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计划.doc_第1页
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计划.doc_第2页
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计划.doc_第3页
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计划.doc_第4页
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计划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由于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学习任务繁重,因此对上美术课都严肃有余,其中一大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快,心中还存有那种爱涂爱画的天性,而同样 也有少数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以一种麻木不仁的态度去应付,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少年应有的活力。二、本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三、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1、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及能力。3、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5、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素质。四、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1、克服教师讲述为主,尽量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动手动力。 2、从各个渠道获取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画面的处理能力;3、配备完善的教学器材4、积极开发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定期进行优秀作品展览。五、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所需课时1走出神殿1、欣赏2、评述、谈体会2长城礼赞1、欣赏、谈感受2、临摹并进行构图练习3水1、用审美的眼光体验生活2、描绘水的特点、不同形态4小区1、说说自家的住所及环境2、设计、制作小区效果图5让图表说话设计、制作6我的网页1、走近互联网2、简单操作7祖国大家庭1、感受家庭气氛2、观察、分析家庭成员的不同8我们的展示创作、评价六、总结与反思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一、走出神殿 一、教学目标:1、知识: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发展的历史源流;2、能力:能对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进行简短的评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活动,能理解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二、教学重、难点:分析作品的美,并理解作品中的情感。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P2的若干艺术作品,议一议什么是“文艺复兴”1、理解“文艺复兴”这一词来自法语,意为“再生”“复兴”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是一场在古典文化复兴的旗帜下开展的新文化运动,是当时欧洲社会经济与政治结构变革条件下的产物,是中世纪晚期欧洲世俗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又进一步加速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者在文学、艺术、教育和政治思想等方面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二、欣赏1、让学生比较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绘画作品中的圣母形象。第一幅:弯纲宝座的圣母和圣婴学生欣赏后得出:有母子亲情,画面温馨,色彩鲜艳和谐,构图饱满,人物表情刻画细腻,质感强。三、欣赏1、蒙娜丽莎约1502年,达芬奇的作品(意)。是一位平民的女儿,她的微笑含义无穷。2、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垂死的奴隶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表见解。人物身躯扭动,表现了从苦难生活的挣扎中得到最终的松弛和解脱。四、小结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出现,标志着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例如:雕塑: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达芬奇:借助宗教题材寄托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五、课堂总结: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支配自然,反对中世纪教会统治下以神为中心的思想束缚,主张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六、板书、反思中世纪(拜占庭)文艺复兴2课时一、针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总结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1、反对中世纪教会统治下以神为中心的思想束缚;2、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支配自然,追求快乐是人的权利和社会发展的动因。3、主张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二、欣赏春画家:波提切利A信使墨丘利 在神与人之间传递消息B美惠三女神 维纳斯的使女C维纳斯 自然与文明的纽带,也称“爱神”D克罗瑞斯 正在化作众花之神E丘比特 传播爱的小天使F西风之神 温暖的春风2、作品中的线条有什么特点?线条流畅而且和谐3、图中的人物表现了一种什么意境:神话人物典雅,抒情和秀美的造型,以及对早春清晨的描绘,表现了画家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三、欣赏文艺复兴后的建筑1、米兰大教堂(1386-1485) 文艺复兴的设计者:伯鲁诺列斯基特点:古典、严肃、外型庄严、色彩单一2、罗马圣彼得大教堂(15061626),设计者:小桑迦洛等,文艺复兴后特征:摒弃了中世纪建筑的风格,而重新融合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建筑样式。四、老师总结西方绘画尊重客观事实,从形体到色彩,从比例到透视,处处都体现出严谨,精确到态度艺术作品开始注重人的现世生活与人的尊严,反映人的精神风貌。五、板书、反思春特点二长城礼赞一、教学目标1、知识:学会构图的基本要素,学会利用构图表达作品主题2、能力:在景物中能描绘体会、表达对特定画面情感的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作品中表达对祖国河山的壮丽及祖国悠久历史的感受二、教学重、难点:体会艺术家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绘画心得三、教(学)具:铅笔、颜料等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教材图片“长城”万里长城,最早是我们祖先为抵御外族侵略而建造的城墙。二、听音乐长城谣1、长城外,古道边2、老师讲述发生在抗战时期的故事,特别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壮举。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许多艺术家钟情表现的对象。三、赏析回望与黄河颂1、从毛泽东词“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意境入手,两者间进行对比,展开对作品的感受的讨论。A、画面方形:能体现主题的典型形象,注重利用景物的烘托呼应,传达出画面特定的情感。B、构图前景是长城上斑驳的烽火台,背景是雄浑的山脉,通过城墙的透视关系,山峦的层叠把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表现了回望悠久历史的表现主题。C、色彩浓烈和凝重的笔触表现了作者深蕴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四、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分析构图的基本形式感各有特点:1、方形形具有平正、严肃、稳定感2、圆形具有运动、丰满、柔和感3、侧三角形具有勇猛、冲剌感五、讨论1、出示一组图形,讨论是一种什么构图形式2、学生讨论A运动画面 圆形B长城 方形C日落景象 圆形六、学生练习构图1、随选几种物品,练习构图2、学生上台摆放,并在黑板上画出来3、评价A主体太大,太偏、画面太挤B大小较为恰当C主体过小 画面很窄七、板书、反思第三课水一、教学目的:1、知识:能够用审美的眼光去细心观察,体验生活2、能力:能够描绘水的特点,体会水的不同形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大自然中的构成美,热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二、教学重、难点:体验水的不同形态,模拟制作一件水体艺术作品三、教学用具:水、图片、杯子、皮管等教学过程一、出示一塑料袋,装满水1、学生观察水的形态2、学生尝试改变水的形态二、欣赏教材中水的形态问:可以通过怎样的外力使水形成旋涡、水柱捏、压、汇集三、水体制作的类型1、外形流线型 水按照特定的轨道形成有方向性的流线型的水体艺术品,多见于城市广场等,例如下水管道,实验中水在试管中的流动。平铺型河流由于地球引力由上至下同时流下,形成宽阔的水幕,就像一幅门帘一样。例如现在很多酒店、咖啡厅门前的玻璃自上至下流动产生像瀑布一样的流水。雾状由于强大的压力和细小的出水口,将液态水从多个喷水口以不同的方向喷射出来,像云雾一般。注意:水柱的大小产生是出水口的大小及压力决定的2、材料:透明的试管(软、硬皆可),彩色颜料三、尝试制作以小组为单位,巧妙利用材料,分工合作完成一件立体永造型作品,并命名四、展示作品每组派代表介绍设计思路与制作体验五、老师总结对学生提出希望,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发现美、创造美,注意收集身边的材料,变废为美。热爱生活,乐于创造。六、板书、反思四小区一、教学目的1、知识学会平面规划示意图的绘制方法,掌握规划模型基本的制作方法,并运用于规划设计2、能力:能够和同学互助合作,共同完成规划设计和制作等学习任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了解所在居民小区的规划和功能以及人文背景,更加关心和爱护生活环境二、教学重、难点:尝试制作效果图教学过程一、展示教材上的小区的照片1、介绍你居住的小区它有什么特点?还应增添什么?理想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2、学生代表发言,说说有什么服务设施,如商店、医院、游乐休息场所等,在自然、地理、经济方面的特点。二、讨论 认识小区的特色及规划1、特色:居住环境、交通、小区设施、绿化等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学习的场所。2、小区的规划理念:注重人文素质,以人为本的设计是小区的重点。3、关注细节:卫生 设施(垃圾箱),小区健身设施、休息场地(坐椅),指示牌等。三、出示一幅小区规划图,分小组拟定设计方案1、引导学生思考:小区的主题是以人为本,那么如何设计方案,抓住什么特色?2、确定设计元素主题、设计思路、小区平面图,主体景观图3、主题:人、自然、社会(人与环境的关联)联光、绿叶、水(绿化、高品位生活的追求)传统、现代(设计中对于形式美的定位)四、材料的选择泡沫塑料板制作建筑物、主题景观、模型底板海绵植物的造型(可涂抹上色彩)塑料片细小植物,公用设施五、粘接运用胶水粘贴,将泡沫塑料板用切割、拼接手法固定成型,注意高低,大小错落,形式的丰富。海绵的可塑性强,可用剪刀修剪成树形、灌木丛,用铁丝固定,可上色,使形象更逼真。六、作品展示、评价七、总结、反思小区是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不仅要认识它,更要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双手装扮它,未来的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