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防治.doc_第1页
胆囊结石防治.doc_第2页
胆囊结石防治.doc_第3页
胆囊结石防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胆囊结石防治知识讲座胆囊结石是我经常都听到的疾病,那么请问哪些人容易患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我国胆石症的平均发病率为5.66%,而且近年来有不断增高趋势。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3倍。尤其是肥胖、爱吃高脂肪饮食的人容易患病。 那么胆囊里为什么会长结石呢? 胆囊结石的形成十分复杂。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份和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发生过饱和状态发生沉淀和结晶,逐渐就形成了结石,不良的饮食习惯,胆囊的炎症和感染,胆囊收缩力减弱等因素是促进胆囊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 那患了胆囊结石以后有哪些症状?怎样才能诊断胆囊结石呢? 1、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就是以右上腹为主的比较剧烈的疼痛,疼痛更可以放射 到背心或后肩。多数伴有恶心、呕吐,疼痛,一般都发生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和夜间,这是与结石被卡住有关。 2、有一部分病人只表现为轻微的疼痛或腹胀、消化不良,容易被误诊为“胃病” 3、少数病人发作时可出现皮肤、巩腹发黄,小便发黄;有的病人可诱发胰腺炎。 4、无症状胆囊结石,体检时发现约占20%-40%。胆结石的诊断都以B超检查最为方便和准确,其准确性达到96%以上。所以胆囊结石的病人只需要进行B超检查就可以确定。 至于CT MRI有一定鉴别诊断作用。主:既然胆囊结石对身体有这么多危害,那患了胆囊结石应该怎样治疗呢? 胆囊结石一旦明确诊断,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因为口服溶石,体外碎石,药物排石都不能将胆囊内的结石完全排出,反而容易引起胆囊管或胆总管的梗阻,发生剧烈的疼痛或黄疸,非手术治疗均未获得满意的效果,所以一百多年来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一直被公认为有效措施。只有手术才能彻底治疗,杜绝复发。目前的手术方法有传统的开刀治疗和经电视腹腔镜进行手术两种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方法。 那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有哪些优点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有: 1、 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只需开三个小孔即可完成手术,手术以后贴三张创可贴就可以了。 2、 恢复快:术后24小时就可以进食和活动,3天就出 院。 3、 手术安全:电视腹腔镜可以把手术图像放大1015倍加,胆管、血管清晰可见,损伤机会很小。 4、费用低:因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同比费用很低,普通老百姓都能承受。 腹腔镜手术看来是有许多优点,那手术以后对人体会不会有什么危害呢? 不会,因为胆囊有储存浓缩胆汁的作用。胆囊切除以后,储存胆汁的作用被肝脏内和肝脏外的胆管代偿,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少数人有一过性胆道术后功能紊乱。是不是所有胆囊结石病人都要手术呢?1 有症状的胆囊结石; 2 胆囊泥沙样结石; 3 充满型或多发结石并胆囊萎缩; 4 胆囊结石伴糖尿病。患胆囊结石的病人饮食应注意什么1,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2少吃油腻的食物。胆汁是用来帮助消化脂肪的,所以吃了油腻的食物,就会促进胆汁分泌,胆囊收缩,如果已有胆囊结石,胆囊收缩会使结石向胆囊颈移动,结石容易嵌在胆囊颈部,导致胆绞痛、急性胆囊炎发作,中国结石病防治中心提醒胆囊结石患者应少吃油腻食物,胆也不能完全禁止,以免出现必需脂肪酸缺乏。3不宜多喝牛奶,牛奶中含的蛋白质绝大部分都是不易消化的酪蛋白,牛奶的脂肪球大,除不易被消化外,它所含的低价挥发性脂肪酸较多,对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牛奶中的脂肪消化需要胆汁,所以饮用牛奶会加重胆囊负担,使病情加重。4胆结石患者都有上腹部胀满、口苦或口中无味等症状,都想吃一些酸性的水果,如:山楂、石榴、杨梅等以便消除上述的症状。但是,临床上发现,患者进食这类水果后往往会使病情加重,腹部更加胀满、右肋下由不适转为疼痛,厌食甚至呕吐,胆结石患者不能吃酸性的水果,酸性水果含有大量的酸味,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会引起胆绞痛,加重胆结石。5、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结石,所以,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6、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7、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8、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9、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10、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胆囊结石是否会癌变?一般认为胆囊癌与长期患胆囊结石有关,胆结石患者与无结石患者相比其患胆囊癌的相对危险度高达9.615倍 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的几率约为0.5%1%,随着年龄增长,患胆结石病人的胆囊癌发病率很高。胆囊结石大于1厘米者,引起癌变增多,一般主张胆囊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的结石比直径在1厘米以下者,其胆囊癌的危险性增大10倍。约40%80%的胆囊癌伴有胆结石,胆囊结石病人应列入胆囊癌变的高危人群:50岁以上结石病人;胆结石病史在5年以上;B超提示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结石直径1 cm以及嵌顿在颈部的结石和多发性胆结石;胆囊区疼痛变为持续性,并有明显的消化障碍、消瘦乏力者。根据胆囊结石癌变的研究及胆囊癌的生物学特性,胆囊结石一旦癌变,治疗效果极差,因此,对上述高危的胆囊结石病人应尽早实行胆囊切除术,以防癌变。如何预防1一级预防:(1)普通预防,胆石初级预防的目的是防止胆石形成。胆石的发生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前者较难改变,而后者则能够调整。胆固醇结石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热量和脂肪摄入高,胆囊结石发病率增加;摄入少则胆石发病减少。根据流行病学和成石机制研究,推荐下列预防措施。预防胆固醇过饱和胆汁:肥胖者体内胆固醇过多,胆汁排出多。另一方面,肥胖患者应用种种方法减重,消耗体内脂肪组织,其中的胆固醇便排入胆汁,也增加胆汁胆固醇量。因此避免肥胖有积极意义。增加摄入钙和纤维素:预防胆石形成。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减少不但可降低胆汁胆固醇含量,还使胆汁成核活性降低。定期进餐和增加运动:(2)高危人群的预防:年龄增加、女性、多产妇、高脂血症等都是危险因素。2.胆囊结石的二级预防 胆囊结石二级预防就是防止无症状的胆囊结石转化为有症状胆囊结石。近20年建立和完善了多种胆石非手术疗法,如口服溶石、灌注溶石和碎石灌注溶石联合疗法等,可以去除胆石达到预防目的。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除考虑疗效外,还要考虑选用安全、并发症少的方法。3.胆囊结石的三级预防 非手术治疗胆结石在保留有功能胆囊的情况下,存在着胆石复发的问题,因此三级预防的内容是采用初级预防方案,纠正患者体内导致胆石形成的病理基础,避免胆石复发。医生和病人都要认识到非手术治疗后有可能胆石复发,注意定期复查,同时调节饮食类型,避免肥胖,加强身体锻炼。一旦发现胆石前期改变,即胆囊内胆泥形成,就早期予以治疗,可望收到很好的效果。4.胆囊结石的四级预防 胆囊结石的四级预防是治疗症状性胆囊结石,预防胆石并发症。胆石发展到症状性胆石阶段时,逆转到无症状性胆石的可能性极小,而且有发生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