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校适应与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大学生学校适应与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大学生学校适应与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平顶山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论文(设计)题目大学生学校适应与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学生姓名*学号081480128专业年级08级应用心理学所在院系师范教育学院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李* 副教授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背景进入崭新的大学环境中,面对新的生活与人际环境,面对新的学习要求,必然存在适应与发展的问题。大学适应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阶段的学业成就、身心健康以及人格与社会功能的发展,并将对未来的适应与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现状表明,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大学生存在积极人生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压力过大、人际适应不良等适应问题,而近年来频发的自杀、杀人事件更是反映了学校适应不良造成的严重身心与社会后果。所以,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领域。国内很多关于大学生学校适应方面的研究都是将其与学校范围内的同伴关系、学习行为、自我概念或学校环境等方面结合起来,而把成人依恋与其学校适应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研究的还较少。(二)意义研究大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可以给学校决策者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另外本研究也丰富和深化了学校适应和成人依恋的研究。(三)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广泛涉及人格、家庭因素、社会支持、社会能力、自主性(或分离、个体化)、班级环境、应对方式、社会行为、生活事件等诸多方面,而把成人依恋与其学校适应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研究的还较少。国内有关成人依恋的研究近几年才有所发展,但是就成人依恋与其它心理学因素的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外尽管有关成人依恋研究很多,但没有把依恋价值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成人依恋的研究的测量工具没有很好的统一,所以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例如:对于依恋类型与抑郁关系的研究,不同研究者获得了不同的研究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是由于测量工具的不一致,还是依恋类型的可变性造成的,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此,本研究拟以平顶山学院大一新生为对象,考察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与依恋状况,并进一步探索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与其成人依恋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一)研究内容学校适应由学业适应、环境适应、自我规划和人际适应四个因素构成,成人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迷恋型、冷漠型和恐惧型。1学校适应和成人依恋的界定及其相关内容。2 大学生学校适应各维度及整体的情况。3 大学生学校适应各维度与性别、专业、生长环境和独生子女的相关。4 大学生不同依恋类型与学校适应各维度的相关。(二)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法(三)研究思路1 研究目的(1)了解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2)探讨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与其成人依恋之间的关系。2 研究假设(1)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整体表现较好,绝大多数大学新生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新生活。(2)安全型依恋的大学新生在学校适应方面较不安全型依恋的大学新生表现良好。(3)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与其成人依恋的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3 研究对象:平顶山学院入学三四个月的大一新生4 研究工具(1)伊学慧编制的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问卷共 50 个题目,由学业适应、环境适应、自我规划和人际适应四个因素构成,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研究大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2)中文版的亲密关系体验依恋问卷。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包含 30 个题目,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 5 级记分方式,测量与依恋相关的焦虑与回避。依恋焦虑被定义为对拒绝和抛弃的恐惧,依恋回避的特征是对亲密关系的恐惧以及对亲近和依靠的不适。焦虑与回避两个维度分别包含 15 个项目。记分方式为:奇数项的平均分为回避维度得分,偶数项的平均分为焦虑维度得分。5以班级为单位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测试时将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和 ECR 修订问卷同时进行施测,测试时间约为 18 分钟,所有数据采用 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主要创新点:针对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问题,前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相关研究,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次从成人依恋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总体安排和计划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选题:2011年11月25日-12月1日开题:2011年12月15日-12月22日撰写初稿:2011年12月23日-2012年3月1日提交第一稿:2012年3月2日-3月9日提交第二稿:2012年4月1日-4月6日定稿:2012年5月12日-5月18日论文答辩:2012年5月22日准备情况(查阅文献资料及调研情况、实验仪器设备准备情况等):参考文献1、黄桂梅、张敏强.依恋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3):92-96.2、李辉、朱丽芬、李梅.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综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5-127.3、刘志军.90年代西方依恋理论研究的概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56-57.4、汪小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4):100-103.5、Shek , DT , Family Function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hool Adjustment , and Problem Behavior in Chinese Adolescent s With and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2002 ,163 (4) .6、Gray Creasey. Associations Between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Behavior in Romant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