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化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2章城市和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前两节的联系非常密切,即城市化就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城市等级的提升过程和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这种现象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它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另外,城市化还与第一章的人口迁移密切相关,大量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如迁移方向相反,则为逆城市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2.正确认识城市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3.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4.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 能够利用曲线图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且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差异2.通过上网查阅和调查身边的农民工,了解他们进城的动力3.要求学生周日到市区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了解一下南京市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而产生的主要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城市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现状与趋势,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2.通过讨论并对一些合理化建议的提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增强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及参与治理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1.城市化的含义以及重要标志2.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四季的形成。 课前准备 1、做好预习和导学案。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世界上最早的聚落不是城市,而是乡村,而乡村发展成为城市的过程即为城市化过程。阅读探索活动,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为什么乡村人口要流向城市?(经济因素:谋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水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使城市中发生哪些现象?(住房、就业、交通等方面)前面描述的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化过程的一种表现。一、城市化:内涵:1、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2、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3、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城市化指标:1、城市地域扩大和城市数量增加;2、城市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3、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4、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的扩散。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城市化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工业革命至二战: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但由于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相对较低,所以平均的世界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慢。二战后: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且发展迅速。全世界至2000年,平均城市化水平达46.6%。这一进程也体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读图P36图2-2-3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上世纪70年代一般达70%)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但城市化水平较低(1950年之后年增长率高达近5%,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只有33%)2、大城市化趋势明显表现在:(1)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尤为引人注目。读表2-2-1:体现了大城市发展迅速的特征。例:墨西哥城人口占本国人口的17%左右,布宜诺斯艾利斯占本国人口的30%。(2)形成“城市群”和“城市带”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带、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等。读图2-2-4,世界主要城市带形成的有利地理条件是什么?地形:平原;气候:适宜的气候;河流:提供水源;资源:一般都较丰富。3、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城市郊区化: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产业空心化逆城市化:表现为中心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至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整个大城市出现人口负增长。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较一个是城市内部的人口迁移,一个是向城市外部的人口迁移。再城市化: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实施的防止城市及城市中心区衰退。它是个别城市的现象。而非普遍存在的现象。P38,讨论:发达国家经历的历程:小图表示,问题:最终向哪个方向发展呢?生态城市?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原因:城市与乡村的差异显著(城市较多的变业机会和较好的生活条件)表现:(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2)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经济发展速度亚于城市化速度)导致城市发展不合理,即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具体原因:推力与反推力推力: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反推力:城市人口增长快,就业岗位有限、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结果:形成内城贫民窟或城市外缘的棚户区。(读图:P35)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是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最为深刻的地方。由于人口和经济活动密集,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1、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1)空气污染:污染源:交通污染汽车尾气;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居民生活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所排放的烟尘。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呼吸道疾病、二恶英(燃烧垃圾)与癌症的关系。(2)水污染:污染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危害:人体健康等。2、城市化与原有生态环境改变城市的发展占据了地球上广阔的空间,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变成了以人类为主宰的城市。也就是说其它物种所占据的空间在逐渐减少。如果有一天,全球用地大部分都成为了城市,那么地球上原有的生态系统也将不复存在,到那时,也可能人类社会也将不会再存在。另外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等也会导致生态破坏。例:全球变暖,酸雨等。3、城市化与地面沉降中国目前有40多个大中城市出现较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导致每年损失数十亿元人民币,其中长江三角洲、华北地区的地面沉降主要是人为造成。长江三角洲发生地面沉降的城市当中,上海情况最为严重,上海自1966年起开始限采地下水,并采取回灌等措施,稳定了上海地面沉降的情况,使下沉维持在每年平均10毫米左右。去年,上海政府也因为3000多幢18层以上的高楼加剧上海的地面沉降,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