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在真实与艺术的边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江雪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皆唐绝句极品,可谓“孤独双璧”。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笔者将本篇列为阅读教材中的必读篇什。阅读教学中,学生们提出了一些敏感的问题,涉及作品的情景、人物、文体元素等,归纳起来,集中在真实性与艺术性的边界问题上。学生是抓住了要点和关键的,是主动思维和研究性学习的结果;在鼓励和指导学生思考阅读的同时,笔者也在思考与探索,现将结果撮录成文,题名:在真实与艺术的边缘。 一、 边缘之“雪”:一场真实的雪,也是为塑造漁翁形象而营造的艺术之雪 从诗中所描述的情景来看,这首诗当写于贬所永州。“江”,永州城西的潇水(古籍称湘水);这“雪”,自然指当年覆盖在永州大地上的雪;而这“孤独”,则指诗人贬谪永州处境最艰难时所兴之孤独。这场雪很大,“孤独”也很大。北国虽有这么大的雪,但少有“千山”,贬谪前的柳宗元春风得意,踌躇满志,来不及“孤独”,也无缘“孤独”。任柳州刺史后,柳宗元忙于政务,亦无暇如此“孤独”;历史上南粤之地的柳州也没有如此之大雪的记载。 永州地处温带,与赣、桂、粤、黔毗邻交界,偶有大雪。但从诗中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场景来看,这是南方永州几十年乃至百年难遇的大雪。历史上是否真有这场大雪,柳宗元当年是否真的遭遇了?目前虽尚无古文献可考,笔者却以为这是真实的。永州当地就有用“白狗胖,黑狗廋”来形容雪大的谚语。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真实形象地描述了所遭遇的这场雪:“二年(指元和二年,即公元807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啮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看来,元和二年这场雪,可以是江雪的描摹对象,也可以是柳子当时心境的写照,还可以解构成柳子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与氛围。但我们不可理解得这样拘谨狭窄,因为诗需要空灵想象和适度夸张;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完全可以造境构象。换言之,我们可以理解为诗人营造的抒情氛围和为突出遗世独立的漁翁形象而精心设计的真实性夸张和象征性体验。唯如此,才能营造阔大、空濛的境界,唯有阔大、空濛的境界,才能释放巨大的孤独和凄冷的情怀。从这个意义上理解,那应该是一场发生于元和二年覆盖永州大地上的真实的雪。 二、反差之美:精巧的构思与巨大的释放 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江雪亦可谓精巧独步,尽显风流。 江雪是五言绝句,仅二十字,受体裁形制限制,表现空间极其逼窄有限。与汉大赋、屈离骚、白香山长恨歌等巨制相比,江雪实在太小。但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妙用。关公惯使青龙偃月大刀叱咤风云,荆轲巧用寸铁亦能震慑秦廷,江雪虽然在形制上不能与上述遑遑大作相比,但同样开拓了巨大的境界,承载了巨大的容量,释放了巨大的情怀,彰显了巨大的艺术魅力。从接受美学视之,这巨大的反差,构建成了一种天然和谐之美。 江雪构思的精巧,首先表现在点“睛”上。诗人巧用标题点“睛”,统摄全篇:轻灵一点,中心之物“雪,中心之人“漁翁与地点、环境、故事等等便浑然一体,有了生命和灵魂。与传统的写景抒情佳构一样,江雪的前两句写景状物,创设人物故事发生的环境。但写法极其严谨独到,使用了类似今天电影蒙太奇手法:“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先仰望后俯察,仅两句,咫尺天涯,境界全开,为人物“漁翁”的活动和抒情主体的情感寄兴开拓出了一个巨大、辽远和深邃的背景空间。前辈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立足于时代制高点,从时间维度为抒情主体开拓了一个巨大、辽远、深邃的空间。两诗异曲同工,表达了巨大而深邃的悲怆与孤独。江雪后两句写故事:人物和人物的活动漁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天上地面,冰清玉洁而又奇寒刺骨。这是一个巨大而矛盾着的自然世界,也是一个巨大而矛盾复杂的情感世界承载着抒情主体巨大而矛盾的心怀。西方学者卡西尔曾精辟地说:“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实在与之相关联的构架。我们只有在空间和时间的条件下,才能设想任何真实的事务。”诗人正是巧借空间和时间构建平台,将精巧之美渲染到极致。 江雪构思的精巧还表现在画面构图的匠心和极度谨严的对称上。茫茫天地,皑皑白雪,千山万径,空濛辽远;一江横穿画面,孤舟停泊江中。如同经纬交织,中轴之点,孤舟之上,箬笠蓑衣,泰然稳坐一渔翁。漁杆轻扬,那若有若无的一线便牵系着偌大的世界和視界,牵系着作品沉甸甸的意蕴和读者无限的感悟与参詳。这种极度谨严精确的对称,令我们联想到今日空中俯瞰下的紫禁城布局的精确对称。一是流动的诗情画意,一是凝固的立体建筑,异曲同工。然而诗人的这极度谨严的对称又似乎是在从容闲淡漫不经心中浑然天成的;这实在是诗人精心设置的,为整个画面的中心、生命和灵魂 漁翁形象的矗立以及“故事”的展开奠立了基础和环境。这种从容、闲淡中的“经心”,可谓巧夺天工。 三、漁翁形象解读::一个承载多元蕴含的“意象” 江雪的重要成就和对中国文学所作的独到贡献,还在于为中国古典诗坛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典型人物形象渔翁。这是以五绝这种精巧的形制和狭窄的表现空间塑造出来的典型形象,体现了柳宗元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卓异的艺术创造力。大浪淘沙,岁月留金。时间证明,“渔翁”形象的经典性是与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经典长篇,如离骚、木兰辞、长恨歌等巨制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一样,共同营造了我国古典诗歌群星璀璨的时空。“渔翁”是谁?为何寒江独钓?他“钓”到了什么?这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和读者孜孜探求的千古之谜。“漁翁”是个多元复杂的形象或意象,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解读,都将会有不同的结果,符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经典诠释。冰天雪地,江风凛冽,寒彻神骨;一顶竹笠,一袭蓑衣,一杆漁钓,卓尔不群,遗世独立。他是永州漁人?他在寒江钓“鱼”?其实,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严冬鱼打窝冬眠,永州人也从不在冰天雪地中钓鱼。诗人是体察民情,为民生疾苦鼓与呼的有心人,他不会不知这一生活常识。由此观之,此“翁”肯定不是永州渔人,即便是,也可能是“白日梦”者。那么,此“翁”是谁?渔人、隐者、诗人自己,还是“白日梦”者?他在“钓”什么?钓鱼,为享受寒江独钓这道独异的风景,还是另有所图?也许,什么都不是。因为“他”只是一个艺术形象,因为“渔翁”是个蕴含丰富的多元体:“渔翁”漁杆轻轻一扬,放则轻盈,似宠辱皆忘;收却沉重,乃“万千孤独”!这是诗人奇寒语境中的心灵独白。四、创新之举:诗歌中的小说元素 柳宗元是中国历史上集思想、哲学、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于一身,且成就卓异的大家,在推进文体演变、创新及文学创作实践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从现有资料考证,在众多文体中,我们尚未发现他专门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品或记载。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柳氏的所有文体作品几乎都可见“小说”的痕迹或元素。政论、墓志、杂文、游记、传记、寓言等,尤其是寓言,其实就是“小说”雏形。因为这类作品全属虚构,已具备小说的所有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心理学学术交流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管理执行策略总结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市政学思考策略试题及答案
- 新城市治理模式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公文处理技术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最佳资源配置方法探讨试题及答案
- 城市交通枢纽的综合服务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建筑工程考试全景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利益相关者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领导力提升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练习(三)-2025届中职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教版(2023版)
- 情境+任务驱动作文(兼审“情境”与“任务”)-2024年中考语文重难点复习专练(江苏)学生版
- (二模)临沂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 2024年新疆巴楚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5月份联合考试语文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小学四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模版
- 医务科依法执业自查表
- 列车牵规正文
- 格氏试剂的应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