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的思考.doc_第1页
加强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的思考.doc_第2页
加强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的思考.doc_第3页
加强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的思考.doc_第4页
加强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的思考朱廷岚(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是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对于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深入探讨其存在的原因,研究其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经典著作教学;困难;对策On the View of Teaching Marxism Classic Selective Readingfor the Graduate Student Zhu Ting-lan(College of Marxism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Abstract:Marxism Classic Selective Reading is one of the compulsory politics and ideology theory course for the liberal arts graduate student. It can enhance students Marxism theory training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while In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ideal.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discover the reason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Key Words:classic teaching;difficult;;countermeasure“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是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感到这门课难学,觉得难理解、不好把握、枯燥乏味,教师也觉得要上好这门课不容易。因此,深刻认识该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探讨该课程教学困难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对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教学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的重要性1、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研究生是具有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理应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他们在本科阶段,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这些原理是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如何提出来的?它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是什么?等等,只有通过学习原著才能解决。原理源于原著,它是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将原著所论述的理论逻辑化、体系化。原著与原理之间是根与梢、源与流、本与末的关系。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能够获得比原理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他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的方法论。是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本、之基、之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共产党的信任,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当前由于苏东剧变,曾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潮,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失败论曾一度嚣张、一些人迷失了方向的情况下,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提供方法论指导。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没有理论思维”。1(P467)人们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把握,不仅依赖经验,更依赖理论思维,只有通过理论思维,才能在复杂纷繁的现象中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性。马克思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2(P8)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吸取全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能够借鉴他们的理论思维方式,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提供方法论指导。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中存在的困难1、内容多,教学时间少。目前,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通用教材是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写,由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它有39篇著作,涵盖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应包括毛泽东、邓小平等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部分著作。而开课的学时有限。教育部规定该课程课时为72学时,但实际上各高校大多都只开54学时,甚至是36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很难学好这些著作。2、学生该课程的理论基础参差不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作为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一般采取将文科专业集中上大课的方式进行,但各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差别很大。如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伦理学、等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本科时,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论基础,而其他类专业的学生,没有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经典著作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了解甚少。基础不同的学生在一起,给授课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难以把握教学的深浅、快慢、难易程度。3、各专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内容的要求不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学习和研究各门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但各专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内容要求不同,他们都希望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民族学专业他们需要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方面的著作,如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经典著作经济方面的原著,如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文学专业、法学专业、伦理学专业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内容要求又有区别。4、学生对该课程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入学后,因繁重的英语学习即学位英语考试、英语过级考试和基础英语考试等占据了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也有的学生专业压力也很大,特别是跨专业报考的学生,本学科的专业基础不牢固,他们要花很多时间去补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而对该课程教学一部分学生认为,与他们的学科研究和今后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不高,上课也只是应付了事。三、提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1、加强对该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提高其教学实效性的前提调查表明:该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最根本的是对该课程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开设该课程教学的意义。态度、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充分认识到该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理论思维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才能在学习中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水平、教学方法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如果教师教学理论功底深、联系实际好、语言生动形象,学生就会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反之,如果照本宣科、语言干瘪平淡,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昏昏欲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理论抽象、内容深奥、背景知识复杂、时代变化大,要讲好这样的课就更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对该著作写作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有很深的了解,对经典著作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对该学科研究的前沿能准确把握,并能联系实际,通过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根据硕士研究生教育多年的高校经验,一般是选择理论功底深厚、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来主讲该课程。2、以课程教学组的方式授课,提高其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博大精深,涵盖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单靠某一位教师知识结构、学识水平通讲该课程,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很难的。如果以课程组的方式,由不同的学科背景的教师分别承担与其学科背景、科研方向相应的经典著作教学,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由哲学教师承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著作由经济学教师承担,就能对该著作写作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有很深的了解,对经典著作的内容融会贯通,对该学科研究的前沿能准确把握,也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还可对不同的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根据其经典著作内容要求不同,由对此有研究的教师单独授课。3、教学内容选择要精和实,是提高其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可能对每篇著作都要去学习与研究,只能有所侧重。要遵照邓小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去选择经典著作。所谓“精”就是代表马克思主义精髓、精神实质、意义深远的著作;所谓“实”,就是与当代社会实践需要紧密联系、能够指导当前的社会实践并能解决当前社会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的著作。如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著作后来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该著作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基本完成,为科学共产主义奠立牢固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该著作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虽然是他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但其中所阐述的科学的哲学思想却具有普遍的长久的指导意义。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不但是一篇重要的经济学著作、政治学著作,也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著作。邓小平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次谈话,不仅在当时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继续快速向前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在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上提出和解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3(P544)等等这些著作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掌握了这些著作,应该说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程的教学任务。4、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其教学的实效性的重要条件该课程理论抽象、内容深奥,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与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多媒体手段等教学方法。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核心内容、难点所在、现实意义、学术研究前沿等方面,教师可采取讲授的方式。这是因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博大精深,里面蕴涵丰富的思想,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常学常新的原由了,单靠学生们自己去把握是困难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产生是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对于掌握文章所阐述的理论是有帮助的或者是必须的。而这些背景知识是学生们最缺乏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证某一理论的方法是非常严谨的,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可以学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问题的方法。所有这些,都只能加强理论讲授才能达到。与此同时,还应注意组织学生的讨论。对于原著中与现实相关的问题、学术上争议较大的问题等,教师事先布置讨论,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下次课组织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也要利用一些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智能的方法,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循循善诱,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路,从中悟出道理,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是理论抽象、逻辑严密、内涵深远的课程。一般来说,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对有些内容如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会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文、图、声、像等信息媒体来体现教学内容,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探求知识的欲望。它能够简明扼要的再现与经典著作有关的文献资料,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学生们易记、易懂、易接受。如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产生的时代背景的时候,将反映当时情况的图片、音像资料放给学生看,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5、建立科学的该课程的考评机制是提高其教学实效性的手段经验表明:考评机制得当,就能比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较好,反之,考评机制不得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其教学效果也就不够理想。在该课程教学中,可采取4:3:3的方式。即平时成绩占40%,包含平时的考勤、提问、讨论等,期末考试和课程论文各占30%。期末考试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可采取开卷的方式。课程论文写作要紧紧围绕原著中自己熟悉、与时代联系紧密的或者与自己专业相近的内容来写,严禁抄袭或下载,最好达到发表的水平。总之,提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学实效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任课教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也需要学生的刻苦努力,还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参考文献:1恩格斯.反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