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草案).doc_第1页
湖北省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草案).doc_第2页
湖北省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草案).doc_第3页
湖北省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草案).doc_第4页
湖北省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草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本方案已报部,尚待批复。为方便各项目单位及时编制实施方案及不影响项目实施工作,暂先挂在网上。各项目县市可参考本实施方案和已发工作方案制定2011年实施方案。方案附表中经费安排暂不公布。制定具体方案时,不可再出现“几%”的概念,应具体化到乡镇、村等。)湖北省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二一一年六月二日根据农业部、财政部2011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总体指导思想是在充分总结与应用项目6年来建设实施的工作与技术成果、经验方法和推广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创新集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和普及推广质量,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和面积,确保应用实效。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工作的具体思路是在完成“测土、配方”阶段性任务的同时,大力开展施肥指导服务,推动工作重心由试验示范向推广普及应用转变,由试点示范向整乡整村“整建制”推进转变,坚持“增产、经济、环保”施肥的理念,促进发展两型农业,以普及行动和示范县(场)创建为“抓手”,以服务生产服务农民、深入推进科学施肥为中心任务,以技术推广普及为重点,多措并举,加快测土配方施肥集成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着力解决不合理施肥和过量施肥问题,不断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水平和质量,努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二、目标任务2011年全省计划免费为800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9000万亩以上,农作物产量提高5-12%,农民施用配方肥面积4000万亩次以上,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亩均节本增效40元以上。(一)巩固县目标任务巩固县即20052008年启动的各项目县(场),按照“三年一轮回”采土测土要求,在完成监测土壤养分状况、开展田间肥效试验等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科学施肥技术普及上。一是加强“整建制”推进工作。2005年度与2006年度项目县市要求35%以上行政村实现整村推进,在2个乡镇实现整乡推进。2007年度与2008年度项目县市,要求3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整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在1个乡镇实现整乡镇推进;其中5个部级、10个省级示范创建县要求40%以上的村实现整村推进,每县市有2个以上乡镇实现整乡镇推进。部级示范创建县争取做到整县推进,努力实现全县市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二是开展定向特色服务。与高产创建和标准园创建结合,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定向特色服务。在粮棉油高产创建和果菜茶等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项目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区要率先普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充分发挥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支撑作用。各巩固县至少为1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100个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开展特色服务。三是不断扩大实施范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2005年和2006年的巩固县要达75%以上,2007年和2008年的巩固县要达70%以上,“整建制”推进乡镇、村及示范区(片、方)要达到80%以上,一年一熟地区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村级示范片、信息上墙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30%以上。四是扎实办好示范样板。为粮棉油高产创建和果菜茶标准园创建示范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全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力求每户有一个明白人,每村至少扶持1个科技示范户、1个20亩以上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点,在行政村建立固定的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告专栏,发布肥料配方、肥料供求信息、施肥技术指导方案等,分区域、分层次举办示范样板,每个项目县建立1-2个测土配方施肥万亩核心示范区,2-3个千亩以上示范片,10-15个百亩以上示范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五是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肥料供销企业等社会力量,因地制宜探索示范按方配肥供肥、配方肥连锁供应、指导农民按方施肥以及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模式。开展数字化、智能化配肥供肥服务,引导农民施用掺混式配方肥,指导农民按方施肥。加强和规范配方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配方师的作用。全力推进配方肥入户到田。充分发挥肥料生产企业的优势作用,保障技术物化产品的供应,全省将复核认定一批配方肥料定点生产企业,各项目单位也要认定一批有资质的肥料经销商为配方肥配送中心或专供点,按“大配方(一个区域设计一个配方肥系列配方),小调整(配方肥用量调整、补追氮肥调整)”设计和提供3-6个配方肥配方,招标确认县市区域内所需推荐应用的定点企业及其配方肥产品,全力为定点企业配方肥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定点企业和肥料经销商户按方生产和按方供应肥料,确保定点企业配方肥下地。同时,鼓励和倡导有能力有条件的肥料经销商或生产企业,在乡镇供肥点采用小型智能化配肥机,开展定点配肥供肥服务,各项目单位全力为智能化配肥供肥服务站点提供技术支撑指导服务。每个示范创建县市至少建1-3个小型智能化配肥供肥服务站点,整建制推进乡镇必须建立相应的智能配方系统。 “整建制”推进乡镇、村及示范区(片、方)施用配方肥面积要求达到80%以上。六是加快技术成果集成。继续做好土壤肥力定位监测和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监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和县域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不断验证并更新大宗粮食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探讨建立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完成耕地养分分等定级和县域主要作物肥料利用率测算,加快技术成果的集成与应用。(二)续建县目标任务续建县即2009年启动的项目县(场、单位)。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基本覆盖县域所有耕地,其中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油料等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播种面积的60%以上,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面积达到40%以上,施用配方肥面积达到推广面积40%以上;20%以上的村整村推进;为高产创建示范户、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全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力求每户有一个明白人,至少为1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5个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50个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开展特色服务,每个项目县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村级示范方不少于10个,万亩示范片1-2个,30%以上村将测土信息和施肥方案上墙公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做好土壤肥力定位监测和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监测,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和县域耕地资源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建立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完成耕地养分分等定级和县域主要作物肥料利用率测算。三、基本条件与要求(一)巩固项目县(场、单位)完成上年度项目合同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规范,没有违纪违规行为。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体系健全,土肥专业队伍稳定,能够确保项目任务全面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档案库、数据库管理运行正常,县域施肥指标体系确立,符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配方肥生产供应网点初具规模,工作重点转向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5个部级和10个省级技术普及示范县(场)创建,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与要求外,还必需是粮棉油生产大县(场)或果蔬等经济、园艺作物主产县、肥料用量大县,配方肥施用率居省(区、市)前列的县(场),当地政府重视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土肥专业技术力量较强,各项基础工作和软硬件建设较为规范。(二)续建项目县(场、单位)完成上年度项目合同任务,并通过省级验收。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有配套资金支持,农民群众积极性高,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规范,没有违纪违规行为。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体系健全,土肥专业队伍稳定,能够确保项目任务全面完成。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完成年度采土测土、田间试验示范等任务。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样品档案库、数据库运行正常,管理规范,建立的县域施肥指标体系符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当地实际。配方肥生产供应网点初具规模,工作重点已转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普及。四、项目资金补贴原则、环节及标准(一)确定项目县补贴资金的原则与方法续建、巩固项目县(场、单位)补贴资金各自单列。巩固项目县补贴资金首先保证典型示范县(场)的需要,其次适当向耕地面积和农作物种植面积大的县(场)倾斜。根据农业部、财政部项目资金补贴原则,以及各项目县(场、单位)耕地面积、农作物种植面积、项目执行情况和工作实际等,结合绩效考评和工作机制创新,对项目县(场、单位)资金进行适度调控。2005-2008年启动的85个项目县(场)补贴资金总额度为2485万元,每个巩固县20万元至50万元。其中5个部级示范创建县(场)补贴资金按40-50万元;10各省级示范创建县(场)补贴资金按35-40万元安排。2009年启动的22个项目县(场、单位)补贴资金总额度为685万元,每个续建县(场、单位)30万元至40万元。具体资金分配根据任务量和工作情况区别对待。(二)资金补贴环节及补贴标准续建县补贴资金主要用于采样测试、田间试验、示范展示、配方制定、施肥指导、数据库建立、培训宣传和组织管理等环节补贴。其中数据处理与技术培训设备、应用软件购置等仪器设备的补贴不超过5万元。补贴标准见表1。巩固县补贴资金主要用于田间示范展示、施肥指导、培训宣传、配方制定、配肥供肥服务、补充试验、土样采集与化验、农户施肥情况监测及效果评价等。补贴标准见表2。表1 22个续建项目县(场、单位)资金补贴环节及标准序号资金补贴内容数量单位小计(万元)1样品采集18100个36.2 2分析测试18100个90.5 3田间试验220个88.0 4示范展示103.4 5配方制定35.5 6施肥指导70.5 7培训宣传93.2 8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立44.0 9仪器设备小计110.0 数据处理设备44.0 技术培训设备44.0 应用软件购置22.0 10组织管理13.7 合计685表2 85个巩固项目县(场)资金补贴环节及标准序号资金补贴内容数量单位小计(万元)1样品采集65800个131.6 2分析测试65800个329.0 3补充试验850个340.0 4示范展示383.0 5配方制定176.0 6施肥指导157.1 7培训宣传258.9 8配肥供肥服务476.0 9农户施肥情况监测98.7 10效果评价85.0 11组织管理49.7 合计2485五、技术路线及工作要点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协调、创新发展”的原则,按照整村、整乡镇等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的总体要求,2011年工作要点是强化成果应用和技术普及,着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一)续建项目县(场、单位)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五个环节开展十一项工作,完成相关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的计算机数据录入汇总工作,搞好项目进度统计和上报工作。1、野外调查。在整理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在采集土样的同时,组织进行项目实施区取样地块农户施肥情况和土壤立地条件调查,建立农户测土档案,实行跟踪服务,掌握项目区基本农田土壤立地条件与施肥管理水平。2、采样测试。在项目实施区域内统筹规划,合理确定土样采集点并采集土样,根据需要采集植株样和水样。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化验,为制定配方和田间试验提供基础数据。续建项目县按照推广面积,在上年取样的基础上,同比增加土样采集点密度。各项目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对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进行跟踪监测调查。免费接受农民主动送样测试,满足农民个性化测土服务需求。每县每年采集分析耕层土样800个以上。3、田间试验。在当地5个主要作物上,每种作物安排肥效试验和校正试验10个,试验地点按高、中、低肥力水平均匀分布。通过肥效试验和校正试验,摸清肥料利用率、土壤供肥量等基本参数,对比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验证和优化肥料配方,建立不同施肥分区主要作物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验证中、微量元素肥料效果,确定作物合理施肥品种和数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最佳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为配方设计、施肥方案制定和施肥指导提供依据。根据各地实际,适当安排有关田间试验,校正施肥指标体系和施肥配方。每县每年对100个农户进行施肥情况调查。4、配方设计。组织有关专家,汇总分析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数据结果,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作物品种、产量水平、耕作制度等差异,合理划分施肥类型区。审核测土配方施肥参数,建立施肥模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肥料配方和施肥建议卡,并向社会公布。5、配肥加工。依据配方,以单质、复混肥料为原料,生产或配制配方肥。农民按照施肥建议卡所需肥料品种,选用肥料,科学施用;招标认定肥料企业按配方加工生产配方肥,建立肥料营销网络和销售台帐,向农民供应配方肥。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探索配方肥供应有效模式,扩大配方肥施用面积。各地要发挥配方肥供应点配方师的作用,开展“坐堂门诊”面对面为农民服务,指导农民科学施肥。6、示范推广。各项目县针对项目区农户地块养分和作物种植状况,建立信息发布制度,按季节发布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组织项目区各乡(镇)农技人员和村委会逐户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建立村级示范方和县级示范片,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带动并引导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宣传培训。采取广播、电视、报刊、明白纸、现场会、讲师团等形式,加强对农技人员、肥料生产经销企业配方师培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到村、培训到户、指导到田,普及科学施肥知识,使广大农民逐步掌握合理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8、数据库建设。以野外调查、农户施肥状况调查、田间试验和分析化验数据为基础,收集整理历年土壤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监测数据资料,按照规范化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字典要求,运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建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9、耕地地力评价。充分利用野外调查和分析化验等数据,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成果资料,并按照各项目县年度工作目标要求,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完成相应项目任务。考虑到各项目单位、场辖区面积不大,且较分散,地力评价工作可并入所在区域县市进行。10、 农户施肥情况监测与效果评价。通过项目区施肥效益动态监测和农民反馈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实际效果,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跟踪调查了解农民施肥情况,及时汇总上报肥料需求和使用信息。11、技术研发。重点开展田间试验、土壤养分测试、肥料配方、数据处理、专家咨询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工作,不断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平。(二)巩固项目县(场)强化推进科学施肥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探索整村整乡等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的有效模式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施肥指标体系,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1、开展整建制推进。因地制宜建立示范推广整村、整乡等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的有效模式和工作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实现整县(场)推进。建立“定地、定时、定作物、定化肥量”的科学施肥示范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树立示范典型、探索服务模式、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和肥料利用效率。2、狠抓“配方肥”下地。加快构建配方肥产供施网络,逐步形成以科学配方引导肥料生产、以连锁配送方便农民购肥、以规范服务指导农民施肥的机制。引导建立乡村配肥站点,向农民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配肥供肥服务,指导农民科学施用掺混式配方肥。省级农业部门要科学制定并发布区域性的作物施肥配方信息,引导企业按方生产,同时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县级农业部门要及时发布面向农民的施肥配方信息,因地、因时、因苗制定科学施肥技术方案,对“大配方”进行“小调整”技术指导,促进农民按方施肥。3、设置“示范样板”进村到田。各项目县(场、单位)结合本地作物种类、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等,合理布局示范地点,细化示范片建设内容,以科学施肥技术为核心,配套农艺农机措施,实现高产高效和经济环保的目的。村级示范片要做到“四有”,即:有包片指导专家、有科技示范户、有示范对比田、有醒目标示牌,其中标牌要明确标明作物品种、目标产量、施肥结构、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式。4、强化“培训班”进村入户。千方百计推进科学施肥技术进村入户到田,结合村级示范片建设,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和现场观摩活动,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田间巡回指导和现场指导服务,加强田间实际操作技能和肥水管理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水平。加强对基层肥料经销商、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5、落实“建议卡”入户上墙。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适合农村、贴近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工作。一是由项目单位印发施肥建议到户,通过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农户培训讲座、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中小学学生、乡镇肥料供应网点业务人员等多种形式发放施肥建议到户。要求到户率100%;二是以村为单位,在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和肥料经销网点,积极采取施肥建议、测土配方信息、施肥指导方案和科普标语等上墙公示,方便农民了解掌握科学施肥知识,直接“按方”购肥施肥。6、推进“触摸屏”进店。在乡镇配方肥定点供应点,设置具有施肥建议卡等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查询与输出功能的 “触摸屏”,农民通过“触摸屏”查询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施肥指导方案,根据施肥建议选肥、配肥、施肥,及通过咨询相关信息。同时,积极发挥配方师或有资质的农技人员或业务人员坐堂门诊和现场咨询作用。7、加强“信息宣传”引导。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培训,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丰富科学施肥知识,提高科学施肥技能,营造科学施肥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8、加强“基础工作”支撑。一是开展个性化测土服务。在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区、果菜茶标准园、优势农产品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进行以地块为单元的测土,实行科学施肥指导服务。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高产创建示范户、标准园创建示范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测土服务,建立农户测土档案,跟踪土壤养分变化情况。每县每年至少为100个以上农户开展个性化测土服务。同时,免费接受农民主动送样测试,满足农民个性化测土服务需求。二是实行县域周期性测土,分区取土测试,及时更新土壤测试结果。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要求,按区域耕地面积大小,统筹规划,合理划分3-5个片区,每年取样测试1片,每年每片原点采集分析耕层土样500-1500个,及时更新与应用该区片土壤养分测试结果,确保3-5更新一次测试结果,并掌握土壤养分变化状况,更新数据库。三是改善测试手段,做好化验室维护。切实搞好化验室维护,保证化验室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逐步改善化验室装备条件,鼓励化验室人员通过小发明和小制作开发配套装置、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加强化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积极改进测试方法,不断提高测试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测土服务需求。四是重点开展肥料配比、肥料运筹、施肥方法和效果验证试验,及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开展补充性、更新性和其它经济特产作物肥料效应试验。通过肥料配比试验,确定不同作物主推品种不同目标产量下氮磷钾配比、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比,以及有机无机配比;通过肥料运筹试验,合理确定不同轮作制度下的肥料分配、不同作物基追肥比例与最佳施用时期;通过条施、穴施、撒施和旋施等方法试验,确定不同肥料品种适宜的施用方式;通过效果验证试验,不断调整施肥参数,优化施肥结构与运筹比例;通过试验结果等更新采集的相关信息数据,进一步完善和更新修定施肥推荐指标体系等。进一步提高推荐施肥水平和质量,科学制定发布施肥配方和施肥指导方案。每县每年安排以上内容的田间试验点10个以上。9、加强数据库维护。对野外调查、农户施肥状况调查、化验室测试分析、田间试验示范和动态监测等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及时录入和上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逐步建立数据管理中心,对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发挥数据作用,更好地为科学施肥服务。六、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根据湖北省作物种植和气候特点,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具体实施进度安排如下:1、2-3月:汇总处理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数据,确定各施肥建议单元所种植作物肥料养分施用配方和配方肥配方,制定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2、3-6月:落实部署“整建制”实施乡镇、村,和特色服务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及示范样板设置地点,各项工作任务计划等;印发施肥建议卡到户和上墙,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发放相关技术资料;制定印发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组织指导春季配方肥配制与供应;下达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和补贴项目实施方案;落实和进行相关试验示范;夏收作物田间试验示范验收等。3、6-9月:举办样板,施肥指导服务,配方肥供应指导服务,定向特色服务;项目监督、检查和调查研究等。4、8-10月:制定和印发秋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印发秋季作物施肥建议卡到户和上墙,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发放相关技术资料;相关田间试验示范验收和数据整理等。5、9-11月:土样采集与田间、农户施肥调查,布置秋季作物试验示范,进行田间施肥和配方肥供应指导等。6、11-元月,化验分析土样,进行田间基本情况等数据录入等。7、1012月,收集整理实施情况,进行年度项目总结与汇报,验收评比。七、组织管理与项目实施(一)组织管理省农业厅、省财政厅根据农业部、财政部下达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要求,组织编制湖北省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确定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场、单位)、补贴资金分配额度、项目实施任务及项目实施要求等,组织全省各项目单位的项目申报、工作组织、监督检查和验收管理,保证项目组织管理工作经费,并负责对各县(场、单位)上报的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制定完善项目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采购方案,协调教学、科研、推广、肥料生产单位,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测土配方施肥,充分发挥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项目县(场、单位)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具体负责本区域内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申报与组织实施工作,并加强对配方肥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稳定加强土肥技术队伍,充实土肥专业人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合并申报的地市级(或农场)项目单位,要以项目单位为主体,整体推进项目实施,搞好沟通协调,整合技术力量,建立财权事权协调统一的有效工作机制。(二)项目实施1、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开展分区包片技术指导。重点深入5个部级和10个省级技术普及示范创建县(场)开展“定地、定时、定作物、定化肥量”技术指导服务,搞好系统监测,任务分解到人,确保技术方案规范、任务目标到位、示范片到村、施肥指导到户、配方肥到田。2、市(州)土肥技术推广部门在负责指导项目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县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开展技术方法、配方制定、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数据库建立、耕地地力评价、科学施肥等方面的指导工作,搞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总结。充分发挥相关科研教学单位的优势,整合力量,统筹协调,对技术力量薄弱的项目县提供技术帮助,尽快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专家咨询系统、空间数据库,做好肥料配方审核和耕地地力评价指导工作,参与对2008年度项目县(场)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验收。3、项目县(场、单位)土肥技术推广部门负责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工作。每个项目县(场、单位)必须有土壤肥料推广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5人;要建成一个标准化验室,构建面向农民的技术服务网络,为全面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坚强技术支撑。巩固项目县(场)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要有1名以上高级肥料配方师为其服务;续建项目县(场)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也要逐步培养、引进配方师,确保配方科学合理。每个项目县(场、单位)要建立配方肥生产质量追溯制度,定期组织肥料市场抽查,切实维护合法企业的权益,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4、配方肥生产经营企业负责配方肥加工与供应,建立健全生产销售台帐,记录购货人姓名、购肥品种、购货数量等信息,抄送项目县土壤肥料技术推广部门。5、项目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项目区村民委员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落实配方肥定点销售地点,落实推广面积,搞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工作。6、项目区各村民委员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按规划和要求组织农户配合采集土壤样品,按要求填报基本情况统计表,负责将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发放到项目区农户。(三)监督管理省与项目县(场、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书,明确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目标任务、技术指标、质量标准、资金管理以及奖惩办法等。各级农业和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合同,加强项目检查指导,及时掌握项目任务落实、资金使用、工作进度、效果评价等情况。加强项目考核,完善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把农民满意度、技术普及率和配方肥到田率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对示范创建县要强化目标考核和过程管理,完善制度和机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项目管理考评奖惩制度,对项目管理规范、经验典型、成效突出的项目县(场、单位)给予重点支持。对项目管理不规范、专业人员队伍缺乏、当地政府重视不够、项目实施效果不好、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县(场、单位),要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问题严重的取消其项目资格,不再安排项目资金,并依法依纪处理。加强肥料质量监管,特别是对配方肥质量的监管,建立配方肥生产质量追溯制度,定期发布春夏播和秋冬种主推肥料品种,组织春耕、秋播肥料质量大检查,开展肥料市场抽查,打击假冒伪劣肥料,切实维护合法企业的权益,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附表:湖北省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任务安排及资金分配表27附表:湖北省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任务安排与资金分配表项目县行政村总个数(个)技术覆盖行政村个数(个)整乡镇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个数(个)整村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个数(个)全省农户总数(户)免费服务户数(万户)耕地面积(万亩)农作物(含果茶)总播面(万亩)覆盖作物名称(五个)推广应用配方施肥技术面积(万亩)应用配方肥总面积(万亩)化肥施用量折纯(吨)配方肥施用量折纯(吨)项目启动年度全省合计27252 21029 136 8912 1078.87 800 5165.2 13158.9 9000 4000 3004416 750492 郧县342 290 2 120 14.71 11.43 53.1 154.9 水稻、柑桔、玉米、小麦、油菜104 46 34877 8628 2005江陵县197 167 2 69 6.15 5.97 57.0 120.6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15 51 27161 9565 2005枝江市198 168 3 79 10.33 8.89 67.7 178.1 水稻、蔬菜、柑桔、棉花、玉米130 65 40097 12194 2005南漳县281 238 2 98 11.37 11.05 62.3 137.7 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蔬菜107 47 31011 8816 2005鄂州市97 82 2 34 6.15 9.94 19.3 45.9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43 63 10336 11813 2005钟祥市495 420 3 198 17.78 13.71 123.1 262.6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84 90 59139 16883 2005安陆市381 323 2 133 11.54 11.21 50.3 113.7 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蔬菜110 48 25613 9005 2005浠水县649 551 3 260 21.63 13.71 66.0 206.1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65 75 46420 14066 2005黄梅县485 412 2 170 18.43 13.71 73.3 179.8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30 57 40482 10689 2005利川市570 484 2 200 21.23 13.71 88.3 261.4 水稻、玉米、茶叶、油菜、蔬菜196 87 58863 16317 2005仙桃市639 543 3 256 27.62 17.14 136.3 320.1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256 113 72088 21190 2005天门市767 651 3 307 30.53 17.14 162.5 342.7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274 121 77176 22693 2005新洲区552 441 2 193 18.30 11.43 73.5 193.2 水稻、小麦、蔬菜、棉花、油菜105 46 43516 8633 2006阳新县392 313 2 137 15.46 11.43 78.0 195.7 水稻、小麦、蔬菜、棉花、油菜104 46 44064 8628 2006竹溪县305 244 2 107 8.08 6.93 38.2 130.4 水稻、小麦、玉米、魔芋、油菜95 42 29371 7875 2006荆州区198 158 3 79 10.14 9.27 51.2 138.0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25 60 37822 11250 2006松滋市238 190 2 83 17.78 11.43 89.6 223.5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45 64 50330 12007 2006洪湖市448 358 2 157 14.90 10.29 96.3 213.3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40 62 48032 11630 2006宜都市123 98 2 43 9.33 8.53 47.7 97.2 水稻、蔬菜、柑桔、茶叶、玉米90 40 21886 7500 2006秭归县186 148 2 65 10.35 8.78 28.4 99.5 水稻、蔬菜、柑桔、茶叶、玉米90 40 22416 7504 2006襄州区442 353 2 155 17.41 11.43 144.6 360.7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59 70 81224 13125 2006谷城县284 227 3 114 10.11 9.24 43.4 102.1 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蔬菜90 45 22995 8442 2006沙洋县250 200 2 88 12.12 11.08 117.1 256.6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65 73 57772 13688 2006孝南区479 383 3 192 15.16 12.57 41.3 117.3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10 50 26424 9375 2006汉川市565 452 2 198 20.50 13.71 97.4 197.5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20 53 44472 9946 2006团风县288 230 2 101 8.65 7.91 26.1 78.0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80 35 17557 6568 2006麻城市715 572 2 250 25.48 13.71 79.5 237.3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20 53 53435 9945 2006武穴市310 248 3 124 13.67 12.50 53.4 150.7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25 58 33935 10881 2006续附表:湖北省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任务安排与资金分配表项目县行政村总个数(个)技术覆盖行政村个数(个)整乡镇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个数(个)整村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个数(个)全省农户总数(户)免费服务户数(万户)耕地面积(万亩)农作物(含果茶)总播面(万亩)覆盖作物名称(五个)推广应用配方施肥技术面积(万亩)应用配方肥总面积(万亩)化肥施用量折纯(吨)配方肥施用量折纯(吨)项目启动年度嘉鱼县79 63 2 28 6.24 5.71 41.5 112.2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00 44 25269 8252 2006赤壁市153 122 3 61 8.35 7.63 48.6 137.7 水稻、小麦、茶叶、油菜、蔬菜125 55 31014 10319 2006恩施市172 137 3 69 17.70 11.43 71.1 234.9 水稻、玉米、茶叶、油菜、蔬菜165 73 52888 13695 2006广水市372 297 2 130 19.78 13.71 57.7 140.9 水稻、小麦、花生、油菜、蔬菜100 44 31727 8253 2006黄陂区586 439 1 176 23.84 13.71 81.0 232.2 水稻、小麦、蔬菜、棉花、油菜125 55 52276 10315 2007大冶市367 275 3 147 16.33 11.43 55.4 141.4 水稻、小麦、蔬菜、棉花、油菜102 48 31831 9002 2007丹江口市232 174 1 70 9.60 8.23 30.2 96.5 水稻、柑桔、玉米、小麦、油菜90 40 21726 7503 2007房县304 228 1 91 10.45 8.96 42.1 104.6 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油菜84 37 23561 6939 2007监利县768 576 1 230 24.22 13.71 206.5 448.1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78 79 100906 14814 2007石首市276 207 1 83 11.43 9.80 52.5 120.3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92 40 27099 7510 2007夷陵区183 137 1 55 13.76 10.65 40.5 159.5 水稻、蔬菜、柑桔、茶叶、玉米85 37 35911 6941 2007当阳市158 118 1 47 10.89 8.19 65.9 212.1 水稻、蔬菜、柑桔、棉花、玉米125 55 47771 10314 2007长阳县154 115 3 62 10.47 8.97 47.5 116.3 水稻、蔬菜、柑桔、茶叶、玉米84 40 26185 7508 2007老河口市219 164 1 66 7.95 6.81 59.4 146.0 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蔬菜90 40 32867 7505 2007枣阳市521 390 1 156 18.33 13.71 164.5 328.3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30 57 73920 10693 2007保康县261 195 1 78 6.19 5.31 33.8 84.8 水稻、小麦、茶叶、油菜、蔬菜85 37 19085 6947 2007京山县405 303 1 122 11.22 9.62 99.0 247.4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73 76 55711 14260 2007孝昌县445 333 1 134 13.13 11.25 47.3 131.6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90 40 29637 7503 2007应城市413 309 3 165 14.37 12.32 56.4 147.3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25 55 33180 10318 2007罗田县412 309 1 124 13.37 11.46 37.8 101.7 水稻、小麦、板栗、油菜、蔬菜80 35 22911 6572 2007蕲春县578 433 1 173 19.62 11.43 58.6 186.9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90 40 42097 7505 2007崇阳县186 139 1 56 8.86 7.59 54.1 142.8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120 53 25133 9938 2007通山县186 139 1 56 7.80 6.69 29.6 77.0 水稻、小麦、茶叶、油菜、蔬菜55 24 13476 4505 2007鹤峰县205 153 1 62 6.05 5.19 23.8 87.4 水稻、玉米、茶叶、油菜、蔬菜82 36 19690 6760 2007建始县393 294 1 118 12.42 10.65 50.1 148.2 水稻、玉米、茶叶、魔芋、蔬菜98 43 33382 8066 2007曾都区153 114 1 46 10.31 8.84 39.0 86.5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85 37 19468 6942 2007潜江市329 246 3 1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