界限,是划得很清楚的。但“文”和“字”二字,古人经常混用,所以段玉裁指出:“析言之,独体曰文,合体曰字;统言之,则文字可互称。” 弄清了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内涵与外延,就容易理解什么是偏旁了。 “偏旁”是从分析具体汉字的结构角度所提出来的专门术语。“偏旁”是专门针对合体字而言的:合体字左边的分体叫“偏”,右边的分体叫“旁”。例如,“偏”字,其左“亻”是“偏”(俗称“站人旁”),其右“扁”是“旁”;“初”字,其左“衣”是“偏”,其右“刀”是“旁”,等等。但在习惯上,合体字上、下、左、右、内、外的各个组成部分,都统称为“偏旁”。偏旁可以分成两类:形旁和声旁。形旁表义、声旁表音。会意字只有形旁,没有声旁(“亦声”字除外);形声字既有形旁,又有声旁。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偏旁是就一个个具体的合体字的结构而言的,合体字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可以称偏旁。偏旁中的形旁,同字义分析有直接关系;声旁,纯表音的与字义分析无关,兼表义的与字义分析有关。 二、部首及其与字义分析的关系 “部首”是在字典中就它所统属的字而言的。在古代的许多字典中,在形体结构上具有相同的组成部分的若干个字,被归为一类,称作一个“部”;每部中排在第一个的字,就是该部所有字在结构上所共有的那个组成部分,这个字就被称作“部首”或“部首字”。可见,“部首”就是它所在的那一部所有字的“头”。最早提出“部首”的,是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部首”可以分为两类:造字部首和检字部首。1 造字部首 造字部首专指说文解字的部首。说文一书以小篆为标准字形,收字9353个。说文共分540部,它的540个部首是根据篆文的形体构造加以分析归类而概括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独体字,只有少数合体字。说文540部的分部原则是“据形系联”,即根据字形结构上的联系,排列部次。540个部首以“一”字起头,以“亥”字终了。许慎在说文叙中说:“其建首也,立一为耑(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段玉裁指出:“五百四十部次第,大略以形相连次,使人记忆易检寻”,“部首以形为次,以六书始于象形也。”可见,许慎对部首的建立和排列,是经过郑重思考并花费了大量心血的。在540个部首中,除了“三”、“久”、“才”、“克”、“录”、“丐”、“冉”、“能”、“燕”、“率”、“它”、“四”、“五”、“六”、“七”、“甲”、“丙”、“丁”、“庚”、“壬”、“癸”、“寅”、“卯”、“未”、“戌”、“亥”等36个部首没有被统字(因为这些字在形体结构上无法同其他字归为一类,只能单独列部)外,其余504个部首都有所属之字。这504个部首本身即标示着它们领统之部所有字的本义所属的意义类别、意义范畴,因为这些部首是从六书造字角度分析合体字的构成情况后归纳出来的,它们实际上都是偏旁中的形旁,或者说意符。例如,“示”是一个部首字,根据南唐文字学家徐锴研究,“示”就是古“祇”(q)字。古代“神祇”二字常连用,“神”是天神,“祇”是“地祇”(即地神)。因此,所有从“示”之字,都同神鬼之事有关。示部的字,按其意义可以分为四类: 神的类别。如:神,天神;祇,地神;社,土地神,等等。 祭祀的类别。如:祰,“告祭也”;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礿,“夏祭也”;祓,“除恶祭也”;祷,“告事求福也”,等等。 有关宗庙的词。如:祖,“始庙也”;祏,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屋;祔,新庙;祪,远庙,等等。 有关祸福之事。如:祸,“害也,神不福也”;福,“祐也”;禄,“福也”;祟,“神祸也”;祺,“敬也”,等等。又如,目部的字,如“眩、 、盼、瞟、睢、相、眷、看、眙、睡、眯、盲、眇”等,都跟眼睛有关;火部的字,如“烟、烛、灰、炳、灿、然(燃烧)、光、熬、煣”等,都跟火有关,等等。2 检字部首检字部首是指明清以来的大型字典(明人梅膺祚的字汇和清代官订的康熙字典)中通用的214个部首。这些部首是为了查检汉字、方便使用而创立的。它们所依据的字形,不是含有较浓的图画意味、基本上能反映造字意义的小篆,而是基本上丧失了形象性、由“点横竖撇捺”等笔划组成的楷书。因此,它们同说文的540个部首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来说,检字部首是对造字部首加以简化、归并之后产生的。把214个检字部首和540个造字部首相比较,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有的部首,是从说文直接继承而来,保持了说文部首的原貌。这些部首仍能表示其所统之字的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因此,它们应当是所统之字的形旁。例如:“囗”、“女”、“巾”、“弓”、“戈”、“斤”、“月”、“牙”、“皿”、“示”、“衣”、“穴”、“竹”、“缶”、“网”、“羽”、“老”、“耳”、“肉”、“角”、“豆”、“豕”、“贝”、“车”、“邑”、“金”、“门”、“阜”、“页”、“食”、“马”、“骨”、“鬼”、“鸟”、“髟”、“黍”、“黑”、“鼠”、“鼓”、“齿”、“龙”、“龟”等。 有的部首,是将说文部首归并而来,归并之后基本上不影响字形结构的分析。例如,“玉”部是由说文“玉”、“珏”、“琴”等部合并而来,如排除“琴”、“瑟”、“琵”、“琶”等少数字,其余的字几乎都与“玉”有关。又如,“火”部是由说文“火”、“炎”、“焱”等部合并而来,如排除“熊”、“营”等少数字,其余的字几乎都与“火”有关。其他如“羊”、“毛”、“鹿”、“犬”、“鱼”、“日”、“人”、“虫”、“力”、“口”、“心”、“工”、“木”、“水”、“山”、“见”、“土”、“子”、“禾”、“立”、“田”、“言”、“辛”、“虎”、“隹”、“目”等部,也属这种情况。因此,这些部首基本上都是其所统之字的形)旁。 有的部首,是将说文部首归并而来,但归并之后打乱了字形结构的分析。例如,“乙”部,是将说文“乙”、“九”、“气”等部的全部或部分字合并而来,“乙”只是原说文“乙”部字如“乾”、“乱”的形旁,而不是其他字的形旁。又如,“匕”(b,本义为“相与比叙也”)部,是将说文“匕”(b)、“匕”(hu,本义“变也”)、“北”等部的部分字合并而来,“匕”(b)只是原说文“匕”(b)部字如“匙”的形旁,而不是其他字的形旁,等等。因此,“乙”、“匕”(b)等部的字的本义,并不属于同一个意义范畴。 有的部首,虽有其字,但意义不明。如康熙字典把说文中“亡”、“亢”、“交”、“亥”、“亦”、“京”、 “ ”等部首字全都放在 “亠”部,字汇中虽有“亠”字,并注明其读音为“徒钩切,音头”,但“义阙”。因此,“亠”决不可能是“亡”、“亢”、“交”、“亥”、“亦”等字的形旁。“亠”只是上述诸字楷书形体的前两笔罢了。最近几十年,由于简化字的广泛推行,以及大型字典的编纂,在新编字典中,部首的分合变化和字的归属,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7月修订第3版),共有189个部首,其中“几”部收有“凡”、“凤”、“凰”、“凫”、“夙”、“秃”、“凭”等字,而这些字在说文中分属“二”、“鸟”、“夕”、“秃”、“几”部。又如,1993年11月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 678个,分为200部(将康熙字典214个部删去8个部,合并6个部),又调整了不少单字的归部(如将原属“水、火、禾”部的“颍、颎、颖”一类字统归“页”部,将原属“肉”部的“胖、肾”等字改归“月”部,将原属“耳、口、心”部的“闻、问、闷”一类字,统归“门”部,等等)。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方便读者检索。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检字部首虽然在查检汉字时,比造字部首简单方便,但是,如果要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并进而掌握其字义,则必须以造字部首为依据。 三、汉字常用造字部首简介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谈到,汉字的造字部首通常也就是合体字的形旁,同一部首的字,属于同样的意义范畴。因此,了解常用造字部首的含义及其所表示的意义范畴,对分析常用字的字义,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介绍20个常用的造字部首:1 口 “口”的本义是“人所以言食也”。口部的字主要有四类: 跟“口”有关的器官。如:噭(jio,马口)、噣(zhu,鸟嘴)、喙(hu,兽嘴)、吻(“口边也”)、喉。 跟“口”有关的行为。如:吞、咽、哆(“张口也”)、咀(含而味之)、含、吮、喘、呼、吸、吹、喟(“大息也”)、哼、噤(“口闭也”)、呷、吐、啖、吁(“惊也”)、叫、呻、吟,等等。 象声词。如:呱(,“小儿啼声”)、啾(ji,“小儿声也”)、喤(小儿大声)、咳(“小儿笑也”)、哑(笑声),等等。 跟言语有关的事。如:命、问、唯(应答)、咄(欲相语而先惊之之词)、唉(应也)、吃(口吃)、哽(“语为舌所介也”)、嗑(“多言也”),等等。2 言 言部的字,主要有三类: 与语言有关的动词。如:语、谈、谓、请、谒、许、诺、讽、诵、读、训、诲、譬、谆、谋(“虑难曰谋”)、访(“泛谋曰访”)、论、议、订、详(“审议也”)、讯、诰、诂、诛(斥责)、识(记住)、诬、谲(权诈也),等等。 与语言有关的形容词。如:谅(“信也”)、谨、信、诚、诈。 与语言有关的名词。如:诗、誓(自表不食言之辞)、话(善言也),等等。3 心 心部的字,主要有两类: 关于人的德性和品质。如:性、慎、忠、惇、慷、慨、愿(“谨也”)、慧、恭、恕(“仁也”)、慈、忱、惧、恐、怕、愚、悍、怠、慢(怠慢、傲慢)、懦,等等。 关于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情、意、志、快(“喜也”)、念(“常思也”)、怡、怀、想、怙、恃、悟、慰、愐、恤(“忧也”)、怪、悔、悲、惕、愁、惭,等等。4 页“页”(xi)的本义是人的头,所有从“页”的字,几乎都与人的头或脸有关。如:颜(面上两眉之间的部位)、颂(“貌也”)、颠(头顶)、题(“额也”)、领(脖子)、项(脖子的后部)、硕(“头大也”)、颁(“大头也”)、颀(“头佳貌”)、颗(“小头也”)、顾(回头看)、顿(“下首也”,即磕头)、颇(头偏)、顉(“低头也”)、颢(白首貌)、颤(“头不定也”)、烦(“热头疼也”),等等。5 肉 肉部的字,主要有两类: 指身体的有关部分,为名词。如:脰(“项也”)、肓、肾、肺、脾、肝、胆、胃、肠、膏(脂肪)、膺(胸也)、背、胁、膀、肋、肩、臂、肘、腹、股、胯、肯(附在骨节间的肉)、胫、胡(牛脖上下垂的肉)、脩(干肉),等等。 指有关身体的某些性状,为形容词。如:腴(y,“腹下肥也”)、肖(“骨肉相似也”)、肥、臞(“少肉也”)、腯(兽肥)。6 手 手部的字,绝大部分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如:抑(压低)、拉(“摧也”)、承(用双手捧或接)、排(“挤也”)、扶(手相助也)、操(把持也,即拿着)、据(倚杖而持之)、把(“握也”)、按(“下也”,即以手抑之使下)、控(“引也”)、措(“置也”)、招(“手呼也”)、掉(“摇也”)、扬(“飞举也”,用手举起)、振(“举救之也”)、扮(“握也”)、援(攀引)、探(“远取之也”)、扣(“牵马也”),等等。7 又 “又”的本义是右手,又部的常用字:右(“助也”,手口相助)、厷(即“肱”,“臂上也”)、曼(引也,长也)、尹(“治也”)、及(“逮也”)、秉(手持禾束)、反、叔(“拾也”)、取、友、度(法度),等等。8 攴 “攴”(p)的本义是“小击也”。攴部的字多与敲打、治理及行为义有关。例如:敏(“疾也”)、整(“齐也”)、效(仿效)、故(“使为之也”)、政、数(“计也”)、敞(“平治高土可以远望也”)、敛(“收也”)、救(“止也”)、赦(“置也”)、攸(“行水也”)、败(“毁也”)、寇(“暴也”)、放(放逐)、牧(“养牛人也”)、收(“捕也”),等等。9 行“行”(hn)的本义是四通的路。行部的字一般与路有关,如:術(“邑中道也”)、街(“四通道也”)、衢(四通的路)。10 疒疒(chun)部的字,一般与疾病有关。例如:疾(一般性的病)、病(重伤或重病)、痕(伤痕、疮疤)、疲(劳累)、疫(“民皆疾也”)、痼(“久病也”)、瘥(病好)、瘉(病好),等等。11 歹“歹”(ni)的本义是残骨。歹部的字,一般与“死”有关。例如:殊(死;断绝)、殇(未成年而死)、殛(殊杀)、殆(危险)、殃、残(毁败)、殄(尽也,绝也)、歼、死,等等。12 土 土部的字,都跟土有关,下列字值得注意:坤(八卦名,表示“地”)、坪(“地平也”)、均(土地平坦)、埴(黏土)、基(墙基)、垣(墙)、堵(一面墙)、堪(地之突出者)、堂(“殿也”)、在(“存也”)、封(垒土为界)、型(制作陶器的模子)、塞(边塞)、坏(墙毁)、场(“祭神道也,一曰:山田不耕者。”)、块(土块),等等。13 邑“邑”的本义是城镇,作偏旁时,在字的右边,俗称“右耳朵”。邑部的字,一般与城镇或国名、邑名、行政区域名有关。例如,郑、邓、邦、郡、都、郊、鄙(五百家;边邑)、邻(“五家为邻”)、郢(楚国都城)、郎(鲁国邑名)、邮(传递文书的驿舍),等等。14 厂“厂”()的本义是山崖。厂部的字一般与山崖或石头有关,例如,厥(“发石也”,即把石头射出去)、厉(磨刀石)、仄(山崖倾斜)、厚(山陵厚),等等。15 阜“阜”()的本义是高的土山。阜作偏旁,在字的左边,俗称“左耳朵”。阜部的字,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 与高山义有关。例如:陵(“大阜也”)、陆(高而上平的土山)、阿(,大陵)、隅(山角)、阴(山之北)、阳(山之南)。 与高义有关。例如:陟(“登也”)、陷(自高处入于下)、降(从高处下来)、坠(从高处掉下)、陨(从高处落下)、际(两墙相邻之缝),等等。 与障碍义有关。例如:险(险峻不平坦的地势)、阻(险也)、限(阻也),等等。 与登高的阶梯义有关。例如:阶(台阶)、除(殿阶)、陛(殿阶),等等。16 广“广”()的本义是“因厂为屋也”,即依傍山崖盖屋。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间服务合同
- 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体系计划
- 班级学习策略的共享计划
- 职场晋升的计划与准备
- 电信行业改进网络服务稳定性计划
- 仓库管理中的数据安全问题计划
- 企业文化与品牌内涵的关系计划
- 中国近现代史中非洲与亚洲的关系演变及试题及答案
-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工厂设备维护中的应用报告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含解析
- 中层管理岗位竞聘申请表
- 沸腾炉常用参数
- GB/T 819.1-2000十字槽沉头螺钉第1部分:钢4.8级
- GB/T 19355.1-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1部分:设计与防腐蚀的基本原则
- 08功能薄膜材料
-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 房产税税收政策解析课件
- 课件 京剧传统戏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办文办会制度(县级)
- 最新结构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比
- 医院学科带头人选拔及激励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