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化学一、填空题1、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样品,在可见光区光源用_氢灯或氘_灯,吸收池可选择_石英_材料的吸收池。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单色器配置在_原子化器_后,原因是_先用原子化器将试样变为基态原子后才可用单色器进行分离_。3、试分析下列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增大、减小或无影响): (1)同离子效应 减小 ; (2)酸效应 增大 ;4、HPLC的洗脱技术主要有 等强度(isocratic) 和 梯度(gradient) 两种。5、某次测量结果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表示为:,它表示置信度为 95% ,测量次数为 9 。6、在吸附薄层色谱法中,根据Stahl设计的规则,若分离极性物质,应选择 不活泼 的吸附剂和 极性 展开剂。7、紫外吸收光谱主要是反映分子中_生色团和助色团_的特征,而不是整个_分子_的特征。8、氢核磁共振谱(1H-NMR)主要提供_氢核类型及化学环境_、_氢分布 、_核间关系_ 方面的信息。二、问答题1、Lambert-Beer定律下列两种数学表达式:(1)A=LC (2) A=LC 可知:= ,= ,由此可得出结论:= ,试问:此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为摩尔吸光系数,其意义是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mol/L,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为百分吸光系数又称比吸光系数,指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浓度为1%(w/v),厚度为1cm的吸光度。两者的关系是=M*/10(M为吸光物质的摩尔质量)2、用电位滴定法进行酸碱滴定,写出电极的组成,并写出两种确定终点的方法。以银为指示电极:Ag/AgCl(S)/Cl(Xmol/L);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Hg/Hg2Cl2(S)/Cl-(Xmol/L).两种确定终点的方法:a、E-V曲线法,曲线上的转折点(斜率最大处)即为滴定终点;b、E2/V2-V曲线法,计量点前后从E2/V2正值最大到负值最大,与纵坐标零线相交的一点即为滴定终点。3、为何荧光波长一般总是大于激发光波长?一般所说的荧光分析法是指分子荧光分析法,其被测物质(即发光粒子)是分子,它以紫外或可见光作为激发光源,所发射的荧光波长较激发光波长更长。4、简述高效色谱仪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 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输液系统、进样器、色谱柱和检测器。5、试述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选择两个波长的原则。书P179:自“如图10-20所示。若欲消去b” “=KCa”三、计算题 1、0.2000mol/LNaOH滴定0.2000mol/L异丁酸和0.1000mol/L硼酸的混合酸。能否分步滴定其中的异丁酸?为什么?(异丁酸pKa=4.85,硼酸pKa=9.24)计算等当点时溶液的pH值。(1)异丁酸pKa/硼酸pKa104,能分步滴定。(2)pH=1/2(pKa1+pKa2)=1/2(4.85+9.24)=7.0452、某气相色谱柱中流动相体积是固定相体积的20倍,H=0.6mm两组分在柱中的k2: k1=1.1,后出柱的第二组分的分配系数为120。 问:当两组分达完全分离时柱长是多少?因为k2= CsK2 /Cm,所以k2=120/20=6。又因为R=n1/2(-1) k2/4(1+ k2) ,而= k2/ k1=1.1,又因= K2/K1,K=120,当R=1.5时,达到完全分离,所以1.5=n1/2(1.1-1) 6/41.1(1+ 6) ,因此,n=5929分析化学一、填空题1、按误差来源指出下列情况各引起何种误差(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1)滴定分析的终点误差_偶然误差_;(2)分析天平未经校准_系统误差_。2、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包括_光源_、单色器_、吸收池_、_检测器_。3、色谱分离的前提是各组分的_分配系数_或_容量因子_不等。4、消除试剂、蒸馏水等引入的杂质所造成的误差应做_空白_实验,欲检验所选方法的准确性应做_对照_实验。5、BaSO4在0.01mol/L的EDTA溶液中的溶解度比纯水中的溶解度大是由于_EDTA与Ba2+形成了络合物_。 6、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样品,在紫外光区光源用_氢灯 或氘_灯,吸收池必须用_石英_材料的吸收池。7、分子在离子源中在电子流的轰击下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的离子叫做_分子离子_。8、在气相色谱检测器中, 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是质量型检测器, 电子捕获检测器和 热导检测器 是浓度型检测器。二、问答题1、什么是指示电极?写出一种常用指示电极的组成和电极电位表达式。电位随溶液中被测离子活(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电极称为指示电极。Ag-AgNO3电极(银电极),银电极的电极反应:Ag+e Ag25电极电位:EAg+ /Ag = Eq Ag+ /Ag 0.059lgaAg+ 2、简述薄层色谱法一般的操作程序。薄层色谱法的一般操作程序可分为薄层板的制备、点样、展开和定位四个步骤。a、制备:一块好的薄层板要求吸附剂涂铺均匀,表面光滑,厚度一致;b、将点样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尽量避免用水,因为水溶液斑点易扩散,且不易挥发除去,一般用乙醇、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配置试样液浓度约为0.01%-0.1%;c、展开:将点好的薄层与流动相接触,使两相相对运动并带动样品组分迁移;d、定位:薄层色谱展开后,对待测组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前都必须确定组分在薄层板上的位置,即定位。3、为何说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 因为物质分子受激发后可以从基态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S1或第二电子激发态 S2,故有两个峰。但是不管用哪一个峰的波长作激发光,荧光的发生总是从S1的最低振动能级开始,即便是分子被激发到S2的高能阶,一般情况下依然会通过内部能量转换和振动弛豫而下降至S1的最低振动能级再开始发射荧光。所以荧光的发射光谱只出现一个峰,其形状通常与激发光的波长无关。 4、混合物中x与y两组分的吸收光谱重叠,如何进行x组分的测定?书P179:自“如图10-20所示。若欲消去b” “=KCa”5、在气相色谱中,试用速率理论说明为何载气线速较小时用N2,载气线速较大时用H2或He?根据速率理论,载气线速较小时选择分子量大的重载气N2,可以降低Dg;但是分子量大,粘度大,柱压降大。因此,载气线速度较低时可用氮气,较高时易用氦气或氢气。6、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为何常选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原子由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而产生的吸收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由于各种元素原子的结构外层电子排布不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吸收的能量不同,各种元素的共振线就各具其特征性,所以共振线又称为元素的特征谱线。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比较容易发生,因此,对大多素元素来说,共振线是元素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就是利用处于基态的待测原子蒸汽吸收从光源辐射的共振线来进行分析的。三、计算题 1、通过计算,比较0.1mol/L的NaAc溶液和0.1 mol/L的NH4Ac溶液的pH值是否相同?(已知HAc的 Ka1.8104,NH3H2O的Kb=1.8105)NaAc: Kb=Kw/Ka=110-14/1.810-4=5.610-11 因为,C/Kb=0.10/5.610-11500 CKb=0.105.610-1120Kw 所以,OH-=(0.105.610-11)1/2=2.410-6,因而POH=5.62,所以PH=8.38NH4Ac:1.810-4/H+1.010-14/H+=1.810-5H+/1.010-14+H+。 近似,1.810-4=1.810-5H+2/1.010-14。 H+=(1.010-13)1/2 pH=6.52、在HPLC柱上分离药物制剂,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药物A和B的保留时间分别2min和5min,色谱系统的死时间为1min。求:(1)药物B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是药物A的几倍?(2)药物B的分配系数是药物A的几倍?1. Tb/Ta=(5-1)/(2-1)=4倍2. TRA=T0(1+KAVS/VM); TRB=T0(1+KBVS/VM);2=T0(1+KAVS/VM); 5=T0(1+KBVS/VM)所以,KAVS/VM=1; KBVS/VM=4,KB/ KA=4分析化学一、 填空题:1分析化学是_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及其它多种信息的分析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2pH = 6.20是_2_位有效数字,2.5010-2是_ 3_位有效数字。3根据检测器的输出信号与组分含量间的关系可将检测器分为_质量型检测器_和_浓度型检测器_两大类。按照检测器的适用范围又可分为_通用性检测器_和 选择性检测器_两大类。4原子吸收法常用的两种原子化方式为_火焰原子化法_和_无火焰原子化法_。5重量分析法中,一般同离子效应会使沉淀溶解度_降低_;盐效应会使沉淀溶解度_增加_。6pH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为_饱和甘汞电极_,电极的内充液为一定浓度的_氯化钾溶液_。7 间接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为 溶液的酸度 和 淀分子挥发和碘离子氧化 。8 吸收光度法常用的定量方法有_吸收系数法_、_吸光度法_。二、 问答题:1. 简述准确度与精密度之间的关系。(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差,所测结果不可靠,就失去了衡量准确度的前提。(2)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好,准确度才会高。2. 简述质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质谱仪由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记录系统、真空系统及计算机等部分组成。3. 非水溶液中滴定非常弱的碱时为什么常选酸性溶剂?与水相比,这类溶剂具有显著的酸性,碱性则较水弱。如甲酸、醋酸、丙酸和硫酸等属于此类溶剂。在溶剂分子间可发生质子自递反应。滴定弱碱性物质时,常用酸性溶剂作为介质。4. 在紫外可见光区范围内,丙酮有几种跃迁类型 ,其特点是什么?a、 *跃迁:所吸收能量比*能量小,吸收峰一般在200nm左右,吸光系数很大,属于强吸收。b、 n*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小,近紫外区的光能就可激发,吸收系数小,属弱吸收。c、 n*跃迁:所需能量与*跃迁接近,吸收峰在227nm、为900,为中强吸收。5. 试比较原子吸收法和紫外-可见吸收法的异同。异:原子吸收与紫外吸收相比较,在吸收机理上存在着本质差别。紫外吸收是分子吸收,除分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外,同时还有振动和转到能级的跃迁。所以是一种宽吸收,带宽从10-1100nm甚至更宽,使用的是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只有原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是一种窄带吸收,又称谱线吸收,吸收宽度仅有10-3nm数量级,通常只使用锐线光源。同:都为吸收光谱法。6. 用反相ODS色谱柱分析一有机弱酸时,其保留时间为tR,向流动相加入一定的醋酸调节pH,其保留时间如何变化?为什么?tR变短。根据“极性相似相容”的原则,通常极性弱的流动相对试样中极性弱的组分有较强的溶解力,反之,分离极性强或者极性中等的物质应选用极性强的溶剂和中等极性的溶剂。7. 简述电位滴定法的原理和确定终点的方法。电位滴定法是一种用电位法确定终点的滴定分析法,它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突跃来确定化学计量点的到达。进行电位滴定时,随着滴定剂的加入,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被测离子的浓度不断变化,因而指示电极的电位或工作电池的电动势也相应的变化。在计量点附近,离子浓度发生突变,引起电位突变,指示终点到达。8. 分析纯的NaOH、Na2S2O3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NaOH物质性质不稳定,要吸收空气中的CO2,Na2S2O3,物质性质也不稳定,易在空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三、计算题: 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曼陀罗酊剂中乙醇的含量。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准确吸取5 mL无水乙醇及5 mL丙醇(内标),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准确吸取10 mL样品及5 mL丙醇(内标),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将对照溶液与样品溶液分别进样3次,每次2mL,测得乙醇和丙醇的峰高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3.3:6.10及11.4:6.30。求样品中乙醇含量(%)?C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HES 129-2024山区小流域沟道治理人工阶梯-深潭系统技术导则
- T/CI 084-2023红花籽油亚油酸含量检测与评级
- 高中化学选修原电池课件
- 2024学年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解析
- 电厂闸门安装施工方案
- 高一民主监督课件
- 高一地球自转课件
- 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经济补偿合同
- 离婚房产赠与未成年子女抚养费支付合同
- 离婚协议书英汉对照:法律条款解读与应用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GB/T 41696-2022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的分类及通用技术条件
- GB/T 7276-1987合页通用技术条件
- GB/T 40449-2021犬、猫绝育手术操作技术规范
- 安全工作目标及计划
- 《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共38张课件
- 新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 《数码摄影入门与进阶》课件:第4章 摄影构图
- 《幼儿园中班第一学期家长会》 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