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明古代汉语.doc_第1页
最简明古代汉语.doc_第2页
最简明古代汉语.doc_第3页
最简明古代汉语.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林雪)绪 论一、古代汉语概念:(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课,是一门工具课。)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是指“五四”以前历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古代汉语书面语大致有两大系统:文言和古白话。二、为什么学古代汉语 (阅读古书、研究掌握现代汉语)1、言必信,行必果。 2、一不胜而再胜。 一鼓作气,再-三-3、孟子去齐。 4、吾欺谁?欺天乎?三、怎样学好古代汉语 (文选、通论、常用词) 关于工具书-汉 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所以汉字的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密切。 第一节 有关汉字的历史一、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1、结绳说 2、八卦说 3、仓颉造字) 二、汉字产生的途径 1、契刻记号指事文字 2、图画图腾族徽象形文字 “羊”“牛” 三、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简化。) 1、古文字阶段:甲骨 文金 篆书(笔画曲折、圆转,组合不规则) 2、今文字阶段: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笔画平直方正) 隶变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构造 六书:古人根据汉字的形体构造和汉字的使用情况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四体二用说)一、象形 说文“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纯体象形和复体象形 ( 山 象 来 心 牛 目 自、) 二、指事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纯体指事和加体指事 (一二三四五六上下公私 甘本末朱亦寸刃、)三、会意字 “比类合谊,以见指 。武信是也。” (步、涉、陟、即、既、采、莫、)四、形声字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的形旁和意义类属的关系:耳、欠、又、止、彳(走、足)、贝示、隹、页等五、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假借字和通假字的不同: 1、假借是本无其字而借用同音字,通假是本有其字不用而借用同音字。 2、假借字的意义往往随着固定下来,甚至是“借义行,本义废”。而通假字往往只是临时借用而已,意义并没固定下来。 河曲智叟亡以应。颜渊蚤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第三节 古书中的用字一、 古今字:是指同一个字前后不同的写法。(常见古今字补充例子:)被(披)钞(抄)唱(倡)解(懈)句(勾)决(诀)自(鼻)免(娩) 内(纳)齐(剂)受(授)刑(型)永(咏)道( 导) 二、异体字 在同一个时期或先后不同时期里,两个或两个以上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在任何情况下互相替代都不会产生歧义的字就是异体字。(文字的同义异形现象)辨别:喻 谕 雕 凋 沽 酤 词 汇一、古今词义的不同 (一)古用今废词 (二)古今传承词: 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坐镜雷虹 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去牺牲行李 3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汤、敌、劝、给、访、疾病古今词义的发展大致有四种情况:词义的扩大:匠江河菜雌雄睡 词义的缩小:金子亲戚禽妻子词义的转移:暂替涕爱 词义感情色彩的不同:爪牙谤卑鄙锻炼二、单音词、复音词 (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齐师伐我。)1、单纯复音词(1)叠音词(重言)(2)联绵词2、合成复音词 重点:(1)同义复词(2)偏义复词1田荒则府仓虚 2 将玩吾国于股掌之上 3廉公失权势,门馆有盈虚1忠之属,可以一战2备他盗出入与非常3祁奚请老,于是羊舌职死 三、同义词 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辨别:(1)词义上的差别 概念不同 牙齿 /深浅轻重不同 疾病 恭敬 饥饿 (2)使用上的差别 场合不同 讯与诘 /搭配不同 耻与辱、之适与往 (3)感情色彩的不同 :征伐攻侵袭、比与周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1、词的本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通过字形探求本义 向、兵、启、元 2、词的引申义:指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直接 间接3、词义引申的类型(链条式的引申、辐射式的引申) 朝(早晨)-朝见 -朝廷-朝代 “节”4、词义引申的方式 延展引申 隆 缘 举条件引申 寺汉昏岁比喻引申 斗弦崩邻近引申 领官景 语 法一、被动句:是指主语所指是受谓语标示的动作支配的叙述句1、意念上的被动句。 门起而入。/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2、有语法标志的被动句。用介词“于”因引进施事者 卻克伤于矢 /智者制人,愚者制于人。 “为”字式。不为酒困 /炮台悉为逆据 /汉军为楚所挤 “见”字式。盆成括见杀 /桓公卒见弑于其臣 /百姓之不见保、 “被”字式。 错卒以被戳。 亮子被苏峻害。二、宾语前置句式 1、宾语是疑问代词的 吾谁与归?尧安在?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的 大命将泛,莫之拯救。 3、有是之等为标志的 惟陈言之务去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三、词类活用 例句分析 1、况日不悛,其能久乎? 2、楚田仲父事朱家。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至也。 4、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6、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7、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8、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9、桓公解管仲支束缚而相之。10、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11、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戳之不祥。12、人主自智而愚人。四、古汉语中的凝固结构或惯用句式 例句分析1、卿言多务,孰若孤?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晋公子穷来过我,奈何不理?4、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5、君何力之有?6、毁乡校何如?五、古汉语代词 例句分析1、余收尔骨焉。2、吕后真而主也。3、斯人也而有斯疾也?4、东西南北,莫可奔走。5、轸不归楚,何归乎?6、其得意若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六、古汉语副词 例句分析1、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2、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3、盖有之矣,我未见之也。4、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其他虚词 例句分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然则何时而乐耶?3、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4、唯求则非邦也与?5、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律 诗 格 律 一、诗韵 广韵将韵部分为206韵,后不断有人试图简化,南宋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107韵,后人归为106韵。人们将分为106韵的一类韵书称为“平水韵”,并把它作为写诗用韵的依据。称为“诗韵”。(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 二、诗律。(就是诗的格律。)唐以前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不严格和唐以后诗人写的仿古的诗叫“古体诗”。也叫自由诗。而唐代正式形成的讲究平仄、用韵、对仗等形式的诗叫“近体诗”,也叫“格律诗”。近体诗的格律包括:1、 字句有定。近体诗有律诗和绝句两种形式。律诗一般是八句,绝句是四句。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或长律。每句字数有五字、七字两种。(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诗中每两句称为一联,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对句。律诗共有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 用韵严格。 (1)、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宽韵、窄韵都一样。) (2)、韵脚固定。偶句最末一字。(首句也可入韵。) (3)、一般押平声韵。3、平仄协调。平仄是近体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学诗先要知平仄。”(1)、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五言律诗的基本句式: 甲1仄仄仄平平 甲2仄仄平平仄 乙1 平平仄仄平 乙2 平平平仄仄 (2)、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违反了平仄相对的规则叫“失对”,唐宋律诗中很少有“失对”的情况。(3)、联与联之间须相“粘”。即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与上一联对句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同。违反了这一规则就叫“失粘”。 根据以上的规则,可以得出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练习:分析下列律诗的平仄少小离家老大回,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乡音无改鬓毛摧。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儿童相见不相识, 解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笑问客从何处来。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入声读阴平常用字:啊八捌剥逼憋拨擦插拆吃出答搭滴跌督发胳鸽搁割骨刮郭蝈喝黑忽 豁击积绩缉激夹浃结接揭磕瞌哭窟勒抹摸捏拍劈霹撇瞥朴泼泊扑仆 七刹失虱湿叔淑刷说缩朔塌剔踢帖贴凸秃突托脱挖屋夕汐矽吸昔惜 析淅晰息熄悉蟋锡膝瞎歇楔削压押鸭一壹揖约曰入声读阳平常用字:拔跋白薄雹鼻别蹩勃渤博膊帛泊驳箔舶察达得德狄迪的涤敌嫡笛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