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杂说》课件_第1页
《数字杂说》课件_第2页
《数字杂说》课件_第3页
《数字杂说》课件_第4页
《数字杂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杂说 卞毓麟 科普小品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二册十四课 自读要求 字词练习 导读训练 整体把握 阅读训练 难点突破 重点学习 学习小结 拓展迁移 1 在通读课文和复习文体知识的基础上 较快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 2 抓住对题目 重点段和中心句的分析 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特点 3 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和中心句 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 4 了解科学知识 发扬科学精神 反对 数字 迷信 5 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 总分结构 举例子和拟人化的说明方法 明确 丰富而生动的语言 自读要求 嵌 上乘 之作 目不识丁 饱学之士 不胜 枚 举 雅俗共赏 浑 然天成 无稽 之谈 注音注释 文中指 填 指水平高的作品 丁 指简单的字 一个大字不识 指学识丰富的人 sh ng qi n ch ng m i 枚 个 形容为数多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旧时把文化水平高的人称作 雅人 把没文化的人称作 俗人 不论文化水平高低 都能够欣赏 h n 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像天生的一样 j 稽 考查 没有根据的话 导读训练 1 请在第一段中找出全文的关键词 批注该段 2 a 试把课文第1段中数字的 身世 情趣 遗憾 分别换成 历史 趣味 不足 三个词 行不行 为什么 b 依据数字的 身世 情趣 遗憾 三方面 把第一部分后的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 3 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填入 数字发展过程表 中 4 说说数字的情趣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这部分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5 数字的苦恼 是什么 作者写这部分的用意何在 无穷的乐趣 身世2 9段 情趣10段 遗憾11 12段 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 数字之妙远远不局限于数学王国本身 数字却也有自己的苦恼 本来和它毫不相干的事情 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 概括力 数字杂说 总纲1段 即使是目不识丁的人 也会数数 纵然是饱学之士 未必尽识数字的身世 数字的情趣 数字的遗憾 举例子 具体 有说服力 请根据课文第二部分完成 数字的发展过程 图表 地中海东岸 腓尼基人 字母表 用字母代替数字 2000年前 古罗马人 罗马记数法 罗马数字 2000多年前 印度 阿拉伯数字 1 2 3 4 56 7 8 9 0 7000 5000年前 河南 半坡 中国人 一 二 十百 千 4000年前 地中海周围及欧亚非三洲 中国数字 印度人 阅读训练 数字之妙 易于记忆便于交谈 概括力 文化生活中 无穷乐趣 二十四史 三十六计 九大行星 灯谜 打一字 打日本一政治家 数字对 巧妙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田中 白 565 英语单词 悲哀 不吉利 无稽之谈 真能 发发发发一路发 真会 妻死儿死舅舅死 骗人鬼话 数字的苦恼 思想上 体现出强烈的科学精神 具有较强烈的现实意义 艺术上 结构清晰严密采取总分式 全文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 纲 第二 三 四部分开头的句子均为该部分中心句 既概述该部分的内容 又起到过渡的作用 学习小结 拟人化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 数字 当作生命体来解说 从 身世 情趣 遗憾 三个方面 使解说显得亲切 易懂 说明中举了大量例子 使不易了解的古代数字知识变得通俗好懂 语言准确 丰富而生动充分显示了科普小品的艺术特色 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3 课后写一篇学习心得 内容可包括以下一项或数项内容 数字发展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