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节+宋明理学(新授课)(共20张PPT)[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节+宋明理学(新授课)(共20张PPT)[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节+宋明理学(新授课)(共20张PPT)[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节+宋明理学(新授课)(共20张PPT)[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节+宋明理学(新授课)(共20张PPT)[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熹 1130年 1200年 南宋人 在历史上被誉为 致广大 近精微 综罗百代 的一代儒学 宗师 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 经学家 集理学之大成 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 地位及影响仅次于孔孟 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始成为官方哲学 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为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朱熹将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集为 四书 并为之注解 从此四书的地位高于 五经 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一 导入新课 1 2008徐州二模 眼珠子 鼻孔子 朱子高于孔子 眉先生 胡后生 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 对于 朱子高于孔子 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A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 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C 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D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学说 一 导入新课 宋朝以前 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 荀子发展了儒学 为巩固专制统治 在思想文化领域打击儒学 甚至走到 焚书坑儒 的极端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并创立太学 儒家学说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意识 一举获得 独尊 地位 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被制度化了 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二 知识回顾 春秋战国 秦始皇 汉武帝 汉代 北宋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儒学在困境中发展 汉代 北宋 儒学在困境中发展 理学产生发背景 困境 表现 汉末 魏晋 唐末五代地位进一步动摇 原因 的兴起与传播 儒学本身日益沦为笺注之学 受到质疑 复兴 唐中后期 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 的儒学复兴运动 为理学产生奠定基础 道教 佛教 韩愈李翱 北宋 佛道盛行的缩影 另类皇帝梁武帝梁武帝名萧衍 南朝梁开国君主 自幼饱读儒家经书 后一度信奉道教 对阴阳 五行 星算无所不通 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 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 山中宰相 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 随着他 舍身 同泰寺 要以皇帝之身出家 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 专题一第3课 程颢 程颐 朱熹 王守仁 一 理学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二 理学的代表人物和发展历程 三 理学的基本主张 四 宋明理学的影响 将儒家伦理道德 仁 礼 智 信 忠 孝 节 义 三纲五常 存天理 灭人欲等 提升到 天理 的高度 1 2008 5梅州市第二次高考模拟测试 从 宋史 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 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焦守节 卷261 李克让 卷270 陈从信 卷277 赵安仁 卷287 钱端礼 卷385 张忠恕 卷409 A 佛学B 法学C 道学D 理学 2 通州市07 08期末 朱熹提出 存天理 灭人欲 这里的 天理 是指A 天体运行法则B 社会发展规律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 天人感应 理论 3 2007广东广雅中学9月 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 他 想把濂溪 周敦颐 二程种种意見都包容和会通 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 兼及道释 而且组织一大系统 请问这位古人是A 李贽B 朱熹C 王阳明D 王夫之 4 08南通高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 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 理学的代表人物北宋 二程 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 A 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B 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C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D 天理 就是 三纲五常 等伦理道德 6 2008年广东高考 清风吹动旗幡 一人说是风动 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 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程颢C 朱熹D 王阳明 5 2008南通第三次调研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 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 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 程颐的是A 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 B 施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C 心即礼也 心外无物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宋明理学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理学的发展 创立 成熟 发展 背景 二 理学的代表人物和发展历程 北宋二程等人 南宋朱熹 明王守仁 心学 三 理学的基本主张 四 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 压抑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 消极 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 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材料一 材料二 鲁迅 翻开历史一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吃人 戴震 清 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 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 其谁怜之 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材料三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载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理学名言 存天理 灭人欲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饿死是小 失节是大 理学主张的理解和运用 材料一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 一物须有一理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己何与焉 人伦者 天理也 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 天理云者 这一个道理 更有甚穷已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二程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常 天理人欲 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熹 理学主张的理解和运用 二程认为理学的最高范畴是什么 联系所学知识 朱熹认为理与气的关系是什么 根据材料朱熹和二程思想的共性有哪些 朱熹的思想可概括为哪些理学的名言 1 二程认为理学的最高范畴是 天理 朱熹认为 理与气不可分 但逻辑上理先于气 2 理 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封建伦理道德也是天理的表现 不可违背 三纲五常 存天理 灭人欲 心即理也 发明本心 王阳明 一次 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 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 它们自生自长 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 你认为呢 王阳明说 你来看此花树 它才存在 你不来时 它并不存在 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比较 总结理学与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向心学的演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 朱熹的观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 存天理 灭人欲 王阳明则主张 封建道德存在于人们心中 只要恢复就可以了 相对于宋代以来的朱子学 阳明学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 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 虽然对朱熹而言天理亦在人心 对阳明来说良知即是天理 但毕竟前者偏向于外在的客体性 后者倾向于内在的主体性 二者同是维护封建统治 没有本质区别 由客观唯心主义 程朱理学 向主观唯心主义 心学 的转变 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 友问 老爸和儿子怎么相处呢 二程说 老爸就是老爸 儿子就是儿子 这是上天安排的 所以儿子要孝敬老爸 这就是孝 朱子说 对 父子关系是上天安排的 并且儿子不能有忤逆之念 即使老爸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