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导学案答案.doc_第1页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导学案答案.doc_第2页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导学案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 (学科)导学案年级班级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总课时 总1课时备课时间2011-03-7上课时间2011课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学习目标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 ,理解诗歌内容。2赏析诗歌,领会独特的艺术美。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学习难点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美 学法指导诵读、感悟;理解、鉴赏;合作探究一、自学质疑1、作者及背景 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如南霁云睢阳庙碑等,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如永州八记等。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背景: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二、朗读诗歌,理解字面意义,初步掌握诗歌内容。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2、 课中探索1、作者说“愁思茫茫”,联系全诗看,作者因何而“愁思茫茫”? 因自己被贬荒蛮之地,感慨仕途风波险恶而愁绪满怀,因友人望而不见而生牵挂思念之愁。2、作者借何景来表达自己的愁思的,这些景有何特点?作者又是时如何表达情感的? 楼接大荒、惊风乱飐、密雨斜侵、岭树重遮、江流九曲、百越文身地。景色哀伤凄凉,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远近结合,景中见情地把自己的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3、有人说诗的颔联赋中有比,你是如何理解的?作者以风雨喻谗人之高张,借“芙蓉”“薜荔”在暴风雨中遭遇,暗比自己仕途风波险恶。赋中有比,不着痕迹。3、 归纳小结: 四、达标反馈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泠泠(lng lng):清凉;声音清越。 颔联中“泠泠”在营造意境方面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月”上用一个“寒”字来形容,与下句的“泠泠”相联系,又与首句的“繁露坠”有关。露重月光寒,夜已深沉,潇潇疏竹,泠泠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