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ppt_第1页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ppt_第2页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ppt_第3页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ppt_第4页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一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进入 蒸汽时代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 列强在在世界范围内侵略扩张 寻找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同时也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初步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 电气时代 世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列强加剧了对落后国家和地区侵略 给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思考 两次工业革命给当时中国主要带来了哪些影响 列强为了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展开了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必修一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民族屈辱史 民族斗争史 考点内容 1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2 理解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3 了解黄海海战 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归纳概括 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及其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主要有哪些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斗争史 一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屈辱史 1 鸦片战争 1840 1842 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列强为什么能侵略中国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君主专制 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手工作坊落后的自然经济 机器生产发达的商品经济 装备陈旧 船坚炮利 闭关自守 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专制统治 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1 列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需求 市场 原料等 2 中国资源丰富 人口众多 市场广阔 中国腐朽 落后 国力衰微 危机重重 列强为什么能侵略中国 南京条约 的内容及主要影响是什么 内容 1 割香港岛给英国 割地 2 赔款2100万银元 赔款 3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开埠 4 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商定税率 附件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居住及租地权 军舰 巡查贸易 权 外国传教士传教权等 影响 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考 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 第四条最能体现 领土主权 贸易主权 关税自主权 司法主权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 在人类历史中 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 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 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 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C 一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屈辱史 1 鸦片战争 1840 1842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856年英国侵略者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天津条约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结束 1860年英法联军侵犯北京 强调 1 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在中国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 圆明园是英法联军烧毁的 不是八国联军 一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屈辱史 1 鸦片战争 1840 1842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1860 3 中日甲午战争 1894 1895 清政府惨败投降 签订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的签订及其影响 割辽东半岛 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 增开重庆 沙市 苏州 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国土进一步沦丧 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 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内容 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条约中哪一条最能体现日本侵略中国进入了新阶段 第四条 重庆 沙市 杭州 苏州 全球通史 中写到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40 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 第二次是1856 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 第三次是1894 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影响方面的共同之处是 A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 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A 一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屈辱史 1 鸦片战争 1840 1842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1860 3 中日甲午战争 1894 1895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1901 巨额赔款 人民负担空前加重 便于侵略者控制中国和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 的签订及其影响 内容 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赔款4 5亿两 本息达9 8亿两白银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拆除天津大沽至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近年来 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但有些电视剧中常常出现违背历史真实的镜头 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明成祖和丞相在商议事情 康熙大帝 中军机大臣跪受笔录 台湾1895 中的李鸿章说出 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 的台词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A B C D C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始沦为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 一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屈辱史 1 鸦片战争 1840 1842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1860 3 中日甲午战争 1894 1895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1901 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斗争史 1 黄海海战 1 地位 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2 主要人物 3 结果 丁汝昌 邓世昌 林永升 叶祖珪 刘步蟾 重创日军 损失很大 主力尚存 1 黄海海战 大陆政策 日本 中国台湾 朝鲜 中国东北蒙古 中国 亚洲 世界 材料 日本 大陆政策 是一个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策 它的第一步是侵占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 第四步征服全中国 最后侵占亚洲 称霸世界 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征服朝鲜在其 大陆政策 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台湾 就已迈出了实施 大陆政策 的第一步 虽未得逞 却尝到了甜头 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夕 日本已作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 史料链接 一八八一年后北洋海军未增船 舰炮皆旧 而日舰有九艘购造于一八八0年以后 舰炮皆新 据 李鸿章奏稿 卷七十八赫德说 北洋舰队克虏伯炮有药无弹 阿姆斯特朗炮有弹无药 汉那根想要凑集够打几个钟头的炮弹以备一次海战 迄今无法到手 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 海军备款三千万 仅购数艘 而西太后即命提款 营构颐和园 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 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梁启超 戊戌政变记 结合你所掌握的课内外知识 认真地思考一下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腐败的封建帝国 新兴资本主义国家 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1 日本强大且蓄谋已久 2 中国落后 腐败 根本原因 一 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屈辱史 1 鸦片战争 1840 1842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1860 3 中日甲午战争 1894 1895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1901 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斗争史 1 黄海海战 2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日军本来叫嚣台湾 不过手掌大小之地 以一旅之众即可一举歼灭 而实际上却出动了3个近代化师团共7万余人 动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村田式连发步枪 山炮 野炮 以及海军力量 日军本来以为一个半月就可以平定起义 实际上历时4个多月才勉强宣布 占领全台 在大小100多场战役中 4800多名日军官兵被打死 伤2 7万人 台湾军民以绝对劣势装备创下的这个歼敌数字 比日军在甲午战争正面战场上的伤亡数字多出了近一倍 思考 从这些数字中你读到了哪些民族精神 崇高的爱国情操和英雄气节 一要把握两条线索 屈辱史 从鸦片战争开始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加深 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斗争史 伴随着外国侵略 中国各阶层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 中华民族逐步觉醒 二要突出四个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三要理解两个观点 弱国无外交 中国人民坚贞不屈 本节课总结 想一想 议一议 学习本节内容后 根据自己的感悟谈一谈你的体会 请用几句话来概括 弱国无外交 发展才是硬道理 以史为鉴 与时俱进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改革是立国之本 开放是强国之路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让历史告诉未来 本课学习的启示 材料一清王朝虽然开创了 康乾盛世 但那只是落日的余辉 很快就暗淡下去 反观西方各国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实力迅速增强 它们对内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对外推行扩张政策 1840年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摘自人教版必修一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 世界力图 改变中国 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 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 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 需要改变 封闭和孤立的 腐朽和没落的 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 无论是洋务运动 还是戊戌变法 无论是辛亥革命 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论是李鸿章 还是康有为 无论是孙中山 还是毛泽东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 内部改变着 清代中国 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 改变中国 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1 材料一和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 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的转折点 对此你如何理解 2 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1 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 一方面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另一方面 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开始参与全球化 材料一自今以来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 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等五处港口 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 一律削平 由诸国分应主办 留兵驻守 以保京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