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材料(二)学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 书课题名称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思想 及其对宋词中叠字的翻译姓 名学 号院、系、部专 业英 语指导教师夏望秋 副教授 2010年 1 月 16 日论文(设计)题目许渊冲的诗歌翻译思想及其对宋词中叠字的翻译课题的根据:1)说明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说明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许渊冲是中国现当代翻译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为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先生的翻译理论建立在文学翻译的实践基础之上,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中的美学观念和艺术追求,提出了三美,三似,三化和三之理论,同时提出了三势论和文化竞赛论等理论。新的理论创新强调了译文超越原文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作为一个专业译者,许氏理论强调的是译者的自觉意识和创作权利,这和以“信”为本,强调译者义务的主流翻译理论构成了不同意见,因为译者不仅仅有忠实于原作的义务也有自身的创作权利。这是许氏翻译思想的形成基础,他代表了翻译工作者对于翻译过程中表达自由和创作权利的追求,反映了翻译理论中的理想化标准在文学诗歌翻译中难以实现,所以对于许渊冲的理论思想和理论体系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译者的创作权利以及翻译学科的独立性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叠字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叠字在汉语中使用非常广泛。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大量出现的叠字为诗歌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及美学效果,但是,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们很少把注意力放在诗词中频繁出现的叠字上。尽管不同的学者有时会涉及到叠词的翻译问题,但是仍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而且这一问题也未得到充分的注意和重视。有鉴于此,本文就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在其译作宋词三百首中,对宋词中叠字进行翻译时的体现,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从而尝试对中国古典诗词中叠词的翻译作一个清楚明确的表述,指导今后的翻译实践。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翻译家江枫曾提出文学诗歌翻译可“先形似而后神似”的观点。许渊冲对此进行了反驳,认为“形似”只是文学翻译的低标准,而“美”或“神似”才是高标准。奈达(Eugene A. N ida)曾指出:“没有两种语言是相同的。不同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因此也就没有完全确切的翻译。翻译的整体效果应与原文接近,但在细节上可不必完全一致。”这段论述表明翻译不是逐字对译,而是原文意义的再创造。对于汉语尤其是古典诗词中叠字的翻译,有译者从翻译美学和伦理学角度对之进行分析,力求既能将诗词的原文意思传达给读者,又能使读者体会中华文化中深远的意境和内涵。我认为,只有在形式和内容都能对等的情况下,双语转换才可采用自译。在语言凝练度极高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既保留原语形式又不失原作魅力,达到形似和神似的统一。古典诗词中叠字的英译,对整个诗词的翻译有重要影响。我们应该找到英语和汉语中重叠词用法的共同点,在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指导下,根据叠字的音形意三方面,分别进行研究,使诗词的意思尽可能传达给读者。课题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主要对许渊冲的生平事迹、翻译理论及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同时,重点指出许渊冲诗歌翻译理论中的美学理论,强调美是他的理论中的核心思想。另外,本章对许的翻译理论及实践中有争议的部分进行了讨论。第二章主要通过实例分析汉语叠字不同的定义和功能分类,及汉语和英语诗歌作品中中使用叠字的异同点。第三章主要是分析许渊冲在宋词三百首中,将其翻译理论,即“三美”、“三化”、“三之”,对诗词叠字进行英译时的实践运用。研究方法:1、 分析法: 第一章通过分析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了解他的理论的精髓和内涵第二章分析对汉语叠字的不同的定义和分类方法,及使用叠字时的异同。2、 列举法: 第二章对汉语叠字的英译进行举例,探讨不同的翻译方发。第三章通过列举许渊冲对宋词中叠字的具体英译,体现其翻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3、 归纳法: 第三章归纳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指出其理论指导叠字翻译的意义。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完成期限:1.2009年11月 搜集课题相关资料 2.2009年12月 确定选题和指导老师3.2010年1月8日 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会,向学生下达任务书4.2010年1月16日 论文开题答辩,3.2010年4月10日 完成初稿4.2010年4月30日 完成二稿5.2010年5月10日 完成三稿6.2010年5月18日 交定稿一式三份及电子文档7.2010年5月30日-6月1日 论文答辩主要措施:去图书馆、资料室、上网查找资料;请指导老师提意见并修改;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不断完善论文。主要参考资料:1.Nida, Eugene A.Towanl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2.安芳.字字动听,声声关情从审美角度看中国古典诗词中叠字的英译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6,3.3.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4.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黄锦华.简论汉语叠音词的英译J. 四川外语学院院报,1997, O1.6.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孔慧怡.“从中诗英译看翻译批评的尺度问题”,各师各法谈翻译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8.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修辞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9.刘月华.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J.中国语文,1983,O1 .10.许渊冲.宋词三百首英译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11.许渊冲.追忆似水年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动力锂电池隔膜技术迭代路线与产能扩张风险评估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更迭与产能过剩风险预警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政策环境与经济性测算研究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成熟度与退役潮应对策略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商业模式探索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商业模式与经济性测算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智能装备行业整线交付能力与柔性化生产研究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布局效率与梯次利用经济性测算专题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布局效率与经济性测算专题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拆解过程金属粉尘无害化处理技术路线竞争分析
- 村干部饮水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半年工作总结
- 单招备考科学方案
- 海船船员适任 评估规范(2024)轮机专业
- DB50-T 1463.2-2023 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 第2部分:人员防护
- NoSQL数据库应用与实践 课件 第1-6章 认识NoSQL - 增删改查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掌骨骨折查房课件
- 大学食堂装饰装修方案
- 工资结清证明(模板)
- 矿山档案(台帐) 表格参照模板参考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