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论文《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doc_第1页
初中教学论文《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doc_第2页
初中教学论文《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doc_第3页
初中教学论文《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日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以下简称标准)。以标准为依据,教育部师范司于2005年4月启动实施了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讨划2005年10月,全国各个试点省份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拉开了序幕这一系列举措无不反映出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正在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目标之一。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肩负着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解决教育信息化中的教与学等相关问题。自2002年以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开始招收以中小学在职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生,并本着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硕士培养观,在对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上进行探索,尤其是在运用案例教学法和采用面授与网络并举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不懈的实践与研究。 一、采用案例教学法,用高技术支持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引起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时效性的教学方法,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案例式学习有利于职后教师的学习,有利于发展教育硕土的隐性知识,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但教育硕士的案例学习需要强有力的高技术支持和基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 1 .信息化的学习环境 (1)硬件环境 教育硕士的大部分专业课在现代教育技术校级重点实验室进行。该实验室由1个大型多功能教室 (教师剧场)、6个小多功能教室(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实验室)和1个控制室组成。所有的教室均被建在 了一个局域网环境中,并能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 相连。它可以支持班级集体授课、小组学习、模拟教学、教师讲评、教学辅导与干预等多种功能。 (2 )软件环境 我系教育硕士主要导师王陆教授和杨卉副教授率领研究团队主持开发了教师案例学习网络支持系统,其中已收录了110多个教学案例,能够支持信 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网络教育应用、教育 信息处理技术等多门课程的教学。 2.基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和课程中的所有内容均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我们根据教育硕士的参考性培养方 案I刀,对其课程是否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了详细 的教学分析。 (1)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标准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清晰的界定。而教育硕士在入学时教育技术能力都相对较低,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通过我们的教育硕士培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 )学习内容分析 目前,我系开设的教育硕士专业课程有:现代教育技术学、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信息化教育研究工具、数据库技术与中学校园网资惊建设与管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数字文化艺术创作与欣赏、教育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教育应用、教学资源开发理论与方法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基本理论与实践等。可以看出,这些课程大多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这也是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教育技术学中的很多内容都适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研读案例、分析案例、对案例进行改造或重新设计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3)学习者分析 大多数教育硕士每周只有星期五、六和日来上课,他们的学习时问非常少,工作强度一-般也都很大。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招生不限专业,导致学生原所在的学科比较分散,教育技术基础也不一致,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兼顾到学生的初始能力水平和学科特点。大多数教育硕士求学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4 )学习日标的阐明 教育硕土培养的总目标是提高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明确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及对学生进行测验的手段和标准。 (5 )教学策略的制定 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选择好案例后,还要从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等因 素出发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根据对学习内容的不同要求和学习群体的大小,可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 自主阅读案例拙立进行案例分析一一交 流、讨论一一一总结归纳; 自主阅读案例独立进行案例分析交流、讨论小组重新阅读案例交流、讨论总结归纳; 小组阅读案例一一一小组进行案例分析一-一交 流、讨论一一一总结归纳; 小组阅读案例小组进行案例分析根据 案例进行重新创造和设计(例如以案例中包含的理论为依据进行新的教学设计等)交流、讨论总结归纳; 全班阅读案例交流、讨论总结归纳。 全班阅读案例一小组进行案例分析交流、讨论总结归纳; (6 )学习媒体的选择与利用 案例通常有两种形式:文本格式和视频格式。如果是视频案例,那就要根据案例所存放的载体的属性,选择相应的媒体,例如计算机、VCD机、电视机等。如果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重新创造和设计,我们会提供给每个小组一个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实验室,让小组进行相对强立的讨论和实践。 (7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案例学习通常用时较长,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案例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案例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习小组的成绩,更要看到个人对小组的贡献。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习目标,制定恰当的评价量规,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评价。教师除要进行自我评价外,还要特别注意保存、整理学生的作品,供以后的学生学习参考。经过几年的积累,案例资源、就会从三五个变为兰五十个、甚至上百个。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再生性,才能摆脱资源贫乏的窘境,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3.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以02级教育硕士抛 锚式教学设计单元为例 抛锚式教学设计单元是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课程中的一个单元,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抛锚式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和体系,并能够以此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授课教师选择了美国Bransford领导的研究小组制作的抛锚式教学设计:贾斯珀系列 中的邦尼牧场的援救教学案例,该案例利用一系列的数学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通过情境教学和问题的解决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进行基本理论的介绍后,开展了案例 教 学,实施过程如下: (1)阅读案例,个人分析 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了案例中的锚.故事以贾斯珀的朋友拉瑞教另一个朋友艾米丽学飞超轻型飞机开始,贾斯珀和他的朋友在作去邦尼牧场钓鱼露营的旅行计划。在旅行中贾斯珀发现一只严重受伤的鹰,鹰需要紧急抢救才能存活。全部的问题是艾米丽必须想出办法尽量帮助贾斯珀把这只受伤的鹰送到兽医那里去抢救。播放完录像后,教师又和学生一起阅读了邦尼牧场的援救教学过程的录音笔录。 (2 )小组讨论,完成教学设计与模拟实施 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所提供的学习环境组织小组学习,按照异质分组原则将其分成6个小组。学生们在小组中要讨论案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设计出一个抛锚式教学的片段,模拟完成教学过程。在模拟教学的同时,运用小组教室中的自动录像功能进行自动拍摄。 ( 3 )小组陈述,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陈述人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锚的设计、课堂实录和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解与反思。每组汇报完后,其他组的成员可以与其进行交流,并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量规进行组间互评和组内评价。全班交流是课堂教学高潮,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班学生经验与知 识共享的过程,教师和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4 )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步骤3和4通常合在一起进行,每组汇报完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提问与交流,之后教师进行讲评,在交流与评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消化提升,加深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解。教师总结可引而不发,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类似这样的课程案例还有许多,例如在教育信息处理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教育硕士不仅掌握几种教育信息处理的具体方法,更能把这些方 法用于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反思和科研能力,授课教师也特别针对课程中的每一项内容精心挑选了案例,并采取了理论学习解决 特定的问题(给定案例中的问题)交流、反思、 提升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的课程设计思路。 二、采用面授与网络学习并举的教学模式,缓解工学矛盾 为了有效地帮助教育硕士在学习期间减缓工学矛盾,提高学习质量,我们的很多课程都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面授和网络学习并举的教学模式,我们用到的平台有:首都师范大学虚拟学习社区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平台(见图1和图2 ) 。面授和网络学习并举不仅延展了教育硕士的学习时空,而且发展了教育硕士基于网络的学习技能,有利于培养其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技巧与能力,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网络上开设的课程有: 现代教育技术学、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队、 教育信息处理技术队、网络教育应用等等。其中 2003年SARS期间为教育硕士开设的教育信息处理技术网络课程荣获第八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网上课程一等奖。 三、采用校内加校外联合培养的模式,着眼于培养研究型教师 我们不仅关注教育硕士的课堂教学,还特别 重培养教育硕士的研究态度与研究能力。教师即研究者,是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针对全脱产教育硕士,我们规定其在校的第2个学期,除了参加课程学习外,还要参加导师组的部分科研活动,鼓励 们走出大学课堂,深入中小学一线,与导师组的教师们一起开展基于课堂的教学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 在导师的帮助下,逐渐形成其开题与论文的研究题目,从而大大提高了论文开题通过率和论文的研究质量。教育硕士们都反映,与导师们一起参加科研的过程,对提高他们自身的科研能力有显著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