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docx_第1页
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docx_第2页
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姓名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 )A.发髻(j) 寥廓(gu) 花苞(bo) 澹澹(zhn)B.水藻(zo) 贮蓄(ch) 梦寐(mi) 竦峙(sng)C.栖息(q) 黄晕(yn) 看护(kn) 酝酿(ning)D.枯涸(h) 抖擞(su) 莅临(l) 澄碧(chng)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凡事不可自作主张,多与你哥哥商量着办才好。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得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C.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D.节日的大街,张灯结彩,花团锦簇,人头攒动,热闹非凡。3.对于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比喻、拟人)C.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排比)D.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设问)4.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散步生动的展示出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B.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C.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D.世说新语是南宋文学家刘义庆写的古代笔记小说集。5.请根据语境,将下列一组赞美母爱的排比句补充完整。(3分)(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受岁月的风雨仍然清澈如镜; , ; , 。6.默写。(10分)(1)沾衣欲湿杏花雨, .(2) ,江春入旧年。(3)夕阳西下, .(4) ,随君直到夜郎西。(5)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6)兄女曰:“ ”。(7)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 。(8)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二、阅读理解。(一)春朱自清 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7. 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1)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8. 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9. 景物本身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文中有这样的例子,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二)济南的冬天老舍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0“”将文段分为三层。 (3分)11.写的内容是 (2分)12.文字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 )(2分)A.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B.好像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C.好像日本看护妇 D.实在是太秀气了13.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4分) 14.在描绘雪后山景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在文中画出来。(2分) 15.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了!”请分析一下“秀气”一词的表达作用。(3分) 16.段描写中可以看出济南冬天具有什么特点?哪句话最能体现出这个特点?(3分) (三)九日寄子约明皇甫汸漫有登高兴, 兼当望远何?对花惊白发, 见雁忆黄河。乱后书来少, 霜前落木多。不堪羁宦日, 同是阻干戈。注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黄河:指代故乡;羁宦:离家在外做官。17.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节。(2分)18.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3分)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9.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20.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21.文段理解。(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3分) 四、写作。(50分)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有 真好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个词,比如,有书真好,有朋友真好,有爱真好,有理解真好,有健康真好,等等;也可以是多个词,比如,有妈妈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