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奇人朱复戡篆刻欣赏/news/zhuanke/08913173316453.htm朱复戡(18991989)书法篆刻家和古文字学家。初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祖籍浙江宁波,生于上海。工书,四体俱佳,尤长篆籀,厚重拙补助,神形兼备,风貌别具。精篆刻,曾得吴昌硕亲授,后力追周秦两汉,作品平正中寓险绝,体制多样,古穆浑厚。有静龛印存、复戡印存、大篆字帖等。复戡教授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金石书画大师,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1900年生于上海。早年从师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总理张美翊,后游学法国。曾任上海美专教授,中国画会常委。后任中国书协名誉理事、西岭印社理事、山东省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华青铜文化复兴公司荣誉顾问等职。朱先生16岁时作品选入扫叶山房出版的全国名家印选。18岁时有正书局出版了他的字帖。23岁时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静龛印集,吴昌硕为题扉页,罗振玉题签,风行海内外,名重一时。 先生博览群籍,学识渊蘧,上至商周秦汉、魏晋隋唐,下至宋元明清,无论金石书画、诗古文词、青铜古玉、无所不通,无所不精。凡老一辈名家对他艺术无不推崇备至。诚如著名书画篆刻大家马公愚对他的艺术评价云:“朱君不单是篆刻家,也是一位金石学家,他对商甲周铜、秦石汉碑,研究精博,因而他的篆刻古厚浑穆,非一般名家能望其项背。对书法也是取法乎上,无体不精。于国画尤其独辟溪径,以大小篆功力的线条作人物、山水、花鸟、走兽、高古雄丽,冠绝前人。于诗词古文,亦别具新意。国画大师张大千评云:“能超越时流,开一代宗风者,惟朱君一人而已。” 晚年的朱复戡致力于中华青铜文化艺术的研究,编成商周艺文精华集。他设计的“诚则灵钟”、“中华鼎”、“中华青铜九龙五凤宝鼎”古代钮印等仿古青铜器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奇人朱复戡 名无名朱复戡7岁成名,但今人多不知其“名”。这话别扭,换个说法。朱复戡名太大,以至一般人不晓其名。这话似说得还不够明白。要说最不明白的,当属日本人。沙孟海先生曾在朱复戡篆刻跋中讲了件趣事:日本人拿着一张列有大名家的单子,来中国按名单买画,其中有朱复戡,更有名字四周框了黑框表示是已故名家的“朱义方”。岂不知复戡即义方后来的号,义方乃复戡早年之名。这恐怕要怪朱老自己了,因为朱先生自幼即有“神童”之名,得名太容易,故而也太轻名。他一生中曾用名多达几十个,有事无事就换个名玩玩。 朱先生1902年出生于上海,最早的乳名是阿兰。后来学名朱义方,字伯行,号静龛。此后便开始玩起“名字”游戏。不嫌累赘,就列出以供参观:从朱义方演变出的名:朱方、朱朱方,朱仪方、朱艺舫;从伯行的谐音变化的名:白行、百行、伯寅、八寅、白婴、伯赢、白赢;从静龛演变的名:静堪、秦戡、秦斋。40岁以后,更名朱起,号复戡。从复戡变出的又有:风戡、丰戡、伏堪、凤戡、虎凯等。另外,因宋代朱熹,号紫阳,故朱老又有名为“紫阳”。因姓朱,又名“赤子”。好友戴传贤又名天仇,取意与清廷有不共戴天之仇,清廷既灭,便要发财致富如陶朱公,遂改名戴季陶。当时,朱先生与戴季陶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共事,也学戴,索性将陶朱公的陶字从前面移到最后,为“朱公陶”,成为自己的名,不换姓,只更名,亦见巧思。还有名为“朱振邦”。牌九,六、三一起称“至尊宝”,最大,通吃。“朱振邦”与“至尊宝”用吴语读出是谐音,即朱振邦最大,通吃。另有名“朱博尹”亦此意。由此可见朱氏少年得意的骄纵之气。其他尚有子训、适存、建中、梅墟钓徒、石贸山樵、风满楼主、秦诏铜量楼主、紫阳书堂主人等别署。一个人一生中屡屡易名,艺术圈中的行家或能知某名即某人,可对圈外,实难知其端底,此便是本文开始讲到的,朱复戡名太大,而一般人不晓其名的底牌。无怪日本人要把本是同人异名的朱义方、朱复戡当作两个人了。一般说来,能成就名声者,实属不易,故人多惜名,不轻易名。但朱氏于名太近,易得则轻弃,是原因之一。而更深一层的用意,实为朱氏为不断进取,不断否定以前之我而求新我之意。马公愚对此曾有联谓朱复戡云:“(先生)于名信手拈舍,于利随挥去来”,十分中肯。 老子常爱说“色无色”、“味无味”之类的话,意为以没有色为色,以没有味为味。抑或朱氏是以不要名为名耶?是为正名。懒散成性的一丝不苟之人“懒散成性”是张大千在1946年为朱复戡写的润例中对朱的评价。此话确为中肯。记得1978年寒假,我去北京看望家母,朱老修书介绍我去向当时住在北京饭店的刘海粟大师讨教,刘老见信欣然收我为徒。当时谈了许多话,印象最深的有两桩:一、刘老自与朱老比较,论名气,是我(刘)大;论本事,朱老大。二、朱老这个人做学问很精道,但做人太懒散。回忆当年朱在上海美专当教授,口才极好,附徒甚众,如来楚生、黄若舟、孙育孺等。朱上课时,甚至将别班的学生都引了过来。可就是有一个最大的的问题:经常因跳舞跳得忘记了上课。最后终于不愿受学校的时间束缚,荐了马公愚代替他,自己拍拍屁股跑了。 朱老做学问的一丝不苟,我的体会可就深了。我跟他学金石书画,第一课竟然是:包饼。那一次,朱老破例带我出去吃晚饭,很简单:老人家自己一个饼,问我吃几个,我说要两个。一加二等于三,可朱老要了四个。吃完饭剩下一个饼,朱老叫我用纸包上带回招待所,说夜里写字饿时充饥,可见其待人之细。当时我随便胡乱用纸一卷,拿着欲走,被朱老喝住:慢!亲自把纸打开,用手展平,把饼置于纸中央,上下左右四面细细折叠,上面做成夹层,将最后的纸头塞进夹层。问:比你包得好看吗?我直纳闷,不就包个饼吗?饼吃完,纸一扔,何必费这劲儿?朱老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是美术工作者(那时还不兴称什么家,什么会员),一切都不要忘记一个“美”字。后来我才知道,朱老不但对艺术美的要求甚高,对人的美要求也很高,他有三种人不交往:一是心怀叵测者不交;二是身无绝技者不交;第三就是面目可憎者不交。难怪朱老初见我时盯着相了半天面,看来我的面目尚未达到可憎的地步,所以才收了做徒弟。万幸!朱复戡年轻时曾游学法国,在枫丹白露大学攻油画,特重写实功夫。给我讲画翎毛走兽,鸡、鹤、鹰的脚爪以及爪上的鳞片有何不同;猫和虎的耳朵向背方向有何不同,并都讲清楚为什么不同。李苦禅先生当年曾以画鹰请朱复戡指点,朱先生竟恳切地说:你要注意大写意画中,鹰的耳朵处应留有空白。 朱复戡先生做学问,搞艺术,大的不说(实在是没法儿三言两语说清楚),只是从朱氏讲究的“小玩艺儿”,便可见其严谨之一斑。有一次朱老看了我的大草作业,突然问我会唱“革命样板戏”吗?这是那个年代的基本功,当然会。于是命唱沙家浜中郭建光的“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那几句。听完我的,他再唱这几句。不知怎的,就比我唱的味道好。他说,你那是直着嗓子傻叫,不懂得京剧的“小腔儿”,不知“收”与“放”。收处要收得紧,滴水不漏;放处要放得开,一泻无余。“小腔儿”是细微处见精神。明白了京剧“小腔儿”,就知道书法艺术的“小玩艺儿”。接着讲了一些书法中的细微之处,就像“包饼”那么“细”。最后讲到钤印章。一方印不是像盖公章一样,随便“啪”的一下就行,而是要照顾上下左右,要起到调节整幅作品轻重疏密等关系,即画龙点睛的作用。并讲了个小故事:吴昌硕写好了字,由四十多岁的儿子吴迈代为钤印,自己陪着朱复戡抽烟聊天,待买字的客人如约前来取字时,吴昌老拿过盖完章的书件一看,问吴迈:你盖的章?迈答是。昌老:附耳过来。等吴迈跑过来,附耳至昌老手之可及处,“啪”,便是一记耳光,骂道:畜生,一张字叫你盖坏了,出去对客人解释,请另约日取件。朱复戡看到吴昌硕当着客人责打这把年纪的儿子,甚为奇怪。拿过“打坏印章的字”一看,便劝昌老不必如此光火,不过只差一点儿。吴昌硕更是大怒:朱义方小小年纪,都能看出差一点儿,你却看不出。攘臂还要打,幸被劝住,吴迈才得诺诺退出。从那时起,朱复戡对艺术就有个信念:差一点都不行!他自己如此,要求学生更如此。记得1976年国家外贸收购我的书作时,说来见笑,那印章还是朱老给钤因为朱老怕我随便拿出去不成功的作品,一直将我的印章“扣留”在他老人家那儿。 “赤免马”、“炼银枪”这是朱复戡年轻时喜欢玩的两件东西。“赤免马”,其实是红色的轿车。我的老学长黄若舟老教授在九十多岁时,还常对我发感慨:咱们的老师(指朱老),开着豪华车子去美专上课,在美专是第一个,威风得不得了哩!朱复戡先生的车,是进口的“斯蒂派克”,八只汽缸,车体为流线型,车身都是玫瑰红色,惟车顶是黑色,色彩十分漂亮。车牌号是通过上海的小字辈大亨陆连奎特地给办的。当时在上海大抵都是黑色车,很少见过这么鲜艳夺目的车。就因为这,这车还曾大出了一次风头。1927年8月,蒋介石宣布“下野”,然后赴日本,接着向宋家求婚。回国后,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婚前准备一切顺利,惟有一件突然想到的事,那就是结婚典礼时用什么车。宋美龄提出结婚要用红色的轿车以讨吉利,而蒋宋两家的车虽然豪华,却都是黑色,黑色是“大孝”色,怎么办?当时幸好有孔祥熙的下属、中央银行的副秘书长范鹤言,是朱复戡的内兄,由范出面向朱借车。朱小气,不愿把新买的车借人,托辞自己出门要用车,蒋介石只好把自己的车换给朱用,才得借到朱复戡红色的豪华车,办了喜事儿。 “炼银枪”,是指手枪。朱复戡年轻时喜欢玩枪,其中一只勃朗宁手枪是法租界的法国人督察长(相当于今检察官)费席珍所赠,此枪装饰部位全为银质,朱非常喜爱,常示人炫耀。30年代早期,朱有一盟兄叫金龙章,是个小军阀,把枪借去玩赏。这次借枪,可不同借车那么风光了,而是跌了个大跟头。忽一日,朱复戡居住的重庆南路大陆坊31号,来了好多侦探、警探,要拘捕朱复戡。朱夫人陈纫梅是张美翊的外孙女,见过大世面,一口咬定朱不在家,态度很强硬,将来人拒之楼下。侦探、警察也不敢硬闯,在楼下等。许久,警察都出去了,只留一个侦探去弄堂口等。朱复戡趁机穿着浴衣,从对门房东太太(华裔法人)的后门溜出去,给法租界刑事律师严志超打电话。原来,是那把“炼银枪”出了问题。一伙兵匪持枪抢劫霞飞路(今淮海路)新华银行,其中一被捕的兵匪,手中那把枪正是“炼银枪”。一查枪号、执照,是朱复戡的,疑朱复戡是主谋,故来捕人。后经法国人督察长费席珍、书画家翁瑞午及陆小曼等人鼎力相救,多方打点,终于以罚朱复戡三百大洋,同时交保金五千大洋(房东以地契抵押之)了事。因被捕匪徒只是从上峰那里得到枪,并不知朱复戡,也不知金龙章,供不出此二人,也就断了线。 江南第一才子现在艺术圈中人,知道朱复戡的篆刻书法者多,而知其绘画者少,知其诗文者则更少了。尤其是朱复戡的“才思敏捷”,几乎无人知晓。其实,朱复戡除了诗书画印“四绝”之外,学问、艺术的才华是多方面的,诸如武术(以鹰拳为最);文物鉴定(上海古董商凡新出文物,多先请朱看过再买卖);青铜器造型、纹饰、文字研究;京剧(学余叔岩老生,是名票“雅歌集社”的成员)等等。由于能够将多种门类的艺术融会贯通,综合利用,加上“灵机”一动,笔下所出的作品往往妙趣天成,韵味无穷。不妨枚举几例,读者自能会心。孙雪泥,名鸿,创办“生生美术公司”,二十年来惨淡经营,生生不息。1936年为造公司笺纸(当时自造信笺,以书法、绘画为底纹,是一种时尚),请朱复戡设计。因孙名字为“鸿”,故朱以汉代“飞鸿延年”瓦当的图案,加上“生生”两字组合而成,紧扣一个“鸿”字。1986年,上海交大“包兆龙图书馆”落成,请朱复戡写碑文,朱以张猛龙碑、爨龙颜碑、龙藏寺碑三种字体糅而书之,紧扣一个“龙”字。20年代,张大千(名爰)请朱复戡刻印。朱为一印,六个字分二行,三列,如按从上到下两字一列,自右向左读,是“张爰、大利、千万”。如按行从左向右读完一行,再读下行,是“张大千、爰利万”。怎么读都好,而且既有张的名“爰”字,又有张的号“大千”两字。1988年,上海玉佛寺住持真禅法师请朱复戡先生写字,朱为书联“千方丹顶皈禅寺,万丈菩提依真身”。此联一看内容就知是为寺院所书。而明眼人也可看出,上联有个“禅”字,下联有个“真”字,乃“真禅”法师的嵌名字联。妙吗?这还不算。更妙的是这联中尚隐嵌着真禅法师的俗名,真禅出家前俗名“鹤树”,“丹顶”隐着一个“鹤”字,“菩提”隐着一个“树”字。你道奇也不奇。朱复戡是京剧名票,与梅兰芳在20年代即有交往,青帮势力最大的江淮四帮大字辈字帮主李徵五(前清的京师九门提督,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就曾许梅、朱二人为世上两个最美的“美男子”。1961年梅兰芳逝世,朱复戡的挽诗写得十分奇特,全诗七律八句。每句用梅派成名一剧名,且每句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师生教育信息化应用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酒店内部员工饭堂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年新能源设备采购合同谈判与签订服务协议
- 2025版航空设备定期检修与维修合同
- 2025年度新型节能环保项目保证合同范本
- 2025年二手车维修保养服务买卖合同书规范文本
- 2025年度新能源电动车关键配件经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城市绿化建设项目房屋拆迁安置合同
- 2025版铝单板仓储物流与销售代理合同
- 2025版智能水电系统施工维护劳务服务合同模板
- 广东省湛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汽车玻璃水行业竞争优势与前景趋势洞察报告
- 厨房刀具安全培训课件
- 私密抗衰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4风电项目开工管理办法
- 供热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真题-英语(全国一卷) 含答案
- RocketMQ分布式消息中间件:核心原理与最佳实践
- 绿色矿山服务合同协议书
- T/CIE 170-2023企业级固态硬盘测试规范第6部分:环境适应性测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