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1.doc_第1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1.doc_第2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1.doc_第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1.doc_第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阿曼达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怀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险,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颂扬了伟大的父爱,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心灵相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师的方位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描写具体,感情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父亲的伟大、母亲的慈祥与善良。 4.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父亲的伟大、母亲的慈祥与善良。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 以读促思 朗读感悟 迁移运用 【课前准备】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用一个词语(故事)来形容一下父母对你们的爱(学生交流) 老师谈自己的小故事。我们一直都沐浴在父母的爱里,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看看他们能带给我们怎样与众不同的感受。 【检查预习 归纳大意】 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阿曼达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怀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险,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颂扬了伟大的父爱,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心灵相通的父子之情。 2.文中的父亲和儿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很了不起) 【默读课文 朗读感悟】 过渡:课文的结尾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那么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呢?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写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语句,在组内互相读读,将自己的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 分组交流谈感受。 (交流时注意:我找到的句子是第_段(读一读),我的感受是_,这是对_的_描写。) 父亲的“了不起” (1)预设:学生1:我画的句子是第5段,(学生读):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我读到这里的时候,觉得父亲不像其他的父母一样哭喊过后,就绝望地离开了,而是在一直不停挖地震砸下来的废墟。人们劝阻他,他也不听,反而是请他人来帮忙。当没有人回答的时候,他便接着挖,没有停下。 (1)你在这里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呢?(不轻易放弃的父亲) (2)那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写这位父亲的呢?(语言) (3)请你找出这里写父亲语言的句子。 (抓住关键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来具体体会父亲的不轻言放弃和坚持。) 还有哪里?你还看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学生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1)读到这里你觉得此时的父亲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生2:读到这里我感受到此时的父亲是悲伤的、是绝望的,但是仍然坚定地相信儿子一定会等着自己去救他。 谁还有话要补充? 生2: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小结:也就是此时的父亲想要见到儿子的信念是非常坚定的。当父亲想起平时对儿子说的那句话,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的时候,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力,大胆地跟大家交流。(学生交流) 生1:我跟儿子约定过,记得那句话,记得我会跟你在一起! 生2:儿子,请你一定要等着我去救你! 生3:儿子,你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勇敢,等着爸爸,等着爸爸来救你!一定要坚持住啊! 小结:孩子们说的太好了,太让人感动了。让我们一起来祈祷废墟下的孩子们能平安度过这次难关。父亲来到废墟边一点点的挖着,当周围人都在劝他的时候,他仍然不停地挖;当他请求援助失败时,依然没有放弃,还在不停地挖,以至于大家都以为他因为失去儿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然而却并非这样,因为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始终抱着这样的信念,坚定而执着地继续挖着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2段: 他挖了8个小时,挖了12个小时,挖了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1)读完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相关的语句,这里是对父亲哪些方面的描写呢?(回答时:我的感受是_,我是从_看出来的,我觉得这是对父亲的_描写) 预设生1: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停下,说明他为了救出自己的儿子已经忘记了危险。而且他满身都是血丝,可以看出他不顾伤痛一直在挖。 生2:我体会到的是父亲没有因为挖了一两个小时就停下,就放弃了,而是一直在挖,看出可以他非常爱自己的儿子,一定要找到他。 (2)想一想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将时间描述的这样清楚? 生1:这样可以写出父亲一直在不停地挖,没有放弃过。 生2:可以看出父亲哇废墟时一直没有间断过,无论是忍饥挨饿,还是身上到处都是血迹,也没有停止过。 生3:更能体现出父亲想救出儿子的执着的信念和父亲救儿子时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小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在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呢?(坚定的、永不放弃的父亲) 过渡: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父亲的坚定和坚持不懈,那么下面让我们走进地震现场去感受一下当时的场景。(播放1994年美国大地震视频) 过渡:透过视频,我们看到大地震结束之后,还有小的余震在一次次间隔地发生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在地震时救出孩子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但是就是这样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位普普通通的父亲却做到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一下当时父亲的伟大。 当其它孩子的父母在哭喊时,他在挖 当其他孩子的父母来劝阻时,他在挖 当消防队长阻止他时,他在挖 当警察来制止时,他仍然在挖 当一次次余震来临时,他依然还在挖 小结:是啊,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父亲,他的坚持让他终于从废墟中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当他找到儿子后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父亲说的话) 过渡: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哇,是爸爸!我的儿子!” 由此可以看出从废墟中找到儿子的父亲此时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儿子的“了不起” 刚刚我们认识了这位伟大的父亲,那么儿子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呢?(课件出示)(我找到的是_,我的感受是_) 生1:“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可以看出儿子在遇到地震被砸在废墟下时内心依然很镇定,而且还用父亲告诉他的话去安慰自己的同学们。 生2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儿子先让其他同学出去,先去顾忌他人的安危,而最后想到的才是自己。 1.你们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舍己为人 为他人着想) 2.发现儿子后的父亲说的这句话应该是兴奋的,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劫后重逢的喜悦与幸福。让我们带着这份幸福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为什么课文中出现了3次类似的话? 预设:因为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依赖。 三、领悟表达,学习运用。 1.刚才我们认识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回到课文,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课中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述父亲和儿子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 预设:作者是抓住父亲、儿子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的,让我们体会到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儿子对父亲的依赖和信任。 还有对时间的具体描述。 小结:是啊,作者就是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这些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的。 2.下面咱们就以这种方法来看看接下来的文章写了一位怎样的母亲给予孩子怎样的爱呢?请同学们快速读第18课慈母情深将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我找到的句子是_,在第_段,读一读,我的感受是_) 学生交流: (1)连“破收音机”都“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可以看出我们的家境的贫寒。 (2)“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以看出母亲因整日忙碌,手已经不成样子了,可以看出母亲的辛劳。 (3)“动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争分夺秒,“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可以看出母亲干活的辛劳,争分夺秒。 (4)“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可以看出母亲在日夜操劳下,越来月显得瘦小。 4. 你从这些句子中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四、整体回顾: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篇课文,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