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江市星子县旅游景点1、 白鹿洞书院据陈舜俞庐山记等史志记载:唐德宗贞元时(785-805),河南洛阳人李渤与其仲兄李涉在庐山脚下隐居、读书。朱熹在延和殿奏事中提到“遂立簧舍”,也就是指办了学校。他们还驯养了一只白鹿,山村乡民视之为神,人们就称李渤为“白鹿先生”或“白鹿山人”。他们兄弟隐居的山谷,被称为白鹿洞。 五代时,白鹿洞先由杨吴江州得阳县管辖,南唐李氏代杨吴,又改隶南唐江州奉化军德化县管辖。南唐异元四年(9闷O),李氏朝廷在白鹿洞建起了庐山国学,白鹿洞从此开始了一个新时期。庐山国学亦称白鹿国库、白鹿洞国学、庐山国子监、庐山书堂等。这是一所与当时建立在南唐首都金陵(今南京)秦淮河畔国子监相类似的学校,故后来有的史书也称白鹿国学为“辟雍”。南唐朝廷派遣国子助教前来庐山国学,主持国学行政和教学工作。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洞主,以主教授。 建隆二年(961),南唐中主(元宗)李碌由金陵迁都南昌途中曾住落星诸(即当时德化县星子镇,现星子县城)。李碌及随行在游览庐山的同时,视察了庐山国学。他看到了学生江为的题壁诗“吟登萧寺旎檀阁,醉倚王家敢帽筵”非常赞赏。 五代,中原战乱频繁,政权更替不已,经济、文化都遭到严重破坏。而南唐、吴越因偏安江南,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成为华夏经济的重心所在。在发展文化、学术方面,南唐更为突出。江西是南唐君臣藉此与中原抗衡的后方,南昌又曾是南唐的南都,庐山是李瀑、李惺两位君主发迹之地,他们又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因此,在他们的极力倡导和关注下,庐山国学成为五代时期一所著名的大学和南唐重要文化学术中合之一。 庐山国学生徒,最多时达好几百人,平时保持百余人不等,这些生徒不乏知名人士,如李中、刘钧、杨徽之、刘式、江为、伍乔、夏宝松、殷鸽、何昼等。其教授内容除传授与阅读儒家孔孟经书外,也学习史籍、诗文,以及诸子百家文集。据史料记载,庐山国学诸生中,有的长于军事、政治;有的“精于经史、能为文章,;有的以文学盛名;更多的则能诗,善诗,以诗名扬四方。全唐诗中至今保留了庐山国学师生的不少诗篇。可见诗是庐山国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据史料记载,庐山国学的教学组织形式除采取“个别传授”外,还采用了“升堂讲说”或称之为“升堂讲释”的教学形式。马令南唐书朱弼传载:朱弼每“升堂讲释,生徒环立,各执疑难,问辩蜂起,弼应声解说,莫不造理。虽题非己出,而事实联缀,宛若宿构。以故诸生诚服,皆循规范。”另据洪迈客斋随笔与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庐山国学曾置学田数十顷,收取田租以支付学校的各项开支。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以将我国历史界关于学田设置推定时间向前推进了七八十年。 总之,庐山国学的办学和教学经验,如校址环境的选择;固定经费的确定;有相当造诣教师的选派;师生之间、学徒之间的互相切磋;大师的悉心讲学授徒等,都对后来的白鹿洞书院以及其他书院的办校和教学活动产生很大影响。开宝九年(976),宋军攻占江州,南唐(江南)当局建置的庐山国学结束了它的历史,被北宋的白鹿洞书院所代替。唐贞元年间,j江州刺史李渤隐居这里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筑台榭,植花木。南唐朝廷在此设庐山国学,后书院历经沦桑,屡兴屡废。至到南宋朱熹知南康军,方得以兴盛。 白鹿油书院现存在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体均座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白鹿洞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观音桥观音桥,座落于庐山东南麓的星子县境内,由白鹿洞循九星公路南行,经五里公社再折向西北行数公里,即可见一座石桥横跨高崖,这就是著名的千年古桥观音桥。 观音桥又名栖贤桥或三峡桥,建于北宋初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座石造单孔桥,长24.4米,宽4米,桥面铺以大石,两侧砌有石栏,桥孔内圈由七行长方形石首尾相衔,凹凸榫结,渐弯呈弓形。在桥孔正中石块上刻有当日造桥的能工巧匠的名字:“江洲匠陈智福、弟智汪、智洪”。 观音桥,被誉为“南国桥梁建筑上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任凭桥下“银河倾泻,起蛰千雷”的三峡涧水狂奔撞击,桥身却安然无恙,至今经受汽车重压仍岿然不动。难怪游人观赏古桥,遥想当年陈氏兄弟凭着劳动的双手凌空飞架巨桥,无不拍手称赞:“神施鬼没,巧夺天工”。 观音桥畔,秀林葱翠,景色如画。桥的南端,傍山矗立着石造小亭,亭内有一眼清泉,俗名“招隐泉”,为唐代茶神陆羽品题的“天下第六泉”;另一头有石级可至桥下刻有“金井”二字的巨石之上,石下壑深百丈,激流穿石,怒涛飞溅,动人心魄。宋代诗人王十朋漫游观音桥触景生情,感慨讴歌,挥笔写下:“三峡桥边杖履游,此身疑已到夔州;题诗欲比真三峡,深愧词源不倒流”的诗句。观音桥景区东面有庐山第一奇峰五老峰,西面有庐山主峰汉阳峰,北面有神奇的太乙峰,南面有烟波浩渺的鄱阳湖。整个景区隐藏在原始丛林之中。观音桥景区也是佛教圣地,桥的西面有专门供仰观音菩萨的慈航寺,桥的北面有千年古刹栖贤寺,是庐山佛教的五大丛林之一。观音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天合谷庐山天合谷风景区紧连含鄱口, 是含鄱亭下方的一处谷地,地型呈梯形。东傍五老峰,西邻太乙峰,汉阳峰,北依含鄱口,为庐山三大主峰环抱,正南朝向。 鄱阳湖水烟云腾起,在天合谷贮存,这里景象一日之内,起伏变化颇大。时而轻烟飘忽,时而雾满山谷,云开时,日出东方,云霞灿烂,看郡鄱阳湖水天相连,观天合谷幻化烟霞。 天合谷坐北朝南,冬暖皇凉,有山顶之优势,又避了峰颠之短处,这里松林密不透风,郁郁苍苍,傲立山头,石缝中的奇松,区内成片的巨石群,属典型的第四纪冰川地貌。在奇石峰小天梯上看云海、彩霞。因趾离较近,比之含鄱口更贴切、细致,清晰。更为难得的是李白咏吟的“银河倒挂三石梁之瀑布”垂直而下,其势真切的如天河倾注,磅礴而下,落差160余米,一气呵成,慰为壮观。令人惊叹称奇。天合谷是世人称颂的庐山之福地,庐山四时的秀美、-、云霞、瀑布、奇石这里汇之大全。 天合谷气象氤氲,平和吉祥,千古以来被称为吉祥、福佑之地,李白为其写诗歌颂,陶渊明望南山看此谷;相传周颠仙常驻此谷,看天象;聚祥瑞佑朱元璋成功。此谷尚有明太祖朱元璋,周颠仙、刘伯温等人的传奇故事, -时期党政要员也青睐此谷,有宋美龄小筑,有白崇禧小楼。此谷下首,就是-十八将军别墅村。 景区现有游步道连接,旅游线路非常合理,不大,有三大出入口,山上从含郡口拾级而下;中心腹地可从五老峰循路进入景区,平稳逍遥;山下可从太乙村(将军村)登山而来,有半小时即可,能适应多种兴致之游客。 景区以天然风景为主线,开发过程中考虑了当地民俗特色,加深了庐山的文化内涵,井着重体现现代意识,以人为本的特色旅游。风景区有五大部分景观,浑然一体,环环相扣,是大庐山的一颗璀灿的明珠。有朋友叹曰;“天合谷值得看,看了一生不遗憾。”庐山天合谷景区分五人景区:山寨风情、奇石峰韵、天合洞座府(冰川巨石)、石梁飞瀑、双霞增瑞。两大长廊;风华千载(文化长廊)、瓜棚赏硕(瓜果景)。4、 庐山桃花源景区桃花源景区位于庐山西南麓105国道东侧康王谷中。康王谷亦称楚王谷,俗名庐山垅。战国末期(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时,秦将王翦攻破楚都寿春(安徽寿县),俘虏了楚国最后一个君王负刍,当时有一楚王子携家室南逃,后隐入庐山垅深谷中幸免劫难,改熊氏为康姓,沿袭楚风,其后裔谥为康王,谷名因此而得。康王谷为庐山最大之峡谷,长12公里,向东北伸入庐山内腹,至汉阳峰、晒谷石下。谷内一水中流,古称庐江。两岸青山合抱、雾绕云遮,桃林沿溪、小桥流水,田园阡陌、村舍俨然。此处距陶渊明栗里故居极近,为陶渊明去东林寺见慧远禅师常过往之地,实为桃花源记之艺术原型。桃源之水来自汉阳峰下之筲箕洼,峰南麓有一瀑飞泻,悬空百米,状如巨帘,这便是著名的天下第一泉。此水古称谷帘泉,因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品为天下第一而名扬古今,曾为王维、白玉蟾、欧阳修等历代名家所吟咏。桃花源是近期修复开发的新景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景观设置突出桃花源记之意境,返朴归真。沿溪上有山月轩、回马石、问津亭、桃源洞、同心潭、恩桃庵、野趣谷、楚王城、康王观、观瀑路、仰止亭等百余个景观,还开放皮伐飘流参与性旅游娱乐。2000年4-5月,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在这里召开。自谷帘泉东行可攀登汉阳峰。汉阳峰为庐山主峰,海拔1474米,顶天立地,势如华盖,传说汉武旁、秦始皇、司马迁都曾登上此峰。立于汉阳峰顶,犹如身临霄汉,庐山诸峰及长江鄱阳湖之远景都能尽收眼底。5、 爱莲池爱莲池位于周瑜点将台东侧,其东南紧连冰玉润,北接电影公司,正南距鄱阳湖1020米。池呈正方形,四周花岗石护砌,长48.84米,宽34米,深3米,总面积为1661.24平方米。池之正中,筑有面台,花岗石彻垒,内筑五花土,高2.8米,长宽各11.1米;面积为123.21米,台上有观莲亭,亭四方形,立柱起架,柱础莲瓣纹。顶为重檐歇山顶,亭之前后,有池桥各一与池也相连,三墩四孔,墩以花岗石彻垒,墩间并以长宽1.23米,高2.78米,后桥为之字形曲桥,衔接桥长10.55米,宽1.23米,高2.78米;二桥下方,各有莲池两方于侧,盛夏之季,漫步莲池,微风悠悠,清香朴鼻,似步入清凉之世界,心旷神怡。据星子县志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周敦颐知南康军,是时朝庭昏庸,官场-,他有感于斯,于军治之北凿池种莲,并作爱莲说,自铭。南宋朱熹知南康军,重修池亭,并征得廉溪先生爱莲说之墨本,书刻于石,立于亭内。明成化八年,知府曹凯重修建亭其上,嘉靖四十五年,知府张纯整葺一新,引水植莲复刻爱莲说于亭。爱莲池历代以来屡经兴衰,如今,爱莲池已列入旅游兴县规划之列,其开发已进入实施阶段。不久以后将以一个新的形象重现世人面前。6、 九江紫阳书院、紫阳书院位于白鹿书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四个院落。主要景观有门楼、崇德祠、行台等。这一组院落,因朱熹别号为紫阳,故名为紫阳书院。花岗岩门楼上,由冯友兰先生题写“紫阳书院”四字匾额。全院由中门分为二进。前院两侧有碑廊,总称为白鹿洞书院东碑廊。小院花圃中罗汉松、杜鹃、二度梅、梅、紫荆、柳杉、水杉、菊花、大理花以及各色盆景姿态万千。正北面为崇德祠。穿过中门,又是一方花圃,其间紫玉兰、桂花、小叶黄杨、冬青、柏树、罗汉松、菊花、红桃、碧桃、含笑、月季、茶花、大理花、麦冬等花木争妍。正北面为行台。紫阳书院似乎没有祭祀的庄重、讲堂的严毅,这里辟有号舍,当年的学子在这里下榻休憩。7、 落星墩落星墩,位于星子县城南三里的鄱阳湖上水边,它是一座小小石岛,高若数丈,纵横周回大约一百余步,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宋人蒋之奇有“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的诗句形容。传说五代有位皇帝老儿,赐封它为“宝石山”,并捐建“福星龙安院”于石墩上。宋后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由于历尽沧桑残存无已。上生竹木,墩境依旧幽雅秀丽。伫立其上:远眺庐山,淡烟轻掩雄姿;近观湖水,碧波连天一色。8、 庐山龙湾温泉度假村庐山龙湾温泉度假村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庐山南麓,在星子县温泉镇,地处环庐山百里绿色旅游长廊中心,四围青山环抱,溪水长流,环境幽雅,交通便捷,独享优越地理环境,是一处集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胜地。庐山龙湾温泉度假村,让您在碧水温泉里涤尽尘心,享受多姿多彩的独特体验和理疗乐趣。在浓郁的北欧浪漫风情中,游客可随性地选择风貌各异的温泉,让身体和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泡汤已化身为提升心灵的养生艺术。庐山龙湾温泉度假村,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庐山南麓,星子县温泉镇,地处环庐山百里绿色旅游长廊中心,四围青山环抱,溪水长流,环境幽雅,交通便捷,独享优越地理环境,是一处集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胜地。庐山龙湾温泉度假村,让您在碧水温泉里涤尽尘心,享受多姿多彩的独特体验和理疗乐趣。在浓郁的北欧浪漫风情中,游客可随性地选择风貌各异的温泉,让身体和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泡汤已化身为提升心灵的养生艺术。龙园六味牛奶泡浴、啤酒加料浴,吸引难拒;玫瑰、薰衣草泉,任君享尽百花之香。流传五千年的人参泉药浴,养身休性;温热云石的石板温泉,真实享受舒体之效。在这里,运动已化身为提升生活品质的休闲活动:冬暖夏凉的超大泳池、SPA水疗、水上篮球、水上排球人水合一,尽情享受水中运动之欢乐情趣。极具本地特色的山江湖大酒楼,名厨主理,亲自为您烹制极具本地特色农家风味的人间美食,在这里有远近闻名的庐山三石、农家土菜,赣鄱湖鲜,任您随意挑选。庐山龙湾温泉度假村拥有可容纳四百人的大型多功能厅及四间豪华会议室,从前期准备、会场布置到会议支持,均有专业会议客服人员为您协办,并配备高档的投影及音像设备等商务设施,必定令您盛会更成功。9、 庐山天沐温泉度假村天沐江西庐山温泉度假村,是由珠海百富辰投资有限公司在江西开发的首家大型集温泉、餐饮、客房、会议、娱乐于一体的四星级度假村,位于江西九江庐山山南景区温泉镇,临环庐山公路、昌九高速、京九铁路、昌北机场,105国道,交通便捷。度假村在原江西省庐山温泉工人疗养院基础上整合了庐山地理位置资源、庐山温泉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水质资源以及现代理疗保健资源,设计和开发了系列产品。2002年9月开工建设,2003年9月28日全面营业,度假村引进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超前理念,为宾客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亲情式服务,已成为宾客养生保健、旅游度假、餐饮美食、商务会议和娱乐的理想胜地。天沐温泉景区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栗里故居所在地。区内有陶渊明故里和温泉度假村两个游览区,分布于星德公路南北两侧。10、秀峰摩崖秀峰摩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南麓星子县境。秀峰是庐山名胜区组成部分。以山水秀丽,石刻遍布著称。南唐李璟筑读书台于此,即帝位后建开先寺。清康熙帝南巡赐名秀峰寺,为庐山五大禅林之冠。附近有石刻一百余方。山门旁有观音大士画像碑。寺后古读书台上有宋书法家米芾子书碑刻,苍劲有力。读书台下左侧有唐书法家颜真卿大唐中兴颂碑。石壁上有宋书法家黄庭坚“七佛偈”、明代教育家王守仁“纪功碑”等手书碑刻。寺西有清康熙帝书“秀峰寺”和雍正帝书“酒雪松”二碑。月门前漱玉亭有宋文学家苏轼题咏。亭下龙潭,马尾瀑经青玉峡泻入潭中,两崖石壁、水潭四周和溪石上有历代名人书刻七十余处。其中,以龙潭石壁上宋书法家米芾书“青玉峡”“第一山”最为珍贵。2006年秀峰摩崖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秀峰摩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 鄱阳湖湿地保护区沙湖山座落在鄱阳湖之滨的长湖、沙湖、东湖等湖汊之间,东邻永修吴城,西与恒丰、共青城相连,昌九高速公路侧身而过,水陆交通便利。耕地面积近0.5万亩,居住人口5000人。辖有管理站2个,自然村小组16个,风景幽静,气候宜人。沙湖山候鸟观赏匡是郴阳湖匡野生动物保护、雁咀菜等多种水生动植物异常丰富,良好的湿地环境,吸引了大批珍禽候鸟前来觅食栖息。越冬鸟达150多种,这里不仅是濒临灭绝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鹤的主要越冬地(据统计此地白鹤占全世界三分之二),也是其它鹤类、鹳类、天鹅等水禽候鸟重要越冬地;同时,还是鹭类、部分野鸭和雀形目鸟类的繁殖地,迁徙鸟类的重要驿站和中途食物补给地。观鸟季节踏进此区,可看到候鸟和平共处的风采艳资,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和人类的保护。天水之间它们时而信步倘样,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引颈高歌,时而展翅腾飞。尤其引入注日的是白鹤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好象一串珍珠链于天水之间,璀璨夺目,远望像是点点百帆在天边飘动,近观似玉雕伫立于水中,亭亭玉立,群鸟争鸣,嬉戏高歌,不时出现“天鹅湖”、“鹤长城”、“抬头鸿雁飞,回首鹤群舞”,使游客流连忘返。夜幕降临,月明星稀,景区成千上万的鹤,天鹅、雁、野鸭等竞相鸣嘴,仿佛是朋友在叙旧、谈情,又似在共同载歌载舞,庆祝迁徙的胜利。如果此时下踏景区,定会被这水禽大合唱所陶醉,聆听天籁之声伴你入梦乡,绝无喧闹之感。前往观赏区,可自昌九高速公路艾城站下,经星火化工,恒丰垦殖场可到。沿途都是柏油、水泥路面。日前为方便游客观鸟,区内已建有二座观鹤享,三所公厕等基础建设。当您登上高速快艇,畅游美丽、浪漫的鄱阳湖时,那份惊险、刺激而惬意的感觉定能让您久久回味。朋友,鄱阳湖水上娱乐中心将为您提供一流的服务,热忱欢迎您来观光旅游!11、 秀峰秀峰,座落于庐山南麓的星子县内。从观音桥返回五里公社后,再循德(安)星(子)公路西南行五六公里,便可见群峦环翠的秀峰了。 秀峰由鹤鸣、双剑、姊妹、香炉、文殊、龟背诸峰组成。鹤鸣峰形如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香炉峰状如紫烟缭绕;姊妹峰态如娟娟秀女;文殊峰如类锥屹立;龟背峰脊如行龟遏云。这些山峰,千姿百态,玲珑秀起,层峦流翠,风光旖旎,聚尽山南之美,故古人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之说。 关于姊妹峰,有个神话传说。相传,古代有两个渔家姊妹,在鄱阳湖上打渔时常为秀峰的景色所迷,以致忘了撒网。有一次姐妹俩乘春光明媚之日来到秀峰,攀登上山,一心想上双剑峰采摘“龙池”中的“玉莲”。路上采花扑蝶,不料误入仙山,被玉真仙女收为徒弟,在仙山中-。后来,姐妹俩思乡念亲心切,就化作“联袂偕归”的姊妹峰,远远望去犹如朝鄱阳湖奔来的俩姐妹。12、 情人石情人石(-石),宽1米,长2,4米传说很久以前,山下有一村姑常到此砍柴,玉玺寺一小僧,常为好帮忙,久而久之相爱了,后他们俩经常来此处幽会,故又叫-石。13、 浴仙潭浴仙潭,彩虹飞瀑底一小潭,潭周三壁巨石矗立,夏天若坐潭旁,酷暑顿氏释。冬天来到潭边乃有湿气。传说此潭是仙女洗澡的地方。它是天仙配七仙女沐浴外摄景。素有“浴仙潭里洗洗手,仙女丽人伴君走”之说。14、 彩虹飞泉彩虹飞瀑,是大口景区最出名景点,飞瀑落差90米、宽40米,水是含鄱岭、大月山、五老峰东波汇聚溪流,四季源流不断,春季最为壮观。洪水之时俨如干雷啸天势若惊龙窜谷,站在彩虹飞瀑下,就象蓝天开了一个小口,天河之水,抖腾削崖深涧。由于飞瀑朝东故天好上午彩虹夺目,绮丽万分。15、 太乙村太乙村景区在含鄱口西太乙峰下,座落于山南登山古道旁,相传远古道教宗师太乙真人在此-成仙。此处海拔在800米以上,群峰环抱、冬暖夏凉,翠竹如云、环境幽静,可近览群峰,远观鄱湖,为避暑休闲的最佳去处。 1992年,粤籍*退役将军曾晚归、刘一公、古层冰等七人发起在此建别墅,后闻风而来者又十几人,至三十年代初,蒋介石、蔡廷锴、陈诚、阎锡山及吴奇伟、严重、李汝倬等军中高级长官在此建成别墅有18栋,取名为太乙村,人称其为将军村。村之前后有岗楼碉堡,村内石径纵横,楼阁掩映,十几幢别墅风格各异而又色彩调和,且取名雅致,曰晚庵、犇舍、松庄、三柳巢、爱庐等等。康有为、冯玉祥、胡宗南、白崇禧、李四光、蒋经国等人都曾在此留住。太乙村别墅群在抗日战争中遭日军毁坏,太乙村所居之将军,后有的成为抗日名将,还有的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1984年,太乙村开始逐步修复扩建,村内有会议厅、歌舞厅、练武场、游泳池、琼池、风到园、太乙石、梦中石等景观,下有公路经观音桥连九星公路,成为度假、会议、旅游胜地。 太乙村至含鄱口索道,长825米,高差378米,上下站间运行时间7分钟。为庐山山上与南麓之间的旅-程创造了捷径。乘索道游览,还可纵览山南诸峰景色及鄱阳湖风光。 太乙村北为太乙峰,峰在五老、汉阳、九奇等峰之中央,犹如太空中之太乙星座位居其中,故而得名。太乙村西,为九奇峰游览区,有天书壁、九奇亭、太乙宫景点、太乙宫西,有山道登九奇峰。九奇峰俗名火焰山,峰上有九处奇石角立争雄,宛若仙境,传说秦始皇曾登此峰,今为电视剧天仙配、西游记选为外景。 太乙村东有盘旋于林荫中的古石道至含鄱口。古道之东有白水漕,为锦庐飞瀑游览区。白水漕水自含鄱岭下,有上、下二瀑,上称寨口瀑,今名七彩瀑布。下瀑人极难至,是为三石梁瀑,明代刘同升有庐山三石梁记,唐李白诗中银河倒挂三石梁即此。16、 庐山天地温泉庐山温泉天工造物“江南第一温泉”的庐山(星子)温泉位于庐山南麓温泉镇,拥有丰富地热(矿泉)资源、风景资源和自然历史遗迹及人文景观,是我国知名的矿泉疗养地和4级旅游胜地。 天地星墅原生态规划 风景别墅区规划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保持原始地形地貌的基础上,点石成金,浑然天成,以鲜明独特风情的内涵、个性风格和典雅的环境艺术手法来诠释温泉别墅。满足现代成功人士对时尚生活的追求,尽情享受回归自然的本性。 随时享受全面配套在天地星墅,全方位完善配套的交通管理系统;安全保安配套系统;信息网络配套系统;生活健康配套服务和庐山温泉水供应系统。 酒店化VIP至尊服务国际知名酒店管理机构提供专业化物业管理,天地温泉星墅的业主均成为天地温泉大酒店VIP的会员,优惠享用酒店提供的各类服务。17、 陶渊明故里诗人的故里,位于江西九江星子避暑胜地庐山的南麓。一个只有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子。这里住户都姓陶,是诗人的后裔。据史书记载,诗人的故居原住玉京山下,第三年,他在诗中所描写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住宅,便被一场大火烧毁了。后来诗人就移居栗里村。这个村子就是栗里。可能也就是他在移居诗中所说的南村。山环水绕,一千五百多年前使诗人流连忘返的风景依然如故。村前一条清泉,从一座小石桥下缓缓流过。这座小石桥,据说便是诗人当年带月荷锄归走过的清风桥,亦名柴桑桥。桥畔大树下,斜倚着一块青石,上刻柴桑桥三字。 顺着清清的流泉,依山势南行至一水池。池间巨石上,刻有醉仙濯缨之池字样,人们便叫它濯缨池。相传诗人当年在劳动之余,常在此中涤锄洗帽。离池不远处,有一巨石赫然横卧在山旁的溪漳中。这便是当年诗人醉后高卧的地方,人称醉石。 登上这块高约三米的巨石。平滑的石面稍倾如台,可容十人,上刻归去来馆四个大字。据南史记载:先生弃官归,时往为庐山中,醉辄卧石上,其石至今有耳迹及吐酒痕焉。这近乎民间传说。我们细观石上,除了长年因风雨剥蚀而留下的斑痕以外,什么耳迹、酒痕都无可辨识。石上倒可清晰读出明人留下的一首题醉石的刻诗:渊明醉此石,石亦醉渊明,千载无人会,山高风月清。石上醉痕在,山高风月清。泉石晋时有,悠悠知我心。陶渊明嗜酒,饮酒是他诗中常常吟咏的一个主题。他曾写有饮酒二十首,其中的第五首是最脍炙人口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诗生动的描写了乡居自然环境的清幽、生活的闲适和心境的旷达。最后两句话,此情此景,想说出其中的真意,却忘记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一种醉后陶然自乐、忘我返真的心绪跃然纸上。由于时代的局限,诗人对于当时-势力的抗争,除写诗明志外,一般只能表现在隐居归田、以酒自醉上。离开陶村时,驱车在环山公路上西行约二十分钟,便来到绵羊山下拜谒陶渊明墓。在山坡的树丛间寻找陶墓颇费了一些周折,后来在守林人的指引下终于来到了诗人眠之地。 墓高踞在一个朝阳的高冈上,四角各植一株枝叶繁茂的古松。墓碑上刻有晋徵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碑额上是清风高节四个大字。碑左侧是墓志及五柳先生传刻文,右侧是归去来辞刻文。这两篇文章都是诗人传世的名篇。碑立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 我们在墓前伫立良久,我不禁默诵起诗人写于逝世那年(公元427年)的挽歌诗来。共三首,其第三首是: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荛。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里背靠高耸入云的汉阳峰,面临浩瀚的鄱阳湖,远离市嚣,林静谷幽,正是诗人安息长眠的好地方。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圩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生活在战乱频仍的东晋末年,从二十九岁起,曾离家十三年,作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小官。四十一岁时,在彭泽令任上,终因不原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返里,躬耕田园,直至去世。 陶渊明历来被文学史家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杰出的田园诗人。归园田居是他归隐后第二年所写的代表作,共五首,上述的是其中的第一首。字里行间充满着诗人抛弃恶浊的仕宦生活,投身乡里大自然怀抱的那种喜出望外、怡然自得的心情。18、铁线观音像碑 山门内,延伸出一条探幽的小径,两旁的冬青树枝蔓修长,飘然交合。铁线观音像碑就坐落在这条石径上,有瓦亭覆遮。画像采用国画中的铁线描法,故称铁线观音。相传画像的上半身为唐吴道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用电机销售合同范例
- 仓库维护合同范例
- 公路桥梁拆迁合同范例
- bt项目 施工合同范例
- 出售住宅合同范例
- 经济法的适用范围试题及答案
- 出售旧房屋合同范例
- 公司员工存款合同范例
- 市政工程资料汇整试题及答案2025
- 个人投资股权合同范例
- 金属冶炼负责人安管人员培训
- 关于比的知识图文
- 拓扑结构特征提取-深度研究
- 建筑美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南理工大学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18课《井冈翠竹》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2024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高等教育心理学》讲义
- 2025年汽车转向桥总成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基装合同范例版
- 《招生话术技巧》课件
- 永久性租房合同(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