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doc_第1页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doc_第2页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doc_第3页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 摘要情感是影响歌唱者声音质量、表情动作和演唱效果的重要因素。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意境和风格的准确把握,并将艺术处理化为真情的体现才能得到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才能更完美地表现情感。歌唱艺术应该是“有声又有乐”。歌唱者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现同时进行,声、字、情成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 关键词歌曲 歌唱 情感 声乐艺术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总是伴有各种不同的态度。当人们对客观事物抱有种种不同的态度而意识到自己在爱、恨,或悲伤、或欢乐时,这便是人的情感。 声乐艺术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是用人声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人类崇高而圣洁的思想情感,通过歌唱者自身情感准确贴切的发挥,去和听众进行心与心的呼唤,情感与情感的碰撞,激起听众心灵深处的共鸣,使音乐的美升腾至崇高的境界,并使双方得到美的洗礼和陶冶,达到精神上的升华和力量上的鼓舞。歌唱艺术在给予听众一个充满无限想象的审美空间的同时,也在所歌唱的每一部作品中营造出极富美感的氛围,让听众在这个充满理性自由的空间中去体会、去通想,并用心灵和情感去思索,去诱发来自内心深处的那声“深重叹息”。 没有了优美的歌喉与清晰的咬字吐字表达,是不可能完成声乐艺术的创造任务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说:“乐者发于声,声者发于情”。可见,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于演唱者的情感表现,但要达到声情并茂,以声传情却很不容易。 完美的歌曲演唱必须要用悦耳动听的声音、清晰可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和地道的风格韵味,以及强烈的情感抒发来演绎。歌曲演唱的情感表现,就是把内在的情感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的审美感受。“声情并茂”的演唱无疑是每个歌唱者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在演唱实践中,常常未能如愿,有时歌唱者有很好的声音条件和娴熟的演唱技巧,但听起来却让人感到索然无味,这常常是缺乏情感表现的缘故。 缺乏情感的歌唱是没有生命力的, 是空洞的。但是, 我们更要明白, 歌唱者的责任, 不只是使自己能感觉到歌曲的情感, 而更重要的是能使听众感受到它的存在。演员并不是为了暴露内心情感而流出悲伤的眼泪, 演员的任务是通过内心情感的艺术表现, 而达到使观众悲伤,使观众流泪。同时, 演员在演唱中要注意喜而不狂, 怒而不暴, 哀而不哭。正确的把握情感的度。要做到恰到好处, 不过火, 不太满, 不唱尽,不做作, 有时还要留点余地, 所谓“夜长曲尽意未尽”, 让观众去回味。特别对于一些热情, 豪放的作品, 应多加设计, 不能只靠热情来体现气势。要注意“势有刚柔, 不必壮言慷慨乃称势也”。的确, 一个歌唱者,一旦入了情, 沉浸在人物, 情节之中, 有时也很难自持, 自制。可是, 艺术究竟是艺术, 所谓“戏假情真”, 是真非全真, 要情真, 而又要能有所约束, 能自持, 才不至于过度, 才不至于事得其反。 所以说,歌唱艺术的情感表现及其与歌唱技巧的关系相当微妙,在声乐艺术中,情感表现是思想,技巧则是手段,没有情感表现的需要,技巧不会产生和存在,情感表现如没有技巧的存在也是无法存在的。情感与技巧是歌唱艺术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 艺术表现的目的是传达思想情感,声乐艺术创造过程中对声音美的追求仅是声乐艺术表现需要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声音表现作品的思想情感。声乐艺术进行二度艺术创造中需要的是理智地通过声音调节,恰如其分地表现作品内涵,在熟练运用声乐技能的基础上,全身心地、自如地投入艺术表现,达到声与情的完美结合。 这就要求,歌唱艺术的情感表现不能仅仅是个人的孤芳自赏的一种形式,它必需通过某种歌唱技巧反映出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情感。歌唱艺术的情感表现社会的人,有着对社会事物的认知态度,有着对人生不可磨灭的观臾;正是人有了这种对待生活的思维定势,从而在同一事物的认知态度上,才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此生出不同)思想情感来。歌唱艺术的情感表现,也脱离不开社会事物对歌唱者的影响,它所表现的情感也是歌唱者对社会事物认可后的情感,同时也再现了歌唱者的认知后的灵魂。 当你拿到一首歌曲时,在歌唱的过程中想以情感人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歌词的内涵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和文学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文学语言的帮助,声乐具有思想的细腻性和感情的确定性等特点,这是其它艺术所不及的。“言为心声”,语言本身就具有传达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功能,可以直接倾诉内心所体验到的每一种情感。歌唱者要善于将生活中的这种情感表达的自然方式,经过艺术的创造和适当夸张,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歌唱的语言表现中去,就能使歌声产生情感的艺术魅力。对于歌唱者来说,要做到“不唱无情之曲,不为无情之唱”,就必须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有了理解才可能感受,有了感受才可能有感而发、有感而唱、以情动人。 唱曲是根据字音而发生, 而发声则根据感情而表意, 俗话说“声为情役, 腔为情役”就是这个意思。一曲终了, 或撩人情思, 余味无穷, 或感人肺腑, 激情澎湃然而要做到“不唱无情只曲, 不为无情之唱”就必须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为此, 深入挖掘词意, 也就成了表现歌曲思想情感与揭示歌曲主题的首要一环了。因此,演唱好歌曲的前提是熟读歌词,弄清歌词表达的中心思想,再结合歌词的音节、声韵而有感情地进行朗诵,从中熟悉词句的韵律感。 所谓内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拿到一首歌曲,应在歌词反复朗读中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一首歌曲的感情体验, 一般从歌的局部分析理解入手, 到歌曲整体概括掌握, 既有感性的形象认识, 又有理性的逻辑综合, 并在反复的艺术实践中加深认识而不断完善的。有了理解才能感受, 有了感受才能有感而发, 有感而唱, 以情动人。例如玫瑰三愿的第一段“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的歌词所塑造的是开放在碧栏杆下的一丛丛小小的玫瑰花形象, 娇弱、美丽、柔顺, 有善良的愿望, 但又缺乏自卫的能力。演唱时, 就应以稍慢的速度, 中弱的力度比较延绵而清晰的声音和爱扶的、同情的、怜惜的语调来演唱它。 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分析作品时,应千方百计的使歌曲回复到原始自然状态(即当时的情景、时间、地点、人物等),找到歌曲中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因为歌唱者只有在自己内心视觉的银幕上创造出自己的一切想象,同时引发相应的情绪,并激起符合歌曲情绪的情感,才可能创造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鲜明的人物形象。 歌词是塑造歌曲艺术形象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段把歌曲的情感展现出来,从而使艺术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突出。例如:古曲阳关三叠,它是作曲家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又称渭城曲)而谱写的一首琴歌。这首歌的原词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要真正理解它的含意,就必须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这是一首作者送友人去边关服役的送别诗清晨细雨蒙蒙,四围杨柳青青,景的渲染增添了“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的深情。“更尽一杯”把对友人的祝愿、关怀、嘱托、留恋,尽心倾注而出,待你出关之后没有故交挚友相随相伴了这首诗在谱曲时,作曲家为了加深情感的抒发,除了增添一些词句外,又把全诗反复叠唱了三次。“三叠”曲调的变化、反复连续陈述,使送别之情更加沉郁而深切,充分表达了送别远行友人的诚挚情意。有了对词意的深刻理解,歌唱者还可以设身处地的去想象、去联想、去体验、去感受那种依依惜别的友情。 二、旋律的风格 声乐作品中的词作为一种情景的表现,自然是为曲调的抒情功能奠定基础的。词情是曲情的导向,而曲情又是词的深化和发展。词的喜怒哀乐引导着曲的走向,使乐曲的非确定性得到比较明确的情感基调,从而调动和发挥音乐特有的抒情功能去施展曲调的艺术魅力。 首先,音乐是表演艺术,一个歌唱者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会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是一个歌唱者应当具备的表现能力。歌唱者的表现能力是多种智慧、能力的综合:1、对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神态和事物的内涵有观察、分析、理解能力;2、对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所表现的感情有感受、体验和认识能力;3、善于运用歌唱的技能、技巧,把所理解的内容、感受的情感用歌声表现出来的表达能力。 其次,歌唱者在演唱之前,要结合曲调进行反复视唱,领悟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和声与伴奏的配置(包括歌曲伴奏所创造的气氛和形象)。在视唱过程中,对曲谱的每一结构(包括前奏、间奏、尾奏)、每一个提示(包括表情、速度、力度术语)都要做全面的了解,对歌曲有一个客观完整的形象,这就好像绘画之初有个轮廓一样。再创造阶段,就是歌唱者必须从纸页上的歌谱中跳出来,把从文字与音符中所获得的印象,经过歌唱者本人思想的反复领悟、不断体验而受到感动,并激发起内心真切感情的激荡。这样,歌谱就会被溶化,歌词与旋律才可能升华为歌唱者的乐思和音乐语言,从而在歌声中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 而且,也要从感性上去把握。音乐艺术直接诉诸人的感官, 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和精神。想象是进行情感体验最重要的途径, 因为音乐是通过声音与表现之间的比拟象征, 以及模仿关系来实现的。而想象就是这些关系得以实现的中介桥梁。演唱者想象越丰富, 对曲调的体验就越清晰、具体, 对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就能更深刻的领会。其次, 要从理性上去把握。“通过分析旋律线条和伴奏类型、曲式等来找到歌曲的曲调特征, 了解曲作者的创作手法、表现意境, 来达到对音乐情感内涵的理解。”例如铁蹄下的歌女的头两句“我们到处卖唱, 我们到处献舞”在这两个“处”字上都加上了装饰音, 给原本已经沉重的旋律线带来了突然更为痛苦的曲折, 歌唱者应该首先抓住这两次的曲折来充分表达歌女们的痛苦心情和对黑暗社会的质询。总之,旋律风格的把握决定演唱的效果。音乐是无形的时间艺术,所以歌唱者的文学修养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 三、艺术的处理 掌握了一首歌曲的基本曲调, 也可以说是掌握了歌曲情感的“主旋律”, 然而要丰富它的表现力, 还必须注意情感的细微变化。一些同一曲式多段歌词的作品, 每段的内容都具有变化, 有些是平行并列的结构关系, 像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三段歌词, 分别从“家乡”“理想”“未来”来叙意表情。内容不同, 语气与情感重音的变化也不一样。在处理过程中就不能三段一样, 情感的正确处理往往决定语气、语势、速度、强弱的变化, 要注意即使是为了丰富歌曲的情感变化也决不能根据词意做语气上的生硬图解, 把情感处理得支离破碎, 而忽视音乐旋律的完整性。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是紧密交错的。声音、语言固然都很重要,但没有真情实感就不能感动人,不能感动人就不足称为艺术。“情之相通,美寓其中”。一件艺术作品是否能够达到强烈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就是艺术家能否在艺术作品中准确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是“美寓其中”的关键,只有把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和感受到的真情实感倾注到他所塑造的形象中去,才可能创造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 有了对歌曲的真情实感后,就应该对歌曲处理有一个全面的总体设想,这里包括整个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等问题。在歌唱中特别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如一首歌的叙述性和歌唱性的区别,一首歌曲中强弱、轻重的变化,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歌曲的高点(高潮处)和低点。一般来说要突出高点,一定要把低点放低,一定要有铺垫的过程,否则一个劲儿地强或一个劲儿地弱是达不到艺术效果的。 此外, 在演唱中还要注意的是歌曲与歌曲之间有时情感变化是很大的, 第一首欢快的情绪, 第二首可能是悲壮的感情, 第三首可能是另一种情感色彩或风格的作品。这样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在前奏, 间奏中变化自己的感情, 要尽快进入到规定情景, 以准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总之,在歌曲的情感处理中, 表现情感与主题处理的准确、鲜明、生动, 不仅有助于音乐旋律的发挥和表现, 情感度的把握。而且是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的艺术创造的基础。一个麻木不仁的人、一个对“美”无动于衷的人、一个不容易激动和感动的人,是绝对学不好声乐这门艺术一样的,因为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真正情感的表现。 综上所述, 在歌唱艺术中, “声”与“情”都是不可缺少的。有声无情难以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 有情无声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